教学设计 《回乡偶书》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背诵古诗
自主交流:孩子们见到我都说不认识,都把我当成客人,笑着问我从什么地方来。
背诵古诗,能用自己的话说诗意,感悟思想感情
引导学生充分想象,完整表达。
板 书
4-1《回乡偶书》
乡音:家乡的口音。
何处:什么地方
4、同学们仔细观察,这是贺知章牵着马回到家乡来到村口时的情景,读诗句二,猜猜他们在干什么?
5、用自己的话说说整首诗的意思。
1.看图进行想象,孩子们和诗人贺知章还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
2. 积累贺知章的《回乡偶书(二)》
这是一首久客异乡,返回故里的感怀诗。全诗抒发了山河依旧,人事不同,人生易老,世事沧桑的感慨。
课题
4-1《回乡偶书》
课型
教学目标
1.了解诗的意境,感悟诗人流露的浓浓乡情。
2.感受中国古代诗词的意境美,情感美。
3.积累贺知章的《回乡偶书(二)》
教学重点
了解诗的意境,感悟诗人流露的浓浓乡情。
教学难点
了解诗的意境,感悟诗人流露的浓浓乡情。
教法
引导法,朗读法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2)引导学生自学
2、检测自主学习效果
3、精讲点拨: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诗人置于熟悉而又陌生的故乡环境中,心情难以平静。首句写数十年久
学习目标:
1.了解诗的意境,感悟诗人流露的浓浓乡情。
2.感受中国古代诗词的意境美,情感美。
3.积累贺知章的《回乡偶书(二)》
读学习提示,根据提示讨论词语意思,合作理解古诗的意思。
二次备课
一、引情激趣
二、集体设疑
三、师生合作
1.同学们,我们上节课学习了贺知章的《回乡偶书》,请大声地有感情地朗读此诗,这节课我们进一步感悟此首诗。
2.出示学习目标:
学生质疑,师生共同整理问题
1、理解古诗含义
(1)出示学习提示
结合诗句,讨论以下词语的意思:乡音、何处、鬓毛衰
小组合作,结合词的意思及书下注释理解古诗的意思
汇报交流:乡音:家乡的口音。
何处:什么地方
古诗意思:我很小的时候离开家乡,老了返回故乡。我说话时家乡的口音没有改变,但两鬓都花白了。
指读目标
小组合作探究,交流学习方法。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四、整体完善
作 业
客他乡的事实,意思是我很小的时候离开家乡,老了返回故乡。次句写自己的“老大”之态,暗寓乡情无限,意思是我说话时家乡的口音没有改变,但两鬓都花白了。
自主交流:孩子们见到我都说不认识,都把我当成客人,笑着问我从什么地方来。
背诵古诗,能用自己的话说诗意,感悟思想感情
引导学生充分想象,完整表达。
板 书
4-1《回乡偶书》
乡音:家乡的口音。
何处:什么地方
4、同学们仔细观察,这是贺知章牵着马回到家乡来到村口时的情景,读诗句二,猜猜他们在干什么?
5、用自己的话说说整首诗的意思。
1.看图进行想象,孩子们和诗人贺知章还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
2. 积累贺知章的《回乡偶书(二)》
这是一首久客异乡,返回故里的感怀诗。全诗抒发了山河依旧,人事不同,人生易老,世事沧桑的感慨。
课题
4-1《回乡偶书》
课型
教学目标
1.了解诗的意境,感悟诗人流露的浓浓乡情。
2.感受中国古代诗词的意境美,情感美。
3.积累贺知章的《回乡偶书(二)》
教学重点
了解诗的意境,感悟诗人流露的浓浓乡情。
教学难点
了解诗的意境,感悟诗人流露的浓浓乡情。
教法
引导法,朗读法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2)引导学生自学
2、检测自主学习效果
3、精讲点拨: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诗人置于熟悉而又陌生的故乡环境中,心情难以平静。首句写数十年久
学习目标:
1.了解诗的意境,感悟诗人流露的浓浓乡情。
2.感受中国古代诗词的意境美,情感美。
3.积累贺知章的《回乡偶书(二)》
读学习提示,根据提示讨论词语意思,合作理解古诗的意思。
二次备课
一、引情激趣
二、集体设疑
三、师生合作
1.同学们,我们上节课学习了贺知章的《回乡偶书》,请大声地有感情地朗读此诗,这节课我们进一步感悟此首诗。
2.出示学习目标:
学生质疑,师生共同整理问题
1、理解古诗含义
(1)出示学习提示
结合诗句,讨论以下词语的意思:乡音、何处、鬓毛衰
小组合作,结合词的意思及书下注释理解古诗的意思
汇报交流:乡音:家乡的口音。
何处:什么地方
古诗意思:我很小的时候离开家乡,老了返回故乡。我说话时家乡的口音没有改变,但两鬓都花白了。
指读目标
小组合作探究,交流学习方法。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四、整体完善
作 业
客他乡的事实,意思是我很小的时候离开家乡,老了返回故乡。次句写自己的“老大”之态,暗寓乡情无限,意思是我说话时家乡的口音没有改变,但两鬓都花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