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学期小学语文精选强化训练六单元真题模拟试卷(16套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上学期小学语文精选强化训练六单元真题模拟试卷(16套试卷) 特别说明:本套试卷搜集了考点及专项复习练习知识点,内容详尽全面,仅供参考。

全套试卷共16卷
六年级精选强化训练上学期小学语文六单元真题模拟试卷卷(①)精选强化训练六年级上学期小学语文六单元真题模拟试卷卷(①)
六年级精选强化训练上学期小学语文六单元真题模拟试卷卷(②)精选强化训练六年级上学期小学语文六单元真题模拟试卷卷(②)
六年级精选强化训练上学期小学语文六单元真题模拟试卷卷(③)精选强化训练六年级上学期小学语文六单元真题模拟试卷卷(③)
六年级精选强化训练上学期小学语文六单元真题模拟试卷卷(④)精选强化训练六年级上学期小学语文六单元真题模拟试卷卷(④)
六年级精选强化训练上学期小学语文六单元真题模拟试卷卷(一)精选强化训练六年级上学期小学语文六单元真题模拟试卷卷(一)
六年级精选强化训练上学期小学语文六单元真题模拟试卷卷(三)精选强化训练六年级上学期小学语文六单元真题模拟试卷卷(三)
六年级精选强化训练上学期小学语文六单元真题模拟试卷卷(二)精选强化训练六年级上学期小学语文六单元真题模拟试卷卷(二)
六年级精选强化训练上学期小学语文六单元真题模拟试卷卷(四)精选强化训练六年级上学期小学语文六单元真题模拟试卷卷(四)
六年级精选强化训练上学期小学语文六单元真题模拟试卷卷
(①)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基础练习(40分)
1. 看拼音,写词语。

①秦王听说赵王得了一块美玉,一直diàn jì______着,借口用十五座城池换的谎言piàn qǔ______,结果被蔺相如巧妙地wán bì guī zhào______。

②青岛是一座新jué qǐ______的hǎi bīn______城市,青岛pí jiǔ______全国知名。

③我们学校pìn qǐng______爷爷当顾问,tuī cí______不过,爷爷就答应下来了。

2. 比一比,再组词。

镰______ 崛______ 啤______ 倚______
谦______ 倔______ 脾______ 奇______
3. 根据课文《老人与海》内容填空。

当船驶进渔港的时候,已经是______了,老人已经______了。

他上了岸,摸进茅屋,躺在床上睡着了。

第二天,许多渔夫围在船周围,望着死鱼的______,一个人用绳子量了量说:“从鼻子到尾巴足有______英尺长。


4. 写出近义词
大作—______ 汹涌—______ 遥望—______
5. 根据图片写出下列人物的名字或者代号,并写出可以形容他们的词语。

人物名称:______我可以用______、
______等词语来形容他。

人物名称:______由他我想到了______、
______等词语。

6. 按课文《将相和》内容填空。

本文通过记叙将相由______到______又到______的故事,表现了蔺相如______、______的精神,以______为重,______、识大体的高尚品质;表现了廉颇以国家利益为重,______的精神,赞扬了将相______的好品质。

7. 按要求写句子。

①蔺相如立了功。

赵王封他做上大夫。

(用恰当的关联词语连成一句话)。

②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改成转述句)
③秦王不得不将蔺相如送回赵国。

(改成肯定句)
8. 用下列词语造句
①希望
②保佑
9. 用钢笔描红。

郭娟谅

10. 拼一拼,写一写。

qián fù hòu jìjiàng lǐng tiào wàng dàn shēng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 __
11. 把陈述句换成把字句①老师递给我一本书。

②我送小李出去。

二、阅读理解(30分)
12. 课外阅读
和氏璧
相传在春秋时期的楚国,有个叫卞和的人,在楚山中拾到一块玉璞(即未经过加工的美玉),把它奉献给了楚厉王。

厉王就叫辨别玉的专家来鉴定,鉴定的结果说是石头。

厉王大怒,认为卞和在欺骗、戏弄自己,就以欺君之罪,砍掉了卞和的左脚。

不久,厉王死了,武王即位,卞和又把这块玉璞奉献给武王。

武王叫辨别玉的专家来鉴定,结果同样说是石头,武王以欺君之罪,砍掉了卞和右脚。

武王死后,文王即位。

卞和抱着玉璞到楚山下大哭,哭了三天三夜。

眼泪哭干了,最后哭出了血。

文王听说后,就派人问他,说:“天下被砍掉脚的人很多,都没有这样痛苦,你为什么哭得这样悲伤呢?”卞和回答说:“我不是为我的脚被砍掉而悲伤痛哭,我所悲伤的是有人竟把宝玉说成是石头,给忠贞的人扣人欺骗的罪名。

”文王于是就派人对这块玉璞进行加工,果然是一块罕见的宝玉。

于是就把这块宝玉命名为“和氏璧”。

由于这块宝玉的珍奇,加之来历的不平凡,因此,便成了世间所公认的至宝,价值连城。

这也是秦王不惜以15座城为诱饵来骗取“和氏璧”的原因所在。

1.(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①鉴定:______
②罕见:______
③至宝:______
2.(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奉献—______ 欺骗—______ 戏弄—______ 来历—______
3.(3)卞和把玉献给厉王、武王,为什么他们砍掉他的脚?
4.(4)为什么将这块玉命名为“和氏璧”?
5.(5)从卞和献玉这件事,看出卞和具有怎样的特点?
13. 读古诗《石灰吟》填一填
千锤万凿出深山,______ 。

粉骨碎身浑不怕,______ 。

14. 读课文《奴隶英雄》,给句子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罗马人______我们的主人,______我们的仇人
三、写作(30分)
15. 习作:仔细读课文《赤壁之战》第一自然段,说说这段讲了什么?
六年级精选强化训练上学期小学语文六单元真题模拟试卷卷
(②)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基础练习(40分)
1. 按拼音写汉字
shāng yìtóu xiáng dī fáng
______ ______ ______
2. 多音字组词
提dī______tí______
将jiāng______ jiàng______
3. 我是拼音小能手
______ ______ ______
勇敢机智理屈
4. 写出近义词捉住—______ 特别—______ 激烈—______
5. 把陈述句换成把字句
①雨水淋湿了我的衣服。

②焰火照得夜空光彩夺目。

6. 怎么会就剩下我一个?(改成陈述句)
7. 解释下列词语
①贵族
②奴隶
8. 换偏旁组新字,组词。

娟______ ______ 谅______ ______
9. 《将相和》一文中,廉颇为什么向蔺相如负荆请罪?
10. 把肯定句改成双重否定句
①如果我们选择居住,就要考虑适合的条件。

②孩子们都喜欢他。

11. 我是小记者。

考试结束不久,你作为学校广播站一名小记者去采访一位英语考满分的同学,原先设想的问题是:“你的父母是否具有辅导你学英语的能力?”但看到他的父母也在场,你发现这个问题不合适,就改变了原先设想的问题。

①原先设想的问题不合适的原因是?
②怎么问才比较恰当,请你重新设计这个问题。

二、阅读理解(30分)
12. 读课文《将相和》,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完璧______ 同心______ 负荆______
13. 读课文《最后的姿势》请你分析。

“英雄不死,精神千秋”这句赞语妙在哪里?并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14. 读课文《奴隶英雄》,给句子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罗马人______我们的主人,______我们的仇人
三、写作(30分)
15. 习作:仔细读课文《赤壁之战》第一自然段,说说这段讲了什么?
六年级精选强化训练上学期小学语文六单元真题模拟试卷卷
(③)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基础练习(40分)
1. 按拼音写汉字
ruò gān shī zi
bù jǐng
______ ______ ______
2. 读句子选出正确读音
他在削(xiāo xuē)苹果的时候,听收音机里传来这样的信息:吸烟会大大削(xiāo xuē)弱一个人的记忆力。

3. 我是拼音小能手
______ ______ ______
勇敢机智理屈4. 仔细阅读斯巴达克与十个奴隶的对话,再联系上下文完成填空。

①斯巴达克说的“他们”是指______,“我们”是指______。

②课文题目“奴隶英雄”是指______,称他为“奴隶英雄”是因为______。

5. 根据图片写出下列人物的名字或者代号,并写出可以形容他们的词语。

人物名称:______我可以用______、
______等词语来形容他。

人物名称:______由他我想到了______、
______等词语。

6. 按课文《将相和》内容填空。

本文通过记叙将相由______到______又到______的故事,表现了蔺相如______、______
的精神,以______为重,______、识大体的高尚品质;表现了廉颇以国家利益为重,______的精神,赞扬
了将相______的好品质。

7. 解释下列词语
①搏斗:
②疲乏:
8. 用下列词语造句
①推辞
②准备
9. 用钢笔描红。

额赴裕贡
10. 把肯定句改成双重否定句
①如果我们选择居住,就要考虑适合的条件。

②孩子们都喜欢他。

11. 把陈述句换成把字句
①树木挡住了风沙。

②外祖父送给了莺儿一幅墨梅。

二、阅读理解(30分)12. 阅读课文《将相和》选段,回答
秦王双手捧住璧,一边看一边称赞,绝口不提十五座城的事。

蔺相如看这情形,知道秦王没有拿城换璧的诚意,就上前一步,说∶“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

”秦王听他这么一说,就把和氏璧交给了蔺相如。

蔺相如捧着璧,往后退了几步,靠着柱子站定。

他理直气壮地说∶“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

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说着,他举起和氏璧就要向柱子上撞。

秦王怕他真的把璧撞碎了,连忙说一切都好商量,就叫人拿出地图,把允诺划归赵国的十五座城指给他看。

蔺相如说和氏璧是无价之宝,要举行个隆重的典礼,他才肯交出来。

秦王只好跟他约定了举行典礼的日期。

这段话中从哪里能看出蔺相如的勇敢?
13. 读课文《我们爱你啊,中国》根据课内外知识填空。

读了课文,一些风格独特的山川胜地能让我们联想到与之相关的俗语名句:桂林山水,清奇俊秀,令人叫绝,所以人们都说“______”;杭州西湖,浓妆淡抹,秀丽无比,难怪人们说“上有______,下有______”;安徽黄山,云雾飘渺,风光无限,让人不由得想起徐霞客说过的话:“五岳归来______,黄山归来______。


14. 读课文《奴隶英雄》,给句子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罗马人______我们的主人,______我们的仇人
三、写作(30分)
15. 习作:仔细读课文《赤壁之战》第一自然段,说说这段讲了什么?
六年级精选强化训练上学期小学语文六单元真题模拟试卷卷
(④)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基础练习(40分)
1. 根据要求填写关联词语。

①罗马人______我们的主人,______我们的仇人。

②他们不拿我们不当人,______整天逼我们做苦工,______要叫我们互相残杀,给他们当把戏看。

2. 给形近字组词
骗______ 秦 ______ 捧______ 璧______ 渑______
编______ 泰______ 棒______ 壁______ 绳______
3. 写出反义词
胆怯—______ 推辞—______ 拒绝—______ 便宜—______ 进攻—______
4. 给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填在横线上。

①蜻蜓用尾巴保持平衡,调(tiáo diào)______整方向。

②事情还没有调(tiáo diào)______查清楚,我们不能忙着下结论。

③“吃露(lòu lù)______水。

”一个男孩说。

④小红歌唱得很动听,每次联欢会她都要露(lòu lù)______一手。

5. 理解课文《奴隶英雄》内容填空
本文通过讲述两千多年前发生在______城斗兽场上的故事,有力地揭露了______贵族的罪恶和奴隶制社会的______,热情地歌颂了奴隶英雄斯巴达克的______精神。

6. 形近字组词
跳______ 破______
挑______ 波______
7. 解释下列词语
①商议:
②脱身:
8. 用下列词语造句
①推辞
②准备
9. 给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填在横线上。

①蜻蜓用尾巴保持平衡,调(tiáo diào)______整方向。

②事情还没有调(tiáo diào)______查清楚,我们不能忙着下结论。

③“吃露(lòu lù)______水。

”一个男孩说。

④小红歌唱得很动听,每次联欢会她都要露(lòu lù)______一手。

10. 把肯定句改成双重否定句
他越走越远。

11. 把陈述句换成把字句
①雨水淋湿了我的衣服。

②焰火照得夜空光彩夺目。

二、阅读理解(30分)
12. 读课文《将相和》,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完璧______ 同心______ 负荆______
13. 读课文《最佳路径》,照样子在括号内填上合适的词语。

例:选择路径
攻克______ 设计______ 铺设______ 清理______
14. 读课文《奴隶英雄》,给句子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罗马人______我们的主人,______我们的仇人
三、写作(30分)
15. 习作:仔细读课文《赤壁之战》第一自然段,说说这段讲了什么?
六年级精选强化训练上学期小学语文六单元真题模拟试卷卷
(一)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基础练习(40分)
1. 按拼音写汉字
ruò gān shī zi
bù jǐng
______ ______ ______
2. 多音字组词
朝zhāo______cháo______
塞sāi______sài______
3. 根据课文《老人与海》内容填空。

当船驶进渔港的时候,已经是______了,老人已经______了。

他上了岸,摸进茅屋,躺在床上睡着了。

第二天,许多渔夫围在船周围,望着死鱼的______,一个人用绳子量了量说:“从鼻子到尾巴足有______英尺长。

”4. 解释下列诗句中词语的意思。

八十始得归。

始:______归:______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持:______羹:______
万里长征人未还。

还:______
5. 理解课文内容,并填空。

《老人与海》讲述的是一个老渔夫在连续______天没有捕到鱼的情况下,终于独自捕到了一条大马林鱼,经过整整______,才杀死那条鱼。

但在归途中受到______的袭击,最后回去时只剩下死鱼的骨骼。

表现了一种勇于面对困难、逆境、暴力和死亡的“硬汉”性格,体现了“人可以被消灭,但不能被______”的这样一种崇高、伟大的精神。

6. 形近字组词
抗______ 砍______
炕______ 吹______
7. 解释下列词语
①荒谬
②费尽辛苦
8. 用下列词语造句
①表演
②捉住
9. 照样子写句子
硬邦邦 ______ ______ ______
10. 把肯定句改成双重否定句
①如果我们选择居住,就要考虑适合的条件。

②孩子们都喜欢他。

11. 把陈述句换成把字句
①树木挡住了风沙。

②狂风刮飞了地上的落叶。

二、阅读理解(30分)
12. 仔细阅读课文《老人与海》回答
文中面对庞大的巨物,体现了老人怎样的精神?
13. 阅读《闯红灯原因统计表》,并用简洁的语句进行概括(不得出现数字)。

闯红灯的原

有急事看到没有车看到别人闯习惯了
闯红灯的人

12 86 368 84
1.(1)从上面的表中可以发现,行人闯红灯主要原因是
______,其次就是______。

2.(2)有人认为:凑够一撮人就可以横穿马路了,与红绿
灯没有什么关系。

看到这一情形,我会这样劝说:
“______。


3.(3)交警叔叔处罚一位过马路闯红灯的大妈,大妈掏出
一张20元的钞票对交警说:“不用找了,下次我再闯
10元。

”请你代交警叔叔进行规劝:“______。

”14. 读课文《奴隶英雄》,给句子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罗马人______我们的主人,______我们的仇人
三、写作(30分)
15.习作:读课文《为了五美元的礼物》,说说这五美元的礼物是什么?为什么要送这个礼物?
六年级精选强化训练上学期小学语文六单元真题模拟试卷卷
(三)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基础练习(40分)
1. 按拼音写汉字
jìn gōng shāng yìwéi nán
______ ______ ______
2. 给形近字组词
骗______ 秦 ______ 捧______ 璧______ 渑______
编______ 泰______ 棒______ 壁______ 绳______
3. 辨形组词。

涂______ 除______
输______ 喻______
4. 写出近义词捉住—______ 特别—______ 激烈—______
5. 把陈述句换成把字句
①雨水淋湿了我的衣服。

②焰火照得夜空光彩夺目。

6. 形近字组词
诚______ 渑______
城______ 绳______
7. 解释下列词语
①贵族
②奴隶
8. 用下列词语造句
①推辞
②准备
9. 给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填在横线上。

①蜻蜓用尾巴保持平衡,调(tiáo diào)______整方向。

②事情还没有调(tiáo diào)______查清楚,我们不能忙着下结论。

③“吃露(lòu lù)______水。

”一个男孩说。

④小红歌唱得很动听,每次联欢会她都要露(lòu lù)______一手。

10. 把肯定句改成双重否定句
他越走越远。

11. 把陈述句换成把字句
①雨水淋湿了我的衣服。

②焰火照得夜空光彩夺目。

二、阅读理解(30分)
12. 课外阅读
和氏璧
相传在春秋时期的楚国,有个叫卞和的人,在楚山中拾到一块玉璞(即未经过加工的美玉),把它奉献给了楚厉王。

厉王就叫辨别玉的专家来鉴定,鉴定的结果说是石头。

厉王大怒,认为卞和在欺骗、戏弄自己,就以欺君之罪,砍掉了卞和的左脚。

不久,厉王死了,武王即位,卞和又把这块玉璞奉献给武王。

武王叫辨别玉的专家来鉴定,结果同样说是石头,武王以欺君之罪,砍掉了卞和右脚。

武王死后,文王即位。

卞和抱着玉璞到楚山下大哭,哭了三天三夜。

眼泪哭干了,最后哭出了血。

文王听说后,就派人问他,说:“天下被砍掉脚的人很多,都没有这样痛苦,你为什么哭得这样悲伤呢?”卞和回答说:“我不是为我的脚被砍掉而悲伤痛哭,我所悲伤的是有人竟把宝玉说成是石头,给忠贞的人扣人欺骗的罪名。

”文王于是就派人对这块玉璞进行加工,果然是一块罕见的宝玉。

于是就把这块宝玉命名为“和氏璧”。

由于这块宝玉的珍奇,加之来历的不平凡,因此,便成了世间所公认的至宝,价值连城。

这也是秦王不惜以15座城为诱饵来骗取“和氏璧”的原因所在。

1.(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①鉴定:______
②罕见:______
③至宝:______
2.(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奉献—______ 欺骗—______ 戏弄—______ 来历—______
3.(3)卞和把玉献给厉王、武王,为什么他们砍掉他的脚?
4.(4)为什么将这块玉命名为“和氏璧”?
5.(5)从卞和献玉这件事,看出卞和具有怎样的特点?
13. 按要求写句子。

请写出不同场合中使用的敬词或谦语。

(限用二字词)
邀请朋友到家中做客,你可以说:“我在家里______你的到来。

”请人阅读自己的作品,应谦虚地说:“请您多提宝贵意见”或“请您______”
询问长者年龄,应尊敬地问:“您老人家______?”
14. 读课文《奴隶英雄》,给句子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罗马人______我们的主人,______我们的仇人
三、写作(30分)
15. 习作:仔细读课文《赤壁之战》第一自然段,说说这段讲了什么?
六年级精选强化训练上学期小学语文六单元真题模拟试卷卷
(二)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基础练习(40分)
1. 给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一听到要喝骨(gǔgū)______头汤,弟弟一骨(gǔgū)______碌从床上爬起来。

2. 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再认真读一读。

赤______之战波浪汹______ 天______我也漫______彻地
拈弓______箭一决______雄
3. 按要求写词语。

①照样子,写词语。

雪白—白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广阔没有边际的太平洋上,一艘巨轮正劈波斩浪驶往香港。

(将画线部分用一个成语代替) ______
③写出两个带有“风”字的成语。

______ ______
④我们应该______每分每秒,不能______时间。

(填上一对反义词)
4. 解释下列诗句中词语的意思。

八十始得归。

始:______归:______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持:______羹:______
万里长征人未还。

还:______
5. 朗读课文《赤壁之战》,把句子补充完整。

1.(1)曹操在中军遥望隔江,看看月上,照耀江水,如
______,翻波戏浪。

2.(2)程昱曰:“粮在船中,______;今观来船,______,
更兼今夜东南风甚紧,倘有诈谋,何以当之?”
3.(3)魏吴争斗______,______一扫空。

烈火初张照云海,
周郎曾此______。

6. 我会读。

给下列汉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埋(A.mái B.mán)藏______ 兴(A.xīng B. xìng)奋______
埋(A.mái B. mán)怨______ 高兴(A.xīng B.xìng)______
7. 解释下列词语
①搏斗:
②疲乏:
8. 修辞辨析。

①一群灰鸽在我们面前大摇大摆的散步。

______
②那微笑,有时让人觉得舒畅温柔,有时让人觉得略含哀伤,有时让人觉得十分亲切,有时又让人觉得有几分矜持。

______
9. 联系上下文给下划线字选择恰当的解释。

抄小路先回______A.誊写;B.搜查并没收;C.走近便的路
10. 把肯定句改成双重否定句
他越走越远。

11. 把陈述句换成把字句
①那只大虫被武松使尽气力按定。

②焰火照得夜空光彩夺目。

二、阅读理解(30分)
12. 给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填在横线上。

①蜻蜓用尾巴保持平衡,调(tiáo diào)______整方向。

②事情还没有调(tiáo diào)______查清楚,我们不能忙着下结论。

③“吃露(lòu lù)______水。

”一个男孩说。

④小红歌唱得很动听,每次联欢会她都要露(lòu lù)______一手。

13. 按要求写句子。

请写出不同场合中使用的敬词或谦语。

(限用二字词)
邀请朋友到家中做客,你可以说:“我在家里______你的到来。

”请人阅读自己的作品,应谦虚地说:“请您多提宝贵意见”或“请您______”
询问长者年龄,应尊敬地问:“您老人家______?”
14. 读课文《奴隶英雄》,给句子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罗马人______我们的主人,______我们的仇人
三、写作(30分)
15.习作: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①如今的日子甜得流蜜,我和妻子合计一下,决定出国旅游一趟,辛辛苦苦几十年,也该风光风光了。

可令我们犯愁的却是:娇小的“莉莉”。

我们出国旅游十多天,没人照顾,请别误会。

“莉莉”并非是我们的女儿,而是一只纯种的“松鼠狗”。

它金黄色的绒毛,闪闪发亮,晚上还摇头摆尾地钻进我们的被窝里。

此刻,妻子抱着小“莉莉”,抚摸着它的头说:“我们出国十多天,没人照顾它,准饿死。

”小家伙好像也知道我们此刻正在做“重大决策”似的变得格外乖顺听话。

②妻子抱着“莉莉”走来走去,苦思冥想,突然惊喜地来到我的身旁,说:“有办法!”我一边听着一边点头:“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③晚上,我们带上水果点心等东西,抱着小“莉莉”去探望母亲。

母亲独自一人住在河对面,由于我们工作忙,离得也算远,而母亲又习惯独居一处,因而我们一般都是“逢年过节”,左拎一包,右提一盒,回家探望老人家,连邻居见了也赞誉有加,
我则免不了有点飘然自喜:口碑不错!
④回到家里,母亲正在看电视节目,我把东西放下,便直截了当地向母亲说明来意:“我们打算出国旅游十来天,这只小家伙就有劳您来照顾了。

”据说母亲小时候让狗咬过一次,从此以后就没养过狗。

而这次为了出一趟国门,只好让老妈勉为其难了。

母亲听了十分爽快地说:“行!这小东西就放在这里吧,保证一日三餐有肉吃!放心吧。


⑤我们一边看电视,一边闲聊。

老妈也一而再、再而三地提醒我们出外游时要注意安全,就好像小时候学校组织郊游的前夜一般,反复强调:药品、日常用具、御寒衣服都应带齐,尤其是必须把钱放好,放妥当!
⑥突然间,母亲不说话了,双眼直勾勾地盯着电视画面。

原来此刻正播放电视专题“古稀老人,携母万里游”,讲的是哈尔滨的一位七十多岁的老头儿,骑着三轮车携带百岁老母亲,从北到南,游遍祖国的大好河山。

母亲看着看着,长长地吁了一口气,嘴角微微地颤动着。

此刻,我看着电视,心里真不是滋味:古稀老人尚能携母走南闯北,看风景,而我们今天却为了图自个快乐,居然斗胆让母亲去照顾“宠物”。

相比之下,我顿时感到无地自容,为人之子,亏你想得出来!
⑦母亲用手背擦了擦眼角,慢悠悠地站了起来,从衣柜的角落里掏出一只淡红色的小布袋,走到我面前,从袋子里拿出一千块钱,递给我说:“这钱是你们平时给我的,我没花,你们把它带上,路上用!”
⑧此刻,我又能说什么呢?母亲这一千块钱,就像鞭子一般一下一下地抽着我。

我有的只是自责。

我用眼睛狠狠地瞪了妻子一下,只见妻子也羞愧地低下了头,抱起“莉莉”轻声地说:“我们走吧。


⑨母亲说:“太晚了,把小东西放下,你们回去吧。

”妻子并没有把小“莉莉”放下,而是内疚地说:“妈,不用了,我们再想法子安顿它。

”母亲觉得有点迷惑不解,她一边说一边把钱“强行”塞进我的口袋里。

⑩我拉着母亲的手,说:“妈,这只狗我们另外设法安置。

把你的身份证拿给我。

”母亲从枕头底下拿出自己的身份证,问道:“你要身份证干嘛?”
⑪拿起母亲的身份证一看,粗心的我这才留意到妈今年已经75岁了,我心里一酸,嗓门有点哽涩:
⑫“妈,给你办护照,我们一起出国旅游!这钱我帮你保管,留着到了国外再花。


⑬“一起?我?一个老太太?”
⑭我坚定地点点头:“我们一起出国旅游!是我们三个人一起去!”这回轮到母亲半天也说不出话来了,喃喃自语:“出国?出国旅游?”眼角流露出光彩……
1.(1)概括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2.(2)第②段中的“有办法”指的是什么办法?在这里为
什么不直接把办法写出来?
3.(3)第⑦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些描写手法?对表现人
物有何作用?
4.(4)文章多处运用对比的写作手法来揭示主题。

请你列
举两处,并说说其作用。

六年级精选强化训练上学期小学语文六单元真题模拟试卷卷
(四)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基础练习(40分)
1. 按拼音写汉字
lù dìshān chuán háng xíng
______ ______ ______
2. 多音字组词
钻zuān______ zuàn______教jiào______jiāo______ 3. 将下列可以搭配的词语连线。

飘飘悠悠地______弯腰
嘟嘟囔囔地______ 飞
垂头丧气地______唱着
兴致勃勃地______ 说光溜溜的______歌声
阴沉的______小道
弯弯曲曲的______ 脊背
婉转悦耳的______脸色
4. 反义词
肯定—______ 愚蠢—______
怀念—______ 浪费—______
不可思议—______
5. 理解课文《奴隶英雄》内容填空
本文通过讲述两千多年前发生在______城斗兽场上的故事,有力地揭露了______贵族的罪恶和奴隶制社会的______,热情地歌颂了奴隶英雄斯巴达克的______精神。

6. 形近字组词
建______ 部______
健______ 培______
7. 我会写。

描写贡献大的成语:
例:丰功伟绩
①______ ②______③ ______ ④______
8. 换偏旁组新字,组词。

娟______ ______ 谅______ ______
9. 联系上下文给下划线字选择恰当的解释。

抄小路先回______A.誊写;B.搜查并没收;C.走近便的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