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朗读教学在初中语文课堂中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答疑解惑
271
浅谈朗读教学在初中语文课堂中的作用
★
张民海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不只是在课堂上将课本知识填鸭式的在课上讲给学生,学生在下面默默地听,这不是一堂好的语文课。
一堂好的语文课也不可缺少朗朗读书声。
在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要以朗读为教学手段,注重听说读写各个方面。
语文是语言的表达,是语言的艺术,所以在语文课堂上应该追求书声郎朗。
下面简单谈一下朗读在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性及个人在教学过程中总结的几点朗读教学的方法。
一、朗读对初中语文教学的作用
近期《朗读者》这档节目非常火爆,可见朗读的魅力,能把文字转化为一种声音的力量,朗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也非常重要,不论是古代还是现代对“读”都非常重视。
1、朗读有助于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我们都说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兴趣驱使人主动并愉快地从事某事的意识倾向。
也是学生们学习的重要动力之一。
事实确实如此,尤其是中学生正是青春期,属于叛逆阶段,有些学生比较贪玩儿,对于语文上一些背诵的作业就完成不及时,这个时候老师如果只一味的催促学生背诵,反而适得其反。
我们应该让学生理解课文,对语文产生兴趣,在乐中学,而朗读教学恰恰就能起到这个作用,教师组织各种形式朗读活动,学生参与进来,加深了对诗词、散文、小说理解,多种形式活动,以及朗读本身的魅力更能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
2、朗读有利于学生理解课文
有很多教师存对朗读教学存在误解,认为在初中阶段的学生在课上不需要朗读,朗读教学是在小学阶段才适用,这种想法是错误的,我们的初中语文教学同样需要朗读教学。
新课标也指出朗读是重要的教学手段,初中课文很多诗词、小说等都需要借助朗读来体会和理解感情。
比如《安塞腰鼓》,只有通过不断地朗读,配乐朗读,大声的朗读,才能感受到课文描述的热烈和奔放场面,通过朗读仿佛到了现场。
一些小说的语言深刻表现了人物的性格特点,这就是语言个性化,每个人物的语言都带有鲜明的人物色彩,我们如果分角色朗读,教师加以指导,在语文教学中有一种方法是情境教学法,而与这种方法相配合的就是朗读教学,只有通过朗读,用说话人的语气,创设情境,去进行对话才能体会人物的感情,正确理解课文,理解人物性格。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及时进行指导,给出意见,帮助学生更好的进入情境。
3、朗读有利于学生积累写作素材
现在初中学生普遍存在着写作难的问题,学生们处于一个碎片化阅读时代,手机电脑直接会出现一些书籍点评,学生们看到这些,可以说利大于弊,因为这里面很多信息是没有根据的,甚至是片面的对书的理解,学生们看到后,就会记住,不经过思考,长此以往,没有经过阅读,只是获得间接知识。
我们都知道读是理解的钥匙,对优秀语言材料的准确、形象、生动必须要通过读特别是朗读才能使我们更好地理解,受到感染,从而更好地积累起来。
从儿童对语言的习得,我们也可以知道,刚生下的孩子并不会说话,而是不断通过听周围的人说话,学习、练习、模仿,这样的过程才学会了讲话。
那对于学生写作也是一样,很多人不会写,是因为没有写作材料,不断读,就会有材料,有了积累,对语言才能灵活运用,因此我们要拓展学生读的数量和空间。
学生才朗读过程中,有好的句子可以让他们写在摘抄本上,不断朗
读学习。
4、朗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学生语言能力的表达 语感到底是什么?这不是天生自带的,也可以后天培养的,这是人对语言的敏感程度,我国的语言专家夏丐尊先生认为在语感敏锐的人心里,“赤”不只是解释为红色,可能形容一个人赤胆忠心。
“夜”也不只是解作昼的反义词,“田园”不是菜地,而是人们向往的地方。
看到“新绿”两个字,就会感到希望、自然。
这都有说不尽的乐趣。
自古逢秋悲寂寥,见到了“落叶”,想到不仅是秋季,更是一种思念,一种悲伤的情感,也会有“我言秋日胜春朝”的感情,语言的敏感度神奇之处就在这,我们体会到的不仅是文字表面的意思,更是文字背后的意义,也就是言外之意,这种体会更多的语感的力量,也就是对文字的想象和敏锐度。
二、朗读教学做到形式与内容的有机结合
现在的朗读教学大多流于形式,与策略分离。
那么如何让二者有机结合呢?
1、朗读方式的多样化,不局限于传统的方式,借助新媒体等创新朗读教学。
随着很多新兴电子产品的出现,朗读不再是电视台上广播员们的专属,我们自己在家拿着手机就可以配乐朗读,在我们初中语文教学中,就完全可以利用这些新兴产品,只要合理利用就会事半功倍。
像我们传统的语文作用,让学生预习,或者学完课文回家诵读,很多学生就不会管这样的作业,因为很多老师也不会检查,也不重视,但是现在我们可以让学生回家朗读完之后,或者学完课文后,回家进行朗读录制,选择合适的音乐。
上传至班级文件,或者发给老师,这样老师就可以进行点评。
还有一个好的地方就是,很多学生内向,不愿表达自己,其实并不是自己朗读不好,而是进入初中阶段,大家都“好面子”,以这种方式,可以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老师可以推荐有特色的音频进行播放,设置一些奖项,奖励学生。
2、建立完善的评价机制,形成学生朗读——教师回馈——学生改进的模式
现在的初中语文朗读教学,多停留在学生朗读完,教师简单评价几个字上,比如“好,很好、不错、你还有不足”,这些评语都非常浅显,仅仅是这些评价是完全不够的,朗读能够体现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及各方面的能力,作为老师,应该全方面的从朗读的技巧、感情以及对课文理解程度对学生进行点评,让学生不断改进,提高语文能力。
3、在中学教师培养上,应注重朗读的培养,扎实朗读技巧。
现在的中学语文教师应该注意提升自己的朗读技巧,带学生体验高质量的语文课,而不只是完成教学任务,让学生获得高分,分数并不是学生学习成果检验的唯一标准。
所谓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师有精彩的朗读,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在学业难度加重的初中也是调剂,是学生们提高语文学习素养的关键。
总之,朗读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教学手段,我们在语文课堂上一定要避免繁琐的分析,而让学生处于被动状态,要以学生为中心,以朗读为重要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感受课文的魅力,感受语文的魅力。
(作者单位:河北省唐山市乐亭县大相各庄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