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联合卧位颈部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10月
DOI :10.19347/ki.2096-1413.201830054
作者简介:陆刚锋(1983-),男,汉族,陕西渭南人,主治医师,硕士。
研究方向:中医骨伤。
*通讯作者:
李子君,E -mail :hhyycssz@.在我国,颈椎病的发病率约为3.8%~17.6%,每年新增病例100万左右,神经根型颈椎病是最常见的颈椎病类型,约占
50%~60%[1]。
颈椎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并呈年轻化趋势,
患者的典型症状为颈肩痛,此外还可出现背部疼痛,颈部活动受限,上肢酸胀、麻木、疼痛等,严重影响正常工作和生活[2-3]。
中医认为,针灸刺激能够有效促进脊髓释放化学递质,产生镇痛作用,同时能够促进血液循环,缓解颈部肌肉挛缩,临床效果良好[4]。
当前,牵引治疗这种无毒、无不良反应的治疗手段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同时学者指出综合疗法能够产生较佳的复合作用[5]。
本研究旨在客观地评价针灸联合卧位颈部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11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5例。
对照组中,男30例,女25例;年龄27~70岁,平均年龄(41.42±4.24)岁;病程3月至4年11个月,平均病程(3.86±0.75)年。
试验组中,男29例,女26例;年龄28~69岁,平均年
龄(41.38±4.52)岁;病程4月至4年11个月,平均病程(3.42±
0.29)年。
两组一般资料差异不显著(P >0.05)。
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纳入标准:均符合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诊断标准[6];具有典型的颈部疼痛、手臂麻木等症状。
排除标准:存在脊髓病变及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异常者。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仅采用针灸治疗,试验组采用针灸联合卧位颈部牵
引治疗。
具体操作如下,
①针灸: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用75%酒精棉球消毒,穴位选择大椎穴直刺1~1.5寸,天柱、后溪及颈椎夹脊直刺1寸,辨证配穴:风寒阻络证加外关、风门及肩井(均直刺1寸);气滞血瘀证加膈腧(直刺1寸)、阳陵泉(直刺1~1.5寸);施以平补平泻法,30min/次,1次/d 。
②卧位颈部牵引:患者取卧位于牵引床上,用牵引带前带托住下颌,后带拖枕骨粗隆,选择4~6kg 重量,一般不超过8kg ,颈屈15°左右,重牵90s ,轻牵60s ,交替进行(以患者最大程度放松和症状改善为原则),20min/次,2次/d 。
两组均每周治疗5d ,连续进行6周。
1.3观察指标及疗效评价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McGil 疼痛量表评分及颈椎功能
针灸联合卧位颈部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
陆刚锋1,李子君
2*
(1.西安市第三医院,陕西西安,710018;2.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红会医院,陕西西安,710054)
摘要:目的探讨针灸联合卧位颈部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
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1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5例。
对照组仅采用针灸治疗,试验组采用针灸联合卧位颈部牵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
效果。
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PRI 总分、VAS 评分及PPI 评分均降低,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 <0.05)。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NDI 量表评分均降低,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
结论针灸联合卧位颈部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针灸;卧位颈部牵引;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图分类号:R246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1413(2018)30-0121-02
Clinical effect of acupuncture combine with recumbent neck trac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nerve root cervical spondylosis
LU Gang-feng 1,LI Zi-jun
2*
(1.Xi'an No.3Hospital,Xi'an 710018;2.Honghui Hospital Affiliated to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Health Science Center,
Xi'an 710054,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acupuncture combined with recumbent neck traction in nerve root cervical spondylosis.Methods A total of 110patients with nerve root cervical spondylosis admitted in our hospital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experimental group,with 55case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accepted
acupuncture treatment.The experimental group accepted acupuncture combined with recumbent neck traction treatment,the clinical effect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reatment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 <0.05).After treatment,the PRI total scores,VAS scores and PPI scores of both groups decreased,and those of the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 <0.05).After treatment,the scores of NDI in both groups decreased,and that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 <0.05),there was no adverse reacation in both groups.Conclusion Acupuncture combined with recumbent neck trac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nerve root cervical spondylosis has a significant clinical effect,which is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KEYWORDS:acupuncture;recumbent neck traction;nerve root cervical spondylosis
中医中药
121--
2018年10月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DI 量表评分比较(n=55,x ⎺
±s ,分)组别治疗前治疗后t P 试验组40.54±2.8514.67±2.3413.846<0.05对照组39.85±3.0324.25±3.2910.638<0.05t 1.33217.537――P
>0.05
<0.05
―
―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55,n/%)
组别痊愈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试验组14/25.4527/49.0912/21.822/3.6496.36对照组7/12.7311/20.0025/45.4512/21.8278.18χ2―――― 4.268P
―
―
―
―
<0.05
表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简化McGil 疼痛量表评分比较
(n=55,x ⎺
±s ,分)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
P <0.05。
组别
PRI 总分
VAS 评分
PPI 评分
试验组16.26±5.164.52±2.05*6.26±1.821.82±0.68*3.64±1.131.69±1.06*对照组16.34±4.298.19±3.26*6.35±1.973.15±1.23*3.65±1.092.17±1.35*t
0.105
7.068
0.248
7.062
0.047
2.074
P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障碍指数(NDI )评分。
并比较两组患者围产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①临床疗效。
分为痊愈、显效、有效及无效,痊愈为治疗后疼痛、麻木或眩晕等症状体征积分减少≥95%,颈、肢体功能恢复正常,能够进行正常的劳动和工作;显效为治疗后疼痛、麻木或眩晕等症状体征积分减少≥70%~<95%,颈、肢体功能有明显好转;有效为治疗后疼痛、麻木或眩晕等症状体征积分减少≥30%~<70%,颈、肢体功能有好转;无效为治疗后疼痛、麻木或眩晕等症状体征积分减少<30%,临床表现无明显改变[7]。
总有效率=痊愈率+显效率+有效率。
②McGil 疼痛量表评分包括疼痛分级指数(PRI )、视觉模拟量表(VAS )及现有疼痛强度(PPI ),其中PRI 包括11个感觉性词和4个情绪性词,程度评分0~3分,计算感觉分与情绪的总分,得分越高则疼痛程度越严重;VAS 为1条长10cm 的直线,左端0点表示无痛,右端10点表示剧痛;PPI 评价分为无痛、轻度不适、不适、难受、可怕的疼痛、极度痛苦,分别为0、1、2、3、4、5分[8]。
③颈椎功能障碍
指数(NDI ):包括疼痛程度、阅读、集中注意力、睡眠等10个项目,每项0~5分,分数越高则颈椎功能障碍程度越严重[9]。
1.4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数据均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
资料用n/%表示,用χ2
检验,计量资料用x ⎺±s 表示,用t 检验,以P <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表1)。
2.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简化McGil 疼痛量表评分比较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上述评分均降低,且试验组低于对照
组(P <0.05)。
见表2。
2.3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DI 量表评分比较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评分均降低(P <0.05)
,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 <0.05)。
见表3。
2.4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治疗过程中,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均能够配合完
成本研究。
3讨论
祖国传统医学认为,颈椎病复杂多样,多认为病机与风寒湿邪侵袭有关,“故邪中于项,因逢其身之虚,入于脑则脑转”,即颈部感到风寒邪气侵袭,致使气血受阻,无法向上荣养头部及颈椎,最终导致颈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刺激神经根而引起颈椎病。
其也与慢性劳损、坐姿不良等有关。
在以往的研究中,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得到了肯定,其通过对相应穴位进行有效刺激,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从而能够有效复原受损神经,促进颈部功能恢复[10]。
当前,牵引治疗在临床上颈椎病的治疗中应用越来越广泛,有利于缓解颈部的疼痛和肌肉痉挛。
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3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18%(P <0.05),可见针灸联合卧位颈部牵引能够产生复合疗效的作用。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PRI 总分、VAS 评分及PPI 评分均降低,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 <0.05),可见针灸联合卧位牵引对于疼痛的缓解效果明显优于单独针灸,这主要是因为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椎间盘变形及骨质增生,导致神经根脊髓、血管的纵向压迫,而牵引治疗能够借助外力向上牵拉人体头部,使椎间隙逐渐增宽,改善颈部血液循环,使水肿吸收、粘连松解,从而有效患缓解疼痛。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NDI 量表评分均降低,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
可见两组患者的颈部功能均能够得到很好的恢复,且牵引治疗能够有效增大椎间孔与椎间隙,从而防止肌群萎缩,促进颈部的功能恢复,效果更好。
综上所述,针灸联合卧位颈部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及恢复颈部正常功能。
参考文献:
[1]柯尊华,王静怡.颈椎病流行病学及发病机理研究进展[J].颈腰痛
杂志,2014,3(1):62-64.
[2]吴佳润,赵斌霞.颈椎病易发群体发病率与主要发病原因的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5,5(23):26-27.
[3]吴子龙,杨利学.神经根型颈椎病引起根性痛的研究进展[J].中西医结合研究,2013,11(5):269-271.
[4]曹世强,于金栋,张静,等.神经根型颈椎病针灸治疗研究进展[J].河北中医,2015,38(1):144-148.
[5]张晶莹.对应取穴疗法治疗颈椎病的研究进展[C]//中华中医药学会全科医学分会成立大会暨201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16.
[6]李灿东,吴承玉.中医诊断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188.[7]盛锋,沈国权,孙武权,等.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评价量表的研制与考评[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6(1):36-40.
[8]LOVEJOY TI,TURK DC,MORASCO BJ.Evaluation of the psychome -tric properties of the revised short -form McGill pain questionnaire (SF-MPQ-2)[J].J Pain,2012,13(12):1250-1257.
[9]伍少玲,马超,伍时玲,等.颈椎功能障碍指数量表的效度与信度研究[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8,23(7):625-628.
[10]周娅妮,黄月莲,易光强,等.分经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随机
对照研究[J].中国针灸,2016,36(6):587-590.
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