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系统的结构与能量流动 Word版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作业(三十三)生态系统的结构与能量流动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绿色植物是生态系统中唯一的生产者,所以它是生态系统的基石
B.消费者的存在可以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C.分解者是生态系统中唯一能把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的成分
D.生态系统结构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2.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叙述,正确的是()
A.营腐生生活的细菌不一定是分解者,而有可能是生产者或消费者
B.分解者将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可以供绿色植物再利用
C.分解者分解动植物遗体释放出来的能量,可供绿色植物同化作用再利用
D.分解者一定都是微生物,微生物不一定都是分解者
3.(2019·武汉模拟)下列关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产者固定的能量是光能或化学能
B.自然生态系统中,生物数量金字塔存在倒置情形,能量金字塔则不存在
C.与传统鱼塘相比,桑基鱼塘可显著提高不同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
D.在农田中除草、捉虫可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4.为提高农业产量,农民采取了如下手段:①人工除草;②使用农药消灭害虫;③温室种植时,适当降低夜间温度;④对农作物施肥。

某同学根据能量流动的特点进行分析,其中叙述正确的是()
A.①是为了减少营养级,从而降低能量传递过程中能量的损失
B.②是为了使能量尽可能多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C.③是为了提高农田生态系统能量输入问题
D.④是为了给农田生态系统额外补充能量,从而提高农作物产量
5.如图是生态系统成分的关系图,下列对a、b、c所代表的
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A.b中有真核生物,也有原核生物,但都是自养型生物
B.a中全是异养型真核生物
C.c只包括腐生细菌和真菌
D.a是该生态系统的基石,一旦遇到破坏,会影响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
6.如图为某生态系统食物网示意图,该生态系统中()
A.该食物网共包含4条食物链
B.轮虫和螺蛳为初级消费者,属于第一营养级
C.鲫鱼和螺蛳的种间关系包括竞争和捕食
D.鲫鱼位于最高营养级,其群体所含的能量最多
7.(2019·延边模拟)如果一个生态系统有四种生物,并构成一条食
物链,在某一时间分别测得这四种生物(甲、乙、丙、丁)所含有机物
的总量如右图所示。

在一段时间内()
A.如果乙的数量增加,则会引起甲、丙数量增加
B.如果乙大量捕食甲,就会降低甲种群的丰富度
C.丁的数量发生变化,不会影响乙的环境容纳量
D.甲与乙之间存在反馈调节,以维持其相对稳定
8.如图为某沙漠生态系统的食物网。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食物网共有6条食物链
B.山狗所处的营养级为第四营养级
C.蜥蜴的总能量约是蚂蚁总能量的10%~20%
D.响尾蛇的数量略有减少,对该生态系统稳定性影响不太大
9.如图为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部分示意图(字母表示能量的多少),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图中b=h+c+d+e+f+i
B.生产者与初级消费者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b/a)×100%
C.“草→兔→狼”这一关系中,狼粪便中的能量属于d
D.缩短食物链可以提高能量传递效率
10.(2019·南通一模)如图是某同学绘制的生态系统能量金字塔,
其中a~d代表能量值。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所示的各种生物成分组成一条食物链
B.次级消费者、三级消费者分别属于第二、第三营养级
C.能量c可代表生产者呼吸释放的热能及流向分解者的能量
D.在生态系统中,b的值不可能超过d的10倍
11.下图表示生物体的同化量在三个主要生命活动间分配的四种情况:①用于与其他物种争夺相同资源所消耗的能量;②用于避免捕食者捕食所需的能量;③用于产生下一代所消耗的能量。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情况甲最可能出现在某种生物侵入一个新环境时,该种群的种群密度呈增大趋势B.与其他生物的竞争、捕食越激烈,种群用于繁殖的能量比例就越小
C.为防治农田鼠害,可引入天敌,使鼠的能量分配向情况丙转变,从而降低鼠的环境容纳量
D.种群的同化量有四个去向:以热能形式散失,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流入下一营养级,流向分解者
12.(2019·茂名模拟)某农场中甲、乙、丙三种生物归属于三个相邻的营养级,三者的数量变化曲线(甲是生产者)如图1所示;该农场中的能量流动简图如图2所示,其中a2和b3分别为第二、第三营养级从上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流入该农场的总能量是现有生物拥有的总能量和人工饲料中的总能量
B.图1中丙属于第二营养级,乙属于第三营养级,且乙和丙的种间关系为捕食
C.图2中第二营养级粪便中的能量属于a3,第三营养级粪便中的能量属于b2
D.该农场中第一和第二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a2+d1)/(a1+a2+a3)×100%
二、非选择题
13.如图甲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的部分食物网,图乙表示该草原食草动物捕食强度对生产者有机物积累速率的影响,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甲中,鹰处于第________营养级,该生态系统中除图甲中包含成分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甲中,鹰的能量来源于蛇的比例为m,若鹰增重y kg时至少需要兔为x kg,则y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x、m表示)。

(3)图甲中,蛇的消失导致鹰的数量增加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乙中,食草动物捕食强度低于a时,生产者有机物积累速率随捕食强度的增加而增大,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据图乙分析,确定该草原最大载牧量时,食草动物捕食强度不能超过________点水平(填字母)。

14.(2019·长沙一模)如图为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示意图,请回答以下问题:
(1)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应该是图中的________。

(2)图中第一和第二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_。

(3)蜣螂N6所利用的能量是直接来自生产者还是初级消费者所同化的?________。

请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和逐级递减。

请据图分析能量流动逐级递减的原因有哪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答出两点)。

15.如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中各成分之间的关系模式图,图中甲、乙、丙表示生态系统的成分。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丙属于该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________。

图中鹰处于第________营养级。

(2)若鹰的捕食对象为其提供的能量均等,则鹰同化1 kJ的能量至少需要生产者同化________kJ的能量。

(3)发生火灾后的草原通过群落演替能够再次形成草原,这体现了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_稳定性。

(4)下表所示为该草原生态系统某年中流经鹰种群的能量分配情况:
项目摄入的能量呼吸消耗
的能量
用于生长、发育
和繁殖的能量
能量(×103 kJ) 32 12 8
这一年中鹰种群的同化量为________,其中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可以流向________,也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