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环保意识的培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环保意识的培养
环境保护问题已成为人类面临的三大问题(人口、能源、环境)之一,因为环境是跟人类生活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地球只有一个,地球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类能不能继续生存下去的问题。

环境保护已越来越为世界各国政府所重视。

我们国家正在全社会大力开展“节能减排”活动,旨在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在化学教学中,融入环境问题,实现环境教育目标,有着其他学科不可比拟的优势和社会意义,也是每一位化学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那么在我们中学化学教学中,应该怎样渗透环保教育,我认为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重视教材内容,培养环保意识
初中化学教材中涉及环保知识的内容相当多,关键是教师要适当地将这些内容的教学与环境保护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如,讲到“空气污染与防治”“保护水资源”“金属的冶炼”“煤”“石油”等内容时,可以及时向学生渗透环保教育,注重强调环境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使学生明白环境污染已严重威胁着人类自身的生存,我们必须重视环境保护。

在“空气污染与防治”教学中,可以给学生介绍每年全世界排入大气的二氧化硫约有1.5万吨,产生的废渣超过30亿吨,废水6~7千亿吨,我国农业因酸雨危害而每年损失高达15亿元人民币等,从而使学生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树立强烈的环境保护意识。

二、借助化学实验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更应重视环保教育,自觉践行“绿色化学”,“低碳化学”的理念,意在告诉学生保护环境应“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以促使学生知、情、意、行统一协调发展。

化学实验,特别是像探究燃烧条件,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等实验,会产生污染环境的产物、废气等,我们应将有害气体尽可能作化学处理,以消除或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

进行化学实验时,不断对化学实验进行改进,严格按用量取用药品,尽可能采用微型化学实验等,这样不仅节约了药品,同时减少废液、废渣,和有害气体的产生;实验后的废液、废渣尽可能回收利用;若不能回收利用的,则应倒在规定的地方,以便统一清理,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在实验过程中,注重环保问题,不仅可以大大减少环境污染,而且能使学生经常地受到直观的环境保护的教育。

三、使环保意识教育与当前形势结合,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环保工作中
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各项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但也付出了巨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趋尖锐,群众对环境污染问题反应强烈。

这种状况与经济结构不合理、增长方式粗放直接相关。

不加快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资源支撑不住,环境容纳不下,社会承受不起,经济发展难以为继。

只有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才能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同时,温室气体排放引起全球气候变暖,备受国际社会广泛关注。

进一步加强节能减排
工作,也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迫切需要,是我们应该承担的责任。

并通过学习媒体宣传节能的先进典型,揭露和曝光浪费能源资源、严重污染环境的反面典型(最近看到福建紫金矿业重大污染事故的事实,这又给我们又敲响了一记警钟),从而让学生知道环境的污染、治理和保护已列入我国的基本国策。

它关系到我们人类的生存,关系到国计民生。

环境问题,在我国的形势是非常严峻的。

由于我国对环境的治理起步较晚,法制上还不十分健全,人民群众的环境意识和环保观念也很淡簿,所以环保确实应该引起全社会高度重视了。

四、加深生活体验,培养环保意识
化学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有很多司空见惯或习以为常的行为习惯会对环境造成危害。

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去分析在平时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各样的现象。

如,让学生了解聚乙烯、聚氯乙烯塑料需要经过60年才有少量降解的现象,加深学生对白色污染的认识,教育学生以后少用或不用这些塑料制品,自觉保护环境。

再如,结合日常生活中所用的含磷洗衣粉使得我们排放的生活废水中含有大量的磷,造成了水体的富营养化,藻类等水体植物大量繁殖,水中生物的含氧量急剧降低,浮游生物大量死亡而造成的渤海湾、东海频繁出现的赤潮现象以及造成的巨大损失等等,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这些知识贴近生活,学生的体验往往比较深刻,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环境保护的认识。

五、在课外活动中,加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师可根据学生的爱好、特点和兴趣等,有计划地安排一些课外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增强环保意识。

如教师可组织学生测定大气污染物的深度、到附近工厂进行污水排放观察及污水处理参观,或利用节假日到野外收集废电池等,让学生亲身体验周边环境的变化,从而增强环保意识。

此外,教师还要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如节水、节电、不乱倒生活垃圾等,教育学生要爱护环境,共同保护好我们的家园。

综上所述,环境保护教育,只有上下一致,通力合作,从小抓起,从我做起,使每一位社会成员都树立起强烈的环境意识,人人爱护环境,保护环境、防止环境污染,才能拥有一个充满生机的地球。

参考文献:
[1]黄虎芹.小议初中化学教学中的环保教育[J].考试周刊,2008,(20).
[2]陈桂华.浅谈初中化学教学中环保教育的渗透[J].新课程(教育学术版),2008,(09).
[3]宋利国.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怎样实施环保教育[J].考试周刊,2010,(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