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_第二节 传粉和受精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粉和受精》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本节是济南版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物种的延续》的第一章第二节,开花结果是绿色开花植物一生中的重要时期,也是重要生理活动,因此本节是本章的重点。

通过这一节的学习,能使学生从动态上来认识植物体,从而学生对于绿色开花植物整个生活周期的知识就完备了,为以后学习生物个体发育奠定了基础。

2.教学重点及难点:
受精的概念及过程,受精后子房的发育是本节教学的两个重点,同时也是难点。

因为,受精作用是花的最重要的生理活动之一,而绿色开花植物的受精,以及受精后子房的发育是动态的过程,内容抽象,不容易直接进行观察,较难理解。

解决方法:
对于重点和难点的解决方法,主要通过多媒体的动画演示,让学生直观感受受精作用的过程,理解受精的概念,以及受精后子房的变化。

把学生观察不到的微观过程变为能够直接观察的宏观过程,把书本上文字描述的静态过程变成动态过程,促使学生由被动的接受新知识转变为通过观察和思考,主动地探索新知识,在愉快的环境中获取新知识,从而突破难点。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举例说出传粉的概念
(2)描述从传粉到产生受精卵的过程
(3)说明受精作用之后种子和果实各部分的来源
(4)学会判断有性生殖方式
2.能力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和辨认果实与种子,主动参与探究活动,培养勤于动手、善于观察的能力。

2.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和分析日常生活中所隐藏的相关的生物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
1.充分运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激发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通过子房结构的贴图,让学生明白花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帮助他们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3.通过传粉、受精过程之不易,明白生命之艰辛。

结合“花开花落,似水流年”讴歌生命之美丽,从而引入爱花、护花,爱护绿色植物。

人与生物圈的和谐共处的哲理,尽在其中。

三:教法分析与学法指导
1.教法分析:
把握《新课标》的核心,结合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通过谈话法、讨论法缩短师生之间的距
离;利用实物观察、问题情境启发学生的思维;采用探究式教学,拓宽学生的视野。

由于本节课中受精过程、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比较抽象,因此自制课件来辅助教学,增加了课堂容量,加强了教学的直观性,从而突破难点。

变抽象为形象,降低了教学的难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寓教于乐,提高教学效率。

2.学情分析:
花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常见的,但对花的内部结构和功能还是比较陌生的,由于八年级的学生朝气蓬勃、热爱大自然,对新奇的事物充满好奇,希望探究其中的奥秘,并且已具备了一定观察、分析、判断、理解问题的能力。

同时在前一节的学习中,又亲身体验了绿色开花植物从萌发到生长的过程,因此能够较容易接受本节内容。

3.学法指导:观察法、探究法、讨论法
面向全体学生,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

通过学生粘贴图和实物观察,让学生动手操作,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重点知识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兴趣。

4.教学用具:
子房结构图,果实和种子实物(若干),多媒体课件(动画:《花的结构》、《自花传粉》、《异花传粉》、《受精过程》),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采用多种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①由创设问题情境入手,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发挥联想、互动交流,学生始终是在问题情境之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②采用探究式教学,层层深入提出问题,并通过学生活动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科学实验素养、能力诸方面得到锻炼和提高,达到深化课堂教学效果,符合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精神和目标。

③利用多媒体教学,动态课件发挥出了最有效的作用,变抽象为形象,增加了课堂容量,加强了教学的直观性,降低了教学难度,突破了教学难点。

总之,本节课通过多次的学生活动,面向全体学生,力图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勤于动手、乐于探究。

不断跟踪学生对本节重点的理解程度,及时把握学生的思维动向,以获得的学生反馈信息为依据,来调控课堂教学的进行。

附:(板书设计)
传粉和受精
一:传粉
1. 自花传粉
虫媒花
2. 异花传粉风媒花
3. 人工受粉
二:受精
受精过程
花粉粒→花粉管→将精子送入胚珠中央→与卵细胞结合(受精作用)→形成受精卵
学情分析
花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常见的,但对花的内部结构和功能还是比较陌生的,由于八年级的学生朝气蓬勃、热爱大自然,对新奇的事物充满好奇,希望探究其中的奥秘,并且已具备了一定观察、分析、判断、理解问题的能力。

同时在前一节的学习中,又亲身体验了绿色开花植物从萌发到生长的过程,因此能够较容易接受本节内容。

传粉和受精效果分析
本节课的课堂教学尽量体现教师真正成为引导者,教师只是设计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来解决问题。

尽量体现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合作性,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体现学生“我是课堂主人”、“我的课堂我自主”、“我的课堂我主宰”的现代教育理念和现代学生观。

注重了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学生在课上能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活动,基本上完成了课前老师设定的三维教学目标。

学生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又充分发挥了全组同学的分工合作和团结协作的精神,大多数同学在其他同学回答问题的过程中,能够认真聆听并及时纠正错误,学生学习氛围较好。

在教学设计之初,将教材内容进行简单调整,先让学生复习花的结构,为本节课内容作知识的铺垫。

然后设计问题,以问题链的形式,让学生去探究学习效果明显。

以问题为引领,可以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兴趣,紧扣学习目标,所以学习效果很好。

由于学生个体的差异,对于问题引导,能否调动所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有待商榷,在个别环节的衔接上还有不完善的地方,所以课堂教学中感觉时间不是太充分,所以课前准备好多媒体展示实验探究的过程可以节省些时间。

今后要加强学生科学运用多种研究方法的能力的培养,调动各种思维形式,使探究成为学生学习的方法和习惯、思维途径,需要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不断的浸透和强化,我会继续努力。

1.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本节是济南版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物种的延续》的第一章第二节,开花结果是绿色开花植物一生中的重要时期,也是重要生理活动,因此本节是本章的重点。

通过这一节的学习,能使学生从动态上来认识植物体,从而学生对于绿色开花植物整个生活周期的知识就完备了,为以后学习生物个体发育奠定了基础。

2.教学重点及难点:
受精的概念及过程,受精后子房的发育是本节教学的两个重点,同时也是难点。

因为,受精作用是花的最重要的生理活动之一,而绿色开花植物的受精,以及受精后子房的发育是动态的过程,内容抽象,不容易直接进行观察,较难理解。

解决方法:
对于重点和难点的解决方法,主要通过多媒体的动画演示,让学生直观感受受精作用的过程,理解受精的概念,以及受精后子房的变化。

把学生观察不到的微观过程变为能够直接观察的宏观过程,把书本上文字描述的静态过程变成动态过程,促使学生由被动的接受新知识转变为通过观察和思考,主动地探索新知识,在愉快的环境中获取新知识,从而突破难点。

传粉和受精评测练习
1、与桃花适应昆虫传粉的方式无直接关系的特点是()
A、艳丽的花冠
B、芬芳的花香
C、甜美的花蜜
D、多个雄蕊
2、下列植物中,属于异花传粉的是() A、水稻 B、玉米 C、小麦 D、豌豆
3、在白粒玉米的果穗上夹杂着一些黄粒,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子房发育程度不同
B、花粉品种不同
C、遗传变异
D、两种雌花
4、绿色开花植物形成种子和果实必须完成两个连续的生理过程,它们分别是()
A、开花和传粉
B、传粉和受精
C、开花和受精
D、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
5、玉米若传粉不足,会出现缺粒现象,人们可以利用()技术,来解决这一问题。

A、间种套作
B、无土栽培 C 、组织培养 D 、人工辅助授粉
6、在植物传粉和受精过程中,花粉萌发长出的花粉管依次经过的结构是()
A、花药、花柱、子房、胚珠
B、花柱、花丝、子房、胚珠
C、柱头、花丝、子房、胚珠
D、柱头、花柱、子房、胚珠
7、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花粉萌发形成的花粉管内有卵细胞
B、柱头、花柱和子房合称为雌蕊
C、西瓜的食用部分由子房壁发育而来
D、桃花的子房只有一个胚珠
8、果农常用人工授粉的方法提高结果率。

授粉时,应将花粉涂抹在()
A、柱头
B、花瓣
C、花药
D、花丝
9、植物果实中的种子数目取决于()
A、子房内胚珠的数目
B、卵细胞的数目
C、受精极核的数目
D、花粉里的精子数目
10、绿色开花植物形成种子和果实必须完成哪两个生理活动
A、开花和传粉
B、传粉和受精
C、开花和受精
D、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
11、刘老汉种的西瓜,由于管理不善,一些刚开的花被害虫吃掉了花柱甚至子房的一部分,这些花将来的发育情况最可能是()
A、发育成西瓜
B、发育成缺损的西瓜
C、发育成无籽西瓜
D、凋落,不能发育成西瓜
12、
(萌发)→花粉管→穿过花柱→到达→→释放出个一个与中央细胞融合→形成
精子
一个与融合→形成受精卵→发育成
种子
(胚)珠被→发育成→发育成。

子房壁→发育成→果皮
课后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采用多种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①由创设问题情境入手,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发挥联想、互动交流,学生始终是在问题情境之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②采用探究式教学,层层深入提出问题,并通过学生活动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科学实验素养、能力诸方面得到锻炼和提高,达到深化
课堂教学效果,符合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精神和目标。

③利用多媒体教学,动态课件发挥出了最有效的作用,变抽象为形象,增加了课堂容量,加强了教学的直观性,降低了教学难度,突破了教学难点。

总之,本节课通过多次的学生活动,面向全体学生,力图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勤于动手、乐于探究。

不断跟踪学生对本节重点的理解程度,及时把握学生的思维动向,以获得的学生反馈信息为依据,来调控课堂教学的进行。

课标分析
本节是济南版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物种的延续》的第一章第二节,开花结果是绿色开花植物一生中的重要时期,也是重要生理活动,因此本节是本章的重点。

通过这一节的学习,能使学生从动态上来认识植物体,从而学生对于绿色开花植物整个生活周期的知识就完备了,为以后学习生物个体发育奠定了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