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谈中国诗课件PPT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及诗歌题材内容方面的问题。这样安排,一是因为在这一点
上中外没有太大的区别,二是作者要着重指出,人类文化的区
别是表象的,本质是相通的。
2.使用大量精妙的比喻,幽默而睿智。
课文中使用了许多巧妙的比喻,加深了我们对课文内容
的理解。例如,为了说明中国诗发展的超常性,作者用中
国画的发展作了相应的类喻,“譬如中国绘画里,客观写 栏
济慈,英国诗人。济慈诗才与雪莱、拜伦齐 名。他少年失去双亲,生平只有25岁。《夜莺 颂》《致秋天》等,表现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
爱。
忧郁颂
忧郁的情绪骤然间降下,仿佛来自天空悲泣的云团,滋 润着垂头丧气的小花,四月的白雾笼罩着青山,将你的哀 愁滋养于早晨的玫瑰,波光粼粼的海面虹霓,或者是花团 锦簇的牡丹丛;倘若你的恋人对你怨怼,切莫争辩,只须 将她的柔手执起,深深地,深深地啜饮她美眸的清纯。
著有《论史诗》。
史诗:指叙述英雄传说和重大历史事 件的叙事长诗。
1874年,莫奈创作了扬名于世的《日出 印象》。油画描绘的是从远处观望阿弗乐港
口晨雾中日出的景象。
莫奈,法国画家, 印象派代表人物。
凡·高最有名的作品是《向日 葵》。他曾多次描绘以向日葵为主 题的静物。在他眼里,向日葵是太
阳之光,是光和热的象征。
简短轻灵。 诗心:指诗歌表达的内容,诗情;跟诗体
(诗歌的形式)相对。 凑泊:指生硬的拼合。 尖刻斩截:文中指尖锐深刻干脆利落。 回肠荡气:形容文章、乐曲婉转动人。 吞言咽理:指不敢声张和申辩。
钱钟书字默存,江苏无锡人。193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外语 系。1935年携妻赴英国留学。1937年毕业于英国牛津大学, 后赴法国巴黎大学进修法国文学。1938年秋归国,先后在昆明
的比较上辨析、阐发。
勃莱克,英国诗人。 其诗:
一粒沙里看出一个世界, 一朵野花里一个天堂,
把无限放在手中, 永恒在一刹那收藏。
概论,是理论研究的产物。文学概论介绍文学的性质、 起源、历史发展、社会作用等。具有艺术良心的人常避
免泛论、概论这类高帽子空头大话。
伏尔泰,法国资产阶级启蒙运动的旗手。一生主要创作 戏剧、史诗。有史诗《亨利亚特》《奥尔良少女》,其中 《奥尔良少女》塑造了法兰西民族女英雄贞德的形象。还
难道你一向庄严的竖琴, 竟至沦落到我的手里弹弄?
拜伦,英国诗人。《哀希腊》是拜伦长诗《唐璜》中的片断。 它辛辣讽刺专制暴政,热情讴歌自由民主,极大的鼓舞了欧洲
19世纪初的民族民主运动。
哦,船长,我的船长
哦,船长,我的船长! 我们险恶的航程已经告终,我们的船安渡过惊涛骇浪,我们寻
求的奖赏已赢得手中。 港口已经不远,钟声我已听见,万千人众在欢呼呐喊,目迎着
长,“仿佛我们要看得远些,每把眉眼颦蹙”。中国诗
链 接
人要使你从“易尽”里望见了“无垠”。
在谈中国诗的意韵和特殊表达方式时,则援引了魏尔
兰、济慈、维荣、莎士比亚、拜伦等外国诗人的见解,
材料充实,说服力强。
1.认识中国诗歌,感受比 较 的方法;
2.品味文章语言,了解比 喻的艺术。
数shuò见不鲜:经常见到不新鲜。 轻鸢yuān剪掠:像轻盈的鹰掠过天空,喻
第三单元
第10课 谈中国诗
栏 目 链 接
1 识记有关钱钟书的文学常识;识记本文字词。
2 把握作者有关中国诗的观点;以自己的阅读积累深 入理解中国诗歌的特征。
3
感受作者严谨的治学精神、渊博的学识、深刻的洞
栏 目
察力,激发自己的求学欲望。
链 接
栏 目 链 接
一、作家简介
钱钟书先生1910年出生于江苏无锡,1933年清华大
般印象是站在比较文学立场上的。
栏 目

因此只有在比较中才能理解这个概念,才能得知中国诗与 接
外国诗的区别,进而延引至诗歌之起源与发展来谈。作者指出,
“中国诗是早熟的。早熟的代价是早衰。中国诗一蹴而至崇高
的境界,以后就缺乏变化,而且逐渐腐化。”接着谈及中外诗
歌的区别,由外到内,由远到近,娓娓道来,环环紧扣。最后
海对美国人作的一篇英语讲稿节译而成的。本文的听众是
美国朋友,所以本文开宗明义:在阐明“中国诗的一般印 栏
象”时,主要是引用西方文化名人的材料和西方的诗歌来 目
作比较,用的是“比较文学”的立场。接着作者列举中外
链 接
诗歌,从民族风俗学、风格学,乃至哲理意义学等多个角
度阐明了中国诗歌所具有的特征。文章在后半部分还申明
诗这样一个深奥、复杂的问题,但作者不只是生硬地提出
几条干巴巴的理论,摆开架势大加推衍,而是举出诗歌以 栏
及图画、音乐、故事、传说、寓言等具体的例子,作大量
目 链
的丰富生动的比喻。读者在接受那些具体例子、形象比喻 接
的同时,自然而然地接受了作者的观点。
第二,居高临下,征古今引中外,有较强的知识性。在课 文中,作者站在历史和文化的高度,自由地驾驭着古今中 外的一切文史资料,涉猎广泛。这样的文章,以丰富的知 识取胜。
爵也和薇奥拉终成眷属。全剧以兄妹相聚,情人结合而告终。
主显节,1月6日,圣诞节后的第12天,纪念耶稣显灵的节日。 相传,东方贤士见到伯利恒升起一颗明亮的星星,前往寻找,在1
月6日那天见到诞生不久的耶稣并送上礼物。
哀希腊

呵,他们而今安在?还有你呢, 我的祖国?在无声的土地上,
英雄的颂歌如今已沉寂—— 那英雄的心也不再激荡!
了本次演讲中为什么“有意对中国诗的内容忽略不讲”的
原因。具体概括为:论诗必须根据本国文化根基加以论述,
只有这样才全面科学。
四、相关链接
1.古典主义。欧洲文艺复兴后产生的一种崇尚理性和自
然的文艺思潮。它的代表人物在创作实践和文艺理论上,
把古希腊罗马时代的文艺视为必须仿效的崇高典范,从中 栏
吸取题材、情节、形象和创作经验,并赋予它们新的历史
目 链
内容。

2.比较文学。一种跨文化与跨学科的文学研究。它要求 研究在不同文化和不同学科中人与人通过文学进行沟通的 种种历史、现状和可能。它致力于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理 解,并希望相互怀有真诚的尊重和宽容。
栏 目 链 接
一、主题概括
本文作者用幽默和睿智的语言,通过中西方诗歌的对比,
形象地阐释了中国诗的特征:以抒情诗为主,篇幅短小,
等怪诞的东西。
他是第一个心理分析家、侦探小说 家和第一个真正的美国期刊文学的现 代编辑家。有三十几首诗歌,七十部短
篇故事。
魏尔兰,法国诗人。魏尔兰的诗歌很有特色,如《秋 歌》就是一首著名的音乐诗,出色地用音乐手段来烘托诗
人内心的愁绪。
秋歌
秋日里,呜咽的小提琴,单调的。 忧郁里,慰我心。
钟响时,我窒息而惊惕。 黯回想,旧时光,我哭泣。 恍惚间,狂风卷,我飞离。 近又远,如一片死的叶子。
这一特征。中国诗的旨趣往往在字面以外,“字面”不过
起到诱发和影射作用,诗句的可涵咏价值很大。


第四,中国诗“笔力轻淡,词气安和”,同时,中国也有 链
“厚重”诗,但比起西方诗歌来,还是轻柔得多。中国诗 接
里也有西方诗歌的品质特征。
2.从本文可以看出学者文化随笔的哪些特点?
答:第一,化深奥为通俗,化复杂为单纯。本文是谈中国
我们的船从容返航,我们的船威严而且勇敢。 可是,心啊!心啊!心啊!哦,殷红的血滴流泻,在甲板上,
那里躺着我的船长,他已倒下,已死去,已冷却。
的结论。并且告诉读者,这种方法即是比较文学的方法。
不多的几句话,就把基本观点和原则交代清楚了。
其次,全文每一个论述都包藏着对比和综合。如中国
诗的发展问题,就由伏尔泰所引出,然后道出自己独到
的见解。如谈中国诗的篇幅,则以爱伦·坡的话立论。
不仅指出了中国诗的特点及其原因,还指出了中国诗的 栏
特殊之处:简短的诗可以有悠远意味,收缩并不妨碍延 目
凡·高,荷兰画家,后期印象派三大 巨匠之一。
《百喻经》全称《百句譬喻经》,古天竺高僧伽斯那 撰,南朝萧齐天空三藏法师求那毗地译。
有约一百篇譬喻故事,全文两万 余字,每篇先讲故事,再作比喻,
阐述一个佛理。
艾伦·坡,美国作家,提倡“为艺术而艺术”,被誉为 “侦探小说的鼻祖”。专写死亡、邪恶、活埋、刺杀、暴力
五、重点突破
作者在行文构思有何妙处?
答:首先,本文在行文布局上的主要特点是以综合为纲, 以比较为网,中外相容,古今兼顾,且处处都设机巧,
栏 目
让读者回味无穷。比如要回答“什么是中国诗的一般印
链 接
象呢”,钱钟书巧妙地设下一个“陷阱”。他告诉我们,
要用这样的问题来提问是不合适的。只有在具有居高临
远的观点和将中外诗歌进行对比的情况下才能作出合理
均做出了卓越成绩。解放前出版的著作有散文集《写在人
生边上》,用英文撰写的《十六、十七、十八世纪英国文
学里的中国》,短篇小说集《人·兽·鬼》,长篇小说
《围城》,文论及诗文评论《谈艺录》。钱先生的治学特
点是贯通中西、古今互见的方法,融会多种学科知识,探
幽入微,钩玄提要,在当代学术界自成一家,因多方面的
成就,被誉为“文化大家”。
二、作家作品
本文文题为“谈中国诗”,作者在文中主要谈了中
国诗的如下特征:以抒情诗为主,篇幅短小,讲究含蓄蕴
藉,笔力轻淡,词气安和等。最后谈了对待中国诗歌和中 栏
国诗歌研究的正确态度。钱钟书的《谈中国诗》也可以用 目
一个“通”字概括,即一是通古今,二是通中外,三是通
链 接
学理。
三、背景概览
《谈中国诗》是钱钟书根据自己于1945年12月6日在上
真的技术还未发达,而早已有‘印象派’‘后印象派’那 目
种‘纯粹画’的作风”;然后联系印度的《百喻经》一语
链 接
道破天机。为了说明中国的诗歌之短,作者借用了一个西
方的短语“轻鸢剪掠”,轻巧自在,凭人去遐想。
钱先生不为常见所囿,从古今中外的文学创作实践中, 运用了博喻、曲喻、一喻多义等手法,别开生面,自成一 家。他使比喻这一常见惯闻的修辞手法又焕发出勃勃生机, 显示出其神奇的魔力和无穷的乐趣。
富于暗示,笔力轻淡、词气安和等。同时对中西诗本位思 栏
想提出批判,提出研究中国诗歌的正确态度。
目 链

二、结构图示
栏 目 链 接
三、文本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究
1.与西方诗歌相比较,中国诗有什么特征?
答:第一,中国诗讲求抒情性,并“一蹴而至崇高的境界,
以后就缺乏变化,而且逐渐腐化”。西方诗歌的发展是先 栏
有史诗,最后才有抒情诗。纯粹的抒情诗的精髓和峰极, 目
西南联大、上海暨南大学、中央图书馆和清华大学执教或任职。
1953年后,曾任北京大学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 副院长等。
长篇小说 《围城》 散文集 《写在人生边上》
短篇小说集《人•兽•鬼》 学术著作 《宋诗选注》《谈艺录》《管锥编》
《七缀集》等。
《围城》有英、法、德、俄、日、西语译本。《谈 艺录》是一部具开创性的中西比较诗论。多卷本《管 锥编》,对中国经史子古籍进行考释,并从中西文化
学 外 文 系 毕 业 , 1935 年 赴 牛 津 大 学 攻 读 , 获
B.Litt.(Oxon)学位。后又至巴黎大学研究法国文学。归
国后,在多所大学担任教授。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栏 目
副院长。曾任全国政协委员、常务委员。钱先生博学多能, 链
兼通数国外语,学贯中西,在文学创作和学术研究两方面 接
在中国诗歌发展初期已经出现,这种“早熟”的代价是
链 接
“早衰”,以致影响了中国诗歌的健康发展。
第二,中国诗讲求篇幅短小,“诗体”配适“诗心”的需 要。西方也有人主张诗的篇幅越短越好,但他们所谓“短” 的标准比我们所说的“短”要长得多。中国诗追求的是在 简短的篇幅中包容着深远的意味。
答:第三,中国诗富于暗示性,西方读者最看重中国诗的
古美人歌(末章)弗朗索瓦维庸
君王啊,请不必问个不休, 究竟何处可求这些女郎, 纵然再问,我的回答依旧: 去岁下的雪,今又在何方?
弗朗索瓦维庸,被认为是最富独创 性的法国诗人。
第十二夜
莎士比亚喜剧《第十二夜》(或《各遂所愿》),主要情节: 一对孪生兄妹航海到伊利里亚,海上遇难失散。妹妹薇奥拉改扮 男装,投身伊利里亚公爵奥西诺家中为侍童,并充当他向貌美而 富有的伯爵小姐奥丽维亚求爱的使者。奥丽维娅对女扮男装的薇 奥拉一见钟情,而薇奥拉却偷偷爱上了公爵。后来,奥丽维亚碰 巧遇上薇奥拉的孪生兄长西巴斯辛,两人误打误撞结成夫妇。公
答:第三,讲道理、发议论幽默风趣。课文以说理为主, 但它的说理,不同于论文,而是艺术的高雅的谈笑风生, 充满幽默风趣,读者会一边阅读一边忍俊不禁。
栏 目 链 接
四、技巧总结
1.结构严谨,行文流畅。
文章结构严谨,行文流畅自如。开头先亮出“中国诗”的
概念,从对这个概念的整体印象出发谈论,指出谈中国诗的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