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角分与小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第一单元《元、角、分与小数》整体备课
教材分析
“元角分与小数”单元是学生第一次学习小数。
教材设计的意图是让学生在“元角分”的情境中,学习小数及其简单加减运算的初步知识。
选择“元角分”这样一个情境让学生学习小数,首先是由于学生对于小数认识的最直接经验来自价格;其次,结合购物情境学习小数,可以突出“元角分”与小数的密切联系,有助于学生对小数的理解,并渗透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单元安排了“买文具”“货比三家”“买书”和“寄书”等具体情境,目的是让学生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理解小数的意思,体会小数及其加减计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前后联系
我们的孩子在一年级下册已经学过“元角分的认识”和“100以内数的认识与加减法”,二年级下册学过“万以内数的认识与加减法”,在此基础上来学习本单元的内容应该不很困难。
同时我们要为以后三年级下册学习“分数的初步认识”和四年级下册“小数意义的认识”“小数的加减法”“小数的乘除法”打下基础,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教学目标
1、结合购物的具体情境,理解小数的意义,体会小数的特征,能认、读、写简单的小数。
2、经历比较商品单价高低的过程,学会比较简单的小数点大小。
3、在具体的购物活动中,学会小数的简单加减计算。
4、会运用小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解决一些相关的简单问题,与
同伴交流,感受小数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单元课时安排
重点难点
(一)买文具
大家请看数学书第2页,教材创设了“买文具”的情境,,我们可以利用这个情境,激活学生先前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观察“橱柜”里陈列着的文具,让同桌互相说一说每一种文具的单价是几元几角几分,然后可以直接告诉学生:像标价牌上用来表示文具单价的数都是小数。
让学生试着读一读这些小数,小数分三个部分,小数点前面也就是左边的叫整数部分,小数点后面也就是右边部分叫小数部分,整数部分的读法跟以前读法一样,小数部分依次读出数字。
对于“依次读”这个词学生可能不明白,我们可以解释成“一个一个地读”。
初步学习小数,学生不能一下子学会。
例如16.85,学生可能会读成十六点八十五,当学生会读了以后,我们可以在16.85的后面添上个4,就成了16.854,再让学生试着读读。
写小数的时候,要强调小数点的位置和写法,它在数字的右下角,像一粒小小的黑豆,圆圆的,小小的,往往会有学生把它写成一个大大的顿号。
买文具情景教学是要求学生能说出用小数表示的商品单价是几元几角几分,而试一试是让学生会把几元几角几分用小数表示。
这个知识点看起来挺简单,可是在考试中却容易丢分,尤其是班级中的差生。
我们可这样教给孩子,先在草纸本上写上“元角分”,然后数一数每种人民币的数量填在下面,因为小数点是圆的,所以在“元”的数量后面写上“圆圆的小数点”。
当我们把小数表示的商品单价说成是几元几角几分时,可以从下往上读;当我们把几元几角用小数表示时,可以横着读。
第3页练一练中第一题读小数的时候要把单位元读出来;第三题,可以在29号返校时布置把附页1中的图剪下来,同时我们也准备几张人民币。
教学时可以先在黑板上摆,学生说是几元几角几分,用小数表示,再让学生到黑板上摆,最后让同桌互摆。
(二)货比三家
通过货比三家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学会比较简单小数的大小。
看情境图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比较两个小数:从前往后来比,先比较表示元的整数部分,再比较表示角的小数部分第一位,最后比较表示分的小数部分第二位,前面比较出大小了,后面的就不用比较了。
2、比较两个以上小数:可以小数点对齐,竖着写,从前往后依次进行比较。
第5页练一练中第一题要关注0.05元○0.50元的比较,还有6.00元○6.0元比较,6.00元就是6元,6.0元也是6元,所以填“=”。
我们可以利用这道题让学生知道任何整数都可以写成小数,同时点一下小数的基本性质: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三)买书
结合“买书”的问题情境,探索小数加减法(没有进位或退位)的算理和算法,鼓励学生算法多样化。
在解决问题之前可以让学生先估计一下大约需要多少钱。
重点理解竖式为什么要小数点对齐?不对齐行不行?小数点对齐就是要相同数位对齐。
我们可以举出一个反例11.5元+3.24元,这是一位小数加两位小数,是学生易错题,正确结果是14.74元,如果小数点不对齐就成了43.9元或者4.39元,可以通过估算让学生知道11元+3元=14元,结果应该比14元多点,不可能是43.9元,更不可能是4.39元。
通过反例知道小数点对齐的重要性。
(四)寄书
结合“寄书”情境,继续探索小数加法(进位加),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时,可以让学生独立观察教材创设的主题情境,理解题意,列出算式。
再向学生提出估算的要求:大约一共需要付多少元的邮费?所需要的邮费一定不会多于多少元?也一定不会少于多少元?让学会自主选择算法,独立完成所列算式的计算。
第9页练一练第一题,6.8—5.8=1或1.0,8.3+6.7=15或15.0这两道题本单元是在元、角、分的情境中进行计算的,结果不要求是最简小数,如果脱离了这个情境,最好是化成最简小数。
本单位学习的小数加减法都是以元、角、分为背景的简单加减计算,不涉及退位减法,但教学中我们可以向学生渗透退位减法,为四年级下册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流程
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合作学习能力,所以本单元我放手让学生自主合作学习,采用我区的“奇异探究式”的教学模式。
下面我就以买书这一课为例,谈
一谈自己的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明晰目标
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小数的初步认识和小数大小的比较,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小数王国里的新知识,你们愿意吗?
出示数中数学信息,让学生提出问题。
重点找出这两个问题:
(1)“淘气一共花了多少元?”
(2)“一本《数学世界》比一本《童话故事》贵多少元?
列出(1)的算式,这个算式和以前学的算式有什么不同之处?
(加数中有小数)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小数加减法
板书课题
二、引导探究解决问题
1、小组合作解决问题
学生先看书自学,然后小组内讨论解决(8分)
2、汇报交流总结规律
(1)生:因为3.2元=32角 11.5元=115角,32角+115角=147角,所以3.2+11.5=14.7元
生:因为3.2元=3元2角,11.5元=11元5角,3元2角+11元5角=14元7角
生:用竖式计算 3 . 2
+ 11 . 5
_____________
1 4 .7
(2)你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3)这些方法有什么共同之处?为什么小数加法竖式的小数点要对齐?(三种方法的共同之处都是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
小数加法也需要和整数一样,相同数位要对齐,小数点对齐了,数位也就对齐了。
)
(4)试算:11.5元+3.24元
这是一位小数加两位小数,初次学习,学生一定会有做错的,从错误中体会小数点对齐的重要性。
(5)6页1题,一本《数学世界》比一本《童话故事》贵多少元?
用什么方法做?怎样做?(学生独立完成)
指名板演:(用不同的方法)
生:11元5角-3元2 角=8元3角=8.3元
生:11.5-3.2=8.3元
11.5
— 3.2
—————
8.3
反馈交流:在计算小数减法时需要注意什么呢?
生:小数点对齐后才能相减。
(6)师生小结:今天我们一起研究了小数的加减法,我们在计算时一定要注意小数点对齐后才能相加减。
三、巩固新知实践应用
同学们的本领学得真不错,那你们想不想展示一下,让老师看看谁的本领最大呢?
(1)我们现在来做一个“金锣对对碰”的游戏看谁碰的最响亮。
注意在计算时是否把小数点对齐了。
(6页2题)
(2)同学们到超市去买物品,出示7页3题。
a你从图中知道哪些信息?生独立完成前面两个小题。
小组交流
b第三小题:20元钱买2个杯子,可以怎样买?(你是怎样想的)20元钱够不够买陶瓷杯和玻璃杯?你是怎么知道的?。
c你还会提出什么问题?会解答吗?
四.总结归纳拓展延伸
1、丁丁文具店和豆豆文具店进行促销活动,丁丁文具店6个乒乓球2.40元,豆豆文具店每个乒乓球0.50元,卖20个乒乓球,该在哪家文具店买便宜些?
2、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说给大家听听,你还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