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历史全国卷第40、41题备考策略-(共51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找准关键词语,理顺思路,有格有式
(1)历史阐释题中常见行为动词为“说明”(证明)、“阐述” (阐明并论述)。此类题答题步骤一般为两步: ①材料观点“为何”(是什么) ②论证过程“缘何”(为什么) 提升小结 (2)历史探讨题中常见的行为动词为“评”、“评述”、“评 论”、“评析”(评价并论述),“探讨”或“探究”(探索 研讨)。此类题答题步骤一般为三步: ①材料观点“为何”(是什么) ②我的观点 “若何”(怎么样) 提升小结 ③论证过程“缘何”(为什么)
三、全国卷第41题解题策略
A.保持平常心态,面对难题沉着自信
第41题是高考历史命题改革的“试验田”;多年来,命题人一直秉 承“高考还是难一点好”的理念
试用各类材料入题;试设思辩性较强的问题;试用各种史观阐释历 史;试用各种方式开放;
从2015年河北省130139份文综试卷答题情况统计来看,41题总 体得分偏低。
一、第40题
1.命题手法:古今贯通,中外关联 (1)单考中国通史:古今贯通,多从古代考到晚清。 如 11古代选官制度——春秋至1905 13.1古代海洋利用——商朝至19世纪60年代 14.2清朝东北地区移民——清军入关至1911年 15.1儒学发展——先秦至晚清 16.1人口膨胀与人口压力——康雍乾至晚清 (2)单考世界通史 如 12交通信号灯——1868到20世纪80年代
一、高考回眸
二、试题特点
1.重在创新,年年“变脸”; 2.强调学科素养(时空观、史料证实、历史理解、历史解释、 历史价值) 3.试题命制与学术成果、史学前沿动态联系密切; 4.均为开放性试题(答案多元化); 5.考查视角:论证历史问题、评论历史观点、提出不同看法
2018年高考41题依然将是有限开放! 但又不会拘泥于前7年的题型,而会有创新!!
材料题答题方法
5化 (呈现在卷面上的答案)
(1)提示化 ,要善于使用提示语,问题的关键词、要点的关键词 要写在前面。 (2)序号化,要善于使用序号,使答案要点分明,条理清楚。 ①……②…… (3)要点化,面要宽、点要多、话要短。尽可能打开思路,多角 度列出要点。答题语言尽量做到概括,尽可能地用历史学科语言。 (4)段落化,最好能一个要点一段,即使空间不够,也要尽量做 到每个要点之间留2个字的间隔,尽量使要点一目了然,便于老师 阅卷。(让评卷教师很喜欢你的试卷,不自觉就给你高分。) (5)准确化,杜绝出现错别字或最大限度地减少错别字。
1.命题手法 (3)中外对比: 如
132爱因斯坦热兴起——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外 141宋应星、牛顿二人科技成果——明朝中外对比 152孟子与苏格拉底——轴心时代的中西对比 162国际人口迁移与中国移民——中外对比 163清朝救济与英国济贫——中外对比
总之,40题既关注“小切口,深分析”,又关注 “大跨度、宽领域”,既注意专题板块的条文绦细,又 注重同一时代、同一角度的中外对比。
材料题审题方法
4审:利用四类语言,分解题干,提高审题能力。 题型语(规定回答问题的方式)
简述、分析、说明、概括、指出、评价、评述、评析、简评、论述、论 证、阐述、阐释、描述、比较、解读
答项语(规定回答问题的内容)——历史事物的三个要素
①背景(原因、历史条件、目的、动机)②内容(过程、经过、活动、 情况)③意义(性质、影响、评价、教训) 限定语(规定回答问题的范围) 时间:年、年代、世纪、时期、当时; 地域:中国、西欧、江南、中西 部与东部、北方与南方 方面: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答案来源:据材料……,据所学 知识,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中心语:要求回答的中心内容。
材料题阅读方法
1.要注意具体材料具体分析。如古代史的材料多为文言 文,像语文课上分析古文一样,进行字斟句酌,读透材 料的本义并挖掘其引申义。世界史的材料多为外来的翻 译文,有的句子很长,很难读懂;此时,可按语文课中 划分句子成分的办法来处理,先找句子的主、谓、宾语, 再找定、补、状语等其它修饰成分。 2.一般应分段处理,逐段提取信息,段的划分应以句号 为标志。如果句号较长,就以逗号、分号、省略号(前 后一般表达不同的观点)为标志,提炼出的信息应分别 与课本知识相对照,最后形成答题思路。这个过程可以 概括为:看材料,划句号,句号太长找分号,关键信息 提取好,无效信息过滤掉。
二、第41题
2010年起高考历史主观题首次出现了开放性设问, 即“恩格斯观点题”,但此时尚未独立命题。从2011 年起,主观题开放性设问独立成题,即第41题,共12 分。该题开放、灵活多变,可概括为:四类,“四类” 是指:学术观点评述题;历史图片信息说明题;目录 修改题、公式或图表探讨题。
41题突出考查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和分析问题能 力,对考生具有较大挑战性。因此,研究Biblioteka Baidu题的解题 方法,形成模式,强化训练,对高考提分有很大帮助。
B.把握解题技巧,面对难题巧妙突破
1.了解试题类型,明确观点,有的放矢
纵观近7年的全国卷第41题(历史论证题),大致分两类: (1)历史阐释题: 观点提炼+阐释说明。如2013年全国Ⅰ卷和Ⅱ卷;2014年全国Ⅰ 卷和Ⅱ卷;2015年全国Ⅱ卷;2016全国卷自拟论题。
(2)历史探讨题: 观点提炼+观点判断+论证评价。如2011年全国新课标卷从两种 观点中选其一;2012年全国新课标卷从赞成、反对、片面三种 观点中选其一;2015年全国Ⅰ卷自主观点下多维阐释。
A、材料题的方法——5部曲
1个原则: 先看问题,后看材料。 (如何看材料见选 择题解题指导) 2个注意: 标点符号和括号里的信息 (时间、层次、 出处等) 3个来源: 材料 +教材 +脑子 ①“根据材料X,指出(或概括、归纳)……现象、 特点、趋势” ——答案在材料里 ②“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或概括、归纳等)……原 因、意义等” —答案在教材里 ③ “综合上述材料……谈认识(启示)” ——答案 在脑子里
2.考查趋势:弱化记忆能力测试,注重对综合技能的考察
3.能力呈现:关照四大能力,但以前三大能力为主,第四大能力 为辅
示例:在试题中的呈现: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 识、描述和阐释事物为主,以探讨和论证事物为辅。
4.呈现热点 如 161人口膨胀与人口压力——二胎政策落地 162国际人口迁移与中国移民——《中国国际移民报告》蓝 皮书 163清朝救济与英国济贫——精准扶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