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_党史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1950年冬到1953年春,党领导农民完成了 土地制度的改革。这是中国历史上最彻底、最完 整土地制度的改革,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反 对封建主义斗争取得胜利的历史性标志。至此, 在中国延续了2000多年的封建剥削制度,被 抛弃在历史的车轮之后。
1952年底,党中央按照毛泽东的建议,提 出了过渡时期的总任务。 从1953年起,开始执行发展国民经济的第 一个五年,它标志着我国有计划的社会主义建 设的开始。 1953年,中央完整提出了过渡时期总路线 的基本内容——“一化三改造”。 工业化是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刚解放 时我国的重工业几乎为零,轻工业只是少量的 纺织业,人们日常用的是“洋钉”“洋 火”“洋油”,全国钢铁产量如果分配到每个 人手里仅够打一把菜刀……这就是新中国成立 初期经济发展水平的真实写照。
1956年8月中共八大提出党和国家工作重心 转移,主要任务由解放生产力变为在新的生产 关系下保护和发展生产力。八大以后,党领导 全国各族人民掀起了一场社会主义建设的高潮。 1966——1976年“文革”,动荡中前进。 1976——1978年,拨乱反正,徘徊中前进。
• 1949——1978年,是战斗的29年,创业的 29年,建设的29年,奉献的29年。我们取 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讲三个问题:
一、党光辉历程的基本脉络。
共分五个问题: 一条主线 二、 漫谈90年历史的几个问题。 两篇文章 三大成就 三、历史使命和基本要求。 四条经验 五个结论
一、中国共产党91历史发展的主线:
整个党的历史,是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 民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 人民富裕而不懈奋斗的历史。 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以百折不挠、敢 于胜利的意志、勇气和智慧,带领着中华民族 求发展、图富强、谋幸福,用生命践行着党的 使命。
4、抗日战争: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历史转折点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沦陷。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了西安事 变。中国共产党帮助下以和平方式解决,蒋介石接受 了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主张。 1937年7月74日,卢沟桥事变,全国性抗战开始。 华北危急、平津危机……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
红旗漫卷长征路。
• 红军取得了第一、二、三、四次反 “围剿” 胜利。 • 1934年10月到次年11月,面对国民党军队 重重“围剿”, “左倾”错误导致第五次反 “围剿”失败。四路红军先后离开中央根据地、 鄂豫皖根据地、川陕根据地、湘鄂川黔根据地, 进行战略转移。
1934年11月27日至12月1日,中央红军遭 遇自出发以来的最惨烈一战——湘江战役中央 红军从出发时的8.6万人锐减为3万多人。 • 1935年1月7日红军攻克遵义。15日至17日 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自此,以毛泽 东为代表的正确路线开始主导全党。
•
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在没有共 产国际的干预下,独立自主地决定自己的命运, 实际上确定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
遵义会议后,毛泽东领导中央红军四渡赤水、虚指 贵阳、威逼昆明、巧渡金沙、转战云贵、强渡大渡河、 飞越六盘山,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红一方面军翻越山 脉18座,跨过大河24条,途经11省份25000华里;几乎 每天都有一场遭遇战,平均走365华里才休整一次,日 均行军74华里。 1935年10月19日,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吴起镇,胜 利结束长征。 1936年10月,红一、二、四方面军三大主力会师, 汇聚在抗日救亡的前线。
1、建党:一声炮响、一个时代。
•
参加十月革命, 炮打冬 宫……“阿芙乐 尔”号巡洋舰。
在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影响下,一大批革命 知识分子,接受并开始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具备 了建立共产党的思想基础。 1919年五四运动,中国工人阶级已经作为独立的 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具备了建立共产党的阶级 基础。 在共产国际的指导下,1920年6月开始各地共产 党早期组织的建立,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组织基础。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从党的成立到新中 国的诞生。1921-1949年) 走过了5个历史阶段:建党、大革命、土地 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 从1840到1921,长夜如晦,屈辱如山,太 平天国起义、义和团运动、洋务运动、维新变 法、辛亥革命……虽慷慨激烈,却没能完成救 亡图存的民族使命和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 就是在这样一个关乎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重大 历史关头,中国共产党诞生了。
3、土地革命:中国共产党浴血奋战。 1927年“八七会议”确立土地革命和武装 反抗国民党的方针。 八一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党 领导了100多次武装起义。以三大起义为标志 创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
开辟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
1927年10月毛泽东率起义部队转入井冈山,开始 从攻打城市到以农村为中心的伟大转折。 开辟了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农村包围城 市,武装夺取政权,其核心内容是土地革命、武 装斗争、根据地建设。 红军发展到30多万人,建立13块根据地。 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党贯彻“限制、利用、 改造”的政策,大体经过了从低级国家资本主 义形式(统购包销、加工订货)到高级国家资 本主义形式(公私合营)发展的过程。 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一般经历了生产 合作小组、手工业供销合作社、手工业生产合 作社几个阶段。 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一般经历了互助组、 初级社、高级社几个阶段,完成了由个体农业 向集体农业的转变。 • 到1956年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 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中国共产党的 光辉历程和历史使命 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
学党史 知党情 跟党走
历史是现实的向导 创造明天,先要读懂昨天
中国共产党91年:征途漫漫,功昭日月。
91年——征途漫漫。 有过低谷、有过曲折,走过弯路、绕过远 路;风雨沧桑,风险考验,坚忍不拔,奋力向 前。 91年——功昭日月。 重整列强环伺、积贫积弱的破碎山河,创 建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描画百废待兴、满目疮痍的“一张白纸”,建 设成当今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直面时代挑战, 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在跌宕起伏中彰 显力量,在天翻地覆中展现精神,在时代风云 中书写传奇。
莽莽神州,狂澜待挽;茫茫华夏,谁是中 流砥柱?
• 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第一,中国共产党提出并制定了正确的抗战指导方针。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全面的抗战路线即人民战争的 路线 ;持久战的战略方针 】。 第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逐渐上升为抗战的 主战场。 平型关大捷、雁门关大捷、奇袭阳明堡、黄土岭 战斗、百团大战……建立敌后抗日根据、精兵简政、 大生产运动…… 第三,中国共产党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成为全国人民 的新希望。 【 延安整风运动;党的七大;以“三三制”抗日民主 政权标志的民主政治建设的提出和实践】
2、国共合作、大革命:打倒列强,除军阀
大革命失败:腥风血雨。
1927年4月12日,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 新军阀背叛革命,发动反革命政变, “7.15” 汪精卫背叛革命。使反帝反封建的北伐战争中 途夭折,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归于失败。
从1927年3月到1928年上半年,被杀害的共 产党员和革命群众达31万多人,共产党员从近 6万人下降到1万多人。
最主要的成就:建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 建立了较完备的工业体系和较完整的国民经济 体系。
【工业】--- 建立起了重工业、轻工业、纺织工业、化 学工业等一个完整的工业体系。 1976年工业总产值 达到3158亿元,已成为世界第六大工业国。 【农业】--- 在全国实行农田改造,培育良种,兴修水 利,解决了老百姓吃饭问题。1976年人均的粮食达 到610斤。
围绕主线党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实现 三大转变。
1、新民主 主义革命阶 段。实现了 从半殖民地 半封建社会 到民族独立、 人民当家作 主新社会历 史性转变。 2、社会主 义革命和建 设时期。 实现了从新 民主主义革 命到社会主 义革命和建 设的历史性 转变. 3、改革开放和 现代化建设时 期。实现了从 高度集中的计 划经济体制到 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体制、从 封闭半封闭到 全方位开放的 历史性转变。
牺牲2100万革命先烈,其中有姓 名的仅180多万。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从新中国成立
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1949-1978年)
走过5个阶段:国民经济恢复、向社会主 义转变、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文革、徘徊中前 进。 完成了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 和建设的历史性转变. 国民经济恢复从平抑物价、土地改革开始。 在短短三年内,完成了剿匪反霸、土地改 革、镇压反革命等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开展 了“三反、五反”运动,并且在进行抗美援朝 的同时,把国民经济恢复到旧中国历史的最高 水平。
“到敌人后方去,把鬼子消灭尽。” 中国 共产党领导的武装力量挺进敌后,广泛发动、 组织和武装群众,开展游击战争,组织抗日政 权,建立敌后抗战的根据地。
据统计,在八年作战中,中国共产党领导 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抗击侵华日军的比例 是这样的:1938年是59%,1939年是62%, 1940年58%,1941年75%,1942年63%, 1943年58%,1944年64%,1945年69%。 • 据统计,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力量在敌 后战场共进行大小战斗12.5万余次,歼灭日军 52.7万余人,歼灭伪军118万。 • 据统计,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先后 建立的主要抗日根据地达19块,根据地人口由 150万人发展到近1亿人,人民军队由开始的 约6万人发展到120余万人。
【国防建设】--- 1956年实现了轻重武器国产化, 1964年后搞成了原子弹,导弹、氢弹,核潜艇 等等。
【文化教育】--- 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国人口90%以上 都是文盲,半文盲。“扫盲班”象雨后春笋般的涌 现,从小学到大学实行完全免费义务教育,穷人的 孩子,工农的子弟不愁没钱上学。
1921年7月23—31日,中国共产党诞生。
开天辟地 焕然一新 (毛泽东)
从这个起点开始,它荡涤风雨如晦的暗夜,最终改 变了20世纪中国的走向,改写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 胡锦涛“7.1”讲话用“两个从此”来概括: ——“从此,中国人民踏上了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的光明道路,开启了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壮丽 征程”, ——“从此,中国革命有了正确前进方向,中国人民有 了强大精神力量,中国命运有了光明发展前景”。
•
•
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一个胜利接着 一个胜利。 1949年4月20日子夜起百万雄师强渡长江。 4月21日,毛泽东、朱德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 4月23日,解放军占领南京。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实现了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民族独 立、人民当家作主新社会历史性转变。
• 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七 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杨家岭召开。确定了党的 政治路线,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并写入党章。
• 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抗日战争取得最 后胜利。
• 历史证明,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日战争的中 流砥柱。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成为中华 民族走向复兴的历史转折点。 • 这是近代一百多年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敌 入侵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是中国由衰败走 向振兴的伟大转折。
5、解放战争——为建立新中国而奋斗。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面临两种命运、两 个前途的抉择。
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赴重庆谈判,签 署双十协定。但国民党并没有放弃武力消灭共 产党的打算,很快撕毁了政协协议。 1946年6月26日,国民党军队22万人进 攻中原解放区,全面内战爆发。
•
战争初期,国民党军兵力达430万人, 装备的是飞机坦克;解放军兵力120万人, 装备的多数还是“小米加步枪”。 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放手发动群众,军事 上坚持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作战原 则。 1947年底,国民党军队被迫由战略进攻转 变为全面防御,标志着中国革命战争达到一个 新的历史转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