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业务管理第六章资产管理与贷款经营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贷款余额与存款余额的增加或减少,在时间和幅 度上大体吻合(贷款的增减基本同步);
贷款到期日及其金额均匀地分布在一定时期内的 各个时点上(贷款的期限结构较为合理)。
商业银行业务管理第六章资产管理与 贷款经营
3、防御风险 4、盘活存量
资产存量:指银行贷款在行业、企业之 间的分布状态和组合方式;
盘活存量有利于提高信贷资金的使用 效益,解决信贷资金的供求矛盾。
通过会计账户和指标体系,对贷款的质量动 态监测,据此考核银行、信贷部门及信贷人员经 营管理水平和工作业绩的贷款管理制度。
主要内容:
明确贷款质量分类标准、认定程序和办法 ; 建立贷款质量监测考核指标体系;安全性、流
动性和盈利性;安全性是重点; 建立不良贷款跟踪管理制度。
商业银行业务管理第六章资产管理与 贷款经营
商业银行业务管理第六章资产管理与 贷款经营
第二节 商业银行的贷款政策和 贷款管理制度
一、商业银行的贷款政策 二、贷款管理制度
商业银行业务管理第六章资产管理与 贷款经营
一、商业银行的贷款政策
贷款政策:银行为实现各自的经营目标而制定 的指导贷款业务的各项方针、规则的总称。 (一)贷款政策的内容 :
1、经营方针及经营目标 2、贷款工作规程及权限划分
银行资产:能为银行带来权益的资金运用。
商业银行业务管理第六章资产管理与 贷款经营
二、商业银行资产的构成
根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 :
1、现金资产:一般占总资产比率的10-12%。 2、贷款:商业银行最主要的资产,一般占银行总资产
的50-70%;我国商业银行该比重较高。
3、投资:买卖证券业务的经营活动 。 4、拆借与回购:资产负债表中独立列出的一种资产,
贷款程序:贷前推销、贷时的评估、审查及贷款
的发放,贷后监督检查及收回贷款本息。
权限:包括审贷分离制度和审批权限。
审贷分离:贷前、贷中、贷后由不同的部门和人
员负责。
商业银行业务管理第六章资产管理与 贷款经营
审批权限:按照贷款金额、类别、管理人
员的职务、经验和能力划分。
3、贷款的规模、比率及限额
规模:贷款总量;在保证安全性和流动性的
4、应注意的其他问题:
借款人的生产经营情况; 私人或小型公司贷款要谨慎; 贷款分散化; 贷款本身的效益、可能派生的业务、社会效益; 急用大额贷款不仓促审批
商业银行业务管理第六章资产管理与 贷款经营
二、贷款合 同
标准合同;在该合同基础上根据情况增加有关特 殊条款;先批准后签约。
1、基本内容:金额,币种,用途、利率、期限、提
5、贷款的抵押与担保:担保法 6、贷款定价:制定利率、确定补偿余额、对
某些贷款收取费用 ;
主要考虑资金成本、贷款风险程度、 贷款的期限、管理费用、存款余额、还款方 式、银行与借款人的关系、资产的目标收益 率等因素。
7、贷款的质量评估标准
8、有问题贷款的处理程序及方法。贷款政策 中一般都明确规定有问题贷款处理程序和基 本的处理方式 ,责任到部门、到人
(一)贷款质量评估
1、五级分类法的主要内容
五级分类:根据贷款的风险程度,将贷款
分为五类: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
正常:借款者能够履行合同,有充分把握按
时还本付息。
商业银行业务管理第六章资产管理与 贷款经营
1、五级分类法的主要内容
关注:目前有能力偿还,但存在一些对偿还不利
的因素: 净现金流量减少 销售收入、经营利润下降; 关键财务指标低于行业平均水平或有较大下降; 不与银行积极合作; 抵押品、质押品价值下降;银行对抵押品失去控制 对贷款缺乏有效的管理等
商业银行业务管理第六章资产管理与 贷款经营
(二)制定贷款政策应考虑的因素
1、有关法律、条例以及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和 财政政策。
2、银行的资本状况及负债结构 :资本影响到银 行承担风险的能力 ;负债结构及负债的稳定 性。
3、经济发展状况或经济周期 :应根据经济发展 的不同阶段及产业结构变动状况,对贷款的结 构、投向等及时调整
商业银行业务管理第六章资产管理与 贷款经营
三、商业银行资产管理目标
1、规模适度:在保证有较强的流动性和安全性的前
提下,争取有更多的盈利性是衡量贷款规模是否适度 的标准 ;
影响规模适度的因素一是贷款的需求量,二是超 额准备金数量
2、贷款结构的均衡:三个层次
贷款余额在一定时间内各个时点上增减幅度基本 上没有大起大落;
(二)贷款责任制度
在“审贷分离”的基础上,按照“权责对应”原 则,建立贷款责任制度。
主要内容:
建立以行长负责制为中心内容的贷款管理责任制 将贷款管理的权限与相应的责任分级落实到部门、
岗位和个人; 明确奖惩条件和标准; 建立信贷人员离职审计制度。
商业银行业务管理第六章资产管理与 贷款经营
(三)贷款质量的监测与考核
取方式、还款来源及方式,抵押及担保,保证条款、 违约责任及当事人双方商定的其他条款,约束借款 人某些行为的限制性条款等
2、附加条件:为维护资金的安全性;可以是禁止性、
限制性、义务性。
禁止性的、限制性的:规定融资限额,各种禁止或
限制事项。
商业银行业务管理第六章资产管理与 贷款经营
义务性的:规定借款人必须遵守的特别条 款,防止因借款者经营状况的重大变化给银行 造成损失。
商业银行业务管理第六章资产管理与 贷款经营
次级:
还款能力有明显问题,依靠正常经营收入不能保 证足额偿还本息:
出现支付困难; 难以按市场条件获得资金; 不能偿还对其他债权人的债务; 内部管理有问题,并妨碍债务的偿还; 隐瞒事实用不正当手段套取贷款等。
商业银行业务管理第六章资产管理与 贷款经营
项目的经济效益;产品的市场情况;有无积压,能否在 贷款期限内还清本息;
水、电、煤、气等配套条件是否落实; 供产销能否平衡,原材料来源和市场销售情况; 生产工艺和技术设备是否先进; 产品或项目是否重复建设,各项指标在同类产品中是否
领先。
商业银行业务管理第六章资产管理与 贷款经营
3、还本付息安排及还款保障的审查:
商业银行业务管理第六章资产管理与 贷款经营
一、贷款审批
(二)审批步骤 信贷员搜集信息、分析资料、初步评估、 商谈贷款条件、提出初审意见上报; 根据项目规模和特性确定是否需要再次 评估;结合信贷政策及资金头寸在各自 的权力范围内审批,签署审批意见并报 上级管理部门备案;
商业银行业务管理第六章资产管理与 贷款经营
最终决策人一般为主管信贷业务的行长,或成 立贷款审批委员会;分级负责、集体审定、1人审 批。
贷款检查岗位:跟踪检查,掌握去向,监督企
业按规定用途用款;定期分析贷款的使用情况,及 时发现贷款风险,采取措施予以补救。
贷款稽核监督岗位:对贷款管理全过程进行合
法合规性检查、监督。
商业银行业务管理第六章资产管理与 贷款经营
(2)审查贷款基本情况:目的、还款来源、资产
转换周期、还款记录等。
重点:借款目的与真实用途、贷款合同约定的还 款来源与真实还款来源是否一致
(3)确定还款的可能性:信用分析;能解释借款
人的真实偿债能力、过去的经营业绩、现有的和潜在 的问题及未来的经营前景。
借款人无力还款,抵押品价值低于贷款额或价值 不确定;
借款人已彻底停止经营活动; 固定资产贷款项目长时间停产,复工无望。
五级分类是根据贷款偿还的可能性(风险)确 认的
商业银行业务管理第六章资产管理与 贷款经营
2、五级分类的操作流程
(1)阅读贷款档案:可了解借款人的基本情况和财
务状况、抵押担保文件、贷款分析报告等信息。
(二)审批步骤
特殊类别的贷款由主管行长、贷款委员会 或资产负债管理委员会共同审核批准并报 上级行备案;超出分行可决定限额的贷款 上报上级行审批;
将审批结果通知贷款申请人;贷款条件有 修改的,应将修改意见通知申请人,若对 方无异议,双方可签约;
办理抵押品登记、投保等手续;签订有关 法律契约;建立贷款档案;发放贷款。
基础上,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的贷款需求。
贷款的适度规模:以巴塞尔协议所规定的
资本充足比率作为确定银行贷款适度规模的基本 比率 。
贷款限额:贷款最高限额、承担额、循环
贷款的额度及循环期限等 ;每年核定一次。
4、贷款种类及地域限制:一般以本行或各分支
机构所在地及周边地区为主
商业银行业务管理第六章资产管理与 贷款经营
商业银行业务管理第六章资产管理与 贷款经营
一、资产的概念
会计学:经济实体所拥有的各种财产、债权和权
利的总称。
财产、债权都表现为资金运用和运用的结果,因此 会计学又把资产视同资金运用,资产业务便是资金 运用业务或反映资金运用的业务。
资产的定义包含:
归属一定的所有者; 所有者付出代价而占有的; 能给所有者带来权益。
商业银行业务管理第六 章资产管理与贷款经营
2020/11/8
商业银行业务管理第六章资产管理与 贷款经营
第一节 商业银行的资产管理目标 第二节 商业银行的贷款政策和贷款管理制度 第三节 贷款管理程序 第四节 商业银行各类贷款的管理
商业银行业务管理第六章资产管理与 贷款经营
第一节 商业银行的资产管理目标 一、资产的概念 二、商业银行的资产构成 三、商业银行的资产管理目标
债务负担,债务结构; 抵押品;银行对抵押品的处置权; 担保人的资格与实力; 还本付息期间的现金流量。
如发现还本付息期间借款人无足够的现金流入量偿还贷 款本息,应更注重抵押品的价值及处理的难易程度,或 根据具体情况减少贷款,或要求提供具有资格和经济实 力的担保人。
商业银行业务管理第六章资产管理与 贷款经营
贷款审查岗位:贷款ຫໍສະໝຸດ 策前的审查;对贷款调查报告进一步审核;本行资金头寸是否充足;就贷款额度、期 限、方式、利率、条件等签署自己的意见。
商业银行业务管理第六章资产管理与 贷款经营
贷款决策岗位:最终决策;贷款过程的关键
环节。 审阅贷款调查报告、听取贷款调查、审查 岗位意见,做出最终决策;安排所需资金。
可疑:
借款人无法足额偿还本息,有抵押或担保也肯定会 造成一部分损失:
停产、半停产; 固定资产贷款项目停缓; 贷款人资不抵债; 银行已提起诉讼; 贷款经过重组还款状况没有得到明显改善。
商业银行业务管理第六章资产管理与 贷款经营
损失:
采取所有可能的措施和一切必要的法律程序后, 本息仍无法收回,或只能收回极少部分;
特殊的贷款 。
商业银行业务管理第六章资产管理与 贷款经营
5、其他资产:指商业银行自己拥有的房地产、
设备、在子公司的投资、预付费用, 以及其他相对不重要的资产项目。
银行资产不同于工商企业的最大特点是:
现金存量较高; 资产的绝大部分是金融债权; 房地产及设备的投资相对较少。
决定了商业银行在资产经营管理上不同于 其他各行各业的基本特征。
第三节 贷款管理程序
一、贷款审批 二、贷款合同 三、贷款质量评估和有问题贷款的处理
商业银行业务管理第六章资产管理与 贷款经营
一、贷款审批
(一)审批前借款人应向银行提供的文件
借款申请书; 用款还款计划 ; 董事会借款决议或有相等效力的借款授权文件; 企业的营业执照、公司章程、历史背景; 财务状况、其他往来银行授信资料等; 项目立项文件及可行性分析报告; 有关还款保证文件; 有关抵押品的所有权、产权证明; 其他所需要的文件和证明
商业银行业务管理第六章资产管理与 贷款经营
(三)贷款审批的主要内容
1、借款人的资格审核:
贷款是否合法和符合有关政策; 所需各项手续和有关证明文件是否齐备; 借款人的资信; 借款人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地位。
商业银行业务管理第六章资产管理与 贷款经营
(三)贷款审批的主要内容
2、贷款用途、效益及配套条件的审批:
4、银行工作人员的能力与经验 。
商业银行业务管理第六章资产管理与 贷款经营
二、贷款管理制度
(一)审贷岗位设置
将贷款管理的各个环节划分为既相互独立、又相互 制约的管理岗位,建立权力制衡机制 。
贷款调查岗位:贷前调查;信用分析 、核实企
业贷款申请书、借款人贷款的资格和条件、申请贷款的用 途、原因、偿还贷款的可能性;提出初步审查意见。
一般附加条款对借款人作出如下规定:
目标财务比率 出售资产的限额 最低补偿余额和管理质量 对存款人的国际结算交单、结售汇等做出某些限制
性规定。
商业银行业务管理第六章资产管理与 贷款经营
三、贷款质量评估和有问题贷款的处理
(一)贷款质量评估 (二)有问题贷款的发现和处理
商业银行业务管理第六章资产管理与 贷款经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