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公移山》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愚公移山》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愚公移山》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做到字音读正确,停顿恰当,并注意语气。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愚公移山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理解愚公移山的精神的深刻含义。

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师:昨天,我们已经一起把《愚公移山》的字句进行梳理翻译了,今天让我们继续深入学习。

师:同学们,请看下这张图片,请用一个词来形容这座山给你的感觉。

生:巍峨、高山峻岭、峰峦雄伟……
师:与高大的山峰相比山脚下的人们显得怎么样?
生:渺小。

师:是呀!在高大的山峰面前,我们人类是如此的渺小和单薄,但是即使这巍巍高山,也阻挡不了我们前进的脚步,阻挡不了一位9旬老人移山的决心和宏愿。

可是愚公怎么有如此的决心呢?他要移山的原因是什么?请同学找出有关段落。

生:第一自然段
师:请大家朗读第一自然段
生:齐读。

师:在第一自然段中作者是通哪些言简意赅的词、句让我们看到了大山给愚公他们带来的困难呢?
生:“王屋、太行二山,方七万里,高万仞”、“惩”“塞”……
师:是的,用词不多,句子不长,却让我们在这些言简意赅的词句中看到了王屋山和太行山面积有七百里,高达七八千丈。

给愚公他们带来了很多困难。

师:请让我们再次把这些有关语句朗读一遍,再次体会文言文的
语言魅力。

师:面对着他们的生活,劳动带来了很多困难的王屋与太行,凭借着一身肝胆,愚公作出了怎样的决定?
生:移山
师:那么对于“移山”这件事,其他们的看法又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在书中找一找并画出来。

(板书:愚公、子孙、妻子、遗男、智叟)
师:愚公是一个90岁的老人,同学们想一想在我们的生活中,90岁的老人应该是怎样的?
师:90岁基本上经历了人的一辈子了,生活经验十分丰富,他提出了移山这件事,他的子孙们同意吗?
生:同意。

师:你是从哪知道的?请大家把有关语句齐读出来。

师:移山的过程容易吗?
生:不容易。

师:从哪儿能看出不容易呢?在移山的过程中愚公他们家都遇到了哪些困难?最大的困难是什么呢?
生:石头、土块往哪放?
师:谁提出来的?
生:愚公的妻子
师:愚公的妻子是怎样说的?请读出妻子的话。

师:愚公的妻子是对移山这件事反对吗?
生:商量、建议
师:愚公妻子对丈夫的话应该怎样说呢?(心平气和)是像你的妈妈对爸爸说话吗?那应该是像谁?(老奶奶对老爷爷)又该怎样读呢?
生:齐声读。

师:愚公是怎样回答的?
生:齐读。

师:是啊,只凭着愚公一家人的力量,就要把两座大山移走真是
太不容易了,同学们想,我们现在又现代化的劳动工具,要想移走一座大山容易吗?(不容易)那么愚公一家老小只靠着手提、肩挑就要把大山移走,真是太不容易了,但是“不怕无能就怕无恒”。

听到了愚公和他的子孙挖山不止的消息,四面八方的人都来帮忙了,都谁来帮忙了?(邻居孩子)
师:只有邻居孩子一个人吗?同学们看图想象一下还有谁来了?
师:大家每天都到山上去和愚公的家人们一起喊着号子进行劳动,刚开始只有愚公一家人,号子应是(嗨哟嗨哟)。

四面八方的人都来帮忙了,号子声应是(嗨哟嗨哟)。

最后人们那坚定地信念,使他们的号子声惊天动地。

(嗨哟嗨哟)
师:多鼓劲的号子声啊,这声音惊天动地,这声音气壮山河,这声音表达了愚公任凭扁担把脊背压弯,也要把山移走的信心和决心。

师:但是在愚公移山这件事中,有一个人他不仅没有提出参考意见,没有参与到劳动中来,而且对愚公的行为全是否定的态度,他是谁?
师:读一读描写智叟的话,从中你知道智叟的态度如何?
生:盛气凌人、嘲笑、自以为是。

师:文中是怎么样把这个盛气凌人、自以为是的智叟的话活灵活现的再现出来?
生:读智叟的话
师:面对着智叟的嘲笑,愚公是怎样回答的?
生:读
师:愚公的话共有两句,最后以感叹号结束,表现出了愚公什么样的精神?
师:故事的结局怎样呢?山被移走了吗?请同学们齐读文章最后一段。


师:这么说愚公的精神感动了玉帝,让神仙把王屋、太行两山移走了。

师:回过头来我们再来看看愚公和智叟这两个老人,愚公真的很笨吗?
师:他已经是90岁的老人了,他自己能看到山移走吗?即使是山移走了,他能享受到移山之利吗?
生:不能。

师:那他不是傻吗?
师:不是。

师:用我们现在的观点说他是为了谁?
生:子孙后代。

师:对呀!他是在为后代造福,从这个观点来看,他不仅不笨还很聪明,而且不是小聪明是大智慧,有个成语叫大智若愚,就是说大智慧的人好像是很愚蠢,其实他深谋远虑,那些只能看见眼前利益的人,根本就不了解他,所以才说他很笨,就像是文中的“智叟”他很聪明吗?他只是小聪明而已,目光短浅,没有远见,正是在对比中,我们才明白了什么叫做大智如愚。

师:同学们愚公挖山不止的精神连玉皇大帝都感动了,“无路难,开路更难,自有后来人,为你感叹!愚公移山的精神,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吗?
生:……
师:和同学们共同学习课文,老师也感触颇深,司汤达曾说过“一个人只要强烈地坚持不懈的追求,他就能达到目的。

”歌手江涛更是把《愚公移山》”编成了歌,最后让我们在歌声中再次感受愚公精神。

作业布置:①背诵全文,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②写一篇400字左右的《愚公移山》的读后感。

板书设计:愚公移山
愚公————眼光长远————不愚
对智叟————鼠目寸光————不智
比妻子————献疑
遗男————跳往助之
——————————————————————————
烘托神————惧
帝————感
寓意:表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以坚韧不拔的毅力顽强改造自然的精神
小组推荐评语:从吕惠玲老师的《愚公移山》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整体教学内容设计按要求来完成了,板书设计有特色,教学方试与内容上师生一问一答,引导学生学习郊果上很有特色。

按教材大纲上看,这位老师的教案设计不是特别优质,但是有个人教学特色与教学方式,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