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实守信为人正直说课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诚实守信,为人正直意识说课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根据小学生公民常识读本第四单元第三章第一节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编写的。

本课教育是在的中年级“诚实守信”的基础上,从观点的外延“对个人、对他人、对社会”这个广泛意义上认识对教育内容的深化和拓宽。

从而使学生认识到,一个人只有从小养成诚实守信的良好品德,将来才能更好的参与市场竞争,适应时代的要求。

课文主要是从四个方面讲明观点的。

小学生对诚信的认识比较浅显,因而需要让学生了解诚信的内涵,懂得诚信是做人的基本标准,感受不诚信给人们的生活和心理带来的影响和伤害。

增强道德荣辱观,树立守信为荣、失信可耻的道德观念,唤起学生对诚信的需求和愿望。

针对这样一个前提,我设立了以下活动目标:
1、“诚实守信”的含义。

2、诚实守信是美德,做人要以诚信为本。

3、现代社会更需要诚实守信。

4、要从小培养诚实守信的品质。

本课共有四个栏目
栏目一“述说”(课文前)意在让学生首先回顾以往学过的关于诚实守信的内容,再联系一些自己的具体实例,将所学的内容作一概括,使学生对诚实守信的表现有一总体认识,由此引出本课所学内容。

栏目二“述说”(课文后)意在巩固本课所讲观点。

学生在联系正反两方面实际的同时,全面认识诚实守信的意义。

栏目三“讨论”结合学生实际生活中常见的事例,让学生分辨、评议,明辩是非对错。

栏目四“评议”安排两个题,用意有两个:一是对本课教学内容的补充,本课教学在行为目标上提出要引导学生说话、做事表里如一,当着人和背着人一样,承诺时要实事求是,并努力兑现。

课文中对这方面没有详细讲解,在此有一个明确认识;再一个就是,通过评议使学生从感情上体验,人们喜欢什么人,厌恶什么人,使学生产生努力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的愿望。

教法:
在情感与态度方面: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唤起学生切身的体验,结合生活中的具体事例和学生的生活体验,理解诚实守信的重要意义,懂得“人无信不立”的道理。

在行为习惯方面:从小就树立起做人要诚实、讲信用的观念。

按《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内容规范自己的行为,从自己做起,从今天做起,从小事做起,做一个诚实守信、实事求是、言行一致的文明人。

在知识与技能方面: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增强感受事物的能力,帮助学生了解社会处处需要诚信。

在过程与方法方面:学生通过观看影视资料,回忆自己的生活经历、调查周围人等方式,体会和深悟到:在生活中,一旦失去了诚信,
不仅给当事人造成直接的伤害,而且也使整个社会失去安全感,人与人失去最起码的信任,受伤害的是包括自己在内的所有人。

课前准备:
1。

课前,请学生搜集有关诚实守信方面的实例,课上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加深学生对诚实守信的理解。

2。

教学中,教师给学生提供的资料要尽可能的生动直观,使学生觉得真实可信。

如:如报刊上,电视中报道的实例。

3。

教学中,一定要利用诚实守信方面的正反实例教育学生。

使学生体会个人或企业诚实守信的好处以及不诚实守信的危害。

4。

课上,教师、学生在介绍资料时,可以将资料制成网页,用网页的形式交流自己的资料。

说教学过程及设计理念
一:活动准备,服务课堂。

1、搜集古今中外与诚实有关的故事、谚语或格言等。

2、寻找身边诚实的人和诚实的事。

设计理念是:在新课程背景下指导学生在教材学习前进行“超前学习”,避免课堂教学中学生知识的“滞后性”和反应的“迟缓性”。

同时,它也符合新课程倡导的探究性学习的根本要求
二:课外拓展,落实诚信。

课上完后,给学生布置一个作业:到生活中体验具有诚实的好品质给自己带来的收获,用日记的形式记下来。

这一环节的设计理念:新课程下的品德与社会教学环境中,教材已不限于固定的文字形式,而是融入生活、联系现实的一种课内教学资源。

课外实践活动能有效充分地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人翁作用,对课内教学与教材做必要有益的补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