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建筑绿色施工技术标准化建设监督管理研究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共建筑绿色施工技术标准化建设监督管理研究分析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进一步提速,建筑垃圾日益增加的严峻形势下,如何确保施工企业从领导层到基层管理人员及工人能够牢记绿色施工,强化具体绿色施工技术在公共建筑工程中应用与推广,从而进行环境保护,成为我们建设单位管理人员要探讨分析的地方。
标签绿色施工;标准化建设;监督管理
绿色施工是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公共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体现,是体现政府带头环保节能重要表现,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施工技术。
绿色施工技术并不是独立于传统施工技术的全新技术,而是用“可持续”的眼光对传统施工技术的重新审视,是从设计、施工、监督管理为一体的标准化建设过程。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进一步提速,建筑垃圾日益增加的严峻形势下,如何确保施工企业从领导层到基层管理人员及工人能够牢记绿色施工,强化具体绿色施工技术在公共建筑工程中应用与推广,从而进行环境保护,成为我们建设单位管理人员要探讨分析的地方。
1、当前绿色施工存在的问题
1.1新型绿色建筑材料研发不够
我国在绿色建筑材料的开发领域还存在许多问题,所研制的绿色建筑材料质量和国际标准对照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并且种类相对较少,价格较贵。
许多企业在进行建筑设计和施工时,为了自身利益的考虑,对于材料的选择就不会选择这些绿色环保材料,因此极大地阻碍了绿色建筑施工的发展。
1.2资金投入不足
由于绿色施工为了能够达到减少噪音扰民、建筑材料回收利用、清洁运输、土石方平衡、绿化种植、减少环境污染等目的通常要求增加一定的设施或人员投入,虽然在预算上有环保措施费,但是相关法规对于绿色施工资金来源渠道及保证措施没有具体规定,建设单位对绿色施工资金的投入没有响应的拨款,导致施工单位绿色施工成本过大。
我们的预算定额及清单报价对绿色施工报价缺乏定价依据,无法在制度上明确这一部分费用的支出,导致绿色施工资金投入不足。
1.3监管力度不足,评价体系不完善
对于绿色施工缺乏系统科学的制度管理体系,无法对绿色施工进行有效指导。
当前我国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施工现场主要是对文明施工的管理要求,对于绿色施工还没有明确的管理指标、具体的奖惩确保措施,绿色效果评价及管理缺乏必要的評价体系,直接导致了监管的力度相对不足,不能确定的标准来量化企业的绿色施工水平,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绿色施工的发展。
2、工程概况
某公共建筑项目总用地13911.76平方米,总的建筑面积为42119平方米,其中地下室建筑面积为8687平方米,可以解决169辆汽车的停放问题。
地上部分建筑面积为33432平方米,功能包括办公、办证、员工餐厅、厨房、服务商场、公寓式办公及领导休息用房。
本项目分主副楼设置,其中主楼部分为九层,建筑高度为36.4米,副楼为十层,建筑高度为33米。
本工程属区政府为整合政府办公用房,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完备,同时也是市节能办重点示范工程,根据监督站及节能办的具体要求,我公司根据实际情况对如何做好绿色施工监督管理提出如下几个方面的施工技术要点(关键点)并将采取一些针对性的技术措施和控制方法,确保本工程绿色施工优质按期地完成。
3、具体措施
3.1绿色施工组织体系
由于某公共建筑项目规模大、周期长,施工过程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系列的环境问题,给这些地区群众的生活、工作、交通造成暂时不便,同时,施工生产的噪音、振动、扬尘等污染也会影响当地的环境问题。
为了加强监督工程施工现场的环境管理,提高绿色施工水平,创建绿色文明工地,结合本工程的特点,我公司派驻精明强干的甲方代表组建绿色施工领导小组,专门指派一名负责人主抓绿色施工、环境保护管理工作,并实行责任承包制,将绿色施工监督管理和施工单位环境保护与各作业班组和管理人员工资考核挂钩,确保施工单位项目部上下对绿色引起足够重视。
3.2环境保护措施
1)扬尘控制。
在土方开挖施工要求施工单位采取先进的技术措施,减少土方的开挖量,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土地的扰动,采用密目网覆盖土坡,防止尘土污染;充分利用开挖的土方进行回填,减少土方的外运次数,甲方工程师事后检查土石方开挖、泥浆水的处理效果,做好奖惩措施。
对施工现场的主要道路用混凝土铺设,其余道路面层要求施工单位铺碎石进行硬化处理;施工门口设置减速带、洗车池、排水沟和沉淀池,对进出施工现场的车辆进行冲洗,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2)污水处理。
生活污水、施工废水应先导入沉淀池,沉淀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严禁直接排入周围雨水管网或河流中。
要在开工之前完成工地排水和废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并保证工地排水和废水处理设施在整个过程的有效性,做到现场无积水、排水不外溢、不堵塞、水质达标。
3)推广钢筋、模板专业化加工和配送。
施工过程中所需的木模板、木方、钢筋等需要现场加工的,则必须在统一的加工车间,由专门的加工班组根据加工料表上的数量和尺寸进行加工、拼装,同时避免多加工或重复加工的现象发生,禁止施工工人在施工楼层上进行随意地切割、拆装、焊接等。
4)为了尽量避免或减少施工过程中的光污染,要求施工单位钢筋连接应尽量采用机械连接、对接,减少焊接量。
在施工中的照明灯具应选择以日光灯,尽量减少射灯及石英灯的使用。
夜间施工和工地生活区的照明灯应加设灯罩,使光的投射方向集中在使用范围。
3.4建筑垃圾回收制度
按照建筑垃圾源头减量化原则,甲方项目部要求该工地实施施工现场建筑垃圾的管理制度,进行分类收集现场垃圾,并及时地将可回收利用的建筑垃圾分离出来,再应用于施工过程中,或通过再加工再用于工程中。
例如施工过程中产生的碎砖、混凝土块、落地灰等经分类清理,用于地基填埋、管道沟和路基回填等。
3.5节地措施
施工现场大门整齐,出入口设门卫,大门两侧标牌整洁美观,四周广告标语醒目,“门前三包”落实,现场围墙,围笆、围网规矩成形。
施工现场“一图四牌”齐全,即总平面示意图、施工公告牌、工程概况牌、施工进度牌、安全记录牌。
各种标牌(包括其它标语牌),悬挂在门前或场内明显位置。
施工现场材料、机具、设备、构件、门窗和周转材料按平面布置定点整齐堆放,道路畅通无阻,给排水系统畅通无积水,施工场地平整干净。
施工现场设置的临时设施合理布置,包括办公室、宿舍、食堂、厕所等均采用砖砌墙体,锌铁瓦盖顶,所有墙体与柱均刷白。
并按有关规定实际办公区域的园林绿化,做到“晚上亮起来,白天绿起来”,建立住地文明、卫生、防火责任制,按规定布置防火设施,并落实相关责任人管理。
3.6新技术应用
1)本工程将全部使用预拌混凝土,广泛应用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施工技术。
高强高性能混凝土具有无收缩(微膨胀)、防渗、防裂、和易性、易泵送性和稳定性好。
甲方项目部要求施工单位采用超细矿粉和高效减水剂共用,可有效保证地下混凝土的抗渗、防裂、抗冻、抗碳化、抗盐、抗酸等要求,对增强混凝土的和易性和可泵送性,预防混凝土中碱—集料反应,十分有效。
2)本项目在施工过程采取门式脚手架、碗扣式脚手架、清水混凝土模板技术、早拆模板施工技术、塑料模板技术等,其周转使用次数多,节省材料、绿色环保。
3)建筑节能和新型墙体应用技术。
配合设计要求,本工程采用新型保温隔热技术。
努力提高砌体建筑的保温隔热性能,屋面保温采用的燃烧性能为 A 级的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EPS 板,通过拉拔试验结果证明其强度高、不变型,从而减少了后期维护的工作量。
外窗采用铝合金断桥隔热铝型材,中空low-E玻璃。
4)使用加气混凝土砌块。
由于本工程作为公共建筑使用,所以其空间跨度
大,对荷载和隔音效果要求高,而且各种预留管线较多,同时本工序工期紧,施工人数有限,填充墙采用加气混凝土砌块砌筑。
不仅砌体墙面平整,为后续的抹灰降低了工作量,施工速度快,缩短了计划施工工期,而且达到了减少结构荷载的目的。
4、展望及建议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进一步提速,建筑垃圾日益增加的嚴峻形势下,只有加强绿色施工标准化监督管理才能够确保绿色化工具有很强的操作性,更容易达到降低建筑垃圾产量,节约资源能源,使工程项目与生态环境和谐统一的目的,推进绿色施工标准化工地建设的进程。
本工程通过积极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大力创建和实施绿色施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和社会好评,为企业在今后绿色施工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绿色建筑研究中心.绿色建筑[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9.
[2]任宏.绿色施工与建筑企业竞争力提升[J].建筑经济,19(8):47-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