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结构耐久性设计.pptx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8页/共45页
三、影响隧道结构耐久性的因素
氯盐环境
环境作用等级
环境条件特征
长期在海水水下区
L1
离平均水位15m以上的海上大气区
离涨潮岸线100~300m的陆上近海区
离平均水位15m以内的海上大气区
L2
离涨潮岸线100m以内的陆上近海区
海水潮汐区或浪溅区(非炎热地区)
海水潮汐区或浪溅区(南方炎热地区)
第31页/共45页
三、影响隧道结构耐久性的因素
除了环境因素对高速铁路隧道耐久性影响以外, 空气压缩波以及列车振动作用也是对其影响的主要 因素。有初始裂纹的衬砌结构,在气动压力波正压、 负压的反复作用下,衬砌结构将产生疲劳,裂纹不 断扩展,直到断裂破坏;同时,衬砌结构底部在列 车振动荷载的作用下,也容易出现疲劳性破坏。
第35页/共45页
三、影响隧道结构耐久性的因素
空气压反复变动影响的试验结果是: ·随着荷载的反复作用,开裂的端部的混凝土发生疲劳, 微细的开裂徐徐发生; ·最终是开裂急剧发展而剥落; ·开裂的深度越深,在少许的反复次数就破坏了。 根据这个结果,预计实际的剥落形状、荷载的形态、荷载 的水平(5kPa),反复次数(剥落发生预计120万次),认 为疲劳破坏是造成剥落的可能性的主要原因。
第5页/共45页
一、隧道结构耐久性的概念
性能的水准
施工质量好
设计水准
环境荷载条件比设计条件好 材料、施工、维修管理好
早期维修的 管理水准
最终的水准 (极限状态)
环境、荷载、条件比、 设计时差、材料、施工、 维修管理差
施工质量差
一次寿命
早期维修时
耐用期间=寿命
二次寿命
使用期间
第6页/共45页
二、不重视耐久性设计引起的工程病害
不仅桥梁、房屋等地上结构如此,隧道结构也不 例外。部分隧道数据见下表:
第8页/共45页
二、不重视耐久性设计引起的工程病害
各国维修费用、结构物劣化情况
国家
维修费用增加情况
结构物劣化情况
1975年由于腐蚀引起的损失达 对于1950~1960 700亿美元,1985年则达1680 年代以后才大力修 亿美元,目前整个混凝土工程的 建的隧道结构来说, 价值约为6万亿美元,今后每年用 接近1/3的隧道在 美国 于维修或重建的费用预计将高达 使用过程中出现了 3000亿美元,在未来五年内需投 功能性问题和结构 入16000亿美元改善基础设施的 损伤。 安全不良状态。
症疗法”,预计 统计:铁路隧道受腐蚀而裂损的有734
今后增长速度惊 座,占隧道总数的23.2%。
人。
第11页/共45页
二、不重视耐久性设计引起的工程病害
部分隧道病害实例如图:
内昆铁路手扒岩隧道
第12页/共45页
二、不重视耐久性设计引起的工程病害
内昆铁路手扒岩隧道
第13页/共45页
二、不重视耐久性设计引起的工程病害
通过进一步的分析可以发现,隧道结构耐久性 与其所处环境、结构材料和结构本身等诸多方面有 关,同时引起隧道结构耐久性失效的原因存在于结 构的设计、施工及维护的各个环节。
第4页/共45页
一、隧道结构耐久性的概念
一般来说,结构物随使用年限的增加,由于外 部条件的变化和养护维修管理不善,结构物会慢慢 劣化,其性能要降低,此劣化程度,视各种条件有 很大的差异,这种结构物性能的历时变化,可用下 图的劣化曲线表示,图的横轴表示经历年限,纵轴 表示性能。从宏观上把握耐久性的概念!
>24000 —
>12000
酸性侵蚀 环境水中PH值
≤6.5 ≥5.5
<5.5 ≥4.5
<4.5 ≥4.0
—
二氧化碳 环境水中侵蚀性CO2 侵蚀 含量(mg/L)
≥15 ≤40
>40 ≤100
>100
—
镁盐侵蚀
环境水中Mg2+含量 (mg/L)
≥300 ≤1000
>1000 ≤3000
>3000
—
第30页/共45页
三、影响隧道结构耐久性的因素
冻融破坏环境
环境作用等级
环境条件特征
D1
微冻地区+频繁接触水
微冻地区+水位变动区
D2
严寒和寒冷地区+频繁接触水
微冻地区+氯盐环境+频繁接触水
严寒和寒冷地区+水位变动区
D3
微冻地区+氯盐环境+水位变动区
严寒和寒冷地区+氯盐环境+频繁接触水
D4
严寒和寒冷地区+氯盐环境+水位变动区
在目前我国的高速铁路隧道中,支护结构多数 都采用复合式衬砌,复合式衬砌包括初期支护和二次 衬砌两部分,所以在隧道结构耐久性设计中,要分别 考虑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的耐久性。在复合式衬砌结 构耐久性设计中,要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明确混凝土结构的使用环境类别与环境作用等级; ·提出混凝土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 ·设计与结构耐久性有关的结构构造措施;
中国最早于1890年建成的狮球岭隧道
第2页/共45页
1903年建成的第一座长度超过3km(3078m)的隧道 ——兴安岭隧道(双线断面,1993年全面套衬混凝土衬砌, 改为单线行车)
第3页/共45页
一、隧道结构耐久性的概念
所谓隧道结构耐久性,是指隧道结构在自然环 境、使用环境及材料内部因素的作用下,在设计要 求的目标使用期内,在预期的少维修、可维修、但 不大修的条件下而保持其安全、使用功能和外观要 求的能力。
关兴公路庞家寨隧道
第14页/共45页
二、不重视耐久性设计引起的工程病害
关兴公路蛇形坡隧道
第15页/共45页
二、不重视耐久性设计引起的工程病害
成渝高速公路宋家沟一号隧道
第16页/共45页
二、不重视耐久性设计引起的工程病害
成渝高速公路中梁山隧道
第17页/共45页
二、不重视耐久性设计引起的工程病害
强透水性环境土中 SO42-含量(mg/kg)
弱透水性环境土中 SO42-含量(mg/kg) 环境土中SO42-含量 (mg/kg)
≥2000 ≤3000
≥3000 ≤12000
—
>3000 ≤12000
>12000 ≤24000
≥2000 ≤3000
>12000 ≤24000
>24000
>3000 ≤12000
5 0
第一1阶段 2
3第二阶段4
5
第25页/共45页
6第三阶段 7
二、不重视耐久性设计引起的工程病害
前车之鉴告诫我们不要重蹈覆辙,亡羊补牢,为时未晚。
抢救已进入维修期的既有隧道的后期维修养护; 抓好未进入维修期的新建隧道的早期维修养护; 狠抓在建隧道的施工质量和运营期的早期维护; 对拟建隧道从头抓起:
适当提高设计基准严格控制施工质量强化早期维修养 护——开展全寿命期的耐久性设计。
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留下遗产,不留遗憾!
第26页/共45页
三、影响隧道结构耐久性的因素
影响高速铁路隧道结构耐久性的主要因素就是 结构物所处的环境,《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暂 行规定》(铁建设[2005]157号)把混凝土结构所处 的环境类别概况为:
第9页/共45页
二、不重视耐久性设计引起的工程病害
各国维修费用、结构物劣化情况
国家 维修费用增加情况
结构物劣化情况
日本预计结构物维护费 日本建设省对全国3529座公
和改建费仅建设省就超 路隧道检查,发现60%以上
日本 过2兆亿日元,是2003 的隧道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 年的3倍,维护费用将 病害。铁路隧道病害也相当
L3
盐渍土地区露出地表的毛细吸附区
遭受氯盐冷冻液和氯盐化冰盐侵蚀部位
第29页/共45页
三、影响隧道结构耐久性的因素
化学侵蚀环境
化学侵蚀类型
环境作用等级
H1
H2
H3
H4
环境水中SO42-含量 (mg/L)
≥200 ≤600
>600 >3000 ≤3000 ≤6000
>6000
硫酸盐侵 蚀
盐类结晶 侵蚀
碳化环境、氯盐环境、化学侵蚀环境、冻融破坏 环境和磨蚀环境。对于高速铁路隧道,一般不考虑磨 蚀环境。
第27页/共45页
三、影响隧道结构耐久性的因素
碳化环境
环境作用等级 T1 T2 T3
环境条件特征 室内年平均相对湿度<60% 长期在水下(不包括海水)或土中
室外环境 室内年平均相对湿度≥60%
水位变动区 干湿交替
四、复合式衬砌结构耐久性设计
初期支护的耐久性
对于铁路隧道结构来说,初期支护一般包括喷混凝土、锚杆、钢架等,所以 对每一种支护措施都应进行耐久性设计。
成渝高速公路中梁山隧道
第18页/共45页
二、不重视耐久性设计引起的工程病害
成渝高速公路中梁山隧道
第19页/共45页
二、不重视耐久性设计引起的工程病害
东北林区铁路隧道
第20页/共45页
二、不重视耐久性设计引起的工程病害
新疆穿越天山的独库公路二号隧道(玉希莫勒盖)
第21页/共45页
二、不重视耐久性设计引起的工程病害
需求量达5亿元 有的还相当严重,失格隧道3270座,
中国
人民币左右,但 可悲的是仅能到 位1亿元人民币,
占隧道总数的65%。其中严重漏水的 1502座,占失格隧道的46%;严重腐 蚀裂损的710座,占22%;仰拱或铺 底变形损坏的318座,占9.8%;坍拱
依然维持着“癌 掉块的404座,占12.4%。1998年底
第36页/共45页
三、影响隧道结构耐久性的因素
另外,高速铁路隧道是修建在自然地层中的 一种地下结构物,在其使用过程中,作用于衬砌 结构上的外力不断演变,有时会产生预料不到的 外力,这也是影响隧道结构耐久性的一个重要因 素,在耐久性设计中应引起足够重视。
第37页/共45页
四、复合式衬砌结构耐久性设计
第32页/共45页
三、影响隧道结构耐久性的因素
以日本一座隧道的混凝土掉块事故来加以分析说明:
第33页/共45页
三、影响隧道结构耐久性的因素
根据调查结果,外部原因中否定了地压、水压作用、 地震、接近施工、冻胀压力的影响。
关于列车振动和空气压变动,在事故发生地点,对列 车走行时衬砌混凝土的动态进行了量测,其结果如下。
第38页/共45页
四、复合式衬砌结构耐久性设计
·提出混凝土原材料品质要求、配合比主要参数 及耐久性的具体指标;
·提出确保混凝土耐久性的施工质量关键控制要求 与措施;
·确定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提出对结构应采取的防腐蚀附加措施; ·明确结构使用过程中的检测、养护、维修或局部 更换的要求。
第39页/共45页
成为日本财政的巨大负 严重,其中高速铁路隧道曾
担。
相继发生三起掉块事件。
第10页/共45页
二、不重视耐久性设计引起的工程病害
各国维修费用、结构物劣化情况
国家
维修费用增加情 况
结构物劣化情况
据成都铁路局统 1997年铁路隧道技术状态检查统计:
计,目前铁路隧 既有隧道5000余座,总延长2500km
道每年维修费用 左右,大部分存在不同程度的病害,
目前,我国铁路隧道既有4200多公里,在建4700多 公里,拟建5000多公里,开始进入第二阶段。
耐久性严重不足,安全事故时有发生,维修费用不断 增长,百年大计成为一句空谈。
到了该解决耐久性问题的时候了!
第22页/共45页
二、不重视耐久性设计引起的工程病害
2、“5倍定律”告诉我们如何做:
国外学者曾用“五倍定律”形象地描述了混凝土结构耐久 性设计的重要性,即设计阶段对钢筋防护方面少花1美元,那 么就意味着: 发现钢筋锈蚀时再采取措施将追加维修费5元; 到混凝土表面顺筋开裂时再采取措施将追加维修费25美
元; 到严重破坏时再采取措施将追加维修费125美元。
第23页/共45页
二、不重视耐久性设计引起的工程病害
从结构寿命阶段的源头抓起,越早越好:
提高设计水平和标准控制施工质量早期维护
第24页/共45页
二、不重视耐久性设计引起的工程病害
3、“为时未晚说”
4隧5 4道0
3数5 3量0 25 20
15 10
1、“三阶段说”告诉我们进入第二阶段耐久性问题 突显:
发达国家基本建设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修建历程大致 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大规模新建; 第二阶段为新建与维修改造并重; 第三阶段重点逐渐转向既有建筑物的维修改造。
第7页/共45页
二、不重视耐久性设计引起的工程病害
世界各国在第一阶段高速发展时往往重建设轻维 护,加之设计标准低且质量问题也比较突出,所以 当进入第二阶段时,既有建筑物耐久性不足,维修 费用猛增,问题突显,苦不堪言。
·列车振动:最大0.3kine(衬砌表面切线方向); 最大0.1kine(衬砌表面法向方向);
·空气压变动:最大6kPa(列车尾部通过时的压力下降) ·应变:最大12μ(衬砌表面切线方向);
第34页/共45页
三、影响隧道结构耐久性的因素
一般说,使衬砌开裂的振动速度是20~30kine, 使混凝土开裂的拉应变一般是200μ左右,因此列车 振动、空气压变动、应变不会成为剥落的主要原因。 但是,空气压变动和列车振动的反复作用,对开裂 的发展是有影响的。因此,进行了空气压反复变动 影响的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