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潍坊市青州第一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物理月考试卷带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省潍坊市青州第一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物理月考试卷含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单选)在如图所示的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a﹣t”图象中,引入“加速度的变化率”描述加速度变化的快慢.下述正确的是()
A.t=1s时,“加速度的变化率”为1.5m/s2
B.2s内物体的速度改变量为3 m/s
C.2s内物体的速度越来越小
D.2s后“加速度的变化率”为0,物体的速度也一定为0
参考答案:
解:A、由a﹣t图线知,物体加速度的变化率不变,大小为,该选项单位错误,故A错误.
B、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速度的变化量,则2s内物体的速度变化量
.故B正确.
C、由于不知道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关系,所以无法确定速度是增加还是减小,故C错误.
D、2s后加速度为零,但是速度不一定为零,故D错误.
故选:B.
2. 如图所示,一质量不计,可上下自由移动的活塞将理想气体封闭在圆筒内,筒的侧壁为绝缘体,下底M及活塞D均为导体并按图连接,活塞面积S=0.2cm2。

闭合电键前,DM间距l1=6μm,闭合电键后,活塞D与下底M分别带有等量异种电荷,并各自产生匀强电场(D 与M间的电场为各自产生的电场的叠加)。

在电场力作用下活塞D发生移动。

稳定后,DM 间距l2=4μm,此时安培表读数为0.75A,伏特表读数为4V。

(大气压强为1.0×105Pa,活塞移动前后气体温度不变,导线对活塞D的作用力不计)。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jf20]()(A)稳定后,圆筒内气体的压强变为2.0×105 Pa
(B)稳定后,活塞D受到的电场力大小F=1N
(C)稳定后,活塞D所带电量q=2×10-6C
(D)一段时间后,安培表读数变为0.8A,伏特表读数变为4.2V,经分析可能是R2断路
参考答案:
BC
3. (单选)如图,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为m1的足够长的木板,其上叠放一质量为m2的木块。

假定木块和木板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相等。

现给木块施加一随时间t增大的水平力F=kt (k是常数),木板和木块加速度的大小分别为a1和a2,下列反映a1和a2变化的图线中正确的是
参考答案:
A
4. 如图所示,两个质量分别为m1=3kg、m2=2kg的物体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中间用轻质弹簧秤连接.两个大小分别为F1=30N、F2=20N的水平拉力分别作用在m1、m2上,则()
B
解:AB、对系统研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整体加速度a=.隔离对2研究,有F﹣F2=m2a,则F=24N.所以弹簧秤的示数为24N.故B正确,A错误.
C、在突然撤去F2的瞬间,弹簧的弹力不变,则2的瞬时加速度.故C错误.
D、在突然撤去F1的瞬间,弹簧的弹力不变,则1的瞬时加速度与撤去前相等,为2m/s2.故D错误.
故选B.
5. (多选)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AB距离地面的高度为h,以恒定速率v0顺时针运行。

甲、乙两相同滑块(视为质点)之间夹着一个压缩轻弹簧(长度不计),在AB的正中间位置轻放它们时,弹簧立即弹开,两滑块以相同的速率分别向左、右运动。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甲、乙滑块可能落在传送带的左右两侧,且距释放点的水平距离可能相等
B.甲、乙滑块可能落在传送带的左右两侧,但距释放点的水平距离一定不相等
C.甲、乙滑块可能落在传送带的同一侧,且距释放点的水平距离不相等
D.若甲、乙滑块能落在传送带的同一侧,则所受摩擦力的功一定相等
参考答案:
AD
二、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6分
6. 质量为1kg,初速度为v=10m/s的物体,受到一个与初速度v方向相反,大小为3N的外力F的作用力,沿粗糙的水平面滑动,物体与地面间的滑动摩擦因数为0.2,经3s后撤去外
力,则物体滑行的总位移为 m 。

(取
g=10

参考答案:
7. 为测定木块与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小亮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 实验中,当木块
A 位于水平桌面上的O 点时,重物
B 刚好接触地面. 将A 拉到P 点,待B 稳定后静止释放,A 最终滑到Q 点. 分别测量OP、OQ 的长度h 和s. 改变h,重复上述实验,分别记录几组实验数据.
(1)实验开始时,发现A 释放后会撞到滑轮. 请提出两个解决方法. (2)请根据下表的实验数据作出s-h 关系的图象.
(3)实验测得A、B 的质量分别为m = 0. 40 kg、M =0. 50 kg. 根据s -h 图象可计算出A 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_________. (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4)实验中,滑轮轴的摩擦会导致滋的测量结果
_________(选填“偏大冶或“偏小冶).
参考答案:
8. 如图所示的逻辑电路由一个“________”门和一个“非”门组合而成;当输入端
“A=1”、“B=0”时,输出端“Z=______”。

参考答案:
答案:或
9. (4分)按照有关规定,工作场所受到的电磁辐射强度(单位时间内垂直通过单位面积的电磁辐射能量)不得超过0.50瓦/米2。

若某一小型无线通讯装置的电磁辐射功率是1瓦,那么在距离该通讯装置 米以外是符合规定的安全区域(已知球面面积为S =4πR 2)。

参考答案:
答案:0.40
10. 某实验小组采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动能定理”。

图中小车内可放置砝码;实验中,小车碰到制动装置时,钩码尚未到达地面,打点计时器工作频率为50 Hz 。

(1)实验的部分步骤如下:
①在小车中放入砝码,把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连在小车后端,用细线连接小车和钩码;
②将小车停在打点计时器附近, , ,小车拖动纸带,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一列点,关闭电源;
③改变钩码或小车中砝码的数量,更换纸带,重复②的操作。

(2)如图乙是某次实验得到的一条纸带,在纸带上选择起始点0及多个计数点A 、B 、C 、D 、E 、……,可获得各计数点刻度值s ,求出对应时刻小车的瞬时速度V ,则D 点对应的刻度值为sD= cm ,D 点对应的速度大小为vD= m/s 。

(3)下表是某同学在改变钩码或小车中砝码的数量时得到的数据。

其中M 是小车质量M1与小车中砝码质量m 之和,是纸带上某两点的速度的平方差,可以据此计算出动能变化量△E ;F 是钩码所受重力的大小,W 是在以上两点间F 所作的功。

由上表数据可以看出,W 总是大于△E ,其主要原因是;钩码的重力大于小车实际受到的拉力造成了误差,还有 。

参考答案:
(1)接通电源 释放小车
(2)8.15(8.12~8.16) 0.54(0.53~0.55) (3)没有平衡摩擦力
11. 某放射性元素经过6天后,只剩下1/8没有衰变,它的半衰期是 天。

为估算某水库的库容,可取一瓶无毒的该放射性元素的水溶液,测得瓶内溶液每分钟衰变 8×107次。

现将这瓶溶液倒
入水库,8 天后在水库中取水样1.0m3(可认为溶液己均匀分布),测得水样每分钟衰变20次。

由此可知水库中水的体积约为 m3。

参考答案:
2 2.5×105
12. 一物体在光滑水平面上的A 点以一定初速度开始运动,同时受到一个与初速度方向相反的恒力作用,经时间t 0力的大小不变,方向相反,使物体回到A 点时速度恰为零。

则这一过程所需时间为 。

参考答案:
答案:
13. 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在研究弹簧弹力的时候,测得弹力 的大小F 和弹簧长度L 的关系如图所示,则由图线可知:
(1)(3分)弹簧的劲度系数 200 N/ m 。

(2)(3分)当弹簧示数5N 时,弹簧的长度为 12.5 cm 。

参考答案:
200 12.5
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11分,共计22分
14. 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来验证钩码和滑块所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本次实验中已测量出的物理量有:钩码的质量m、滑块的质量M、滑块上的遮光条由图示初始位置到光电门的距离s。

①实验前需要调整气垫导轨底座使之水平,其方法是:接通气源,将滑块置于气垫导轨任意位置上,(未挂钩码前)若则说明导轨是水平的。

②如图乙所示,用游标卡尺测得遮光条的宽度d= cm;实验时挂上钩码,将滑块从图示初始位置由静止释放,由数字计时器读出遮光条通过光电门的时间Δt,则可计算出滑块经过光电门时的瞬时速度。

③实验中又测量出相关物理量:钩码的质量m、滑块的质量M、滑块上的遮光条由图示初始位置到光电门的距离s。

本实验通过比较和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相等(用物理量符号表示),即可验证系统的机械能守恒.
参考答案:
)①滑块基本保持静止(或轻推滑块,滑块能做匀速直线运动)(1分)
②0.67 ③ mgs、
15. 如图甲所示是利用重物自由下落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

该实验所用打点计时器的电源频率为50Hz,图乙是实验得到的一条纸带,纸带端接重物(选填“左”或“右”),相邻打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 s。

由于该实验中存在阻力做功,所以实验测得重物的重力势能的减少量动能的增加量(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参考答案:
左;0.02;大于
四、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计47分
16. 我国自行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一代大型喷气式客机C919首飞成功后,拉开了全面试验试飞的新征程,假设飞机在水平跑道上的滑跑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当位移x=1.6×103 m时才能达到起飞所要求的速度v=80 m/s,已知飞机质量m=7.0×104 kg,滑跑时受到的阻力为自身重力的0.1倍,重力加速度取,求飞机滑跑过程中
(1)加速度a的大小;
(2)牵引力的平均功率P。

参考答案:
(1)a=2m/s2(2)P=8.4×106 W
试题分析:飞机滑跑过程中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结合速度位移公式求解加速度;对飞机受力分析,结合牛顿第二定律,以及求解牵引力的平均功率;
(1)飞机滑跑过程中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有v2=2ax①,解得a=2m/s2②
(2)设飞机滑跑受到的阻力为,根据题意可得=0.1mg③
设发动机的牵引力为F,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④;
设飞机滑跑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有⑤
在滑跑阶段,牵引力的平均功率⑥,联立②③④⑤⑥得P=8.4×106W.
17. 如图所示,一位质量为m =72 kg的特技演员,在进行试镜排练时,从离地面高高的楼房窗口跳出后做自由落体,若有一辆平板汽车正沿着下落点正下方所在的水平直线上,以的速度匀速前进.已知该演员刚跳出时,平板汽车恰好运动到其前端距离下落点正下方3m处,该汽车车头长2m,汽车平板长4.5 m,平板车板面离地面高m,人可看作质点,g取,人下落过程中未与汽车车头接触,人与车平板间的动摩擦因数
问:(1)人将落在平板车上距车尾端多远处?
(2)假定人落到平板上后立即俯卧在车上不弹起(提示:要考虑该瞬间人水平方向的速度变化,同时因车的质量远大于人的质量,该瞬间车的速度近似不变),司机同时使车开始以大小为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至停止,则人是否会从平板车上滑下?
(3)人在货车上相对滑动的过程中产生的总热量Q为多少?
参考答案:
18. 如图所示,质量为m=4kg的物体静止在水平面上,在外力F=25N力的作用下开始运动。

已知F与水平方向夹角=37?。

当物体运动位移为5m时,物体具有5m/s的速度。

求:(取g=10m/s2)
(1) 此过程中,物体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 (sin370=0.6 , cos370=0.8)
(2) 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参考答案:
解:(1) Fscos370-W f = W f= Fscos370-=50J (2) W f=(mg-Fsin)s =0.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