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内皮功能的无创超声检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管内皮功能的无创超声检测
翁淑兰;赵乃存
【摘要】检测内皮功能对于评价早期动脉粥样硬化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临床上,
常依据冠状动脉和/或外周动脉血管管径的变化评价血管内皮功能,但以往对血管内皮功能的研究常用有创的冠状动脉造影方法和血管内超声检查,不易为患者所接受,也不适于评价药物疗效。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和高分辨力超声的出现,二维图像的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

这就为评价血管内皮功能提供了一种无创性方法,临床上具有较为广阔的应用前景。

【期刊名称】《中国疗养医学》
【年(卷),期】2006(015)005
【总页数】2页(P384-385)
【关键词】血管内皮功能;超声检测;无创性;早期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内超声检查;临
床价值;高分辨力超声;冠状动脉
【作者】翁淑兰;赵乃存
【作者单位】066000,中国煤矿工人北戴河疗养院;066000,中国煤矿工人北戴河疗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
检测内皮功能对于评价早期动脉粥样硬化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临床上,常依据冠状动脉和 /或外周动脉血管管径的变化评价血管内皮功能[1],但以往对血管内皮功能
的研究常用有创的冠状动脉造影方法和血管内超声检查,不易为患者所接受,也不适于评价药物疗效。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和高分辨力超声的出现,二维图像的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

这就为评价血管内皮功能提供了一种无创性方法,临床上具有较为广阔的应用前景。

超声心动图评价冠状动脉内皮功能通常用二维超声心动图测量冷加压试验诱发的左冠状动脉主干内径变化百分率的方法来实现的。

冷加压试验使肾上腺素交感神经兴奋,引起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心肌需氧量增加。

心肌代谢的增加将导致冠状动脉供血量的增加,并产生血流介导的心外膜冠状动脉
扩张。

血流介导的血管扩张为内皮依赖性血管扩张。

另外,冷加压试验中交感神经通过α-肾上腺素能受体作用于血管平滑肌产生心外膜冠状动脉收缩,因此冷加压
试验时冠状动脉的内径变化取决于血流介导的内皮依赖性血管扩张与α-受体介导
的血管收缩两者之间的平衡。

内皮功能正常的健康人表现为冠状动脉扩张,而具有
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的患者表现为扩张程度减低或收缩。

经胸超声心动图可以清楚地观察冠状动脉左主干。

研究发现应用 M型超声心动图与冠状动脉造影法分别测量硝酸甘油诱导的左冠状动脉主干内径变化百分率,两者相关良好。

肱动脉是研究血管内皮功能常用的目标动脉。

研究发现肱动脉内皮功能和冠状动脉内皮功能相关性良好。

1992年 Celermajer[3]首先报道用高分辨力超声检测肱动
脉内皮功能。

高分辨力超声检测肱动脉内皮功能是通过测量反应性充血前后的肱动脉内径变化来实现的。

7.5MHz的超声探头轴向分辨力为0.1mm,可精确测量肱
动脉内径的微小变化,通过计算内径变化百分率来反映肱动脉内皮功能。

反应性充血引起的血管扩张是内皮依赖性的。

反应性充血方法简单,将血压袖带置于前臂,充气使血压计读数达200mmHg(1mmHg=0.133kPa)左右或高于收缩压50mmHg,持续5min,然后突然放松血压带以增加血流量即可诱发反应性充血。

血流量的增加通过剪切力的增加刺激内皮释放一氧化氮(NO)导致血管扩张。

测量肱动脉内径时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超声探头轻置于体表,血管内径测量取同一部位,超声仪器所使用的技术参数整个测量过程中保持不变。

血管回声跟踪(echo tracking,ET)技术是近年应用于临床的超声新技术[6],能够动态跟踪和描记血管壁的运动轨迹,自动计算和显示血管内径的变化幅度,分辨率高达10μm,为临床准确评价血管弹性提供了新的手段。

E-Tracking技术是通过对动脉血管的超声检测,判断血管内皮功能的一项新的检查方法。

此项技术是通过射频(原始)信号相位差法来计算和测量管壁实时位移的一种方法,可以实时跟踪、描记血管壁运动轨迹,通过仪器中的分析软件测量、计算相应的参数包括收缩期内径(Ds)、舒张期内径(Dd)、弹性系数 EQ,EQ=(Ps-Pd)[(Ds-Dd)Dd]、硬化值
B,B=[In (PsPd)][(Ds-Dd)Dd]和顺应性AC,AC=P(Ds×Ds-Dd× Dd)4(Ps-Pd)。

仪器测量的分辨率达 0.01mm。

对动脉管壁的功能进行评估。

E-Tracking技术与其它检查方法相比,实时、无创、重复性好,其优势在于能对血管的内皮功能做出准确的评估,早期发现血管壁功能异常,在动脉管壁增厚和粥样斑块形成之前发现动脉硬化的可能性。

无创性超声检测内皮功能的方法问世后,很快便应用到各种心脑血管疾病的研究当中,大量的临床和动物实验证明,不仅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患者的内皮功能明显受损[7],而且暴露于冠心病危险因素(如吸烟、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糖尿病、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早发冠心病家族史)的正常人,其内皮功能也明显受损。

许多学者对这些危险因素进行了超声无创研究,Raitakari[8]等发现,既往被动吸烟者其 EDD和当前被动吸烟者 EDD均明显低于正常人的;Chamber等[9]对正常健康人口服蛋氨酸后,发现其代谢产物同型半胱氨酸的浓度与 EDD呈明显的负相关。

Enderle[10]等研究型糖尿病患者发现其 EDD明显低于正常者。

高血压患者的EDD也较正常人明显降低。

Adams等对高胆固醇患者的 EDD进行观测明显低于
正常人,但口服 L2精氨酸后,其 EDD上升到有明显的改善。

另外具有早发冠心病家族史的第一级健康年龄亲属,其 EDD亦较正常人明显下降,同时,又发现许多药物治疗(如口服 L-精氨酸、阿司匹林、维生素 C、维生素E、消胆胺和HMG-CoA抑制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均可使损伤的内皮功能得到改善,这样就可以在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即没有临床症状,仅表现为内皮功能损伤的时候,即采取措施,保护或恢复受损的内皮功能,从而大大减少临床心血管病的发生。

【相关文献】
1 EI-Tamimi H,Mansour M,Wargovich TJ,et al Constrictor and dilator responses to intracoronary acetylcholine in adjacent seg ments of the same coron aryartery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artery disease[J].Circulation,1994,89(1):45251
2 邓又斌,超声检测血管内皮功能.中国临床心脏杂志,2003, 19(7):386
3 Celermajer DS,Sorensen KE,Gooch VM,et al.Noninvasive detection of endothelial dysfunction in children and adults at risk of herosclerosis[J].Lancet,1992,340(8828):1111-1115
4 张静,杨晓英,徐卉等.应用 E-Tracking技术评价晚期肝硬化患者颈动脉血管内皮功能.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05, 21(1):849-951
5 艾乙,齐建光,杜军保等.血管回声跟踪技术检测儿童颈动脉血管壁弹性.中华超声影像学杂
志,2005,14(7):505-507
6 Niki K,Sugawara M,Chang D,et al.A new noninvasive measurement system for wave intensity:evaluation of carotid arterial wave intensity and reproducibility.Heart Vessels,2002,17:12-21
7 Kinlay S,Ganz P.Role of endothelial dysfunction in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and implications for therapy[J].Am JCardiol,1997, 80(9A):111-161
8 Raitakari OT,Adams MR,Mc Credie RJ,et al.Arterial endothelial dysfunction related to passive smoking is potentially re versible inhealthy young adults[J].Ann-intern Med,1999, 130(7):578-581
9 Chambers JC,Mc GregorA,Jean Marie J,et al.Demonstration of rapid onset vascular endotheliald ysfunction afte rhyperhomo cysteinemia:an effect reversible with vitaminC therapy [J]. Circulation,1999,99(9):1156-1160
10 Enderle MD,Balletshofer BM,Schmulling RM,et al.Early de tection of atherosclerosis
with high resolution ultrasound exem plified by type diabetic patients[J].UltraschallMed,1998,19 (1):1622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