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标题拟题技巧(备战2022高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作文标题拟题技巧(备战2022高考)
举个例子:高考作文的主题是“平凡与平庸的关系”,有很多人的标题可能都会是《平凡而不平庸》《平凡≠平庸》《可以平凡,但不可以平庸》《选择平凡,拒绝平庸》……阅卷老师连着看上几百篇,大概是真的会审美疲劳吧~ 这时候,如果有一篇作文的标题是《平凡不平庸,无名也有痕》(《人民日报》一篇文章的标题),阅卷老师眼前一亮,一看文章内容,行文流畅,切合主题,多给个几分,真的不是不可能。
但想取个好标题并非易事。
一个好标题要简明地紧扣主题,又不失文采韵味,绝不是考场上一拍脑袋就能想出来的,方法不能少,平时的积累也很重要。
(一)起好标题的方法
1. 常规拟题法
1)直接套用话题拟题。
在话题的前面或后面添加词语,如话题“我说00后”的标题可拟为:《为“00后”正名》
2)以材料中的人、物、时、空、事、情入题。
如《蔡先生所为得不偿失》以人物入题,《当记忆流经汶川》是以地点入题,《震灾无情,人间有爱》就是以事件入题,《自豪,我的祖国》以情感入题,《难忘的日子》以时间入题。
3)以材料的寓意入题。
如《明星们,你代的是责任》、《机遇在于发现》、《让流浪的心泊回家园》。
2. 象征法
这里的象征,泛指比喻和象征两种手法。
比喻和象征的本质都是,用一个东西来代表另一个东西。
具体的方法就是:把你想要在标题中表达出来的意思,使用象征的手法进行加工修饰,再表达出来作为标题。
要注意的是,尽量选用生活中的常见物,且一定要与相关事物有相似性,比
如《海燕》、《白杨礼赞》中海燕、白杨树,象征革命者和抗日军民。
其实,在起标题的时候,比喻修辞常常会被用到,这一类型的标题能够增强标题的魅力和生动性,提高标题的可读性和视觉冲击力。
比如《税费“红包”激活经济“细胞”》(选自《人民日报》)就巧妙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解读税费红利对经济新常态的重要意义,生动鲜活,而且有时代气息。
“红包”和“细胞”两个贴切的比喻既增加了标题的感染力,又提升了内容的思想性,同时这种押韵结构也进一步强化了标题的韵律感。
3. “回目式”标题
即具有回目特点的作文标题。
古代的章回体小说都有“回目”。
所谓“回目”,就是每回书的题目,有的单句,有的偶句。
这是一种在小说创造过程中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表现形式。
如《西游记》中《三藏不忘本四圣试禅心》《神狂诛草寇道昧放心猿》等。
1)正对式标题
即标题上下两句各具有一个完整的意思,但两者又和谐地统一在一个立意主题之中。
如《荣枯随缘,遇合尽兴》,直抒己见,从人生的“荣枯、遇合”方面生成标题,品析时下争名逐利现象,追索智慧的根源,有较强的现实针对性,发人深思。
如《向生命致敬,为人性喝彩》《用心感动,以爱承担》《春风拂柳花自开,寒气袭人雪自埋》《出自幽谷,迁于乔木》等都属于正对式标题。
2)反对式标题
即标题上下句一正一反,意思互相映衬,把主题立意表现得更为深刻、鲜明,引人注目。
在生成反对式标题时,尤为注意的一点是上下两句要形成反差、对比,形成一种张力。
例如:《仰观宇宙,俯察万物》“仰观”“俯察”形成对比,“宇宙”“万物”形成重复,将所要表达的观点——要想感知自然,就必须亲身走进自然,淋漓尽
致地表达出来。
《舍一朝风月,得万古长空》化用禅宗的语句“不因一朝风月而昧却万古长空”,用“舍”和“得”、“一朝”与“万古”来反衬,上下联意思形成鲜明的对比,极具张力。
如《左手粪叉,右手笔杆》《小常识,大学问》《一点青春气,千里快哉风》等标题,都是反对式标题,上下两句极具张力,具有一种反衬之美。
3)串对式标题
又叫流水对标题,上下句的意思是顺承的、连贯的,只是把一个意思分成两句话来表达。
这种标题,不求形式上的严格工整,而是注重情感思绪的自然贯通,两句连贯而下恰如行云流水。
串对式标题的上下两句一般都有因果、连贯、递进、条件、假设等关系。
例如《远近结合,感受自然》有“远”有“近”,以感受自然的方式形成张力,概括文章的立意、主题,是对立意“直接体验自然与运用科技感受自然各有利弊,远近相结合地感受自然”的浓缩。
《存老实之心,开成功之门》形象生动地阐明了“存老实之心,方可开启成功之门”的观点,上下两句形成条件关系,强调了老实对成功之门的重要性。
相对来说,串对式标题对仗不那么严格,因此在学生标题中运用得比较多。
如以下标题都属此类:《以我之力,追我所愿》《人生无极限,奇迹会出现》《潜心于学术,造福于未来》《携手同行,合作共赢》《门后花开,一路前行》等。
4. 祈使句标题
这一类标题是人民日报社及评论员文章标题中最基础的一种。
近几年来,人民日报近一半的社论标题都是祈使句的标题。
第一种是以“让”、“为”、“把”、“用”引起的祈使句,如“让今天的改革为明天铺路”“为实现中国梦激发青春力量”“用劳动续写光荣与梦想”。
举个详细的例子:《让“头回客”变“回头客”》,这是一篇关于消费扶贫的文章。
标题使用“让……变……”的祈使句式,串起“头回客”“回头客”两个群体,生动概括出乡村旅游顺利发展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变”字直点主旨,主题一目了然。
口语化、接地气的表达拉近了文章和读者距离,引发阅读兴趣。
“头回”和“回头”,形成特殊对称美,生动巧妙,趣味十足,引人深思。
第二种是以复合形式的动宾短语引起的祈使句,如“凝聚实现中国梦的强大正能量”“汇聚中华民族大团结的磅礴力量”。
其实,祈使句就是“要求对方做或不做某件事”的句子,往往能把作者希望受众关注的信息集中、清楚地凸显出来,直接、鲜明地体现观点等。
这种标题的特点是简洁有力,清晰易懂,在写文章的初级阶段,可以通过不断积累各种语言搭配习惯,掌握祈使句式标题的拟定方法。
5. 谐音式标题
即利用谐音来表达消息隐含的意思,这一类标题十分形象生动,但是并不那么容易掌握。
用得好,就能够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让人耳目一新;但如果用得不好,或者用滥了,反倒会弄巧成拙,适得其反。
比如:《成都正在变“尘都”》,说的是城市的扬尘现象,通过“尘都”和“成都”的谐音,既形象生动,又能起到强烈的警示作用;运用成语加谐音的以“棋”为话题的《乐在“棋”中》。
又比如:《一路“象”北,没有你们想的那么萌》,是一篇关注北迁亚洲象成为新晋“网红”的文章,引导人们关注野生象的生存问题;《加拿大鹅莫成“加拿大讹”,店大欺客必将被市场抛弃》,犀利点评加拿大鹅相关消费维权事件,“鹅”与“讹”的谐音,一下子就能让人看明白。
在拟这一类标题时,可以适当利用一些口语化的表达,标题范围尽量要小一点,具体一点,让人一下子就能看明白你在说什么;要善于联想,而且谐音字的选择要与内容相关,尽量准确。
以上是起好标题的一些方法,当然不是所有,今天先分享这么多,大家可以利用快要到来的寒假,好好学起来~
(二)好标题赏析
1. 《传承不泥古创新不离宗》
【赏析】“传承”和“创新”相对,道出高质量发展追求平衡应遵循的原则;“不泥古”“不离宗”深刻揭示中医药继承与发展中蕴含的辩证关系。
对联式标题,读来有韵律感、意味悠长。
2. 《“正步”人生从未“稍息”》
【赏析】标题构思精巧,有职业特点,有修辞趣味。
化用“正步”“稍息”两个意象,颇有新意,既表现文中仪仗兵的常态动作,又象征奋勇向前、永不止步的人生态度。
四字短语相接,显示坚定意志,读来上口、提气。
3. 《“键对键”代替不了“面对面”》
【赏析】回环白话,音律铿锵,富含理趣,点出基层社会治理精髓,体现出主流媒体的价值导向。
4. 《“空心村”呼唤“实心人”》
【赏析】“空心村”与“实心人”,一空一实的对比,非常巧妙。
文章通过展现近年来“实心人”扎根“空心村”的事例,形象生动地突出乡村对年轻人的渴望,彰显青年建设乡村的力量,也呼吁更多年轻人投身乡村振兴。
标题点明言论主旨,精炼生动,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5. 《十指春风一绣千年》
【赏析】标题只有短短八个字,不仅简洁,而且意境优美。
“十指春风”是对苗族绣娘这一传统手工艺术的最好礼赞,充分反映了大山深处苗族人民的纯朴可爱,具有诗意的美。
“一绣千年”则衬托出这一古老民俗的厚重历史感。
八个字中就有三个数词,有实有虚,虚实结合,耐人寻味。
6. (肩题)“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主题)一稻济世万家粮足
【赏析】肩题概括主人公的伟大成就,主题提炼其人生理想和价值追求,高度契合人物生平。
“一稻”与“万家”对比强烈,给人深刻印象。
7. (肩题)净水机新国标划定35%的用水效率红线,高耗水产品面临淘汰——(主题)废水少,才能少费水
【赏析】标题高度凝炼,概括力强。
把废水和费水的关系提炼得准确到位,编辑下了功夫。
肩题通过权威客观的数据,阐明净水机新国标带来的行业发展变革和产品节能换代;主题巧用谐音,前后押韵,使标题读来更加朗朗上口,让科技硬新闻变得更有传播上的软实力。
8. (肩题)港珠澳大桥建设者朱永灵——(主题)伶仃洋上“作画”大海深处“穿针”
【赏析】标题给读者留下无限联想,一方面把世纪工程的港珠澳大桥建设描绘得诗情画意,形象生动,别开生面。
另一方面提炼出零丁洋做背景,让人联想
到文天祥的“留取丹心照汗青”,把文章主人公的爱国情怀和奋斗精神衬托得更有深意和历史感。
9. 《舌尖之“鲜”别成社会之“险”》
【赏析】标题简明有力,生动概括出这篇评论文章的中心论点,既通俗易懂,又别出心裁。
舌尖之“鲜”,指食用野生动物以满足口舌之欲的现象;社会之“险”,则指由此带来的社会公共卫生风险。
“鲜”“险”两字谐音对举,让文章观点直抵人心、意味深长。
10. 《“火神山”里探神兵》
【赏析】“神兵”一词含义丰富,用得非常巧妙!抗疫为战斗,“神山”有“神兵”,而体现全军精锐医疗力量的火神山医院更是公众关注的焦点。
“神兵”,既可比喻我军医疗队伍如“天降神兵”般极速到来,又可表现他们在救治病患身体与抚慰病患心理等方面发挥的神奇作用,准确又贴切。
记者之“探”,揭开“神兵”的神秘面纱,及时回应了读者的关心。
11. 《“脱欧”,一样挥手两样心情》
【赏析】一波三折的英国脱欧尘埃落定时,不仅英国和欧盟心情复杂、百感交集,而且英国内部的“脱欧派”与“留欧派”也是一家欢喜一家愁。
标题巧妙化用“一样分别两样情”的歌词,用文学表达方式高度概括各方五味杂陈的复杂心态,客观辩证又发人深思。
12. 《果断“舍”,才能更好“得”》
【赏析】标题贵在凝炼,贵在厚重,贵在内涵,这个评论的标题很好体现出了这些特点。
用“舍”和“得”来解读经济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恰到好处。
而且“舍”和“得”常常被认为是最有禅意的一对关系,被作者拿来化用于这个标题之中,确实别具匠心。
13. 《以青春之我,绘青春中国》
【赏析】标题看上去是虚题,但仔细琢磨,实际上是实题。
用“青春”代表了文中所体现的新中国70年青年艺术创作和青年人物形象,确是凝炼的点睛之笔。
“绘”字也用得恰到好处,既是绘画创作,又是描绘青春中国,把虚实两层意思都生动地表现了出来。
14. (肩题)贵州铜仁加强监管,淬炼执纪铁军
(主题)让“打铁的人”变成“铁打的人”
【赏析】肩题交待新闻事实的基础背景、提炼文章表达的主要内容,让读者看了后大概就能明白,这篇报道是讲述贵州铜仁市纪委监委如何加强对干部的严教严管,属于客观表达。
主题中用“打铁的人”和“铁打的人”指代纪检监察干部,契合了打铁还需自身硬的要求,同样的四个字顺序一变,对肩题进行了有力升华,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15. 《人在世上练,刀在石上磨》
【赏析】这是一个巧妙运用对仗、比喻的观点性标题。
文章讲的是年轻干部的成长从无捷径可走,需要在基层经风雨、见世面才能壮筋骨、长才干。
这个标题,以“刀在石上磨”对“人在事上练”,把人比喻成刀,事比喻成石,说明磨砺、磨炼的重要性。
标题生动鲜活,朗朗上口,既有音韵之美,也有比喻之美,有警句、金句之妙。
标题字虽少,但却是一篇作文的排面和点睛之笔,大家平时看到好的标题,也都可以积累下来,多去揣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