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制品学复习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名词解释
兽医生物制品学(Veterinary biopreparatics) 菌(毒)种灭活疫苗混合疫苗多价疫苗异源疫苗同源疫苗转基因植物疫苗重组活疫苗基因工程重组亚单位疫苗微生态制剂(probiotics) 免疫程序保护剂催化抗体无菌动物诊断制品(diagnostic preparation) 抗病血清(antiserum) 冷冻真空干燥灭活佐剂
二、填空题
1、按微生物学控制程度由松到严,将实验动物分为( )、( )、()、()和()。

2、一般生物制品制备流程是:( )、( )、()、()和()。

3、基因工程疫苗包括以下几种,即( )、( )、( )、()、()和()。

4、冷冻真空干燥的疫苗在()℃保存,油苗在()℃保存。

5、常用的免疫佐剂有()、( )和( )。

6、鸡胚培养病毒的途径有()、( )和( )三种。

7、疫苗的接种途径有()、()、()、()、()和()。

8、生物制品成品的质量检验主要内容包括()、()、()、()和()等
9、对实验小白鼠采血的方法有()、()、()、()、()和()等。

10、按遗传质量控制可将实验动物分为四类,即()、()、()和()等
11、实验动物通过注射方法给药的方式包有:()、()、()、()和()。

12、疫苗的接种途径有()、()、()、()、()和()。

13、常用的免疫佐剂有()、()和()。

14、冷冻真空干燥的疫苗在()℃保存。

三、选择题
1、下列物质中抗原性最好的是()
A、蔗糖
B、多肽
C、丁酸
D、赖氨酸
2、出生后动物进行计划性疫苗接种,是为了获得()。

A、天然被动免疫
B、天然主动免疫
C、人工被动免疫
D、人工主动免疫
3、三价疫苗是指()
A、由三种血清型制成的一种疫苗
B、由三种病原体制成的一种疫苗
C、由同一种类的三个毒株制成的一种疫苗
D、由三种方法制成的一种疫苗
4、效果相对不好的免疫接种途径是()
A、喷雾
B、滴眼
C、涂肛
D、饮水
5、在特定条件下,人工定向培育,使微生物毒力减弱,但仍保持其良好的免疫原性,或筛选自然弱毒株制成的疫苗为( )。

A.活疫苗
B.灭活苗
C.基因工程苗
D.弱毒疫苗
6、用同一种微生物中若干血清型菌(毒)株的增殖培养物制备的疫苗叫()
A.联苗
B.多价苗
C. 活疫苗
D.灭活疫苗
7、在冻干过程中及冻干后使生物制品的生物活性物质免受破坏的一类物质,称()。

A.灭活剂 B.保护剂 C.免疫佐剂 D.渗透剂
8、检验合格的卵黄抗体应保存在()
A.20℃ B.4℃C.-20℃D.-75℃
9、利用不同微生物培殖培养物,按免疫学原理和方法组合而成的疫苗称()。

A.联苗
B.多价苗
C. 活疫苗
D.灭活疫苗
E.合成肽疫苗
10、一次接种,终身免疫的疾病是()
A、疯牛病
B、禽流感
C、大肠杆菌病
D、痘病
11、在特定条件下,人工定向培育,使微生物毒力减弱,但仍保持其良好的免疫原性,或筛选自然弱毒株制成的疫苗为( )。

A.活疫苗
B.灭活苗
C.基因工程苗
D.弱毒疫苗
12、临产前动物进行计划性疫苗接种,是为了使新生动物获得()。

A、天然被动免疫
B、天然主动免疫
C、人工被动免疫
D、人工主动免疫
13、在动物生物制品中最早和最普及使用的佐剂是()
A、蜂胶
B、白油
C、铝胶
D、明矾
14、三联疫苗是指()
A、由三种血清型制成的一种疫苗
B、由三种病原体制成的一种疫苗
C、由同一种类的三个毒株制成的一种疫苗
D、由三种方法制成的一种疫苗
15、加佐剂的灭活疫苗最常用免疫途径是:()
A、口服
B、喷雾
C、肌肉注射
D、腹腔注射
四、判断题
1、异源疫苗是指来源于不同培养物培养的疫苗。

()
2、多价疫苗是指两种以上疫病的病原体制备成的一种疫苗。

()
3、所有生物制品制备过程都需要冷冻干燥程序。

()
4、食用疫苗就是通过口服途径接种的弱毒疫苗。

()
5、同一疫病病原有的有多种血清型,若使用的疫苗与感染病原的毒型不对或毒
型相差甚远、各型之间交义免疫能力又比较弱时,其免疫效果有时也不理想。

()
6、未吃初乳的新生动物,正常情况下其血清内只含有极低水平的免疫球蛋白;
吮吸初乳的动物,血清免疫球蛋白的水平迅速升高,尤其是IgG,接近于成年动物的水平。

()
7、任何菌(毒)种,都可用于兽医生物制品的生产。

()
8、弗氏完全佐剂等于弗氏不完全佐剂加上卡介苗。

()
9、制备抗菌血清时,基础免疫多为疫苗或死菌苗,高度免疫时一般选择毒力较
强的菌株。

()
10、任何时间都可对鸡群进行饮水免疫。

()
11、同源疫苗是指来源于相同培养物培养的疫苗。

()
12、在生物制品中,只有活疫苗才需要冷冻干燥程序。

()
13、初次免疫时,最好用弗氏不完全佐剂,以刺激机体产生较强的免疫反应。

()
14、在进行免疫接种前后24 h 内不得使用抗生素、磺胺类药物及含有药物的饲
料添加剂等,以防影响免疫效果。

()
15、稀释疫苗只能使用指定的稀释液并按规定进行,做到疫苗现用现配,及时使
用。

()
16、多种疫苗联合使用效果突出。

()
五、简答题
概述生物制品的质量检测与控制?
制备生物制品用的强、弱菌(毒)种应具备哪些基本标准?
简述抗病毒血清的制备过程?
GMP的基本内容、作用和特点?
细菌灭活疫苗的制造流程?
如何从血液中提取少量血清?
治疗性疫苗是什么?比较治疗性疫苗与预防性疫苗的主要区别?
一、名词解释
兽医生物制品学(Veterinary biopreparatics) 是以预防兽医学和生物工程学理论为基础,研究动物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免疫预防、诊断和治疗用生物性制品的制造理论和技术、生产工艺、制品质量检验与控制及保藏和使用方法,以增强动物机体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力,及时准确诊断动物疫病,并给予特异性治疗,防止疫病传播的综合性应用学科。

菌(毒)种:是指应用于生物制品生产、鉴定和研究的细菌菌种、病毒毒种以及分类地位在原虫以下的生物种,主要指生物制品生产、鉴定用的菌种与毒种。

灭活疫苗:该类疫苗由完整病毒(或细菌)经灭活剂灭活后制成。

既要使病原体充分死亡,丧失感染性或毒性,又要保持其免疫原性。

如猪口蹄疫灭活疫苗。

混合疫苗:又称多联疫苗。

指利用不同微生物增殖培养物,按免疫学原理和方法组合而成。

接种动物后,能产生对相应疾病的免疫保护,具有减少接种次数和使用方便等优点,是一针防多病的生物制剂。

如猪瘟-猪丹毒-猪肺疫三联活疫苗等。

多价疫苗:指用同一种微生物中若干血清型菌(毒)株的增殖培养物制备的疫苗。

如口蹄疫A、O型鼠化弱毒疫苗等。

异源疫苗:①用不同种微生物的苗(毒)株制备的疫苗,接种动物后能使其获得对疫苗中并未含有的病原体产生抵抗力。

如犬在接种麻疹疫苗后,能产生对犬瘟热的抵抗力。

②用同一种中一种型(生物型或动物源型)微生物的菌(毒)株制备的疫苗,接种动物后能使其获得对异型病原体的抵抗力。

如接种猪型布鲁氏菌弱毒菌苗后,能使牛获得对牛型和使羊获得对羊型以及使绵羊获得对绵羊型布氏各菌病的免疫力。

同源疫苗:指利用同种、同型或同源微生物株制备,又应用于同种类动物免疫预防的疫苗。

如猪瘟免化弱毒疫苗,用于各种品种的猪以预防猪瘟。

转基因植物疫苗:是把植物基因工程技术与机体免疫机理相结合,生产出能使机体获得特异抗病能力的疫苗。

理想的情况下,儿童或畜禽可按剂量食用这些表达疫苗的水果或蔬菜,达到免疫接种的目的,为此这类疫苗又称为食用疫苗(edible vaccine)。

优点:①能克服用动物或微生物生产疫苗的许多弊端。

②植物能将疫苗贮藏在种子中,可简单地、方便地生产、贮藏和发放疫苗。

③疫苗也在水果和蔬菜中表达。

重组活疫苗: 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病原微生物致病性基因进行修饰,突变或缺失,从而获得弱毒株制成的疫苗。

如猪伪狂犬病基因缺失疫苗、禽流感和新城疫重组二联活疫苗
基因工程重组亚单位疫苗: 是用DNA重组技术,将编码病原微生物保护性抗原的基因导入原核或真核细胞,使其在受体细胞中高效表达,分泌保护性抗原肽链。

提取保护性抗原肽链,加入佐剂即制成基因工程重组亚单位疫苗。

微生态制剂(probiotics):又称益生素、活菌制剂或生菌剂。

是用非病原性微生物如乳酸杆菌,蜡样芽胞杆菌、地衣芽胞杆菌或双歧杆菌等活菌制剂,口服治疗畜禽正常菌群失调引起的下痢。

目前,该类制剂已在临床上应用并用作饲料添加剂。

免疫程序是指根据动物疫病种类、疫苗免疫有效期特性、畜(禽)机体免疫反应以及免疫工作中的实际条件,而制定的可能性计划免疫的具体实施程序。

保护剂:又称稳定剂,是指一类能防止生物活性物质在冷冻真空干燥时受到破坏的物质。

催化抗体:也叫抗体酶,是具有催化活性的免疫球蛋白,兼具有抗体的高度选择性和酶的高效催化性。

无菌动物:用现有技术手段从动物体内外检查不到任何活的微生物和寄生虫的动物。

诊断制品(diagnostic preparation):利用微生物、寄生虫及其代谢产物,或动物血液、组织,根据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原理制备,可用于诊断疾病、群体检疫,监测免疫状态和鉴定病原微生物等的一类生物制剂. 包含诊断菌液、毒液或抗原,诊断血清和定型血清、标记抗体、诊断用毒素和菌素以及核酸探针和PCR诊断液等。

抗病血清(antiserum)又称高免血清:为含有高效价特异性抗体的动物血清制剂,能用于治疗或紧急预防相应病原体所致的疾病。

如抗猪瘟血清、被伤风抗毒素血清和IBD卵黄抗体等。

近年来,国外用奶牛研制成功了猪大肠杆菌牛乳抗体。

冷冻真空干燥:又称冷冻干燥,简称冻干,把含有大量水分物质,预先进行降温冻结成固体,然后在真空的条件下使水蒸汽直接升华出来,而物质本身剩留在冻结时的冰架中,干燥后体积不变的一种物质干燥的方法。

灭活:是指破坏微生物的生物学活性、繁殖能力和致病性,但尽可能不影响其免疫原性,被灭活的微生物主要用于生产灭活疫苗;或指破坏诊断血清或待检血清中的补体活性,以避免补体对诊断试验的干扰作用。

佐剂:在免疫学和生物制品学上又称为免疫佐剂,是非特异性的免疫增强剂,有些物质与抗原一起或预先注入机体,能非特异性地改变或增强机体对该抗原的特异性免疫应答,发挥其辅佐作用者,都称之为佐剂。

最新的概念为:凡是可以增强抗原特异性免疫应答的物质均称为佐剂。

二、填空题
1、普通级动物、清洁级动物,无特定病原体动物、无菌动物、悉生动物
2、培养增殖、分离纯化、浓缩、制剂、检验
3、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基因工程载体疫苗、核酸疫苗、基因缺失活疫苗、蛋白质工程疫苗、转基因植物疫苗
4、-1
5、4
5、氢氧化铝胶佐剂弗氏佐剂油乳佐剂
6、尿囊腔卵黄囊绒毛尿囊膜
7、注射滴鼻点眼气雾饮水刺种
8、物理性状检验无菌检或纯粹检安全检验效力检验其他检验
9、尾静脉眼眶动脉和静脉(摘眼球法)眼眶静脉丛心脏大血管断头
10、近交系动物杂交群动物突变系动物封闭群动物
11、皮内注射皮下注射肌肉注射腹腔注射静脉注射
12、注射滴鼻点眼气雾饮水刺种
13、氢氧化铝胶佐剂弗氏佐剂油乳佐剂
14、-15
三、选择题
1、B
2、D
3、C
4、D
5、D
6、B
7、B
8、C
9、A 10、D
11、D 12、A 13、C 14、B 15、C
四、判断题
√××√√√×√√××××√√×
五、简答题
1、概述生物制品的质量检测与控制
(1)质量检测:①产品的鉴定:a.蛋白质类、b.氨基酸成分分析、c.肽图与氨基酸序列分析、d.重组蛋白质的浓度测定和相对分子质量测定、蛋白质二硫键分析;②纯度分析:a.目的蛋白质含量测定、产物杂质检测;③生物活性(效价)测定;④安全性评价;⑤稳定性考察。

(2)质量控制:①原材料的质量控制:a.表达载体和宿主细胞、b.克隆基因的序列;②培养过程的质量控制:a.原始细胞库、b.有限代次的生产、c.连续培养生产;③纯化工艺过程的质量控制;④最终产品的质量控制。

2、制备生物制品用的强、弱菌(毒)种应具备哪些基本标准?
a.毒力在规定范围内、
b. 反应原性与免疫原性优良、
c. 遗传学上相对纯一与稳定、
d.生物学特性明显,历史清楚
3抗病毒免疫血清制备
以病毒为免疫原,须通过反复冻融或超声裂解方法,将病毒从细胞中释放出来,并尽可能地提高病毒滴度和免疫原性。

免疫程序分为两个阶段:①基础免疫通常先用本病的疫苗按预防剂量作第一次免疫,经1~3周再用较大剂量的灭活苗或活菌或特制的灭活抗原再免疫1~3次,即完成基础免疫。

基础免疫大多数1~3次即可。

②高度免疫亦称加强免疫,一般在基础免疫后2~4周开始进行。

注射的抗原采用强毒制造。

免疫剂量逐渐增加,每次注射抗原间隔时间为3~10d,多为5~7d,高免的注射次数要视血清抗体效价而定。

免疫途径:免疫原注射途径一般采用皮下或肌肉注射。

如果免疫剂量大,应采用多部位注射法,尤其应用油佐剂抗原时更应注意此点
血液采集与血清提取采血次数和方法:一般血清抗体的效价高峰在最后一次免疫后的7~10d。

采血可以全放血或部分采血,即一次采集或多次采集,采血时应尽可能地作到无菌操作。

多次采血者,按体重每千克采血约10ml,经3~5d第二次采血,按体重每千克采8~10m1。

第二次采血后经2~3d,注射足量免疫原。

全放血者,在最后一次高免之后的8~11d进行放血。

放血前,动物应禁食24h,但需饮水以防止血脂过高。

豚鼠由心脏穿刺采血;家兔可以从心脏采血或颈静脉、颈动脉放血,少量采血可通过耳静脉采取;马由颈动脉或颈静脉放血;羊可从颈静脉采血或颈动脉、颈静脉放血;家禽可以心脏穿刺采血或颈动脉放血。

血清的分离:采血时一般不加抗凝剂,全血在室温中自然凝固,在灭菌容器中使之与空气有较大的接触面。

先置于37℃1~2h,然后置于4℃冰箱过夜,次日离心收集血清。

如果采集的血量较大时,可采用自然凝固加压法。

即将动物血直接采集于事先用灭菌生理盐水或PBS 液湿润的玻璃筒内,置室温自然凝约2~4h,有血清析出时,每采血筒中加人灭菌的不锈钢压铊,经24h后,用虹吸法将血清吸人灭菌瓶中,加人0.5%石炭酸或0.02%硫柳汞防腐。

无菌的血清,组批分装,保存于一15℃半成品库,待抽检合格后交成品库保存。

GMP的基本内容、作用和特点?
(1)基本内容:a.人员;b.硬件,即药品生产企业的厂房设施、设备、原材料等;c.软件,即组织、制度、工艺、操作、卫生标准、记录、教育等管理规定。

(2)作用和特点:a.GMP的实施涉及两个方面:政府药政管理部门从管理角度出发,把GMP看成是政府对制药厂(包括生物制品生产单位)提出的最低要求,并作为药品质量监督员检查药厂和药品质量的依据;对制药单位来说,应把GMP视为本厂所必须具备的技术水平,即生产管理、质量管理和质量监测应达到的必须水平。

b. GMP是根据通用的原则性规定,针对本国所有的药厂而制定的。

各药厂应按GMP要求,制定更具体的实施条例。

c、GMP是为了防患未然。

GMP强调药品质量是设计和生产出来的,而不是检验出来的。

应该把管理的重点放在生产过程中,通过对生产过程来控制来保证生产出来安全有效地药品。

d、GMP强调有效性的证实。

既对一个工序或一件用具、设备在用于生产之前,要经过验证,
证明是符合要求的、有效的,以确保产品质量。

e、在管理系统上,GMP要求有生产管理部门和质量管理部门两权分立的特点,在组织上两者的地位是平行的,在人事上两个部门的负责人不能互相兼任。

有人把生产管理部门和质量管理部门称为GMP的两大要素。

f、GMP强调人员素质、卫生要求、无菌要求、核对制度以及质量监督检查制度。

细菌灭活疫苗的制造流程(要细化)
菌种——种子培养(纯粹检查、活菌计数)——种子液——菌液培养——灭活——浓缩(稀释)——配苗(加佐剂、防腐剂)——分装。

如何从血液中提取少量血清?(要细化)
使之与空气有最大接触面,室温下自然凝固,然后先于37 ℃静置2 h,之后置4 ℃冰箱,次日离心收集血清。

治疗性疫苗是什么?比较治疗性疫苗与预防性疫苗的主要区别。

治疗性疫苗是指在已感染病原生物或患某些疾病的机体中,通过诱生机体的特异性或非特异性免疫应答,以达到治疗或防止疾病恶化的生物制品。

区别:a.使用对象不同:治疗性疫苗的使用对象为已病者,而预防性疫苗的使用对象为未病者。

b. 使用目的不同:治疗性疫苗的目的是治疗疾病,预防性疫苗的目的是预防疾病。

c. 监测手段不同:预防性疫苗接种后产生保护性抗体,可通过实验室进行监测,结果准确,可靠。

而治疗性疫苗接种后疾病是否改善,则需要结合临床症状、体征、疾病相关的实验指标进行综合测试,较为复杂,且其准确性尚有争议。

d. 期望激发的免疫应答类型不同:预防性疫苗接种后,期望产生的是保护性抗体,即激发体液免疫反应;而治疗性疫苗主要用于病毒感染和肿瘤疾病,病毒一旦进入宿主细胞内,抗体即失去作用,肿瘤细胞的杀灭也主要依赖细胞免疫效应,因此,治疗性疫苗应以激发细胞免疫反应为主要目的,这是与预防性疫苗最大的区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