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我国钨品进出口贸易及市场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钨品进出口贸易及市场分析
2002-12-24
一、进出口贸易情况
1.出口。
钨是我国有色金属中主要的出口创汇产品。
根据中国海关的统计数据分析,在1996年—2000年期间,各类钨品的出口共为国家创造了2492
2.6万美元的外汇收入,2000年其出口金额在当年中国20种有色金属产品的创汇总额中约占6.0%。
而按照金属量估计,从1997年的2万吨到2001年的2.4万吨,几年来我国钨品的出口总量基本上保持稳定。
但是,因为国际钨价在近年来一直处于低迷的状态,致使我国钨品的出口创汇额呈现出下降趋势。
进入2002年,国际钨市场并没有改变其不振的状况,前3个季度我国各类钨品的出口额只有126788万美元,与2001年同期相比下降了36.5%;同期的进口额为1749.4万美元,增幅为17.0%。
2002年1-9月份,中国钨品的累计贸易顺差将近10929.4万美元,与去年同比下降40.8%。
1-9月我国钨品的进出口情况见下表。
仲钨酸铵(APT)、三氧化钨、钨铁是目前中国钨品出口的三大主导产品。
中国钨品的绝大部分出口到日本、荷兰、美国等工业经济相对发达的国家。
我国钨品的绝大多数是以一般贸易方式,从主产省区通过贸易公司或有出口供货资格及自主进出口经营权的企业出口的。
其中,出口APT最多的地区是江西省的赣州市和南昌市;出口三氧化钨最多的地区是福建省的厦门市和江西省的赣州市,而出口钨铁最多的则是四川省的乐山市与吉林省的吉林市。
2.进口。
钨丝、其它钨制品、钨条杆等是目前中国钨品进口的三大主导产品。
因为中国工业整体水平的不断提高,特别是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使交通照明等行业对耐震钨丝的需求量大大增加。
有关专业人土认为,1999年中国对耐震钨丝的需求量为2.4亿米,估计到2005年将达到
3.8亿米。
另外,2001年中国硬质合金的产量超过了1万吨,年增长幅度在20%以上,成为名符其实的硬质合金生产大国。
同时中国模具制造业的产值也以每年14%-15%的速度增长,2001年的总产值则突破了300亿元人民币,在世界上的排名也所以跃居第四位。
这些行业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碳化钨、其它钨制品与钨条杆及异型材类钨品的国内市场需要。
我国主要从台湾省、香港地区、韩国进口钨丝,前9个月的进口量分别是69.5吨、11吨和22.9吨,占同期中国钨丝进口总量的84.5%;所用外汇金额是83万美元、134.7万美元与56.4万美元,占同期中国钨丝进口用汇总额的31.7%。
二、市场供需及价格
根据国内外的统计资料对比分析,目前我国钨资源的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三分之一以上。
钨资源主要分布在江西、湖南、河南、广西和福建等省份。
按保有储量计算,湖南省的储量占全国钨储量的34%;江西省占20.8%。
这些省份一直是我国钨矿山及冶炼产品的主要生产地区。
根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的统计资料,1984年我国钨精矿的产量尚不到 3.9万吨(WO3含量,下同),而到1990年时则增长至近6.3万吨,此后产量虽有所减少,甚至在1999年时产量还不足4万吨,但是随着钨价的回升,产量又在2001年恢复到了5.2万吨的水平。
从主要生产地区来看,江西、湖南、广东、广西、云南5个省区的产量累计占全国生产总量的95%以上。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的统计数字还显示,今年前9个月中国钨精矿的累计产量将近4.7万吨,比去年同期增加了22.9%。
其中,江西省的产量为3.2万吨,占总产量的68.3%,与去年同期相比提高了26.0%。
在需求量保持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因为中国钨品过多地投放到国际市场:致使国内外钨价一直在低价位徘徊。
从英国《金属通报》(《MB》)公布的国际主要钨品的月平均价格走势图上来看,在?998年至2000年上半年期间,国际钨价一直在低价位区域保持了相对平稳的走势。
而随着中国钨业在2000年7月份加大综合治理,国际钨价显著上扬。
到2001年5月份,主要钨品的价格几乎比一年前翻了一番,其中欧洲自由市场APT的价格曾高达95美元-97美元/吨度。
到2002年5月份欧洲自由市场APT的价格又跌回至50美元-55美元/吨度的价位,此后因为西方国家处于夏休时节,APT的价格则一直在低位波动,但下跌的空间已被大大缩减。
这表明,目前的国际钨市场不但交易清淡,而且极为脆弱。
与此同时,10月份国内主要钨品的价格也保持稳定,主要生产企业的产品报价基本维持9月份的水平。
其中,标准黑钨精矿的报价还在19000元-21000元/吨之间,而一些企业白钨精矿的报价在9月下旬上调了500元以后,在10月中旬出现下调,目前为18500元/吨左右。
碳化钨(FWCA)与APT的报价还保持在78000元/吨和35000元-37000元/吨的水平上。
但钨粉的报价有继续上调趋势,如上海有色金属集团公司的钨粉报价在9月下旬上调为117元/千克以后,10月中旬则大幅上调为132元/千克。
就目前国内外市场状况分析,今后一段时期内,特别是在2002年最后两个月的时间里,钨市场将会继续处于相对清静的状态,即难以摆脱低位波动的格局,所以钨价格也难有大的起色,仍将保持着低位运行的走势。
三、问题与建议
我国钨工业生产的快速增长及近年来矿山开采的不规范经营,成为中国钨;台炼产品出口量难以减少和压制钨价回升的主要问题。
这些早已引起行业管理部门与国家宏观调控部门的高度关注,但实际上所取得的效果却是短时的,并没有从根本上达到行业规范经营与有序
发展的目的。
所以,需要从法律上明确保护资源的意义与严肃性,同时还要采取有效的宏观调控措施对市场进行调节。
控制总量要落到实处。
为了抑制钨价低位波动及其进一步下滑的趋势,近两年,国土资源部、中国钨业协会、中国五矿化工进出口商会先后组织相关单位召开会议,制定控制生产与出口总量的实行方案。
其中,为了规范中国钨行业的生产经营秩序,抑制价格不断下滑的势头,我国政府决定从矿山生产方面对生产总量实行调控。
2001年12月20日,国土资源部公布了第一批共66家具有采矿资格的钨矿开采企业名单;2002年4月11日,又公布了第二批共63家具有采矿资格的钨矿开采企业名单。
这样,目前中国从事钨矿开采的企业共有123家(除去重复名单以后)。
为了对钨矿开采实行总量控制,2002年7月们日国土资源部发布了第15号公告,公布了2002年钨矿开采总量的控制指标,全国钨矿开采总量将控制在43740吨(钨精矿实物量,下同)。
其中江西26080吨、湖南8760吨、云南3500吨、广东2620吨、广西1050吨、内蒙750吨、福建600吨、浙江300吨、安徽50吨、青海30吨。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土资发[2002]222号文件精神,中国钨业协会在2002年9月4日组织召开了钨矿山企业代表座谈会,强调要加强钨矿定点开采和总量控制。
建立并完善包括钨在内的保护性矿种产品的储备制度。
我国早在1991年就将钨、锡、锑、离子型稀土矿产列为国家实行保护性开采的特定矿种。
为了更好地发挥这些资源优势产品在国际市场中的价格调节作用,业内人土一直呼吁国家应在适当的时机建立并完善包括钨在内的保护性矿种产品的储备制度。
据分析,对其中一种产品,国家只要拿出1-2个亿的资金,就可以很好地起到平衡市场的“蓄水池”作用。
在这方面我们可以学习并借鉴美国国防后勤局(DLA)的一些做法。
美国国防后勤局一般是采用招标方式对国防储备进行收储或抛售来调节库存及平抑市场价格。
比如,在2002财政年度(2001年10月1日-2002年9月30日),DLA就被授权销售400万磅(钨含量,下同)的钨矿石和精矿、30万磅钨铁和30万磅钨金属粉。
这同中国钨品的生产量和出口量一样,也受到了业界各方的广泛关注。
鼓励企业创新和综合发展。
市场竞争与发展需要,使得中国的钨生产企业比以往更加重视科技创新与多元化经营。
株洲硬质合金集团有限公司加大技改投入,2002年其高性能精密可转位刀片、稀有加工材等产品的产量都有大幅增长。
该公司前9个月共完成工业总产值64408万元、实现销售收入80727万元、实现利润4345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提高了10.7%、9.5%和21.2%。
经中国证监会核准,厦门钨业股份有限公司将成为国内钨生产企业第一家上市公司,10月24日该公司通过公开向社会发行人民币普通股3000万股,每股发行价11.6元(面值1元),初步估计可募集3亿多元的资金,以用于年产600吨高性能硬质合金(特种合金)粉末材料和年产500吨深加工硬质合金制品生产线技术改造、白钨矿生产仲钨酸铵技改等。
由此可见,中国钨工业的生产格局正在发生转变,即从资源型向科技型发展。
加入WTO以后,中国的钨生产企业将更加全方位地参与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尽管我国仍将对钨品出口实行零关税(钨精矿除外),同时仍维持对仲钨酸铵、钨酸、钨酸钠、钨粉、碳化钨粉、铸造碳化钨出口实行配额许可证制度,但如何克服入世后对我国钨业发展带来的
负面影。
向,解决目前所存在的问题,并真正使我国的钨工业走上一条健康、持续、稳定的发展道路,加快向钨业强国的转变:这些都是需要业界认真研究与严肃对待的问题。
作者:中国有色金属工业信息中心王君来源:《有色金属工业》2002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