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5课《第二次世界大战》优质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5课《第二次世界大战》优质
教案
第15课第二次世界大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知道二战的爆发及主要战场,了解苏德战争、太平洋战争的爆发及其影响,知道在亚洲战场,中国牵制大部分日本陆军,是二战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是二战的转折点,通过分析其重大意义,提高深入分析问题的能力;知道雅尔塔会议和波茨坦公告,理解为取得二战根本胜利,不同性质的国家之间的合作。
2、过程与方法:指导学生收集有关二战的图片及影视资料等,分析历史信息,掌握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方法,体验学习历史的乐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是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从而形成正确的国际意识和团结合作的精神,树立为人类和平和进步事业作贡献的人生理想;二战以法西斯国家的失败而结束,通过分析认识到战争的残酷,明白和平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二战的进程和影响。
教学难点:二战胜利的原因。
教学方法:图示法、情景创设法、材料分析法、归纳总结法、引导式教学。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景导入主题
二战全面爆发初期,英、法在西线对德国“宣而不战”。
法国人称之为“奇怪的战争”,德国人称它为“静坐战”,英国人称它为“假战争”。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战争?它带来什么危害?
二、自主学习梳理新知
1.1939年__9__月__1__日,德国突袭__波兰__,__英__、__法__被迫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__全面__爆发。
2.1940年4月,德国进攻北欧的__丹麦__、挪威。
不久,__荷兰__、比利时投降。
5月,德军突入__法国__北部,直逼英吉利海峡,意大利也对法宣战。
接着,德军对__英国__实施了猛烈的轰炸。
3.1941年6月,__莫斯科保卫战__的胜利,粉碎了德军__不可战胜__的神话。
4.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美国海军基地__珍珠港__。
次日,美、英对日宣战,德、意也对美宣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__最大规模__。
5.1942年1月,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的代表在__华盛顿__签署《__联合国家宣言__》,以后又有21个国家在宣言上签字。
《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标志着__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正式形成__。
6.1943年2月,苏联人民取得__斯大林格勒__保卫战的胜利,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__转折点__。
1943年9月,__墨索里尼__政府垮台,意大利宣布无条件投降。
1944年6月,美、英盟军成功登陆法国诺曼底,开辟了__欧洲第二战场__。
7.为协调盟军行动,取得战争的最后胜利,1945年2月,美、英、苏三国首脑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在__雅尔塔__召开会议。
会议决定,战后德国实行__分区占领__;成立__联合国__;苏联承诺在欧洲战事结束后3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
1945年7月,美、英、苏三国首脑在__波茨坦__会晤,会议重申了雅尔塔会议关于处理德国的精神,发表了敦促日本投降的《__波茨坦公告__》,公告重申《开罗宣言》的条件必须实施。
8.1945年5月8日,德国正式签署无条件投降书,欧洲战事结束。
8月15日,日本法西斯宣布无条
件投降。
__9__月__2__日,__日本__正式签署投降书。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9.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彻底粉碎了__法西斯主义__和军国主义通过战争称霸世界的野心,彻底结束了列强通过__争夺殖民地__瓜分世界的历史,促进了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对维护__世界和平__、促进__共同发展__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三、合作探究生成能力
探究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有哪些?
根本原因:是帝国主义国家固有的矛盾和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规律。
历史原因:德、日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仇视。
直接原因:1929—1933年经济危机,加速了德、日法西斯专政的建立和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其他原因:一些大国为了自身的利益而采取的绥靖政策或中立自保政策,也加速了大战的爆发。
探究二为什么说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既是欧洲战场的转折点,又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希特勒把德军主力部队派往了斯大林格勒,经过这场战争,德军损失惨重,从此一蹶不振,扭转了欧洲战场的战争局势,促使法西斯集团内部趋于瓦解;同时也鼓舞了世界各国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加强了国际反法西斯同盟国家的团结与合作,所以这既是欧洲战场的转折点,也是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四、归纳总结
德国签署投降书
教学反思:
整堂课的教学中,我把大部分的时间都还给了学生,把他们看成是课堂中的真正主人,尽最大可能发挥他们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
对二战爆发原因和战争性质的讨论,发挥学生们自己的主动性与创造性,让他们分组讨论、归纳与总结,作为教师的我只是适时地加以引导和点拨,起到学生组织者、引导者与服务者的作用。
这样的讨论题由师生共同探究来完成,体现了课堂中师生的交往与互动。
整节课的教学中也体现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也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的能力与意识,真正作到了素质教育的第一要义:面向全体学生。
在课堂中尽可能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与参与意识。
也激发了学生学习历史、热爱历史的兴趣。
第15课第二次世界大战
1 教学分析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德国进攻苏联、日本偷袭珍珠港、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诺曼底登陆战和雅尔塔会议
教学难点: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与雅尔塔会议的影响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2019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80周年。
回首这场战争,警示战争给人类带来的伤痛和摧残! 1939年9月1日4时40分,希特勒下令以“
闪电战”的方式,执行进攻波兰的“白色方案”。
德军以其6个装甲师、4个轻装甲师和4个摩托化师为主要突击力量,在一马平川的波兰西部势如破竹般撕破了波军6个集团军约80万人组成的防线。
德军闪电式的进攻使波军完全陷入了被动挨打的境地,这是波兰人,也是全世界第一次领教“闪电战”的滋味。
不到一个月,波兰灭亡。
9月3日,波兰的盟国英、法被迫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想一想: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21年后,为什么德国再一次挑起世界大战?这一场战争的结果如何?它给世界带来怎样的影响?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二战的爆发及主要战场
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和图文信息,从时间和空间上认识二战的爆发及主要战场的出现。
图一图二
设问:图一是发生于何时的什么事件?该事件有何影响?图二反映了什么事件?该事件有何意义?提示:图一是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美国海军基地珍珠港;使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
图二是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粉碎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归纳总结:二战爆发与主要战场
(1)局部战场:1937年七七事变后,中国开始全民族抗战,中国战场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2)全面爆发:1939年9月1日凌晨,德国以“闪电战”方式突袭波兰。
波兰的盟国英、法被迫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3)主要战场:随着战争的推进,出现了欧洲西线、北非、欧洲东线及太平洋等主要战场。
2.在学习上述图文材料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了解欧洲西线战场、欧洲东线战场和太平洋战场的战况。
目标导学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及战争形势的转折
1.结合二战爆发后主要战场的战况,理解反法西斯联盟建立的历史意义。
设问:此漫画反映了什么历史信息?中、美、苏、英等国是如何
走向联合的?
提示:反映了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1942年1月,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它的发表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正式形成。
归纳总结:《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正式形成。
各国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相互支援,协同作战,逐渐扭转了战争的形势。
2.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和材料,理解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和诺曼底登陆的历史作用。
材料展示:毛泽东说:“像希特勒这样的法西斯国家的政治生命和军事生命,从它出生那一天起,就是建立在进攻上面的,进攻一完结,它的生命也就完结了。
”
(1)毛泽东这番话是对苏德战场哪次战役的评价?运用史实佐证毛泽东对该战役的评价。
提示: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因为斯大林格勒战役后,德军元气大伤,被迫由战略进攻转入战略防御。
(2)教师在上述材料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讨论总结斯大林格勒战役的历史意义。
提示: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此后,苏军连续进攻,扭转了苏德战场的形势。
(3)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诺曼底登陆”图片信息,讲述诺曼底登陆的概况。
【图解战役】
目标导学三:雅尔塔会议及战争结束
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和史料,认识雅尔塔会议和波茨坦会议的内容与影响。
设问:图片再现了哪一历史事件?图片中前排左起的三位人物是谁?说说该事件的积极影响。
提示:雅尔塔会议;图片中前排左起的三位人物分别是丘吉尔、罗斯福、斯大林;进一步协调了盟国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行动,加速了战胜德、日法西斯国家的步伐。
归纳总结:教师指导学生采用分组形式自主学习雅尔塔会议、波茨坦会议的相关内容,小组代表展示成果。
2.阅读教材和史料,了解德、日法西斯投降的史实,评价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设问:日本法西斯是何时投降的?为了加速日本投降,美、苏是如何对日本作战的?日本投降有何历史意义?
提示:1945年8月15日,日本法西斯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
1945年8月上旬,美国在日本投下两枚原子弹,苏联也出兵中国东北和朝鲜,参加对日作战。
日本投降,标志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归纳总结:(1)法西斯投降
①1943年9月,意大利宣布无条件投降。
②1945年5月8日,德国正式签署无条件投降书。
③1945年8月15日,日本法西斯宣布无条件投降。
④1945年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2)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影响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战争,世界上大部分地
区和人口卷入其中。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彻底粉碎了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通过战争称霸世界的野心,彻底结束了列强通过争夺殖民地瓜分世界的历史,促进了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对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三、课堂总结
由于德、日、意三国结成了法西斯同盟,轴心国形成,加上法西斯蓄意发动战争,准备充分。
通过“闪电战”“偷袭战”等方式,在二战初期,法西斯侵略屡屡得手。
法西斯不断扩大侵略,促使全世界反法西斯国家开始走向联合,促进了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从此,反法西斯国家协调作战、相互联合,最终战胜了法西斯。
历史告诉我们: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不同的国家能够联合起来,共同对付人类和平与发展面临的挑战。
3板书设计
4教学反思
本节课条理比较清晰,从七七事变、德国“闪电战”突袭波兰开始讲解战争的爆发,到德军进攻苏联,日军偷袭珍珠港,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可以说,环环紧扣,步步深入,能够让学生在教学内容的逐步展开中掌握知识,形成自己的态度与情感。
本节课有待改进的地方是给予学生问题讨论的时间尚不够充裕,学生尚没有充分地展现自己的观点,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观点的碰撞比较缺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