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学试题库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逻辑学试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

1.逻辑形式之间的区别,取决于(c )
A、思维的内容
B、语言表达形式
C、逻辑常项
D、逻辑变项
2.性质命题逻辑形式之间的区别,取决于(a )
A、量项和谓项
B、主项和联项
C、联项和量项
D、主项和谓项
3.复合命题逻辑形式之间的区别,取决于(d )
A、肢命题
B、逻辑联结词
C、肢命题的真假
D、肢命题的组合
4.两个假言命题的逻辑形式相同,是指(d )相同。

A、前件和后件
B、前件和联结词
C、后件和联结词
D、联结词
5.“p∧q”与“r∨s”这两个逻辑形式,它们的(d )
A、变项和常项都相同
B、变项不同但是常项相同
C、常项相同但是变项不同
D、变项和常项都不同
6.如果A与B两个命题的变项相同,则它们的常项(b )
A、可能相同
B、不可能相同
C、不可能不同
D、一定相同
7.“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一句话中,“群众”是(c )
A、单独、集合概念
B、单独、非集合概念
C、普遍、集合概念
D、普遍、非集合概念
8.如果“有A是B”、“有A不是B”、“有B不是A”都真,则(a )
A、A与B都是单独概念
B、A是单独概念,B是普遍概念
C、A与B都是普遍概念
D、A是普遍概念,B是单独概念9.“张三是中国青年”一句话中,“中国青年”是(b )
A、单独、集合概念
B、单独、非集合概念
C、普遍、集合概念
D、普遍、非集合概念
10.命题“鲁迅的小说不是一天能看完的”和“鲁迅的小说最长不过三万字”中的“鲁迅的小说”(b )
A、都是集合概念
B、前者是集合概念,后者是非集合概念
C、都是非集合概念
D、前者是非集合概念,后者是集合概念11.“小王是中国人”一句话中,“中国人”是(b )
A、单独、集合概念
B、单独、非集合概念
C、普遍、集合概念
D、普遍、非集合概念
12.在下列两概念中具有矛盾关系的是()
A、黑、白
B、对称关系、非对称关系
C、马克思主义、非马克思主义
D、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国家13.“美国”和“纽约”这两个概念的外延关系是(a )
A、真包含
B、真包含于
C、交叉
D、全异
14.“《藤野先生》”和“《朝花夕拾》”的外延关系是(d )
A、真包含于
B、真包含
C、交叉
D、全异
15.“印度”和“亚洲”这两个概念的外延关系是( b )
A、真包含
B、真包含于
C、交叉
D、全异
16.如果所有的A都是B,有的B不是A,那么A与B外延间的关系是(c )
A、全同
B、真包含
C、真包含于
D、交叉
17.如果有的A是B,有的A不是B,那么A与B外延间的关系是(d )
A、全同
B、真包含于
C、真包含
D、真包含或交叉
18.“地球”与“亚洲”这两个概念外延间的关系是(a)
A、真包含
B、真包含于
C、交叉
D、全异
19.“亚洲”与“中国”这两个概念外延间的关系是(b )
A、真包含
B、真包含于
C、交叉
D、全异
20.定义过窄中的“定义项”和“被定义项”的外延关系、划分多出子项中的“母项外延”与“各子项外延之和”关系分别是()
A、真包含、真包含
B、真包含、真包含于
C、真包含于、真包含
D、真包含于、真包含于
21.定义过宽中的“定义项”和“被定义项”的外延关系、划分不全中的“母项外延”与“各子项外延之和”关系分别是()
A、真包含、真包含
B、真包含于、真包含
C、真包含、真包含于
D、真包含于、真包含于
22.“《孔乙已》”和“《鲁迅全集》”的外延关系是()
A、真包含于
B、真包含
C、交叉
D、全异
23.乒乓球比赛和象棋比赛中的“输”和“赢”这两个概念的外延关系分别是()
A、都是矛盾关系
B、前者是矛盾关系,后者是反对关系
C、都是反对关系
D、前者是反对关系,后者是矛盾关系
24.“《阿Q正传》”和“《呐喊》”的外延关系是()
A、真包含于
B、真包含
C、交叉
D、全异
25.羽毛球比赛和象棋比赛中的“输”和“赢”这两个概念的外延关系分别是()
A、都是矛盾关系
B、前者是矛盾关系,后者是反对关系
C、都是反对关系
D、前者是反对关系,后者是矛盾关系
26.“商品包括自行车、缝纫机、电视机等,无论何种类型的商品,都是为专门出售而生产的劳动产品”这几个命题对“商品”这个概念是()来说明的。

A、仅从内涵方面
B、仅从外延方面
C、先从内涵,再从外延方面
D、先从外延,再从内涵方面
27.“所有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一百八十度”这一命题中,“所有”和“是”分别是()
A、量项和质
B、联项和量项
C、特称和肯定
D、周延和不周延
28.在“有S不是P”中,S和P不可能有欧拉图()所示之关系。

A、、
C、

29.在“有的S是P”这个特称肯定性质命题中,量项“有的”的逻辑含义是()
A、一部分
B、少数
C、至少有一个
D、大多数
30.SEP命题的“主项”和“谓项”的周延情况分别是()
A、周延、不周延
B、周延、周延
C、不周延、周延
D、不周延、不周延
31.SOP命题的“主项”和“谓项”的周延情况分别是()
A、周延、周延
B、周延、不周延
C、不周延、周延
D、不周延、不周延
32.在S与P可能具有的五种外延关系中,下列命题形式真假情况为二真三假的是()
A、SAP
B、SEP
C、SIP
D、SOP
33.若“有S是P”、“有S不是P”、“有P不是S”三个命题均真,则S与P具有()关系。

A、全同
B、真包含于
C、真包含
D、交叉
34.若(),则SIP真,且SOP真。

A、S与P全同
B、S真包含于P
C、S真包含P
D、S与P全异
35.如果S真包含于P,则下列命题均为真的是()
A、SAP、SIP
B、SEP、SOP
C、SIP、SOP
D、SEP、SIP
36.如果S与P全同,则下列命题为真的是()
A、SAP、SEP
B、SAP、SIP
C、SIP、SOP
D、SEP、SOP
37.如果S与P全异,则下列命题为真的是()
A、SAP、SEP
B、SEP、SOP
C、SIP、SOP
D、SEP、SIP
38.具有反对关系的两个性质命题之间的关系是()
A、可同真、可同假
B、不可同真、可同假
C、可同真、不可同假
D、不可同真、不可同假
39.具有矛盾关系的两个性质命题之间的关系是()
A、可同真、可同假
B、可同真、不可同假
C、不可同真、可同假
D、不可同真、不可同假
40.具有下反对关系的两个性质命题之间的关系是()
A、可同真、可同假
B、可同真、不可同假
C、不可同真、可同假
D、不可同真、不可同假
41.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SAP→PAS
B、SOP→POS
C、SIP→PAS
D、SOP→﹁PIS
42.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SAP→PO﹁S
B、SOP→POS
C、SIP→POS
D、SOP→PIS
43.已知“所有的青年都是团员”为假,根据性质命题的对当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有的青年是团员”为真。

B、“所有的青年都不是团员”为真。

C、“有的青年是团员”为假。

D、“有的青年不是团员”为真。

44.已知SOP真,SEP假,则S与P外延间关系的全部可能性是()
A、真包含、全异
B、交叉、全异
C、全异、真包含于
D、真包含、交叉
45.已知POS真,SEP假,则S与P外延间关系的全部可能性是()
A、真包含、全异
B、交叉、全异
C、真包含、交叉
D、真包含于、交叉
46.已知下面三句话一真两假,
(1)有S是P;
(2)有S不是P;
(3)有P不是S。

则S与P外延间的关系是()
A、全同
B、真包含于
C、真包含
D、交叉
47.在S与P可能具有的五种外延关系中,下列命题形式真假情况为三真二假的是()
A、SAP
B、SEP
C、SIP
D、SOP
48.若两个性质命题变项都相同,而常项都不同,则这两个性质命题对当关系是()
A、差等关系
B、反对关系
C、矛盾关系
D、下反对关系
49.在三段论推理“所有P都是M,有的S不是M;所以,有的S不是P”中,()
A、小项在前提和结论中均周延
B、小项在前提和结论中均不周延
C、大项在前提和结论中均不周延
D、中项在前提中周延两次
50.下列三段论推理,形式正确的是()
A、大学教师都是知识分子,科研工作者都是知识分子,
所以大学教师都是科研工作者。

B、鸟都会飞,舵鸟不会飞,所以舵鸟不是鸟。

C、没有一个女学生考试时是作弊的,李阳不是女生,
所以李阳考试时不是作弊的。

D、男生都需要参加这次考试,我不是男生,所以我不需要参加这次考试。

51.“有些动物不是胎生的,哺乳动物都是胎生的,所以有些动物不是哺乳动物。

”这一三段论的格式是()
A、第二格AOO式
B、第三格AOO式
C、第二格OAO式
D、第三格OAO式
52.“鲸不是鱼,因为鲸不是用鳃呼吸的,而鱼是用鳃呼吸的。

”这一三段论的格
式是()
A、第二格EAE式
B、第三格EAE式
C、第二格AEE式
D、第三格AEE式
53.下列为有效的三段论格式的是()
A、第一格AEE式
B、第二格AI I式
C、第三格AAA式
D、第四格IAI式
54.下列为有效的三段论格式的是()
A、第一格AEE
B、第二格AII
C、第三格AAA
D、第四格EIO
55.下列为有效的三段论格式的是()
A、第一格AOO
B、第二格AAA
C、第三格AEE
D、第四格EAO
56.概念外延间的真包含关系的关系性质是()
A、对称、传递关系
B、非对称、非传递关系
C、对称、反传递关系
D、反对称、传递关系
57.“命题A反蕴涵B,B反蕴涵C,所以A反蕴涵C”和“A与B不等值,B 与C不等值,所以A与C不等值”这两个关系推理()
A、都有效
B、前者有效,后者无效
C、都无效
D、前者无效,后者有效
58.概念外延间的交叉关系的关系性质是()
A、对称、传递关系
B、非对称、非传递关系
C、对称、反传递关系
D、对称、非传递关系
59.就下岗职工人数看,甲、乙两厂均比丙、丁两厂人数多。

再加上以下()条件,可断定戊厂的下岗职工比丁厂的下岗职工人数多。

A、戊厂比甲厂下岗职工人数多
B、甲厂比乙厂下岗职工人数少
C、戊厂比乙厂下岗职工人数少
D、丙厂比戊厂下岗职工人数少60.“中国女子排球队输给了巴西女子排球队;巴西女子排球队输给了古巴女子排球队;所以,中国女子排球队输给了古巴女子排球队。

”这一关系推理是()
A、正确的对称性关系推理
B、正确的传递性关系推理
C、错误的对称性关系推理
D、错误的传递性关系推理
61.如一必要条件假言命题的(),则这一命题必为假。

A、前件真,后件真
B、前件假,后件假
C、前件假,后件真
D、前件真,后件假
62.“这场球赛,或者英国队胜,或者德国队胜,或者两队踢平。

德国队没有胜,英国队也没有胜,所以,两队踢平。

”该推理属于()
A、联言推理
B、选言推理
C、假言推理
D、二难推理
63.“如果二角对顶,那么二角相等”可变换为等值于它的命题是()
A、如果二角相等,那么二角对顶
B、只有二角相等,二角才对顶
C、如果二角不对顶,那么二角不相等
D、只有二角对顶,二角才相等64.以“如果要增强企业活力,就必须进行体制改革”和“不进行体制改革”为前提,可推出的必然结论为()
A、不要增强企业活力
B、既要增强企业活力,又必须进行体制改革
C、能增强企业活力
D、或者要增强企业活力,或者必须进行体制改革65.必要条件假言推理的否定前件式可用符号表示为()
A、(p→q)∧p→q
B、(p→q)∧﹁q→﹁p
C、(p←q)∧﹁q→﹁p
D、(p←q)∧﹁p→﹁q
66.如果一个由两个选言肢组成的不相容的选言命题是真的,那么它的两个选言肢()
A、可同真可同假
B、可同真不可同假
C、不可同真可同假
D、不可同真不可同假
67.如果“p蕴涵q”真且“p等值于q”假,则()
A、p、q都真
B、p、q都假
C、p真q假
D、p假q真
6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联言、相容选言、不相容选言和假言命题的肢命题均可同真。

B、联言、选言和假言命题的肢命题均至少有一个真。

C、前后件同真同假时,充分、必要和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命题均真。

D、前后件一真一假时,充分、必要和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命题均假。

69.已知“只有小王学习成绩好,他的思想品德才好”为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王学习成绩好而且思想品德好。

B、小王学习成绩好但是思想品德不好。

C、小王学习成绩不好但是思想品德好。

D、小王学习成绩不好思想品德也不好。

70.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小张或者学习方法不正确,或者学习态度不端正;小张学习方法不
正确;所以小张学习态度端正。

B、如果“A不大于B”假,则“C等于D”真;C不等于D;所以A不
大于B假。

C、他或者是在城里长大的,或者是在乡下长大的;已知“他不是在城
里长大的”为假;所以“他不是在乡下长大的”为真。

D、如果这是一部值得看的电影,那么它或者思想性强或者艺术性高;
这部电影的思想性不强;所以这部电影不值得看。

71.已知下面三句话一真两假,
(1)只有a大于b,d才大于c;
(2)如果d大于c,则b大于c;
(3)d大于c。

则abcd从大到小顺序是()
A、dcba
B、abcd
C、cdba
D、abdc
72.以“A而且B”和“非B或者C”为前提进行演绎推理,可得出的结论是()
A、A并且非B
B、B并且非C
C、B并且C
D、A并且非C
73.若“并非所有的花都是红的”这一命题为真,则下列为真的命题是()
A、有的花是红的
B、有的花不是红的
C、并非有的花是红的
D、并非有的花不是红的
74.人们常说,落后就要挨打。

下列说法中与上述说法的意思最为相近的是()
A、只要我们经济搞上去了,我们就谁也不怕
B、经济上不去其实关系不大,关键要增强我们的军事实力,
有了强大的国防力量,我们就不会挨打
C、挨打的都是一些小国、弱国
D、回顾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一个国家要想不挨打,
其经济、军事、科技等实力就不能太落后
75.(1)(p∧q)→(p∨q)和(2)(p→q)→(﹁q→﹁p)两个推理形式中,其是否有效的情况是()
A、(1)(2)均有效
B、(1)(2)均无效
C、(1)有效,(2)无效
D、(1)无效,(2)有效
76.从个别性的前提得到个别性结论的推理是()
A、演绎推理
B、归纳推理
C、类比推理
D、必然性推理
77.求同求异并用法的特点是()
A、先求同后求异
B、先求异后求同
C、两次求同,一次求异
D、两次求异,一次求同
78.与简单枚举法相比,科学归纳法可行性程度()
A、降低
B、提高
C、相同
D、有高有低
79.南极的企鹅是“滑雪健将”,每小时能滑雪30公里。

人们观察修企鹅滑雪时认肚皮贴在雪面上,雪面承受全身重量,双脚作“滑雪杖”蹬动。

人们由此设计了“极地汽车”,车身贴在雪面上,两边的“轮勺”作“滑雪杖”,这样,极地越野汽车试制成功了,时速可达50公里,比企鹅还快。

这一陈述中包含了()推理。

A、演绎
B、归纳
C、类比
D、求异法
80.简单枚举归纳推理与类比推理的相同点之一是()
A、从个别到一般
B、从个别到个别
C、结论都是或然性的
D、前提蕴涵结论
二、双项选择题。

1.下列表示“划分”这个概念内涵的语句是()
A、什么是划分?
B、划分包括母项、子项和根据三个要素
C、划分按层次可分为一次划分和连续划分
D、正确的划分是遵守划分规则的
E、划分是把一个属概念,按一定的标准分成若干种概念,
以明确概念外延的逻辑方法
2.若“A可以分为B、C”是一正确的划分,则B与C的外延一定不能是()
A、全异关系
B、反对关系
C、矛盾关系
D、交叉关系
E、属种关系
3.下列逻辑形式特征相同的命题组是()
A、SEP与SIP
B、﹁(SAP)与SOP
C、SAP与PAS
D、SOP与POS
E、SA﹁P与SEP
4.断定一主项与谓项均周延的性质命题为真,则断定了主项与谓项具有()或()关系。

A、同一
B、交叉
C、真包含
D、矛盾
E、反对
5.下列公式中,与﹁p∧q等值的有()
A、﹁(﹁p→﹁q)
B、﹁(p∧﹁q)
C、﹁(p←q)
D、﹁p→﹁q
E、﹁p↔q
6.如果p→q,p←q和p↔q都真,则()或()
A、p真q真
B、p真q假
C、p假q真
D、p假q假
E、p与q至少一真
7.下列违反矛盾律的命题是()
A、SAP∧SEP
B、SIP∧SO﹁P
C、﹁(SAP)∧﹁(SEP)
D、SAP∧﹁(SIP)
E、﹁(SAP)∧﹁(SOP)
8.设SOP假,则下列为真的是()
A、SI﹁P
B、SE﹁P
C、SIP
D、SA﹁P
E、SEP 9.完全归纳推理是一种()和()推理。

A、必然性
B、或然性
C、科学归纳推理
D、求因果
E、从个别到一般的
10.一主项与谓项均周延的性质命题为真,则其主谓项具有()关系。

A、反对
B、交叉
C、真包含
D、矛盾
E、同一
11.不适用于“单独概念”的逻辑方法有()
A、限制
B、概括
C、定义
D、划分
E、分解
12.下列推理属于必然性推理的有()
A、演绎推理
B、完全归纳推理
C、简单枚举归纳推理
D、科学归纳推理
E、类比推理
13.下列推理中,属于或然性推理的是()
A、三段论推理
B、求同法推理
C、对当关系推理
D、枚举归纳推理
E、换质法推理
14.下列各组命题中,可同假的是()
A、SAP与SOP
B、SAP与PES
C、SEP与PIS
D、SOP与PIS
E、PIS与PAS
15.如果SAP与SEP中恰有一假,则必然有()。

A、SIP与SOP中恰有一真
B、SAP与SIP恰有一假
C、SEP与SOP恰有一假
D、SIP与SOP恰有一假
E、SAP与SIP恰有一真
16.如果主谓项相同,根据“逻辑方阵”,由命题E真,可得出的结论有()
A、A真
B、A假
C、O真
D、O假
E、I真
17.下列三段论推理,形式正确的有()
A、大学教师都是知识分子,科研工作者都是知识分子,所以有的大学教师
是科研工作者。

B、没有一个女学生考试时是作弊的,李阳不是女生,所以李阳考试时不是
作弊的。

C、鸟都会飞,鸵鸟不会飞,所以鸵鸟不是鸟。

D、有的非金属能导电,因为石墨是非金属,而石墨能导电。

E、翻译要学好外语,我不是翻译,所以我不要学好外语。

18.已知“如果小丁在师大,那么小王在工大”为假,则()为真。

A、小丁或小王在师大
B、小丁在师大且小王在工大
C、小丁或小王不在工大
D、小丁不在师大且小王不在工大
E、只有小王在工大,小丁才在师大
19.下列推理形式有效的是()
A、(p→q)∧﹁p→﹁q
B、(p←q)∧p→q
C、(p∨q)∧﹁q→p
D、(p←q)∧q→p
E、(p∨q)∧p→﹁q
20.下列结论能借助于完全归纳推理得出的有()
A、天下乌鸦一般黑
B、础润而雨,月晕而风
C、在阶级社会中,生产关系也就是阶级关系
D、24和28之间没有质数
E、春夏秋冬周而复始
21.下列推理,根据对当关系中的反对关系而进行的有效推理是()
A、﹁(SAP)→ SEP
B、SAP→﹁(SEP)
C、﹁(SEP)→ SAP
D、SEP→﹁(SAP)
E、SAP→﹁(SOP)
22.类比推理和不完全归纳推理的相同点有()
A、前提真时结论未必真
B、思维进程相同
C、都是或然性推理
D、推理结构相同
E、都是必然性推理
23.下列推理符合排中律要求的有()
A、SAP假推出SOP真
B、SEP真推出SIP假
C、SAP真推出SIP真
D、SEP真推出SAP假
E、SIP假推出SEP真
24.如果命题A与命题B矛盾,则下列断定违反逻辑基本规律的公式是()
A、A而且非B
B、非A而且B
C、并非“非A而且非B”
D、A而且B
E、非A而且非B
25.与“只有不跳马,才出车”相等值的命题是()
A、并非不跳马也不出车
B、如果不跳马,那么出车
C、并非既跳马又出车
D、如果出车,那么不跳马
E、或者跳马,或者出车
26.“男人”、“学生”和“女青年”这几个概念之间可能存在着的外延关系有()
A、真包含
B、同一
C、交叉
D、全异
E、真包含于
27.若概念S真包含概念P,则下列性质命题()为真。

A、SAP
B、SEP
C、SIP
D、SOP
E、SE非P
28.现有(1)“小张和小王都是团员”和(2)“小张和小王是同学”这两个命题,则()
A、(1)(2)均为简单命题
B、(1)(2)均为复合命题
C、(1)为简单命题,(2)为复合命题
D、(1)为复合命题,(2)为简单命题
E、(1)为联言命题,(2)为关系命题
29.“并非只要你努力,就能学好外语”,该命题的等值命题是()
A、你很努力但不能学好外语
B、你很努力或不能学好外语
C、如果你很努力,那么就能学好外语
D、并非只有学好外语,你才是努力的
E、你不努力,也能学好外语
30.已知命题“﹁p∧q”,则它的负命题的等值命题是()
A、﹁p∨﹁q
B、p∨﹁q
C、q→p
D、p←﹁q
E、﹁p→q
31.以“所有的基本粒子都是有内部结构的”为前提,可以推出()
A、基本粒子不是没有内部结构的
B、有的有内部结构的不是基本粒子
C、基本粒子不是有内部结构的
D、有的有内部结构的是基本粒子
E、没有有内部结构的是基本粒子
32.以PAM为一前提,增补()或者()为另一前提,可必然推出SOP。

A、SIM
B、SOM
C、MOS
D、MES
E、SAM
33.以﹁p为一前提,应增补()或()为另一前提,可必然推出结论﹁q。

A、p→﹁q
B、q→﹁p
C、p∨﹁q
D、q↔p
E、p∨q
34.联言推理的正确形式有()和()
A、简单构成式
B、组合式
C、分解式
D、简单破坏式
E、肯定否定式
35.下列对概念的限制错误的是()
A、青年人→河南的青年人
B、河南省→郑州市
C、联合国→美国
D、知识分子→大学教师
E、商品→电视机
36.下列三段论中属于第一格有效式的是()
A、AAA
B、AEE
C、EAE
D、AOO
E、III 37.当“有A不是B”假而“有B不是A”真时,A与B的外延关系应为()
A、A真包含B
B、交叉
C、A真包含于B
D、B真包含A
E、B真包含于A
38.下列各组命题中,具有矛盾关系的是()
A、SOP与SE﹁P
B、(p→q)与(p∧﹁q)
C、SI﹁P与SEP
D、(p→q)与(p∧q)
E、SIP与SOP
39.当一个三段论的形式有效而结论虚假时,它的两个前提必定()A都是假的、B、必定一真一假C、至少有一个假的
D、至少有一个真的
E、或者大前提假或者小前提假
40.下列关系中同时具有对称性和传递性的是()
A、概念间的全同关系
B、概念间的真包含关系
C、命题间的矛盾关系
D、命题间的等值关系
E、命题间的蕴涵关系
41.“只有刻苦学习,才能取得好成绩”等值于()
A、如果刻苦学习,就能取得好成绩
B、如果不刻苦学习,就不能取得好成绩
C、如果取得了好成绩,学习就一定是刻苦的
D、如果没取得好成绩,学习一定不刻苦
E、只有不刻苦学习,才不能取得好成绩
42.下列推理中,有效的是()
A、﹁(SEP)→SAP
B、SO﹁P→PO﹁S
C、SA﹁P→SE﹁P
D、﹁(SIP)→SOP
E、SAP→PAS
43.以p为一前提,应增补()为另一前提进行有效推理,可得结论﹁q
A、﹁p↔q
B、p强析取q
C、p←﹁q
D、﹁q→p
E、p∨q
三、多项选择题
1.概念外延间的关系中,属于对称关系的是()
A、同一关系
B、真包含关系
C、真包含于关系
D、交叉关系
E、全异关系
2.在下列命题中,违反矛盾律要求的有()
A、(p→q)∧(p∧﹁q)
B、(p←q)∧(﹁p∧q)
C、(p∧q)∧(﹁p∨﹁q)
D、(p∨q)∧(﹁p∨﹁q)
E、(p∧q)∧(﹁p∧﹁q)
3.由前提“p→(q∧r)”再加上前提(),或必然得出结论﹁p。

A、q∨r
B、q∧﹁r B、q∧r
D、﹁q∧﹁r
E、﹁q∧r
4.下列推理形式中,有效式为()
A、SIP→PE﹁S
B、SA﹁P→SE﹁P
C、SE﹁P→SAP
D、SEP→SA﹁P
E、SIP→SO﹁P
5.以SAM和MAP为前提进行三段论推理,将所得结论作前提,再进行换位换位法推理,能必然推得的结论是()
A、SA﹁P
B、﹁POS
C、﹁SI﹁P
D、﹁PES
E、﹁PA﹁S
四、不定项选题。

1.一主项与谓项均不周延的性质命题为真,则其主谓项可能具有()关系。

A、全同
B、真包含于
C、真包含
D、交叉
E、全异
2.不适用于“范畴”的逻辑方法有()
A、限制
B、概括
C、属加种差定义法
D、划分
E、分解
3.如果主谓项相同,根据“逻辑方阵”,由命题E真,可得出的结论有()
A、A真
B、A假
C、O真
D、O假
E、I假
4.下列三段论推理,形式正确的有()
A、大学教师都是知识分子,科研工作者都是知识分子,所以有的大学教师
是科研工作者。

B、没有一个女学生考试时是作弊的,李阳不是女生,所以李阳考试时不是
作弊的。

C、鸟都会飞,鸵鸟不会飞,所以鸵鸟不是鸟。

D、有的非金属能导电,因为石墨是非金属,而石墨能导电。

E、翻译要学好外语,我不是翻译,所以我不要学好外语。

5.已知“如果小丁在师大,那么小王在工大”为假,则()为真。

A、小丁或小王在师大
B、小丁在师大且小王在工大
C、小丁或小王不在工大
D、小丁不在师大且小王不在工大
E、只有小王在工大,小丁才在师大
6.下列各式为重言式的有()
A、(p→q)∧﹁p→﹁q
B、(p←q)∧p→q
C、(p∨q)∧﹁q→p
D、(p←q)∧q→p
E、(p∨q)∧p→﹁q
7.下列推理属于或然性推理的有()
A、性质命题直接推理
B、完全归纳推理
C、科学归纳推理
D、三段论
E、传递性关系推理8.下列结论能借助于完全归纳推理得出的有()
A、天下乌鸦一般黑
B、础润而雨,月晕而风
C、在阶级社会中,生产关系也就是阶级关系
D、24和28之间没有质数
E、春夏秋冬周而复始
9.下列推理符合排中律要求的有()
A、SAP假推出SOP真
B、SEP真推出SIP假
C、SAP真推出SIP真
D、SEP真推出SAP假
E、SIP假推出SAP假
10.类比推理和不完全归纳推理的相同点有()
A、前提真时结论未必真
B、思维进程相同
C、都是或然性推理
D、推理结构相同
E、都是必然性推理
五、判断题。

1.在“历史的逻辑决定了人类社会一定向前发展”一句话中,“逻辑”一词的含义是思维规律。

2.语法中被称为同义词的现象是指同一个概念用不同的语词来表达。

3.“正方形就是四边相等的四边形”这一定义的错误是“定义过宽”。

4.根据“逻辑方阵”中的反对关系,A真,能够推E假,I真,O假。

5.在三段论推理中,结论是特称的,前提之一必特称。

6.当肢命题都假时,假言命题必真,联言和选言命题必假。

7.当A取值为真时,“A反蕴涵B”必真。

8.“C不是D,因为A是B,已知若A不是B,则C是D。

”这一三段论推理形式是正确的。

9.“他或者会下围棋或者会打桥牌”这个选言命题等值于假言命题“他如果会下围棋,就不会打桥牌”。

10.遵守形式逻辑的要求,只是正确思维的必要条件。

11.一个正确的三段论推理,中项可以周延两次。

12.“人的认识能力既是有限的,也是无限的”这句话违反了矛盾律。

13.“并非小王是团员而且是班干部”等值于“小王或者不是团员,或者不是班干部”。

14.当A取值为真时,对任何肢命题B而言,“A蕴涵B”必真。

六、填空题。

1.就概念的外延关系而言,“青年教师”与“中年教师”具有()关系,“非对称关系”与“传递关系”具有()关系。

2.当S与P的外延关系具有()关系或()关系时,并非SOP为真。

3.若p为任意值(真或假),要使p→q真,则q应取值为();要使p←q真,则q应取值为()。

4.式逻辑基本规律中的()律,当“只有小王上场,甲队才能获胜”为真时,联言命题()为假。

5.知R为反对称关系,由aRb前提,可必然推出的结论是()。

6.已知一有效第四格三段论的结论为E命题,则这一三段论的式为()。

7.﹁(p∧q)→r和﹁r为前提进行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可必然得出的结论是()。

8.“中国或者搞资本主义的现代化,或者搞社会主义的现代化,二者必居其一”和“景阳岗上的武松,或者把老虎打死,或者被老虎吃掉,二者必居其一”所具有的共同逻辑形式,若用p、q作变项,可表示为()
9.“周总理既是伟大的政治家,又是伟大的军事家”这一命题中,“伟大的政治家”和“伟大的军事家”在外延上具有()关系,“周总理”和“伟大的政治家”在外延上具有()关系。

10.若SAP取值为真,则SIP取值应为(),SOP取值应()。

11.与﹁(p∧q)这个负命题相等值的命题是()。

12.根据形式逻辑基本规律的()律,若“p→q”取值为真,则联言命题()取值为假。

13.若p→q取值为假,则p∧q取值为(),p∨q取值为()。

14.若p→q取值为假,则p∧﹁q取值为(),﹁p∨q取值为()。

15.一个性质命题的谓项不周延,这个命题的质是();一个性质命题的主项不周延,这个命题的量是()。

16.若SIP为真,则PO﹁S取值应为()。

17.若﹁p∨q为真,q为假,则﹁p取值应为()
18.在“并非‘如果p,那么q’”中,逻辑常项是(),变项是()。

19.“非集合概念”这个概念的属概念是(),矛盾概念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