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福建省福清市华侨中学语文高三上期末经典试题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5届福建省福清市华侨中学语文高三上期末经典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1.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做一棵城市树需要勇气
毕淑敏
城市中的树比乡村当中的树,要更经得起吵闹。
乡村是安静的,有黎明前的黑暗和黄昏的炊烟,城里的树却要被五花八门的噪音轰得聋掉。
如果把城市里的树叶和乡村的树叶堆到一起,拿一把音又来测它们对声音的反应,乡村的树叶一定是灵敏和易感的,像婴儿一样好奇。
城市的树叶却像饱经沧桑的老汉,有点大智若愚地呆傻在里面。
城市的树比旷野当中的树,要肮脏许多。
它们的脸上蒙着汽油、柴油和地沟油的复合膏脂。
旷野当中的树,即使屹立在沙尘暴中,满了黄土的斗篷上点缀着不规则的石英屑,寒怆粗糙,却有着浑然一体的本色和单纯。
城市的树比起峡谷当中的树,要谨小慎微得多。
不可以放肆地飞舞杨花柳絮,那会让很多娇弱的城里人过敏。
人们用无性繁殖的方法让绿化扩数,那些太一致太规整的树林,让人感觉不到树的天性,仿佛列队的锡兵。
只有峡谷中的树,才是精神抖擞风流倜傥的。
城市的树比山峰上的树,要多经几番挣扎磨难,还有突如其来的突变。
下雪之后,勤快的人们会把融雪剂堆积在树干深处。
无声无息地渗透下去,春夏之交才显出谋杀的威风,盛年的树会被腌得一蹶不振。
城市当中的树比之平原之中的树,多和棍棒金属之类打交道。
平原的树,只限被请去做梁做檩,虽死犹荣。
城市当中的树,却是要年年岁岁屡遭劫难。
手脚被剁掉,冠发被剃去,腰肢被捆绑上一种叫作“瀑布灯”的电线,到了夜晚的时候,原本朴素的树就变成了圣诞树一样的童话世界,有了虚无缥缈的仙气。
说了这许多城市树的委屈,它们也有得天独厚的享受。
当乡下的树把根系拼命往地底下扎,在大旱之年汲取水分的时候,城市里的树却能喝到洒水车喷下的甘霖。
可惜当
暴风雨突袭,最先倒伏的正是那些城里的大树,它们头重脚轻软了根基。
说了这许多城市树的委屈,它们也有得天独厚的享受。
当乡下的树把根系拼命往地底下扎,在大旱之年汲取水分的时候,城市里的树却能喝到洒水车喷下的甘霖。
可惜当暴风雨突袭,最先倒伏的正是那些城里的大树,它们头重脚轻软了根基。
城市的树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常常被人抚摸。
只是我至今也闹不明白,倘若站在一棵树的立场上,被人抚摸是好事还是坏事?窃以为凶多吉少。
树是一条鲜活生命,喜欢自由自在我行我素。
它不是一朵云或一条狗,也不是恋人的手或是一沓钞票。
若干得了“50肩”的半老不老之人,为了自己的胳脖康复,揪住树的胳膊荡秋千。
他们兴高采烈地运动着,听不到树的叹息。
城市的树还像城市里的儿童一样,常常被灌进各式各样的打虫药。
这究竟是树的幸福还是树的苦难?看到树上的虫子在药水的毒杀下,如冰馓一般落下,铺满一地,不禁在思忖:树若在山中沐浴临风摇头晃脑,还会生出这般饶密的虫群吗?
如此说来,做一棵城市里面的树,是需要勇气的。
它们背井离乡到了祖先所不熟悉的霓虹灯下,那地域和风俗的差池,怕是比一个民工所要遭受的惊骇还要大吧?它们把城市喧嚣的废气吞进叶脉,把芜杂的音响消弭在摇曳之中,它们夜深了还不能安眠,因为不肯熄灭的路灯还在照耀着城市。
路灯在某种程度上成了打了折扣的太阳,哺育着附近的叶子。
不信你看,每年深秋最后抖落残绿的树,必定是最靠近电线杆子的那一株。
有的人像树,有的人不像树。
像树的人,有人在乡下,有人城市。
城市里的树,骨子里不再是树了,变成了人的一部分,最坚忍最朴素的一丛,无语地生活着。
(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几段,将城市里的树和乡村的树、旷野的树、峡谷的树、山峰的树、平原的树等作对比,形象地诉说了城市树的种种委屈。
B.文章还描写了城市的树得天独厚的享受和好处,看似优越和幸福的生活,实际上是天性被抑制、失去自由的生活。
C.城市里的树能绿化环境,消除噪音,改善城市空气质量,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利益,同时也被化学药品、灯光设施等无情地伤害着。
D.文章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城市的树叶却像饱经沧桑的老汉”用比拟手法表现了城市数树所经历的种种磨难和痛苦。
2.“如此说来,做一棵城市里面的树,是需要勇气的”这句话在文中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3.“城市里的树,骨子里不再是树了,变成了人的一部分,最坚忍最朴素的一丛,无
语地生活着。
”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芦苇,激荡人心的大美
李汉荣
①绿树拥岸、蜿蜒流淌的河是很美的,要说河的最美的地方,那肯定是芦苇荡。
②对河流的审美并不需要多高的美学修养,河流有一种天生的打动人的美的力量,她闪烁的波光,她婉转的河岸,她或激越或温柔的流水的声音,她的周围和上空旋绕的鸟的身影,她的波光里明灭起落的星星的倒影、银河的倒影和云的倒影,从她身上弥漫而来的湿润清爽的空气……这一切,通过视觉、听觉、嗅觉和触觉全方位地感染你、渗透你、浸润你,河流很快就笼罩和充满了你,此时,你没有别的感觉,你只有一个感觉:河流真好,真爽,真美啊。
③你不想再远离河流了,你就入迷地站在河风里,站在河的絮语里,你举目四望,河流太好看了,目光都不知该停放在哪个地方,因为每一个地方都是美景,都是亮点。
④你该把目光投向哪里呢?你知道了“美不胜收”这个词的来历,要是古人不造这个词,面对了河流,你也会在此时此刻造出这个词来的,不然,你会觉得对不起河流。
⑤这时,你看见了河湾里那大片大片的芦苇荡。
⑥那么浓郁热烈的绿,像旗帜招展在河流的身体上。
微风吹来,苇浪就开始有节奏地起伏,那么绵软、优雅、节制,那么美好的动作。
也许只有芦苇能做出这么美好的动作。
风大起来了,苇浪起伏的弧度明显放大了,眼看要匍伏在地上,然而并没有完全伏下去,你也不愿意看见可爱的芦苇做出这么委屈的姿势。
芦苇们互相依托着、呼应着,只把柔韧的腰弯到有几份悲壮的程度,就又挺起来,然后随了风继续那哀而不伤、伏而不倒的动人舞蹈。
⑦是的,水在流动,风在跑动,岸在移动,在变动不居的河流里,在变动不居的岁月里,芦苇们不知听到了谁的暗示,不声不响地在低处做着准备,然后集结成浩荡的军队呼啦啦开出来,就在流动的河里,流动的时间里,流动的生活里,切割了这么一些安静的、绿色的岛屿,宣告美的征服和温柔的占领。
让我们看到:许多东西在不停地变化、流逝,许多事物在无可挽回地快速远离我们,但是,仍然有一些东西没有变,仍然有一些可爱的事物停留了下来,并且远远近近地陪伴着我们,它们时时眺望着我们,也被我们时时眺望,比如:你正在凝视的那一片片芦苇,此时,它在接受你投去的目光,它那么安静,深邃,它似乎要把你清澈、深情的目光收藏起来,把你的美好年华收藏起来,若干年后,当你老眼昏花了,它再把它收藏的你青春的情怀,把它收藏的你早年的目光,都还给你,重新放进你的瞳仁。
⑧到了秋天,苇花如弥漫的白雪,被覆盖的河滩成了起伏的雪原,走近它,你能听见大地深长、细微的呼吸,你能感受到一种只有从风浪和霜寒中一路走来才会有的那种深沉、忧郁、而依然保持着纯真情操的成熟之美和内在之美。
在苇花的雪浪里行走,你会重新发现你内心深处原来有一片柔软地带,此时它正在落雪,正在不断展开灵魂的空阔和洁白。
⑨许多个秋夜,我来到苇花飘曳的河滩,月亮小心地、踮着脚轻轻从上空走过,生怕让这唯美、柔弱的梦受惊。
月光落下来,一层层落在苇花上,天上的雪与地上的雪相遇了,尘世的梦与天国的梦汇合了,我目睹并参与了两个梦的交接仪式和汇合过程,并荣幸地成为那超现实梦境中的一个细节。
我在大地的一隅邂逅了天堂。
⑩不止一次,我在秋日里看见过这样的情景:一对对情侣在苇花的白雪里走着走着,置身于大自然纯美的诗的意境,即使再没有诗意的人,这时候看过去,也有了几分空灵和超凡气息。
我想,也许他们都是很普通的人,以后也将过着庸常甚至琐碎的日子,然而,这一刻,大自然的诗意使他们凡俗的岁月有了经典的记忆,雪白的苇花漫过他们初恋的时光,即使到老了,什么都忘记了,也许他们仍记得那雪白的苇花,以及那贴着苇花飞过的雪白的鹭鸟,还有头顶那雪白的云。
这记忆的底色,将漂白时光里沉积的灰暗,在纷繁甚至浑浊的色彩里,他们一生里都将坚持对洁白的崇拜。
当他们在尘世间走出去很远,停下来回望,总能望见过去的白雪,那是多么纯真的雪啊。
1.第②段描绘“河流真美”的用意是______。
2.赏析第⑥段划线句的表达效果。
3.对文章内容和写法理解或鉴赏正确的两项是()()
A.文章第①段用笔简洁、开门见山,交代本文写作对象。
B.作者通过河流、苇浪、苇花、白雪等意象,以写实的笔法,细腻的描绘,将情与景有机融合,勾勒出大自然美妙动人的图景。
C.第⑦段作者通过写芦苇安静的特点表达一种青春流逝、岁月不居的忧伤。
D.文章后半部分以丰富的想象和联想,着力描绘苇花纯白之美,意在表达作者对现实世界浑浊、庸常的不满。
E.第⑩段用充满诗意的语言描绘情侣在苇花丛中走着的动人情景,表现出初恋的浪漫与纯真。
F.本文用唯美的笔调描绘芦苇荡,在给读者带来清新优美的艺术享受的同时,也充满着对自然的深刻思索,给人以启迪。
4.分析第⑨段划线句的含义。
5.从全文来看,芦苇激荡人心的大美包含哪些内容?
3.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钱师爷
冀幼农
夜雨来得匆忙,瓢泼般洒了一夜。
那股山匪趁着这张狂的夜雨,痛快淋漓地洗劫了一番,晋商于家在这一夜损失惨重,万幸的是,没有弄出人命。
天刚亮,惊魂未定的于掌柜想去报官,却被管家拦住。
眼下战乱不断,官匪勾结,如若报官,怕是要两头挨宰,得不偿失。
于掌柜何尝不明白这个道理,但那匪首临走时留话,让于家在半月之内再献上大笔钱财,否则就让于家血流成河。
管家早有准备,说他认识一位高人,就住在城南,姓钱,是位师爷,因厌倦官场黑暗而隐居此地,早年间,经他出谋划策,治理过不少山匪隐患。
于掌柜心里没谱,一个师爷再有能耐,不凭借官府的力量,能斗得过杀人不眨眼的山匪?
管家备好马,拉着于掌柜去了城南。
钱师爷五十岁出头,个儿矮精瘦,一眼望去便知是精明之人。
一番客套话后,管家说出来意,钱师爷也不含糊,开口问:“不知于掌柜是想要钱,还是想要命?”
于掌柜忙说:“在这乱世之中,只求保命足矣!”
钱师爷笑着摇摇头:“我口中之钱,乃山匪劫去你家中之财;那命,当然是山匪的性命。
”
于掌柜倒吸了一口冷气,他走南闯北大半辈子,凶险的事凶险的人遇到过不少,但从如此瘦弱的人口中说出如此要命的话,还是头一回。
于掌柜说:“如若能斩草除根,那是最好。
”
钱师爷是聪明人,一听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于掌柜是生意人,这做买卖需要本钱是天经地义的事,小钱生小钱,大钱生大钱,既然是要命的生意,本钱肯定少不了。
”
于掌柜说:“只要能除了后患,钱不是问题。
”于掌柜祖上几代经商,家资巨万,昨夜被劫钱财,在外人看来是大损失,但对于于家来说,也就是九牛一毛。
钱师爷抬头看看天,低头掐了掐手指,说:“俩月之内,必除后患!”顿了顿,又说,“于掌柜所出的本钱,就是昨夜那匪首所劫之财,日落之前,必须全部送来。
”
怪不得师爷姓钱,原来也是爱钱之人。
于掌柜心里打起了算盘,和那凶悍的山匪相比,眼前这个瘦弱的师爷,料他也掀不起什么风浪,更何况山匪那边是无底洞,永远也填不满。
于掌柜一咬牙,便答应了。
第二天一大早,下人匆匆来报,说是有几个小匪,在宅院外四处张望。
于掌柜如临大敌,以为是昨天的事情走漏了风声,激怒了山匪。
惶恐之中,只见钱师爷大摇大摆地走了进来,笑着说:“于掌柜莫怕,拿人钱财,与人消灾,那几个小匪是我花钱雇来看
家护院的。
”
于掌柜气得险些吐血,这简直就是引狼入室!钱师爷却是一脸风轻云淡,独自四处闲转。
这于家宅院气势磅礴,建在山崖高处,又有郁郁葱葱的林木掩盖,在这乱世之中,也算偏安一隅,无奈还是被山匪盯上,惹出祸端。
转了一圈,钱师爷盯上一处在山崖之巅的建筑,走近细看,门楣上面题写着“玉泉园”三个字。
钱师爷哑然失笑,这“玉泉园”竟然是一处澡堂子,里面正中一个大水池子,直接引入了山泉水,可以喝茶、打牌、睡觉。
真正让钱师爷上心的是屋脊上两端的龙头,龙头栩栩如生,仰着头,从口中吐出曲折的金属舌头,伸向天空。
钱师爷笑了笑,知道该怎么办了,转身回去就向于掌柜借了“玉泉园”,说是给护院的住处。
那几个小匪倒也规矩,从不骚扰于家人,整日和钱师爷在“玉泉园”中吃喝泡澡,好不逍遥快活。
不几日,这快活之事传入山中,有几个小头目耐不住山中清苦,也下山来充当护院。
钱师爷豪爽,又出了一大笔护院费,依旧喝酒吃肉,打牌泡澡,沉迷在“玉泉园”中不能自拔。
山匪越聚越多,于掌柜此时急了眼,怕养虎为患,长此以往,这于家宅院岂不成了匪窝。
钱师爷却道:“不急,不急,于掌柜给的护院费充足,这帮山匪还要给你卖命一阵子。
”
过了一月有余,匪首也终于按捺不住,听那传话的小匪说,于家守信用,不仅按时交纳护院费,每日还好吃好喝好招待,尤其是那澡堂子,经钱师爷特别的浴料调制,泡在其中,简直成了天上的神仙。
一日深夜,匪首也加入了其中,乐不思蜀。
于掌柜见状,忙招来钱师爷商议,想趁那群山匪毫无防范之际,暗中下毒除患。
钱师爷冷笑一声:“这帮山匪作恶多端,自有老天收拾。
”
又过了几日,钱师爷抬头看天,乌云压顶,一场暴雨将至。
他忙备好上等的酒席,众匪在“玉泉园”饮酒作乐,一醉方休。
当天夜里,雷声滚滚,足足响了有一个时辰。
第二天一早,有大胆的家丁去瞧,数十个山匪全部毙命于水池之中,死状甚惨。
在山中的余匪,群龙无首,乱了方寸,四散而逃。
只有钱师爷心里清楚,一切都是他暗中做了手脚。
那屋脊两头的龙头,其实是避雷装置,在龙舌根部连接着的铁丝直通地下,若雷电击中屋宇,电流就会传至地下,那“玉泉园”建在山崖高处,被雷击的可能性极大。
钱师爷在那夜,悄悄将铁丝连接到了大水池中……
群匪之死,大快人心,钱师爷放话出去,说:“大恶之人,必遭天打雷劈!”
(有删改)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
...的一项是
A.小说开头通过管家的介绍既交代了战乱不断、官匪勾结的社会背景,又为下文钱师爷的出场做了铺垫。
B.于掌柜找到钱师爷,钱师爷未经考察就跟他说俩月之内必除匪患,是因为他早已经想好除掉山匪的计策。
C.于掌柜遭洗劫,请钱师爷除匪,钱师爷雇山匪护院,山匪遭雷劈,充分显示了小说情节紧凑,悬念迭起,环环相扣的特点。
D.小说对除匪的当天雷声滚滚的环境描写,既照应了开头,渲染了紧张的环境氛围,又为下文写匪徒被雷电击死埋下伏笔。
2.结合全文简要分析钱师爷的形象特点。
3.请探究小说结尾的表达效果。
4.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①秦围赵邯郸,诸侯莫敢先救。
魏王使客将军辛垣衍间.入邯郸,欲与赵尊秦为帝。
鲁仲连适在赵,闻之,见平原君胜。
胜为介绍,而见之于辛垣衍。
鲁连①曰:“秦弃礼仪、上首功之国也。
权使其士,虏使其民。
彼肆然而为帝,则连有赴东海而死耳,不忍为之民也。
所为见将军者,欲以助赵也。
”辛垣衍曰:“助之奈何?鲁连曰:“吾将使梁②及燕之助,齐、楚固助之矣。
”辛垣衍曰:“燕吾不知若梁则吾乃梁人先生恶能使梁助之?”鲁连曰:“梁未睹秦称帝之害故也。
使睹秦称帝之害,则必助赵也。
”辛垣衍曰:“秦称帝之害奈何?”鲁连曰:“昔齐威王尝为仁义矣,率天下诸侯而朝周,周贫且微,诸侯莫朝,而齐独朝之。
居岁余,周烈王崩,诸侯皆吊,齐后往。
周怒,赴于齐曰:‘天崩地坼,天子下席;东番之臣田婴齐后至,则斩之!’威王勃然怒曰:‘而母婢也。
’卒为天下笑。
故生则朝周,死则叱之,诚不忍其求也。
彼天子固然,其无足怪。
”
②辛垣衍曰:“先生独未见夫仆乎?十人而从一人者,宁力不胜、智不若耶?畏之也。
”鲁连曰:“梁之比于秦若仆耶?”辛垣衍曰:“然。
”鲁连曰:“然吾将使秦王烹醢梁王。
”辛垣衍怏然不悦。
鲁连曰:“待吾言之。
齐闵王将之鲁,夷维子执策而从,谓鲁人曰:‘子将何以待吾君?’鲁人曰:‘吾将以十太牢待子之君。
’维子曰:‘子安取礼而来待吾君?彼吾君者,天子也。
天子巡狩,诸侯辟.舍,纳繰键,摄衽抱几,视膳于堂下,天子已食,退而听朝也。
’鲁人投其钥,不果纳,不得入于鲁。
将之薛,
假.涂于邹。
当是时,邹君死,闵王欲入吊。
夷维子谓邹之孤曰:‘天子吊,主人必将倍殡柩,设北面于南方,然后天子南面吊也。
’邹之群臣曰:‘必若此,吾将伏剑而死。
’故不敢入于邹。
邹、鲁之臣,生则不得事养,死则不得饭含。
然且欲行天子之礼于邹、鲁之臣,不果纳。
今秦万乘之国,梁亦万乘之国。
俱据万乘之国,交有称王之名,睹其一战而胜,欲从而帝之,是使三晋之大臣不如邹、鲁之仆妾也。
且秦无已而帝,则且变易诸侯之大臣。
彼将夺其所谓不肖,而予其所谓贤;夺其所憎,而与其所爱。
彼又将使
其子女谗妾为诸侯妃姬,处梁之宫,梁王安得晏然
..而已乎?而将军又何以得故宠乎?”
③于是辛垣衍起,再拜谢曰:“始以先生为庸人,吾乃今日而知先生为天下之士也。
吾请去,不敢复言帝秦。
”秦将闻之,为却军五十里。
[注]①鲁连:即鲁仲连,齐国人。
②梁:魏国都城在大梁,因此魏也称粱。
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魏王使客将军辛垣衍间.入邯郸
(2)天子巡狩,诸侯辟.舍,纳管键
2.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1)将之薛,假.涂于邹
A借用
B不真实
C临时的
D假如
(2)梁王安得晏然
..而已乎
A赞叹的样子
B欢乐的样子
C庄重的样子
D安适的样子
3.把第①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
威王勃然怒曰:‘而母婢也!’卒为天下笑。
故生则朝周,死则叱之,诚不忍其求也。
4.用“/”为第①段画浪线的句子断句。
燕吾不知若梁则吾乃粱人先生恶能使梁助之?
5.联系全文,分析鲁仲连的形象。
6.第②段中,鲁仲连的说理很有说服力,请结合文本分析原因。
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行舟忆永和兄弟①
周必大
一挂吴帆不计程,几回系缆几回行。
天寒有日云犹冻,江阔无风浪自生。
数点家山常在眼,一声寒雁②正关情。
长年③忽得南来鲤,恐有音书作急烹!
注:①周必大(1126-1206),庐陵(今江西吉安)人,绍兴进士,官至左丞相,以少傅致仕。
永和,隶属于江西吉安。
此诗写于作者乘舟北赴吴地(今江苏)途中。
②寒雁:古人常以雁行作为兄弟之称。
③长年:舟师,犹言船老大。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首联呼应标题,用语质朴无华,反复言说“几回”,意在突出路途遥远与离家越来越远。
B.颔联寓情于景,天寒、云冻、江阔、浪涌,渲染暗淡凄寒的气氛,烘托诗人孤寂的心境。
C.颈联触景生情,回望家山渐行渐远,仰视大雁翩翩南飞,思乡念亲之情不禁油然而生。
D.本诗用词考究,其中副词“犹”“自”“常”“正”的运用,就显得贴切自然,耐人寻味。
2.同样是羁旅在外,本诗与晩唐诗人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塘。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
6.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适莽苍者,三餐而反,_________。
(庄子《逍遥游》)
(2)连峰去天不盈尺,_________。
(李白《蜀道难》)
(3)______________,檐牙高啄。
(杜牧《阿房宫赋》)
(4)______________,郁郁青青。
(范仲淹《岳阳楼记》)
(5)________________,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6)从今若许闲乘月,__________。
(陆游《游山西村》)
(7)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___________,虑以下人。
(《论语·颜渊》)
(8)精骛八极,____________。
(陆机《文赋》)
7.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不仅主要人物形象鲜明,就是次要人物也生动丰满。
请从《呐喊》《边城》《红岩》《老人与海》四部经典中任选一个次要人物,结合书中的相关内容,
写一段抒情文字。
不超过150字。
8.微写作
在西班牙举行的一场自行车赛上,车手伊斯梅尔·埃斯特万在距离终点只有 300 米时不幸遭遇爆胎,他只能扛起自行车跑向终点。
而此时他身后的竞争对手奥古斯汀·纳瓦罗拒绝超越对手,慢慢地跟随其身后。
后来,埃斯特万想把奖牌送给纳瓦罗,但遭到了婉拒。
从下面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
不超过 150 字。
①这一消息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发表看法。
要求:观点鲜明,言之成理。
②请发挥想象,描写当时比赛终点的场景。
要求:具体、形象,有画面感。
③请以“对手”为题,写一首小诗或一段抒情文字。
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国旗国旗真美丽,金星金星照大地。
我愿变朵小红云,飞上蓝天亲亲您。
——歌词《国旗国旗真美丽》
材料二:五星红旗,是一种力量,守护着祖国的壮美山河;它是一种情怀,激励着奋斗的中华儿女;它早已融入我们的血脉,成为中华民族的生命的色彩;它见证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成长,也见证了祖国一次又一次的腾飞。
——2019央视《开学第一课》
材料三:西藏自治区102岁老人次仁曲珍阿妈深怀对祖国的感恩之情,天天在自己的家园升国旗,坚持近半个世纪;守护开山岛的王继才夫妇为国守岛永不言弃,用青春守护一面五星红旗,坚持升旗32年;新疆道德模范、“升旗手”——哈力克·依明27年用旧80面国旗,只为让五星红旗飘扬在村子上空。
——《新闻网》
请阅读以上材料,从下列任务中任选一个,以所给身份完成写作。
①2019年9月1日,收看完主题为“五星红旗,我为你自豪”的央视《开学第一课》,请你以一名高中生的身份写一篇发言稿,在班上分享自己的感受。
②2019年10月1日,学校将要举行升旗仪式,请你以一名护旗手的身份写一篇主题为“以五星红旗之名,燃中华儿女之情”的“国旗下讲话”演讲稿。
③201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20年周年,请你以“大陆中学生明华”的身份,给澳门某中学的念念同学写一封信,谈谈你的思考和感受。
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切合身份,贴合背景: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