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及其制剂分析概论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中药不同工艺和不同制剂中同一成分 的质量标准有不同的要求 针对不同剂型应制定相应合理的的质量标准
•中药及其制剂分析概论
二、中药及其制剂的分类与质量分析要点
ChP2010一部正文分为药材和饮片、植物油脂和提取 物、成方制剂和单味制剂。
传统剂型:丸 散 膏 丹 酒 搽 锭 等 现代剂型:口服液 片剂 软胶囊剂 颗粒剂 滴丸剂
•中药及其制剂分析概论
“用中医药理论指导”依据 1、运用整体观理论对中药进行化学成分的定 性轮廓分析。 2、运用组方的“君臣佐使”理论。 3、运用中药药性理论。
•中药及其制剂分析概论
(二)中药及制剂的质量有多环节多因素的影响
中药材的种类繁多、成分复杂、产地分散,加 上生长环境、采收季节、加工炮制等因素,造成其 所含化学成分及临床疗效的差异,如党参在我国有 39种之多。
•中药及其制剂分析概论
2. 不同来源的中药中的同一待测成分的含量差
异巨大
①
不同植物来源中药的相同成分含量
差异显著
②
不同产地中药的相同成分含量差异
显著
③
不同采收期的相同成分含量差异显
著
④
不同生长年限和不同药用部位中药
的相同成分含量差异显著
•中药及其制剂分析概论
3、中药在煎煮炮制和制剂过程中化学成分有
④检测器
紫外检测器:可变波长型、二极管阵列检测器
蒸发光散射检测器
荧光检测器
•中药及其制剂分析概论
(2)、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预处理 组成复杂的制剂,仍需采取萃取法或柱色谱
等 中药制剂中多含有糖等附加剂,使用高浓度醇或 其他有机溶剂提取
(3)、测定方法的选择 外标法 含量波动范围较大者,采用标准曲线定量 组成简单者,可使用内标法定量
中药制剂又收到生产工艺,包装运输,储藏等 因素的影响,质量控制的环节更为复杂,如板蓝根 颗粒有1000多产家生产;复方丹参片600多产家生产。
•中药及其制剂分析概论
(三)中药及其制剂有复杂多变的特点
1、单一植(动)物中含有多类不同结构的多 种成分
植(动)物由于二次代谢过程,通过不同 的生物合成途径产生了多类不同结构的多种成 分。 因此,仅以其中某一成分或某类成分为指标进 行分析不能完全反映该药物的质量优劣。
植物油脂和提取物大部分用于中药制剂的原 料,一般是针对中药中的某一类或单一成分提 取而得到。如人参总皂苷、丹参酮等,因此其 分析方法和质量标准都是围绕该类或该成分而 建立的,强调方法的专属性。
•中药及其制剂分析概论
(三)成方制剂和单味制剂
1、丸剂 药材细粉或药材提取物加适宜的黏合剂或其他辅料
制成球形或类球形制剂,分为蜜丸、水丸、水蜜丸、 糊丸、浓缩丸、蜡丸、微丸等。
(二)膨胀度测定法 指1g药品在水或其他规定的溶剂中,在一定的时间 与温度条件下膨胀或所占有的体积(ml)
•中药及其制剂分析概论
(三)杂质检查法 来源: ①与规定相同,但性状或部位与规定不符 ②来源与规定不同的物质 ③无机杂质
(四)灰分测定法(无机物、泥土沙石) 1、总灰分测定法 2、酸不溶性灰分测定法
2、化学鉴别反应 (1)矿物药的主要成分为无机化合物,可用化 学方法鉴别 (2)生物碱的特征鉴别 (3)有机成分的鉴别反应
(四 )色谱法
(五 )指纹图谱与特征图谱鉴定
•中药及其制剂分析概论
第三节 中药的检查项目与内容
(一)水分测定 1、烘干法(不含或少含挥发性成分) 2、减压干燥法(含挥发性成分贵重药) 3、甲苯法 (含挥发性成分) 4、GC法(通用)
超声波助溶作用,提取速度快。提取过程中溶剂 有损失,含量测定时先称重,提取完毕后,冷却室温, 再称重,补足损失,滤过,去续滤液。
简便、省时、提取率高、适用于固体制剂
•中药及其制剂分析概论
(2)、回流提取法 样品置有机溶剂中加热回流提取 固体(粉末)
速度快、操作繁琐、热不稳定不适用
•中药及其制剂分析概论
•中药及其制剂分析概论
(二)含量测定的主要方法
1、高效液相色谱法(中药及其制剂含量测定首选方法)
(1)色谱条件选择
① 固定相:ODS
②流动相:甲醇-水;乙腈-水
黄酮类、酚酸类:乙腈-水-酸
物碱类:乙腈-水-三乙胺
③洗脱方式:
等度洗脱:组分较少、性质差异不大的
样品
梯度洗脱:组分较多、性质差异较大的样品
•中药及其制剂分析概论
第四节 中药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 和质量整体控制
一、中药化学成分的含量测定含量测定项目选定 (一)指标成分的选择原则: 1、首选君药及贵重药、剧毒药; 2、其次考虑臣药及其他味药; 3、有效成分明确的,可选有效成分; 4、成分类别清楚的,可测某一类总成分的含量 5、检测成分应归属某单一药味; 6、检测成分应与中医用药的功能主治相近; 7、确无法含量测定的,可测定总固体量。
气雾剂喷雾剂 注射剂等
•中药及其制剂分析概论
(一)中药材和饮片 药材是药制剂的生产原料,是中药生产过程中 质量保证的首要环节。 饮片是指药材经过炮制后可直接用于中医临床 或制剂生产的处方药品。 显微鉴定是药材和饮片的特色鉴别方法。
•中药及其制剂分析概论
(二)植物油脂和提取物
是指从食物、动物中制得的挥发油、油脂、 有效部位和成分。
(3)、连续回流提取法 索氏提取器
操作简单、节省溶剂、效率高 选用低沸点溶剂,如乙醚、甲醇等。
•中药及其制剂分析概论
(4)、萃取法
溶质在互不相溶两溶剂中溶解度不同
萃取溶剂的选择 正丁醇 — 用于皂苷类 醋酸乙酯 — 用于黄酮类 氯仿 — 用于生物碱类 乙醚、石油醚 — 用于挥发油
水相pH的选择
酸性成分—比其pKa低1~2个pH单位 碱性成分—比其pKa高1~2个pH单位
•中药及其制剂分析概论
二、中药质量的整体控制和中药指纹图谱
(一)中药指纹图谱的含义和研究意义
1.含义 中药材、提取物或中药制剂等经适当处
理后,采取一定的分析手段,得到能够标示其共
有特性的图谱。是应用现代分析技术对中药化学
信息以图形(图像)的形式进行表征和描述。
2.意义 对中药质量控制的补充和提高,有利于
检查项目:粒度、水分、溶化性、装量差异、 装量、微生物限度等。 含量测定常用HPLC等色谱方法
•中药及其制剂分析概论
4、合剂与口服液 合剂:药材用水或其他溶剂,采用适宜方
法提取,经浓缩制成的内服液体制剂。 单剂量合剂也可称为“口服液”
检查项目:相对密度、pH检查、单剂量罐装 的合剂还应有装量检查
•中药及其制剂分析概论
•中药及其制剂分析概论
2.气相色谱法 挥发油及其他挥发性组分测定 冰片、桉叶素、樟脑、厚朴酚、丁香酚、龙脑
等。 含水量、含醇量测定
内标法、外标法、归一化法
•中药及其制剂分析概论
3.薄层色谱扫描法 测定薄层板上斑点对单色光的吸收或反射的
强度而进行定量。 分离效能较好、操作简单 扫描方法:直线式扫描、锯齿状扫描
中药材及其制剂分析概论
•中药及其制剂分析概论
第一节 概述
一、中药特色与分析特点
(一)中药及其制剂的生产和使用有中医理论的指导 中药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用于预防、治疗、诊断
疾病并具有健康作用的物质。 整体观是中医理论体系中的重要概念,从中药的药性
理论到组方的君臣佐使,无不体现中医整体观和辩证施治 的理论原则。
•中药及其制剂分析概论
2.中药制剂取样法
(1)粉状制剂:100g;四分法
(2)液体制剂:200ml(摇匀) (3)固体中成药:片剂200片;丸剂10丸;胶囊20
个,取内容物100g
(4)注射剂:取样2次
(5)其他剂型的中药制剂:一定数量随机抽取
•中药及其制剂分析概论
(二)中药分析用样品的制备
1、样品的提取 (1)、超声提取法
控制中间体、成品的一致性,减少批间差异。
3.分类
测定手段:中药化学(成分)指纹图谱、中药生
物指纹图谱
应用对象:中药材指纹图谱、中药原料药指纹图
谱、生产工艺过程中间产物指纹图谱、中药制剂
指纹图谱
•中药及其制剂分析概论
5、其他中药制剂 酒剂与酊剂 酒剂:药材用蒸馏酒提取制成的澄清液 体制剂。 酊剂:药物用规定浓度的乙醇提取或溶 解而制成的澄清液体制剂。
•中药及其制剂分析概论
三 样品制备方法
(一)取样与样品保存: 注意:1.代表性 2.严格按照规定
1.中药材取样法 (1)外观检查
(2)从同批药材包件中抽取样品的原则 (3)取样部位、取样量 (4)四分法取样 (5)最终抽取样品量
•中药及其制剂分析概论
(5)、水蒸气蒸馏法 适用于具挥发性的可随水蒸气蒸出的组分的测定 对热稳定
•中药及其制剂分析概论
(6)、超临界流体萃取法 超临界流体:当压力和温度达到物质的临界
点时所形成的单一相态。 最常用CO2,具有较低的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惰性、
无毒、廉价、纯净。
•中药及其制剂分析概论
•中药及其制剂分析概论
(五)重金属及有害元素测定法 来源:环境、农药 有机破坏法 (六)农药残留量测定 测定对象:有机氯类、有机磷类、拟除虫菊 酯类、总有机氯、总有机磷 测定方法:气相色谱法
•中药及其制剂分析概论
(七)有关毒性物质的检查 (八)黄曲霉素测定法 (九)酸败度测定法
通过测定酸值、羰基值和过氧化值, 以检查药材的酸败程度。
检查项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水分(过多易霉变)、重量差异、溶散时 限等
•中药及其制剂分析概论
2、散剂 一种或多种药材混合制成的粉末状制剂,
分内服和外用散剂。 检查项目:粒度、外观均匀度、水分和装量差 异、装量、无菌、微生物限度等。
•中药及其制剂分析概论
3、颗粒剂 药材提取物与适宜辅料或药材细粉制成的
颗粒状制剂,分为可溶性颗粒剂、混悬性颗粒 剂、泡腾性颗粒剂。
2、样品的分离和纯化 柱色谱法
柱色谱法或固相萃取等方法
•中药及其制剂分析概论
第二节 中药的鉴别
鉴别对象选取原则: 1、复方制剂,按君臣佐使依次选择; 2、首选君药、臣药、贵重药、毒性药; 3、原粉入药者,应作显微鉴别; 4、选择尽量多的药味,至少超过处方的1/3。
•中药及其制剂分析概论
(一)性状鉴别 外观、形状、感官性质等特征 抓住药材的一般形态规律和形态特异性 参照药典、药品标准和中药鉴定学
•中药及其制剂分析概论
(二)显微鉴别 利用显微镜观察药材及含药材粉末的中成
药的组织构造、细胞形状以及化合物的特征。 处方中的主要药味及化学成分不清楚或尚无化学 鉴定方法的药味应作显微鉴别,选择专属性与特 征性较强的方法进行鉴别。
•中药及其制剂分析概论
(三)理化鉴别
1、微量升华法:具有升华性成分的药材及 制剂的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