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鸡养殖技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斗鸡养殖技术
别看成年的斗鸡个个骁勇善战,在它们小的时候也有很脆弱的一面,育雏前期,1-10天的温度要严格控制,一般要掌握在33-35摄氏度。
从14天到3周内要加强通风,通风工作一定要做好,否则小斗鸡容易患多种疾病。
除了温度和通风的严格要求外,小斗鸡饲料里蛋白的含量要达到21%,这样能增加小斗鸡的生长速度而且还必须24小时不间断的喂养。
想要长成强壮的斗鸡还要做好防疫工作,防疫的疾病主要是新城疫鸡瘟,新城疫的疫苗要在7日龄、14日龄、28日龄个注射一次。
当小斗鸡长到4周以后开始变得好动起来,这时候得给它们加强运动,否则容易患腿部疾病,严重影响打斗时奔跑的速度。
因此要给他们建立一个户外运动场。
户外运动场的要求一般很简单,只要足够大就可以,一般每亩地可以放养300只斗鸡左右。
最好在运动场上种植树木和牧草,斗鸡运动间隙可以吃点可口的青饲料来补充体力。
牧草可以补充饲料搭配中的维生素C、维生素B、多维素等,而种树木的目的就是为了夏天不至于因为天气太热造成都记得伤亡。
当斗鸡长到4个月时就已经达到了完全性成熟。
这时候打斗和占领的天性就显露无疑了,古人歃血为盟往往用的是好斗的公鸡血,看中的就是它应用顽强的斗性。
于是饲养员要把斗鸡们分开关在不同的笼子里,让他们互相不见面,并开始进行训练来“闷性”,最多持续一个月。
之后斗鸡“好斗”的性格就出来了。
放出来之后的斗鸡一见面就开始疯狂的打斗,接着,那些战胜的斗鸡又被挑选出来,单独饲养而且要吃一些蛋清、牛肉沫、牛肉粉一类的食物,特别是骨粉要增加20%左右,以补充斗鸡所需的钙和能量。
既不能让斗鸡长得太胖,又不能太瘦,还要保持它的体力特别是打斗时的耐力。
好东西也不能吃得太多,一只鸡平均一天吃2-3两就可以。
如果把斗鸡过于催肥,反而对鸡不利。
脂肪堆积过多直接影响了斗鸡得排汗功能从而导致鸡缺氧,机体供血不足而致使斗鸡死亡。
特殊营养不仅能为斗鸡提供足够的能量,还能保持斗鸡像运动员一样健美强壮的身材。
一只好的斗鸡必须喙如铁,爪如钢,身瘦腿长这些特征无疑是斗鸡有了很强的战斗力。
每天的训练是斗鸡必须的功课,一抽一打,一勾一挂,气势如虹,势均力敌。
训练结束后要用茶水将斗鸡的羽毛捋顺,来增加斗鸡毛的硬度,皮的硬度和厚度。
2斗鸡养殖饲料配方
0-6周:
玉米 69-71% ;豆粕24-26% ;预混料 5% ;麸皮或小米糠 2%;
7-14周:
玉米69-71% ;豆粕 18-20% ;预混料 5% ;麸皮或小米糠 2%;贝壳或石粉 1细
15-22周:玉米 67.5-69.5% ;豆粕 16-18% ;预混料 5% ;麸皮或小米糠 8% ;贝壳或石粉 1.5粗
23周以后:
玉米 71-73% ;豆粕 14-16% ;预混料 5% ;麸皮或小米糠6% ;贝壳或石粉2粗
多维按每吨配合饲料另加300克有青绿饲料时可以不加
本配方仅供参考,在实用时要根据各地原料来源而定,如有条件加草粉时,可以另外
添加5-8%,以降低饲养成本。
3斗鸡苗育雏:
育雏的好坏,不但直接影响雏斗鸡的成活率,还关系着整个斗鸡生长过程。
因此,养
好斗鸡必须从育雏抓起,掌握好科学的育雏技术是提高斗鸡雏鸡成活率的关键。
在斗鸡育
雏过程中必须要重视抓好以下几个关键问题。
斗鸡幼雏的运输是育雏过程中重要一环,是育雏成功的关键技术措施之一。
初生斗鸡
雏完全干后并在六小时内注射马立克液氮苗,就可以运输了,可根据路程的远近选择交通
工具,冬春寒冷季节最好用保温的笼子、箱子或保温车装进斗鸡雏鸡进行运输,运输时间
最好能尽量缩短,最好是40个小时内到达目的地,时间过长对斗鸡雏鸡的生长发育会有
较大的影响。
装雏宜稀不宜密,防止鸡苗压伤压死。
运输途中除要防寒外,还要防热、防晒、防雨淋、防颠簸。
保温笼箱、车的温度以28℃—30℃为宜。
路途远、条件差的运输还应随时注意观察斗鸡雏鸡的动态,防止发生意外。
掌握好适宜的温度、湿度、密度和光照
掌握好适宜的温度是保证斗鸡雏鸡健康的关键,刚出壳的斗鸡雏鸡体小娇嫩,羽毛少,抗病力弱,神经系统和生理机能还不够健全,蛋黄吸收慢,不活跃,对外界温度适应能力差,适当温度有助于斗鸡雏鸡抵御寒冷,促进蛋黄尽快吸收。
温度过低直接影响斗鸡雏鸡
生长发育,易得病,过高影响食欲甚至正常代谢。
一般要求育雏舍内温度第一周为36℃—33℃,第二周起每周下降2℃—3℃,直至降低至27℃为止,晚上温度应比白天高1℃—2℃。
观察鸡群的状况可以知道温度环境是否合适,如鸡群扎堆成团,则是温度过低,应
加温;鸡张嘴呼吸则是过热,应降温;鸡群均匀分散,贴地而睡,则属正常温度。
保温期的
长短也应随季节不同而不同。
夏秋季气温高,保温时间可以缩短,4周龄可以脱温,冬春
寒冷季节保温时间可适当长些,6周龄方可脱温。
育雏的湿度也不容忽视,需保持适当的湿度,一般1—10日龄育雏适宜的相对湿度为65%—75%,11日龄以上50%—60%;如果湿度过高,室内过于潮湿,易引起消化不良、痢疾、大肠杆菌病、球虫、法氏囊病等。
注意饲养密度:如果密度过大,会造成通风不良、室内氨气、硫化氢和二氧化碳浓度
过高,易引起多种疾病感染及增加死亡率,密度过小则不能充分利用有效面积造成浪费。
一般是0—3周龄每平方米30—40只,4—6周龄20—30只为宜。
掌握好光照:光照能使小斗鸡雏鸡身体中的维生素D源转变成维生素D,参与新陈代
谢促进发育,对提高斗鸡雏鸡的成活率是非常有利的。
入雏前2周要23小时光照,昼夜
光照可增加育雏舍内的亮度,刺激雏鸡活力,增加摄食量。
但为防止斗鸡雏鸡过早性成熟,2周龄后要适当控制光照时间,视温度情况白天减少光照时间,直至每天9小时光照即可。
注意对雏鸡及早喂水
水是有机体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代谢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
斗鸡雏鸡进舍后
应尽快供给饮水,最好在斗鸡雏鸡出壳后24小时内能饮上水,特别是经过长途运输的斗
鸡雏鸡,斗鸡雏鸡本身贮存的营养物质已不能维持其正常代谢需要,靠消耗机体内的营养
物质来满足,如不及早补水易造成斗鸡雏鸡脚干,精神不振,羽毛松乱,生长受阻甚至死亡。
经过长途运输或冬天出雏的雏鸡,头三天要喂给3%的葡萄糖和适量电解多维及广谱抗生素药,水温一般应在24~27°C。
能迅速有效地补充体液消耗,提高抗应激力和抗病力。
在寒冷季节,要提前把饮用水放入育雏室预热或饮温水,其温度要求与舍内温度基本一致。
要选择新鲜优质全价雏鸡颗粒料适时喂食
全价营养是保证斗鸡雏鸡迅速生长的物质基础,斗鸡雏鸡必须从饲料中获得足够的营
养物质,才能保持正常生长发育,斗鸡雏鸡饲料所含营养成分其代谢能2.9—3.0兆卡/公斤、粗蛋白20%、钙1%,磷0.75%、食盐0.32%。
斗鸡雏鸡出壳后24小时开始喂食较适宜,斗鸡雏鸡要先饮水半小时后方可喂料开食,如运输时间较长,需先饮水1—2小时后方可
投料开食。
斗鸡雏鸡胃肠容积小,消化力差,但生长发育快,新陈代谢旺盛,因而要增加
饲喂次数,少放勤添,一般2周龄内喂6-8次/天避免暴饮,3~4小时喂一次,白天和晚上是一样的,2周龄后4-6次/天。
做好疫病防治工作
斗鸡雏鸡抗病能力弱,容易受到疾病威胁,尤其是白痢病、法氏囊病最为普遍,因此,必须搞好斗鸡雏鸡的常见病防治,做到正确使用疫苗和严格控制环境卫生消毒,这是提高
育雏成活率很关键的一环。
在斗鸡雏鸡阶段,对育雏威胁最大的疫病是:鸡白痢、伤寒、
大肠杆菌病、球虫、鸡新城疫、传染性法氏囊病和呼吸道病。
主要防治措施是:
各种育雏具、饲槽可用1∶500百毒杀稀释液清洗消毒,并经常用该消毒药喷撒鸡舍、地面,注意更换垫草及雏舍通风换气。
第一周前2—3天用恩诺沙星、普杀平等喹诺酮类药物按比例混入饮用水饮水,可有
效地防止鸡白痢杆菌、鸡慢性呼吸道病、大肠杆菌病等。
7—10天可饮用水溶性氨苄青霉素,每40克药混水40—100公斤。
11天以后以0.125%复方敌菌净拌料喂服。
15天以后可选用抗球虫药如复方氨丙林、抗球王等按预防量使用,如发病则适当加重分量。
1日龄:马立克在原种场已免疫。
7日龄:新城疫IV系HI20若有条件可用Ma5+Clone30点眼。
14日龄:法氏囊弱毒苗滴口0若有条件可用进口疫苗禽流感H5+H9,脑后皮下注射0.3ml/只。
21日龄:新城疫IV系点眼。
26日龄:新城疫油苗皮下注射0.3ml/只禽痘刺种
28日龄:法氏囊弱苗2倍量饮水若14日龄用进口疫苗,本次免疫可不做。
5周龄:新城疫IV系H522倍量饮水。
6周龄:传染性鼻炎疫苗胸肌注射本次可根据当地情况选做。
7周龄:禽流感H5+H90.3ml/只肌注。
8周龄:新城疫IV系点眼+新城疫油苗肌注。
10周龄:传染性喉气管炎点眼或涂肛+脑脊髓炎·禽痘二联苗刺种本次可根据当地情况选做。
12周龄:禽流感H50.5ml/只肌注。
15周龄:新城疫IV系点眼+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减蛋综合症三联油苗0.5ml/只肌注。
18周龄:鸡毒霉型体本次可根据当地情况选做。
20周龄:新城疫IV系点眼2.5倍量。
22周龄:禽流感H5+H90.5ml/只肌注。
28周龄:新城疫IV系点眼 2.5倍量以后每隔8-10周重复一次。
40周龄:禽流感H5+H90.5ml/只肌注以后每隔4个月注射一次。
本程序仅供参考具体情况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而定。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