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产品检验标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智能终端可靠性检验标准
目录
1目的 (4)
2适用范围 (4)
3相关文件 (4)
4测试前准备 (4)
5测试流程 (5)
6测试内容 (5)
6.1环境试验 (5)
6.1.1低温测试 (5)
6.1.2高温测试 (6)
6.1.3高温湿测试 (7)
6.1.4温度冲击试验 (7)
6.1.5温度循环试验 (8)
6.1.6粉尘测试 (8)
6.1.7盐雾测试 (8)
6.1.8人工手汗测试标准: (9)
6.2机械试验 (9)
6.2.1振动测试 (9)
6.2.2跌落试验 (10)
6.2.3翻盖/滑盖测试 (10)
6.2.4旋转寿命 (11)
6.2.5按键测试 (11)
6.2.6触摸屏试验 (11)
6.2.7耳机/USB插拔测试 (12)
6.2.8扣抗拉试验 (12)
6.2.9I\O塞耳机塞抗拉试验 (12)
6.2.10钢球冲击试验 (13)
6.3涂装试验 (13)
6.3.1RCA纸带测试标准: (13)
6.3.2百格测试 (13)
6.3.3耐醇性测试 (14)
6.3.4铅笔硬度测试 (14)
6.3.5软压测试 (14)
6.3.6静压测试 (14)
6.3.7压力寿命试验 (15)
6.3.8手写笔插拔测试 (15)
6.3.9翻盖正向按压/翻盖背向按压测试 (15)
6.4老化实验 (16)
6.4.1喇叭老化: (16)
6.4.2听筒老化: (16)
6.4.3马达老化: (16)
6.4.4手机/平板电脑/腕表老化测试: (16)
6.5功能压力测试 (17)
6.5.1连续通话测试: (17)
6.5.2未接来电测试: (17)
6.5.3电话接通率测试: (17)
6.5.4短消息接收: (17)
6.5.5模式切换: (18)
6.5.6网络切换: (18)
6.5.7MP4播放: (19)
6.5.8开关机: (19)
6.5.9摄像头: (19)
6.5.10屏幕: (19)
6.5.11接口拔插: (20)
7特殊机器测试要求 (20)
7.1浸水测试 (20)
8最终检验 (20)
9记录 (201)
1目的
延续开发阶段之评估与验证,有效确保出货产品质量,以达到对整体产品质量水平进行评估监控,满足用户要求,对手机/平板电脑/腕表成品进行出货可靠性测试。
2适用范围
适用公司的所有手机/平板电脑/腕表产品。
3相关文件
GB/T15844.2-1995移动通信调频无线电话机环境要求和实验方法
GB/T15844.3-1995移动通信调频无线电话机可靠性要求及实验方法
4测试前准备
首先提供足够数量的测试手机/平板电脑/腕表以及配件,样机:18台(整机)和充电器2个;其次,样机测试前功能检查;
5测试流程
6测试内容
6.1环境试验
6.1.1低温测试
1)测试目的:模拟手机/平板电脑/腕表在低温状况工作﹐各组件和零件电性能的承受力﹐提早发现不
良加以改善。
2)测试仪器:恒温恒湿试验机。
6.1.1.1低温贮存试验
1)手机/平板电脑/腕表数量:2台
2)测试条件:
a)将受试设备关机后用聚乙烯薄膜密封好,放入室温的试验箱中;
b)以1°C/min速度降低到-30°C保持6小时;
c)从-30°C以1°C/min速度降低到-40°C保持16小时;
d)从-40°C以1°C/min速度升到-30°C,保持15分钟;
e)从-30°C以1°C/min速度升到+25°C,保持2小时;
f)检查产品外观,并测试涂层的附着力测试标准:将受试手机/平板电脑/腕表从试验箱中取出,立即检查外观。
g)置于标准大气试验条件下恢复2h后,开机检查,并应符合相应的要求。
6.1.1.2低温运行试验
1)手机/平板电脑/腕表数量:2台
2)测试条件:
a)将受试设备开机后用聚乙烯薄膜密封好,放入室温的试验箱中;
b)调节试验箱温度,待-20℃稳定后,运行4h,
3)测试标准:将受试设备从试验箱中取出,进行检查,,并应符合相应的要求。
检查通常在试验箱内进
行。
但如果不能在试验箱内检查,必须在拿出之后立即进行上述检查。
6.1.2高温测试
1)测试目的:模拟手机/平板电脑/腕表在高温状况工作﹐各组件和零件电性能的承受力﹐提早发现
不良加以改善。
2)测试仪器:恒温恒湿试验机。
6.1.2.1高温贮存试验
1)手机/平板电脑/腕表数量:2台
2)测试条件:
a)将受试设备关机后,放入室温的试验箱中
b)调节试验箱温度,逐步升高至+60℃保持稳定温度48H;
3)测试标准:将受试设备从试验箱中取出,立即检查外观。
置于标准大气试验条件下恢复2h后,开机检
查,并应符合相应的要求。
6.1.2.2高温运行试验
1)手机/平板电脑/腕表数量:2台
2)测试条件:
a)将受试设备开机后,放入室温的试验箱中;
b)调节试验箱温度,逐步升高至55℃;运行4h
3)测试标准:将受试设备从试验箱中取出,对受试手机/平板电脑/腕表检查,,并应符合相应的要求。
检
查通常在试验箱内进行。
但如果不能在试验箱内检查,必须在拿出之后立即进行上述检查。
6.1.3高温高湿测试
6.1.3.1高温高湿存储
1)测试目的:测试手机/平板电脑/腕表耐高温高湿性能2)测试仪器:恒温恒湿试验机GCDL-103)手机/平板电脑/腕表数量:2台4)测试条件:55℃,95%RH
5)
试验方法:①将手机/平板电脑/腕表处于关机状态,设备放置于篮筐内并倾斜45°以上,放入高温湿实验箱内的架子上;②持续48个小时之后取出,常温恢复2小时,进行外观、结构和功能检查。
对于翻盖手机/平板电脑/腕表,应将一半样品合上翻盖,一半样品打开翻盖;对于滑盖手机/平板电脑/腕表,应将一半样品滑开到上限位置。
6)
试验标准:设备的射频性能指标满足要求,设备外观,结构和功能符合要求。
6.1.3.2高
温高湿运行
1)测试目的:高温高湿应用性性能测试2)测试仪器:恒温恒湿试验机3)手机/平板电脑/腕表数量:2台4)测试环境:+50℃,95%RH
5)
试验方法:①将手机/平板电脑/腕表电池充满电,处于开机状态,放入温度实验箱内的架子上。
②持续48个小时之后取出,进行外观结构及功能检查。
对于翻盖手机/平板电脑/腕表,应将一半样品合上翻盖,一半样品打开翻盖;对于滑盖手机/平板电脑/腕表,应将一半样品滑开到上限位置。
6)
试验标准:设备的射频性能指标满足要求,功能正常,结构无变形,外观正常。
6.1.4温度冲击试验
1)实验目的:验证手机/平板电脑/腕表结构和功能可靠性和试验后各项指标在冷热冲击后是否还能满足要求,确定元件、设备在周围大气温度急剧变化时的适应性,定量评估产品的可靠性。
2)
测试仪器:冷热冲击试验箱
室内温度与湿度
55℃
3)手手机/平板电脑/腕表数量:2台
4)测试条件:
a)将低温试验箱调到规定的贮存温度-30℃,高温试验箱调到规定的高温贮存温度+65℃。
b)将试验手机/平板电脑/腕表关机后放入低温箱中,在规定的贮存温度下持续2h,在5min内将试
验样品移到高温箱内,在规定的贮存温度下保持2h,循环三次。
5)测试标准:将手机/平板电脑/腕表在标准大气试验条件下放置,直至温度恢复2h后,进行外观、功能
以及电性能检测。
并应符合相应的要求。
6.1.5温度循环试验
1)测试目的:模拟手机/平板电脑/腕表在温度变化的状况工作﹐各组件和零件电性能的承受力﹐提早
发现不良而加以改善。
2)测试仪器:恒温恒湿试验机GCDL-10
3)手机/平板电脑/腕表数量:2台
4)测试条件:-25°C~+60°C,每个温度各保持45分钟,共20H小时。
5)测试方法:手机/平板电脑/腕表处于开机充电状态,根据测试条件设置温度柜中的环境,将手机/平板
电脑/腕表放入温度柜中,相互之间不能重叠,启动温度柜开始测试。
6)测试标准:测试完成后,取出手机/平板电脑/腕表立即进行功能和信号测试功能以及性能测试应该
没有明显变化。
6.1.6粉尘测试
1)测试目的:仿真日常落尘状态﹐检验手机/平板电脑/腕表结构密闭性。
2)测试仪器:粉尘测试仪器
3)手机/平板电脑/腕表数量:2台
4)测试方法:将手机/平板电脑/腕表关机放入灰尘实验箱内。
滑石粉300目,沙尘浓度10.6±7g/m3、
风速8.9±1.27m/s、温度23±2℃、持续时间4h;样机45度打开放置,正、反两面。
然后将手机/平板电脑/腕表从实验箱中取出,进行检查。
5)测试标准:手机/平板电脑/腕表各项功能正常,所有活动元器件运转自如,显示区域没有明显灰尘。
6.1.7盐雾测试
1)测试目的:测试样机抗盐雾腐蚀能力。
2)测试仪器:盐雾试验箱
3)手机/平板电脑/腕表数量:2台
4)测试方法:溶液含量为5%的氯化钠溶液。
将手机/平板电脑/腕表关机放在盐雾试验箱内,样机用绳
子悬挂起来,
5)以免溶液喷洒不均或有的表面喷不到。
样机需立即被放入测试箱。
实验周期是24个小时。
实验
过程中样机不得被中途取出,如果急需取出测试,要严格记录测试时间,该实验需向后延迟相同时间。
取出样机,放置2小时进行常温干燥,对其进行外观、机械和电性能检查。
6)
7)测试标准:手机/平板电脑/腕表各项功能正常,外壳表面及装饰件无明显腐蚀等异常现象。
6.1.8人工手汗测试标准
1)实验目的:采用人工配方模拟汗液酸碱值,在高温情况下加速模拟用户在使用手机/平板电脑/腕表
过程中,手机/平板电脑/腕表结构件对汗液的耐腐蚀能力;
2)测试仪器:恒温恒湿箱
3)手机/平板电脑/腕表数量:2台
4)测试方法:浸透PH≈4.7人工手汗液后的无纺布,贴于产品表面,并用塑料袋密封,在温度40℃的环境
下放置,24H,试验后常温大气中放置2H,冲洗并进行外观检查、膜层百格附着力测试;
5)检验标准:测试后无起泡、腐蚀、起皮、分层、褪色等现象,膜层百格附着力测试>3B;
6.1.9ESD试验
1)实验目的:验证手机/平板电脑/腕表的抗静电性能;
2)测试仪器:静电仪,综测仪
3)手机/平板电脑/腕表数量:2台
4)测试方法:
a)测试环境为常温25+/-3ºC;常湿60%RH+/-5;
b)试验时要求手机/平板电脑/腕表处于开机、充电、通话状态;
c)对于裸露在机身表面的金属部分使用接触放电,其他区域则使用空气放电;
d)接触放电时,ESD Gun垂直贴在被测点上并开始放电,每个测试点放电十次;空气放电时ESD Gun垂直置于被测点上空40mm处,放电后迅速接近被测点,但不能碰到被测点。
每个
测试点放电十次。
e)空气放电的标准应该达到±10KV,接触放电的标准应该达到±5KV。
试验完毕检查手机/平板电脑/腕表的各项基本功能,并进行电性能检查。
5)检验标准:样机出现功能暂时性(失效时间大于3秒)或永久性失效(故障不恢复)判为不合格。
样机出现屏闪或3秒内可自行恢复之故障判为合格。
样机出现射频对比测试数据异常(接收报告电平与功率相差大于3)判为不合格。
样机出现严重外观不良(如镜片及装饰牌严重掉漆),判定不合格
6.2机械试验
6.2.1振动测试
1)测试目的:仿真运输期间所受到振动或者冲击破坏﹐提早发现成品组装和零件之不良并确认PCB
是否有零件脱落或者损坏等现象。
2)测试设备:随机振动仪
3)手机/平板电脑/腕表数量:2台
4)测试方法:将手机/平板电脑/腕表开机固定在振动台上,40Hz最大振幅振动12H之后,然后进行外
观、机械和电性能检查。
5)测试标准:手机/平板电脑/腕表各项功能正常,尤其是显示和Speaker的功能;外壳无严重损伤(如
掉漆),
内部元件无脱落。
在撞击以及冲击测试中,必须能正常的读取SIM卡;不能有任何功能以及结构上的缺失。
6.2.2跌落试验
6.2.2.1裸机跌落
1)测试目的:模拟各环境状态中运送和使用中﹐产品受到撞击后﹐产品的功能是否能承受。
2)手机/平板电脑/腕表数量:2台
3)测试条件:1.2米瓷砖/1米水泥地面
a)显示屏可见面积不小于机壳正面表面积40%,跌落的高度为1.2米
b)显示屏可见面积大于总面积的40%,跌落的高度为1.0米
4)测试方法:进行6个面的自由跌落实验,每个面的跌落次数为2次,跌落2个循环,跌落之后进行外
观、机械和电性能检查。
5)测试标准:手机/平板电脑/腕表各项功能正常,外壳无变形、破裂、掉漆,显示屏无破碎,内部元件无
脱落。
6.2.2.2滚筒跌落测试
1)测试目的:验证手机/平板电脑/腕表抗落摔的性能
2)测试设备:滚筒跌落仪
3)手机/平板电脑/腕表数量:2台
4)测试方法:手机/平板电脑/腕表处于开机状态,两支手机/平板电脑/腕表放置于1m的箱体中,做1m
高度自由跌落试验,跌落次数为100次。
5)测试标准:手机/平板电脑/腕表各项功能正常,外壳无变形、破裂、掉漆,显示屏无破碎,内部元件无
脱落。
6.2.2.3微跌测试
1)测试目的:测试手机/平板电脑/腕表在大量短距离垂直跌落后的整机性能,预测手机/平板电脑/腕表
在实际使用中由于微跌造成的性能恶化速度。
2)测试设备:硬木板
3)手机/平板电脑/腕表数量:2台
4)测试条件:30CM高度
5)测试方法:手机/平板电脑/腕表插入SIM卡,开机合盖状态,做手机/平板电脑/腕表正面及背面的重复
跌落实验,每个面的跌落次数为500次。
6)测试标准:手机/平板电脑/腕表各项功能正常,无掉电,无掉卡,外壳无变形、破裂、大块掉漆,显示屏
无破碎,内部元件无脱落。
6.2.3翻盖/滑盖测试
1)测试目的:模拟翻盖/滑盖手机翻盖或者滑盖的使用寿命,提早发现产品FPC、转轴以及结构上的不
良并加以改善。
2)测试仪器:翻盖/滑盖寿命测试仪
3)翻盖/滑盖手机数量:4台
4)测试方法:将翻盖/滑盖手机设置成开机状态,固定在测试夹具上,进行10万次开合翻盖或者滑盖测
试,40次/分。
进行到2万次,后每五千次各检查手机/平板电脑/腕表一次,完成10万次时检查翻盖/滑盖手机翻盖弹性及功能测试。
5)测试标准:10万次后,翻盖/滑盖手机结构件和翻盖弹性及功能正常。
6.2.4旋转寿命
1)测试目的:模拟翻盖手机翻盖旋转的使用寿命,提早发现产品FPC、转轴以及结构上的不良并加以
改善。
2)测试仪器:翻盖测试仪
3)翻盖手机数量:2台
4)测试方法:开机充电,测试2万次,速度40次/分。
5)测试标准:无功能性不良,无断裂异响,壳体无不良,翻盖手机结构件和翻盖弹性及功能正常。
6.2.5按键测试
1)测试目的:确认手机/平板电脑/腕表在大量按键操作之后的主板功能、按键功能、按键外观是否仍
然符合要求﹐提早发现产品组成和零件不良并加以改善。
2)测试仪器:按键寿命测试仪
3)手机/平板电脑/腕表数量:2台
4)测试方法:手机/平板电脑/腕表设置成开机状态固定在测试夹具上,设置每个按键的荷重为500g,导
航键或其他任意键进行10万次按压按键测试。
进行到3万次、5万次、7万次、10万次时检查手机/平板电脑/腕表按键弹性及功能。
(固定方式:要在手机/平板电脑/腕表下方垫2块软方块,充分模拟用户的使用)
5)测试标准:手机/平板电脑/腕表按键弹性及功能正常。
6.2.6触摸屏试验
6.2.6.1点击测试
1)测试目的:验证触摸屏点击的寿命
2)测试设备:触摸屏点击试验机
3)手机数量:2台
4)测试方法:将手机设置为开机状态正面朝上固定在测试台上,调整手写笔垂直接触到触摸屏,力度
为:250gf(2.45N),设置点击速度为100次/分,250000次;
5)测试标准:实验结束后进行触摸屏功能测试,触摸屏功能正常。
6.2.6.2直线测试
1)测试目的:验证触摸屏可写功能的可靠性
2)测试设备:触摸屏点击试验机
3)手机数量:2台
4)测试方法:将手机设置为关机状态正面朝上固定在测试台上,保证触摸屏与手写笔垂直接触,调整
手写笔的移动范围,保证手写笔在触摸屏范围内移动,普通TP,调整手写笔接触到触摸屏力度为:150gf(2.45N),200000次,纯屏TP,调整手写笔接触到触摸屏力度为:250gf(2.45N),设置滑行速度为60mm/秒,100000次。
5)测试标准:实验结束后对触摸屏表面进行外观检查,触摸屏无明显的划痕。
6.2.7耳机/USB插拔测试
1)测试目的:模拟用户使用上连续插拔耳机是否遭受机械应力之破坏程度.
2)测试设备:插拔试验仪
3)手机/平板电脑/腕表数量:2台
4)测试方法:耳机反复1000次插拔测试。
USB连接器机器插拔:拔插5000次
5)测试标准:手机/平板电脑/腕表各项功能正常,外壳及耳机无异常实验后检查耳机插座无焊接故障,
耳机/USB插头无损伤,使用耳机通话接收与送话无杂音(通话过程中转动耳机插头),耳机插入手
机/平板电脑/腕表耳机插孔时不会松动(可以承受得住手机/平板电脑/腕表本身的重量),USB插入手机/平板电脑/腕表USB插孔时不会松动,USB性能正常
手机/平板电脑/腕表各项功能正常,外壳无变形、破裂、掉漆,显示屏无破碎,内部元件无脱落。
如有
耳机线做为FM天线的,检查FM性能。
6.2.8扣抗拉试验(不带吊绳孔手机不用测试)
1)测试目的:验证手机/平板电脑/腕表吊绳穿孔/腕表扣的强度
2)测试设备:拉力计
3)手机/平板电脑/腕表数量:2台
4)测试方法:
a)在吊绳穿孔处,穿一个手机/平板电脑腕表链(一般市面上销售的),并确认是否易穿。
b)其次,将手机/平板电脑/腕表以坚直方向固定住(固定住机身的下半部),用拉力计逐渐施加到
30N的力从水平和垂直方向拉吊绳穿孔,保持10S,结束后对手机/平板电脑/腕表进行全面外观和功能检测。
5)判定标准:外壳有无裂缝,吊绳孔不能损坏,当拉力在30N时,允许前后壳张嘴,但当拉力释放后前后
壳之间要能自动合拢。
工作性能,满足产品基本性能规定的各项要求
6.2.9I\O塞耳机塞抗拉试验
1)测试目的:验证手机/平板电脑/腕表I\O塞耳机塞抗拉强度
2)测试设备:拉力计
3)手机/平板电脑/腕表数量:2台
4)测试方法:
a)在I\O塞耳机塞处,穿一个绳子固定塞,将手机/平板电脑/腕表以坚直方向固定住
b)用拉力计逐渐施加到拉力计测试1KG
c)测试中无断裂,保持10S,结束后对手机/平板电脑/腕表进行全面外观和功能检测。
5)判定标准:不允许塞被拉出,拉断,裂痕。
6.2.10钢球冲击试验
1)测试目的:验证手机/平板电脑/腕表结构件和镜片抗突然外力冲击时的性能
2)测试仪器:钢球冲击试验机
3)手机/平板电脑/腕表数量:2台
4)测试方法:
a)镜片表面:将直径Φ32mm,质量130g的不锈钢球,从高度10cm自由跌落在镜片视窗表面上。
b)1个镜片共冲击5个位置(如图)。
手机/平板电脑/腕表整机放置底面为钢板。
5)测试标准:LCD,镜片无任何破裂裂纹,允许镜片表面有碰伤,凹坑等。
LCD功能正常。
6.3涂装试验
6.3.1RCA纸带测试标准
1)实验目的:模拟验证手机/平板电脑/腕表结构件表面膜层在使用过程中的耐摩擦能力与附着力能否
满足要求(丝印不做此项测试);
2)测试仪器:RCA纸带耐磨测试仪RCA-7-IBB
3)手机/平板电脑/腕表数量:1台
4)测试方法:
a)RCA耐磨仪,负荷175g,温度23±2℃,湿度40%~50%RH,每隔100圈检查一次;
b)喷涂UV层/氧化膜层/水镀层≥500圈,真空镀层:平面≥350圈
c)弹性皮革漆/橡胶漆:≥80圈,丝印位置≥50圈
d)棱边,拉丝纹≥300圈
5)检验标准:试验后不得磨透漆膜而透见底材,图案或字体不能缺损或不清晰。
6.3.2百格测试
1)测试目的:验证键盘,漆层表面镀层,喷漆的附着力.
2)测试设备:百格刀(锋角15°~30°),3M600Tape
3)手机/平板电脑/腕表数量:1台
4)测试方法:用百格刀刻出100个1平方毫米的方格,划格的深度以露出底材为止,再用3M600号胶
带纸用力粘贴在方格面,1分钟后迅速以90度的角度撕脱,检查方格面油漆。
5)测试标准:方格面油漆脱落应小于5%,不能有面脱落。
6.3.3耐醇性测试
1)测试目的:验证喷漆表面的抗化学腐蚀性.
2)测试设备:手动(试行)
3)手机/平板电脑/腕表数量:2台
4)测试方法:提取少量化学溶剂(93%纯度的酒精)滴在部件表面三个不同位置上,棉沙布,500次,45
度,500G力,40/分,检查表面颜色和光泽是否有明显变化。
5)测试标准:喷漆表面不可有明显的变化。
6.3.4铅笔硬度测试
1)测试目的:仿真日常使用,试验各种的抗刮伤能力,提早发现不良预以防范及改善。
2)测试仪器:耐磨擦试验机,中华牌铅笔
3)手机/平板电脑数量:1台
测试方法:
电容屏、钢化玻璃:采用一组铅笔:2H,3H,HB,目前是将2H铅笔芯尖端在400#砂纸上以90°角磨成直径为1mm的平面;铅笔与样品的角度为45°±10%,荷重:750G±5%,以2cm/秒的速度在样品表面划3~5cm长的划痕,一个来回算一次,五次,
4)测试标准:用橡皮擦去铅笔痕迹后,应不留下划痕,一般智能机硬度6H,三防机7H
6.3.5软压测试
1)测试目的:验证手机/平板电脑/腕表外壳抗压的强度
2)测试设备:软压测试仪GP-2110
3)手机/平板电脑/腕表数量:3台
4)测试方法:开机模式下,用25kgf压在手机/平板电脑/腕表垂直中间位置上垂直于轴方向测试,2000
次;
5)测试标准:不允许外壳有严重变形及损坏,要求手机/平板电脑/腕表功能正常使用,能正常识别SIM
卡,不能有关机现象。
6.3.6静压测试
6)测试目的:验证手机/平板电脑/腕表电阻TP强度。
7)测试设备:150g砝码
8)手机/平板电脑/腕表数量:3台
9)测试方法:开机模式下,压在手机/平板电脑/腕表TP上,24H。
10)测试标准:显示正常,手写正常,无牛顿环,无压痕。
6.3.7压力寿命试验
1)测试目的:模拟用户使用过程,确认是否还满足设计的要求。
2)测试设备:手动
3)手机/平板电脑/腕表数量:2台
4)测试方法:
a)步骤一:插入SIM卡,装入T/SD卡,取下SIM卡,T/SD卡(100次)
b)步骤二:装上电板以及后盖,拔下充电器、取下电池后盖以及电池(500次)
c)步骤三:开机、充电(100次)
d)步骤四:关机、充电(100次)
5)测试标准:能正常读取T卡,SIM卡,功能无任何不良现象,各项插拔后手感正常。
6.3.8手写笔插拔测试
1)测试目的:模拟用户使用上连续插拔笔是否遭受机械应力之破坏程度.
2)测试设备:手工
3)手机/平板电脑/腕表数量:2台
4)测试方法:将手机/平板电脑/腕表处于开机状态,笔插在手机/平板电脑/腕表笔插孔内,然后拔出,反
复1,000次。
5)测试标准:手机/平板电脑/腕表各项功能正常,外壳及笔无异常,如有做为FM天线的,检查FM性能。
6.3.9翻盖正向按压/翻盖背向按压测试
1)测试目的:验证翻盖手机周围对外力的承受能力
2)测试设备:手工
3)翻盖手机数量:2台
4)测试方法:
i.测试点1
ii.
5)测试条件:
a)---对于测试点1:
i.翻盖手机在开机状态,翻盖打开,大LCD朝上,把翻盖手机放在工作台面上,慢慢向下按
压翻盖前端,至翻盖与工作台面水平,压至15度,按压10次,每次持续10秒;试验后机壳应
无断裂,翻盖手机功能正常。
b)---对于测试点2:
i.翻盖手机在开机状态,翻盖打开,大LCD朝下,把翻盖手机放在工作台面上,慢慢向下按
压在后壳顶部直至最低点,按压10次,每次持续1分钟;试验后机壳应无断裂,翻盖手机功
能正常。
6)测试标准:测试完成后,翻盖手机转轴周围的结构以及翻盖手机的功能均正常,显示屏无破裂,无
凸起
6.4老化实验
6.4.1喇叭老化
测试环境:室温(20~30℃),无特殊要求
手机/平板电脑/腕表数量:2台
测试目的:老化测试,检测物料质量和手机/平板电脑/腕表运行可靠性。
试验方法:检查音频参数是否正确写入,选择电量较充足的电池,接充电器,将音乐播放器声音调到最大,置于隔音箱中,随机循环播放音乐96小时。
老化过程中,进行到24、48、56小时后各需要检
查一次。
试验标准:播放正常,测试机无过热(小于50℃供参考),喇叭声音无沙哑颤抖及其它不良现象。
老化完成后,要求喇叭音质良好,声音较老化前无明显变化,如声音变小等。
6.4.2听筒老化
测试环境:室温(20~30℃),无特殊要求
手机/平板电脑数量:2台
测试目的:老化测试,检测物料质量和手机/平板电脑运行可靠性。
试验方法:连接充电器,进入工程命令模式,将“receiver”测试打开,连续72小时,老化过程中,每进行至24、48、56小时各需要检查一次是否正常。
试验标准:播放正常,听筒无过热现象,老化完成后,听筒声音正常。
6.4.3马达老化
测试环境:室温(20~30℃),无特殊要求
手机/平板电脑/腕表数量:2台
测试目的:老化测试,检测物料质量和手机/平板电脑/腕表运行可靠性。
试验方法:连接充电器,进入工程命令模式,将“Vibrator”测试打开,连续48小时,老化过程中,每进行至24小时、36小时各需要检查一次是否正常。
试验标准:震感正常,无杂音。
6.4.4手机/平板电脑/腕表老化测试
1)测试环境:室温(20~30℃),无特殊要求
2)手机/平板电脑/数量:2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