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地区2个薰衣草品种精油主要成分比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徽农学通报,Anhui Agri,Sci,Bull,2022,28(05)不同地区2个薰衣草品种精油主要成分比较
唐式敏1张胜军1冉昪1董世磊1朱玲1罗伟康2张学超1
(1伊犁州农业科学研究所,新疆伊宁835000;2伊犁紫苏丽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新疆伊犁835000)
摘要:通过蒸溜法对伊犁州4个地区2个薰衣草品种中的精油进行提取,并对其精油主要成分进行测定。

结果表明,供试的2个薰衣草品种在不同地区精油含量不同,法国蓝薰衣草和太空蓝薰衣草在4个地区精
油含量从高到低排序依次为伊宁市>霍城县>伊宁县>察布查尔县;太空蓝薰衣草精油含量显著高于法
国蓝薰衣草。

对2个薰衣草品种精油的主要成分进行测定,乙酸薰衣草酯含量在4个地区中法国蓝明显高
于太空蓝;樟脑含量在4个地区均小于0.2%,低于国家标准。

精油主要成分(特征成分)最高的为霍城县种
植区,最低为察布查尔县种植区。

关键词:不同地区;薰衣草;精油;主要成分
中图分类号Q946.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731(2022)05-0062-03 Comparison of Basic Essential Oil of Two Lavender Varieties in Different Regions
TANG Shimin1ZHANG Shengjun1RAN Bian1DONG Shilei1ZHU Ling1LUO Weikang2
ZHANG Xuechao1
(1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of Ili Prefecture,Yining,835000,China;2Yili Zisu Liren Biotechnology Co.,Ltd., Yili835000,China)
Abstract:The essential oils of two lavender varieties from four different regions in Yili State were extracted by evap⁃oration method,and determination of main ingredients of essential oil.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elected two laven⁃der varieties vary in different regions of the essential oil contents.The essential oil contents of"French blue"laven⁃der and“Space blue”lavender were in the order of Yining city>Huocheng County>Yining County>Qabqal Coun⁃ty.The essential oil content of“Space blue”lavender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French blue”lavender. The main ingredients of essential oils of two lavender cultivars were determined.The content of lavender acetate in essential oils of“French blue”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Space blue”in four regions.Camphor content in the four regions was less than0.2%,lower than the national standard.The main essential oil ingredients(characteris⁃tic ingredients)were the best in Huocheng county planting area,and the lowest in Qapqal County planting area.
Key words:Different regions;Lavender;Essential oils;Main ingredients
薰衣草是一种名贵且重要的天然香料植物,主要分布于欧洲各地,尤其是西欧、南欧、地中海沿岸、阿尔卑斯山南麓等,因功效甚多而被称为“香草之后”[1-2]。

近年来,随着薰衣草精油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国内外许多研究者对薰衣草的理化性质、化学成分、药力作用都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1964年,新疆首次从法国引种薰衣草[3-6],经过60年的发展,目前新疆薰衣草种植面积已占到全国种植面积的97%左右,是全国最大的薰衣草种植基地,全世界三大薰衣草种植基地之一[7]。

薰衣草精油主要含有醇、烯、酯类等芳香成分,气味芳香,是首选的天然香料和药材之一[8-10]。

薰衣草不仅对促睡眠、抗镇静、防焦虑等有一定的功效[11-13],而且作为天然香料被广泛运用于生活调理、日常用品和洗涤及化妆品系列之中,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薰衣草在新疆伊犁主要种植于霍城县、伊宁县、察布查尔县、伊宁市。

本研究通过对新疆伊犁4个县市种植的薰衣草法国蓝和太空蓝的精油主要成分的含量进行对比,以期明确不同地域种植的薰衣草精油主要成分的差异,并分析其原因,为薰衣草的专用型栽培和精油的有效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供试品种供试的2个品种法国蓝和太空蓝分别于6月中旬薰衣草盛花期采自霍城县芦草沟镇四宫村、伊宁县喀什镇天山花海、察布查尔县孙扎齐牛录镇伊犁河谷薰衣草园和伊宁市伊犁州农科所试验地,每个品种采3000g。

基金项目:新疆自治区重点研发项目(2020B01006-1)。

作者简介:唐式敏(1981—),女,新疆昭苏人,硕士研究生,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园艺作物栽培及育种。

通讯作者:张学超(1972—),男,新疆人,在职研究生,农业推广研究员,研究方向:园艺作物栽培及育种。

收稿日期:2021-10-30 62
28卷05期
1.2采样地概况(1)霍城县芦草沟镇四宫村:经度80.89°、纬度44.05°,温带大陆性气候,多年气温8.2~9.4℃,年平均无霜期165d,年平均降水量214mm,最大冻
土深度1.2m。

土壤主要是沙壤土、草甸土,土质松软,含沙质,有机质含量在1%以上,含盐量在0.2%以下,土壤肥力中等,耕层结构良好,地处伊犁河谷地带,三面环山,冬暖夏凉,逆温带小气候特征明显。

(2)伊宁县喀什镇天山花海:温带大陆性气候,其特点是热量丰富,光照充足。

多年平均气温8.1℃,年平均无霜期159d,年平均降水量240.2mm,降水集中在4—7月。

(3)察布查尔县孙扎齐牛录镇伊犁河谷薰衣草园:大陆性北温带温和气候,夏季炎热,降水较少,蒸发量大,年降水量在140~400mm,春末夏初雨水多。

年平均气温7.9℃,1月平均气温-12.2℃,极端最低气温-43.2℃,7月平均气温22.8℃,极端最高气温摄氏39.5℃。

地下水位较高,土壤碱性大。

(4)伊犁州农科所试验地(伊宁市):属大陆性北温带气候,光热资源丰富,日照时间长,积温丰富,日温差大。

年平均气温为7.7~8.7℃,≥10℃的有效积温2900~3025℃,无霜期150~160d;土壤为灰钙土,土壤pH值7.83。

1.3试验方法
1.3.1精油提取方法由伊犁紫苏丽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移动式水蒸气蒸馏设备提取,提取条件:100℃、45min。

1.3.2精油主要化学成分分析由伊宁海关技术中心采用GC-MS技术对精油进行检测。

GC-MS操作条件:非极性柱;色谱炉温度:70℃恒温16min,然后线性程序升温从70℃升至180℃,速率2℃/min;进样口温度200℃;检测器温度200℃;载气为氮气;载气流速1mL/min;分流比1∶100;进样量1μL。

用薰衣草数据库检索,面积归一法测定特征组分含量[17]。

2结果与分析
2.12个薰衣草品种精油外观4个地区的2种薰衣草精油均为黄绿色油状物,但察县的精油颜色稍深些。

薰衣草精油花香气浓郁、清凉。

2.22个薰衣草品种不同地区精油含量由表1、表2可知,4个地区的2个薰衣草品种在精油含量上均呈现差异极显著水平,精油含量在4个地区精油含量从高到低的排序依次为伊宁市>霍城县>伊宁县>察布查尔县;在2个品种之间,4个地区太空蓝精油含量极显著高于法国蓝的。

表14个不同地区2个薰衣草品种的精油含量
地区
伊犁州农科所(伊宁市)
霍城
伊宁县
察县
法国蓝(g/kg)
1.1667aA
0.9467bB
0.8867cC
0.7567dD
太空蓝(g/kg)
1.3267aA
1.1467bB
0.9667cC
0.8667dD
表22个薰衣草品种在4个不同地区精油含量品种
太空蓝
法国蓝
伊犁州农科
所(伊宁市)
1.31aA
1.16bB
霍城县
四宫村
1.1367aA
0.94bB
伊宁县
喀什镇
0.96aA
0.88bB
察县五乡
0.86aA
0.75bB 2.32个薰衣草品种不同地区精油中主要成分含量参照中国薰衣草精油标准与法国标准[14],从表3可以看出:2.3.1樟脑(限制性指标)2个薰衣草品种在4个不同地区精油中樟脑含量均远低于国家标准(<1.5%),大大优于国家标准,法国蓝精油中樟脑含量最高的地区是察县,为0.17%,其次是农科所,为0.15%,含量最低的是伊宁县种植区,为0.13%;太空蓝薰衣草在伊宁县种植时含量是最低,为0.11%,含量最高的为伊犁州农科所(伊宁市),为0.16%。

表32个薰衣草品种不同地区精油的主要成分
地区
伊犁州农科所(伊宁市)霍城县四宫村
伊宁县喀什镇
察县五乡
樟脑(%)
法国蓝
0.15
0.14
0.13
0.17
太空蓝
0.16
0.12
0.11
0.14
芳樟醇(%)
法国蓝
25.2
23.2
24.2
20.17
太空蓝
23.3
20.2
25.2
19.2
乙酸芳樟酯(%)
法国蓝
39.2
40.2
39.3
37.2
太空蓝
48.2
48.2
47.1
49.2
乙酸薰衣草酯(%)
法国蓝
10.2
13.2
11.2
13.1
太空蓝
4.1
5.6
5.1
6.2
2.3.2芳樟醇含量法国蓝和太空蓝在4个不同地区中的含量最高的是犁州农科所(伊宁市)和伊宁县,均为25.2%,其次是伊宁县种植的法国蓝薰衣草为24.2%,含量最低的为察布查尔县种植的太空蓝薰衣草,均符合国标规定。

2.3.3乙酸芳樟酯含量含量最高的是察布查尔县种植的太空蓝薰衣草为49.2%,其次是伊宁市(伊犁州农科所)种植的太空蓝薰衣草为48.2%,再次是伊宁县县种植的法国蓝薰衣草为47.1%,含量最低的为察布查尔县种植的法国蓝薰衣草为37.2%,4个地区种植的法国蓝薰衣草精油中乙酸芳樟酯含量均符合国家标准,太空蓝薰衣草精油中乙酸芳樟酯含量均高于国家标准。

2.3.4乙酸薰衣草酯含量2个薰衣草品种乙酸薰衣草酯含量均达到国家标准(0~8%),太空蓝薰衣草含量最低是伊宁市(伊犁州农科所)种植的太空蓝薰衣草为4.1%,含量最高的是察布查尔县为6.2%;法国蓝薰衣草精油中乙酸薰衣草酯含量均高于国家标准,含量最高的是霍城县种植的为13.2%,其次是察布查尔种植的为13.1%,伊宁市(伊犁州农科所)最低为10.2%。

3结论与讨论
在不同地区种植的2个薰衣草品种,由于地理位置、气候特征、土壤成分等的差异,导致精油成(下转77页)
唐式敏等不同地区2个薰衣草品种精油主要成分比较63
28卷05期
倾斜立体种植的适应性不佳。

在种植方面,不同蔬菜对水培的适应性也存在不同,实践中以小白菜、芥菜和生菜的传统水培蔬菜品种的生长情况最佳,且生长期相对传统水培更短,因此在实际生产时应试种各种蔬菜,筛选适应性最好的蔬菜进行气雾栽培,才能最大发挥其优势。

4发展前景
我国农业蔬菜生产耕地面临严重的污染以及耕地面积越来越小的变化,鱼菜共生气雾栽培生态循环种植技术是一种新型的复合耕作体系,其将水产养殖与水耕栽培这2种原本完全不同的农耕技术,通过巧妙的生态设计,达到科学的协同共生,从而实现养鱼不换水而无水质忧患,种菜不施肥而能正常生长的生态共生效应。

鱼菜共生气雾栽培让动物、植物、微生物三者之间达到一种和谐的生态平衡关系,是未来可持续循环型零排放的低碳生产模式,更是有效解决农业生态危机的有效方法。

通过鱼菜共生系统各阶段的试验研究,表明运用鱼、植物、微生物间、益生菌的平衡相生,可以使有效的水资源最大化地利用于养殖与种植,特别是养殖过程中鱼类排泄物与饲料残渣是养殖水污染恶化的主要诱因,将蚯蚓养殖引入鱼菜共生系统中,使蚯蚓协助分解鱼粪和残余饲料等大分子废物,从而有助微生物分解,促进蔬菜吸收营养物质。

这对于高密度节水型的工厂化养殖来说是一个关健性的技术问题,如果没有卓著的水处理能力,是难以做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在常规的工厂化养鱼过程
中,通常以结合物理、化学综合处理方法来解决,这虽能有效修复水质,但成本过高,除了涉及到相关设备与设施外,运行成本及电费也是一笔不小的投入。

针对这些问题,课题组采取植物与微生物的生物处理方法来取代原来的氨氮等污染物处理的物理化学装备,既可以降低成本,又可以使生产更方便,管理更简单,减免了繁琐的设备操作与管理,让工厂化种养轻松且绿色,与微生物及植物技术有机相结合,形成一种特有的养殖种植模式,这也是研究鱼菜共生系统主要目标。

鱼菜共生系统是当前工厂化养殖种植过程中,投入成本最低的一种集约化现代化种养结合生产模式。

鱼菜共生立体栽培、气雾栽培生态循环种植技术是一种全新的现代化科技生态农业项目,运用封闭式水产养殖技术、蚯蚓养殖技术和水循环种植技术,搭建一个环保节能、生态有机、安全健康、无污染、无公害的鱼菜共生气雾栽培系统,在养殖和种植生产过程中,充分发挥自然有机的生产优势,均不使用农药、化肥、抗生素等有害物质,保证农产品安全、绿色、优质、有机、健康。

该系统将是有机农业、绿色农业、创新农业和科技农业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张和顺.工厂化蔬菜气雾栽培技术[J].中国农业信息,2017(3):90-91.
[2]徐伟忠.新型鱼菜共生系统项目[Z].丽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2007(5).
(责编:徐世红)
分存在很大差异。

2个薰衣草品种4个地区提取的精油主要成分含量都达到了国家标准,但存在显著差异,2个品种在4个地区种植时,乙酸芳樟酯和乙酸薰衣草酯的含量差异性最大。

不同薰衣草品种在不同的种植区精油主要成分含量存在差异,决定了它们不同的香味、功能和市场价格。

通过对新疆伊犁不同薰衣草品种在不同种植区的精油主要成分含量的分析,对于实现薰衣草专用化、标准化、地域规范化种植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TEUSCHER E,BRINCKMANN J A,LINDENMAIER M P.Medici⁃nal spices:A handbook of culinary herbs,spices.Spices mixtures and their essential oils[M].Stuttgart:Medpharnl Scientific Pub⁃lishers,2006:309-310.
[2]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植物志:第65卷第2分册[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7:136.
[3]刘兵,路晶,王朴,等.薰衣草精油的提取及理化性质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3,4l(28):11504-11505.
[4]胡星麟,张国琳,赵伯涛,等.不同品种薰衣草精油评价研究[J].
中国食品添加剂.2014(3):85-91.
[5]杨少馀,冯丽娇,罗志刚.薰衣草精油的提取及成分鉴定[J].广东化工,2007,34(9):109-112.
[6]胡云福.薰衣草精油的提取方法[P].中国:CN103627528A,2014.3.12.[7]张群,扎灵丽.薰衣草的研究和应用[J].时珍国医国药,2008,19(6):1312-1314.
[8]Mehdi,Jalali-Heravi.Elimination of chromatographic and mass spectrometric problems in GC-MS analysis of Lavender essential oil by multivariate curve resolution techniques:Improving the peak purity assessment by variable size moving window-evolving factor analysis[J].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 B,2015(983):83-89.[9]Lea,R,Chioca.Anxiolytic-like effect of lavender essential oil inha⁃lation in mice:Participation of serotonergic but not GABAA/benzo⁃diazepine neurotransmission[J].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2013,(147):412-418.
[10]Abedin,Vakili Effect Of Iavender Oil(Lavandula angustifolia)on cerebral edema and its possible mechanisms in an experimental
model of stroke[J].ScienceDirect,2014(1548):56-62.
[11]Toyoshi U,Kimiyo N,Hiroyasu I,et a1.Anticonflict effects of lav⁃ender oil and identification of its active constituents[J].Pharma⁃cology,Biochemistry and Behavior,2006,85(4):713-721.[12]Shaw D,Norwood K,Leslie J C.Chlordiazepoxide and lavender oil alter unconditioned anxiety-induced c-fos expression in the rat
brain[J].Behav.Brain.Res.,2011,224(1):1-7.
[13]程鹏,潘勤,许善初.薰衣草精油的生物活性[J].国外医药·植物药分册,2008,23(1):7-10.
[14]法规·标准薰衣草油国际标准(ISO3515:2002)[J].香料香精化妆品,2003(10):36-41.
(责编:张宏民)
(上接63页)
张和顺等鱼菜共生立体栽培、气雾栽培生态循环种植技术应用现状及发展前景7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