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总复习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课后达标检测(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闪堕市安歇阳光实验学校课后达标检测31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时间:5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
1. (2014·广东六校联考)如图为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部分图解,①代表一定的能量值。
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循环进行的
B.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时逐级递减
C.次级消费者属于第二营养级
D.图中①代表呼吸作用所消耗的能量
2.下列对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规律及特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羊吃草时草所含的全部能量均流入了羊体内
B.分解者分解羊的粪便,则羊有少部分能量流向了分解者
C.能量逐级递减是因为每个营养级自身呼吸消耗及被分解者分解部分能量D.初级消费者从生产者摄入的能量应等于粪便中所含能量及自身呼吸消耗的能量之和
3.(2014·广州八校联考)一只羊在一年内吃100 kg的草,排出20 kg的粪,长了10 kg的肉(不考虑其他散失),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羊一年的同化量是80 kg
B.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
C.20 kg的粪属于羊未同化的能量
D.该羊一年的呼吸量是70 kg
4.(2014·汕头高三检测)某生态系统中的四种生物构成一条食物链
a→b→c→d,通过测定得到这四种生物a、b、c、d所含的有机物总量分别为
M1、M2、M3和M4。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M1一定不是a种群固定的太阳能总量
B.若M1<5M2,则生态系统稳态可能遭到破坏
C.d个体所含的有机物的质量应比c个体的少
D.若M2大量增加,一般会导致M1减少M3增加
5.如图表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部分过程,其中甲、乙、丙、丁组成生物群落。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④增多是温室效应产生的主要原因
B.图中箭头可以表示碳元素的循环方向
C.甲、乙种间关系的调节还需要信息传递的作用
D.无机环境中的CO2可以来自细胞呼吸
6.如图为生态系统中部分能量流动情况示意图,①~⑥各代表一定的能量,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从能量关系来看①=②+⑤
B.③/②=④/③
C.沿着食物链的方向,动物个体越来越大
D.③/②代表初级消费者到次级消费者的能量传递效率
7.(2014·惠州调研)如图为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部分示意图(字母表示能量的多少),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A.图中b=h+c+d+e+f+i
B .生产者与初级消费者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b
a ×100%
C .“草→兔→狼”这一关系中,狼粪便的能量属于d
D .缩短食物链可以提高能量传递效率
二、双项选择题
8.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 .所有生态系统需要的能量都来自太阳
B .对农业生态系统进行科学规划,能够大大提高能量的利用率
C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摄取碳的速率与动物通过呼吸作用释放碳的速率大致
相等
D .现代工业的迅速发展,打破了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平衡,导致温室效应的
形成
9.下图为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的部分示意图,①②③④⑤各代表一定
的能量值,下列各项中正确的是( )
A .第三营养级流向第四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③+④)/②×100%
B .图中④不包括次级消费者粪便中的能量
C .在人工饲养的高密度鱼塘中初级消费者获得的总能量往往大于⑤
D .食物链中的各营养级获得能量的方式及能量的用途完全相同
三、非选择题
10.如图是某人工鱼塘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图解[能量单位为J/(cm 2
·a)],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所示,输入该生态系统的能量主要是由______固定的太阳能,A 代
表________。
(2)植食性动物的能量有________[J/(cm 2
·a)]传递到肉食性动物体内。
(3)草鱼以水草为食,白鲢以绿藻和水草为食,草鱼与白鲢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
调查鱼塘中草鱼的种群密度,最好采用____________法。
(4)由于食性不同,鱼塘中鱼类等生物具有分层现象,群落的这种空间结构
称为________。
(5)该生态系统具有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________三个方面的功能。
11.(2014·广州高三检测)当今世界正面临经济衰退和气候变化的双重危
机,各国大力推进低碳经济。
低碳经济是以“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
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为核心的新型经济。
请依据碳循环模式图
(图甲)和生物之间的关系图(图乙)回答以下有关问题。
(1)对动植物而言,图甲中过程①和过程②所表示的生理活动分别在细胞内
的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中完成。
现代工业出现之前大气圈碳库长期处
于稳态,主要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2)煤是“高碳”能源,通过燃烧,碳主要以________的形式进入大气圈。
建设低碳城市,需要推进产业结构创新,推进节能减排创新。
根据甲图提出一
项实现“低碳”承诺、减少温室效应的关键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3)若图甲中的生物之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设E种群同化的能量为
5.8×109 kJ;B种群同化的能量为1.3×108 kJ,若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则A种群同化的能量最多是__________。
12.如图甲为北极冻原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构成的食物网。
图乙虚线方框内表示一个生态系统,箭头表示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方向。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雪兔和狼之间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
(2)假如北极狐的食物1/2来自雷鸟,1/8来自植物,且该系统能量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传递效率为10%,从消费者到消费者的能量传递效率为20%,如果北极狐种群增加的能量为80 kJ,若不考虑其他变化的影响,则需要植物的能量是________kJ。
(3)图乙中C代表生态系统中的成分是________。
(4)如表表示图乙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情况。
分析上表可知,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______J,从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___。
从能量输入和输出来看,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否增加?________。
13.调查研究是进行科学探究的常用方法。
某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研究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关系,对某野外四个物种在一天中的平均活动时间(活动时间以%表示)进行观察和记录,结果如下表。
(1)组成一个典型的生态系统,除表中涉及的成分外,还应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2)物种A、B之间的关系属于________,物种C、A之间的关系属于________。
画出该生态系统中可能的食物网。
(3)无机环境中的碳主要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作用进入该食物网的。
若研究发现一段时间内,进入该生态系统生物群落的碳元素总量与由群落进入无机环境的碳元素总量相等,这说明该生态系统基本处于________状态。
(4)下图1是该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向物种甲后发生的一系列变化示意图。
图2中a1~d2表示物种甲和物种丙在能量流动过程中不同去向能量的相对值。
请
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①图1中的A表示物种甲同化的能量,则C、D表示的含义分别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图2中c1=a2+b2+c2+d2,则从物种甲到物种丙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__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
课后达标检测31
1.解析:选B。
生态系统能量流动是单向的、逐级递减的;次级消费者属于第三营养级;图中①代表流向分解者的能量。
2.解析:选C。
羊吃草时草所含的能量大部分通过羊的同化作用流入羊的体内,剩下的能量以粪便的形式排出被分解者利用,因而分解者在分解羊粪便时,实际上是草的部分能量流向了分解者;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逐级递减是因为被每个营养级的生物以及分解者呼吸作用所消耗;初级消费者从生产者摄入的能量应等于初级消费者同化作用固定的能量。
3.解析:选B。
羊一年的同化量=摄入量-粪便量=80 kg。
粪便是羊未同化的能量。
羊一年的呼吸量=同化量-有机物积累量=70 kg。
题干中未指出草的同化量,故不能计算出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
4.解析:选C。
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中会通过细胞呼吸损失一部分,故A正确;根据能量流动的特点,前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要大于或等于后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的5倍,才能满足后一营养级的能量需要,故B正确;相对较高营养级的个体不一定比相对较低营养级的个体小,如虎与兔,故C错误;一定时间内,M2增加会导致被捕食者减少,捕食者增多,故D正确。
5.解析:选A。
温室效应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化学燃料的大量燃烧,而④是分解者的呼吸作用;该图表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部分过程,故箭头可以表示碳元素的循环方向;分析题图可知,甲是生产者,乙是初级消费者,两者的种间关系需要通过信息传递进行调节;细胞呼吸产生的CO2能释放到无机环境中。
6.解析:选D。
①是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它包括②(流入下一营养级的能量),⑤(流入分解者的能量)和生产者通过呼吸消耗的能量;食物链中相邻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一般为10%~20%,但实际生态系统中各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并不一定相等;沿着食物链的方向,营养级越来越高,但动物个体不一定越来越大。
7.解析:选C。
A项中初级消费者的摄入量b=粪便量h+同化量c;B项中生产者与初级消费者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应是初级消费者的同化量c除以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a,再乘以百分之百,即
c
a
×100%;C项中兔是第二营养级,狼是第三营养级,狼粪便中所含的能量应是上一营养级的能量;D项中缩短食物链可以使能量更多地被利用,但不能提高传递效率。
8.解析:选BD。
生态系统能量除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外,还有化能合成作用固定的化学能。
在稳定的自然生态系统中,植物通过光合作
用从大气中摄取碳的速率,与通过生物(包括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的呼吸作用和分解作用而把碳释放到大气中的速率大致相等。
9.解析:选BC。
第三营养级流向第四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③/②×100%;粪便不属于次级消费者自身的同化量;在人工饲养的高密度鱼塘中,鱼所获得的能量不只是来自生产者,而可能更多地来自人工投放的饲料;在食物链中各营养级获得能量的方式及能量的用途不完全相同,如第一营养级与各消费者同化能量的方式不同。
10.解析: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和有机物中的能量。
每一营养级的能量有四个去向:呼吸作用消耗、流向下一营养级、流向分解者和未被利用,因此,可知A代表呼吸作用。
肉食性动物输出的能量等于(2.1+5.1+0.25+0.05)=7.5,其中从外界(有机物)输入的能量为5,因此,从植食性动物输入的能量为2.5。
草鱼和白鲢都以水草为食,因此存在竞争关系。
草鱼个体较大,活动性较强,可以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
鱼类在鱼塘中具有分层现象,反映出此群落具有垂直结构。
生态系统的功能包括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
答案:(1)生产者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 (2)2.5
(3)竞争标志重捕(4)垂直结构(5)信息传递
11.解析:(1)图甲中过程①和②分别表示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它们在细胞内进行的场所分别是叶绿体和细胞质基质、线粒体。
(3)B、C、D三种生物处于第二营养级,该营养级获得的能量最多为5.8×109kJ×20%,因此C、D同化的能量为5.8×109kJ×20%-1.3×108 kJ=1.03×109 kJ,所以A能获得的能量最多为1.03×109kJ×20%=2.06×108 kJ。
答案:(1)叶绿体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从大气圈中摄取碳的速率与动植物通过呼吸作用和微生物分解作用将碳释放到大气圈中的速率大致相同(2)CO2保护植被,大力植树造林,提高森林覆盖率;控制化学燃料的燃烧,减少CO2的排放量,提高能源利用率(答案合理即可)
(3)2.06×108 kJ
12.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雪兔和狼之间只有一个箭头联系,二者的种间关系是捕食;北极狐的能量有三个来源,雷鸟提供
1
2
,植物提供
1
8
,雪兔提供
3
8
,若北极狐增加的能量为80 kJ,则植物增加的能量为80×
1
2
÷20%÷10%+80×
1
8÷10%+80×
3
8
÷20%÷10%=3 600 kJ;从图乙中可以看出C为分解者,A为生产者,B、D分别为初级消费者和次级消费者,流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即9×108 J,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18÷100×100%=18%;从能量的输入和输出来看,能量的输入大于输出,因此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正在增加。
答案:(1)捕食(2)3 600 (3)分解者(4)9×10818% 增加
13.解析:(1)生态系统中有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非生物成分)、分解者、生产者和消费者。
(2)食物网根据题表中的进食关系画出。
(3)无机环境中的碳主要是通过光合作用进入该食物网。
物质循环过程中也可以通过进与出的相对量来判断生态系统的状态。
(4)图1中的A是去除粪便之后的,表示物种甲同化的能量,C表示分解者利用的能量,D表示通过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
物种甲的能量为a1+b1+c1+d1,物种丙的能量为a2+b2+c2+d2,从物种甲到物种丙的能量传递效率为c1/(a1+b1+c1+d1)×100%[或(a2+b2+c2+d2)/(a1+b1+c1+
d1)×100%]。
答案:(1)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分解者
(2)
(3) 生产者(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相对稳定(或生态平衡) (4)①分解者利用的能量通过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②c1/(a1+b1+c1+d1)×100%[或(a2+b2+c2+d2)/(a1+b1+c1+d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