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S控制测绘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运用探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GPS控制测绘技术的实际运用
在某一个山区1∶1000带状的土地测量当中,测区内坡陡 山高、灌木丛生、枝叶繁茂,地形的平均坡度于20~30°范围 内,其通视极为困难,这给常规的控制测量造成一定的困难, 为保证在工期内达标完成,选择应用GPS 控制测量的方法。
3.1 布设GPS的控制网 开展此次的测量任务是在山区公路段上, GPS测量的点 是选择在公路两端,这些测点在公路两端平均分布并全方位覆 盖,由于测点在公路两端,故选择好的测量点应当是在同一条 直线之上且能够看到。此次总共是布设17个E级点,三个已知 的联测点,其基线平均为270米。网中联测三个已知点属于等边 三角形的控制网。 3.2 GPS控制网外业的观测 此工程选择三台AshtechSCA-12S型单频的接收机来加以观 测,规定静态的定位测量的精准程度是±(10mm+1ppm·D)。 相关指标是:①有效观测的卫星数量不少于四颗。②观测用时 不少于一小时。③卫星高度的截止角需超过15°。④在观测的 时段内,任何一颗卫星有效的观测时间需超过二十分钟。⑤卫 星集合的土星因子与精度的因子其GDOP的值需小于 6。⑥各个 环节采集数据的用时应间隔不少于十五秒。⑦此工程用 L1 的 方式来对数据加以采集。此外,按照卫星预报的时间而言,此 地上午9:30之前约能接受到不少于四颗有效卫星的信号且图像 的强度因子即 PDOP的值要超过6。为确保在最好时间里来加以 观测,每一天观测的时间务必是5:30-9:30之间,唯有如此方 可确保GPS 网测量的精度。 3.3 GPS控制网的观测数据处理与检核 在GPS的测量方法当中,处理数据方面较为复杂,由于此 过程当中数据是否准正确影响到后面测量的所有标准,因此, 需及时将获取的数据进行对比,对数据的对错加以检测,保证 测量数据无误差,按照不同点位的数据来测量,经仔细调查与 分析,能检测出测试点部位选择发生偏差而使得出现数量的差 值。比如,于审核某一次数据的时候,发现在相同环内三个测 量点存在较大差值,经仔细排查和分析,最终查出是由于未合 理选取测量的部位所导致的,选择的三个测量点相隔一座山, 这使得经纬度在GPS上看到的数值间相差极大,观测到测量点 卫星的信号并未同步,所以需对三个测量点部位加以调整后重 新获得数据。 为有效提升基线向量解算的精准度,可选择下面几个对策。 (1)系统自身默认高度的截止角是150°,增大高度的 截止角,有利于求解出整周的未知数及有效提升成果的精准程 度,因为全部相关噪声随着卫星的高度截止角的增大而有所减 弱。由于此时需较多卫星参入计算,这就要求GDOP的值保持 良好。 (2)将个别的含着粗差的基线剔除掉,找到原因,选择有效
信息化技术应N
GPS控制测绘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运用探讨
王倩 蔡跃辉 朱伟(通讯作者) 陆军特种作战学院 广西 桂林 541000
摘 要 GPS测量工艺出现,使得测量的效率以及数据信息的处理能力得到极大提升,该篇文章主要是对于GPS控制 测绘技术在工程测量中出现问题以及其运用过程给予相应介绍,希望使GPS测量在项目领域的应用水平得到提升。 关键词 GPS控制;测绘技术;运用过程
引言 伴随建筑工程测绘技术的不断改善与创新,建筑工程测
绘的工作变得更为细致,并且提供的建筑工程控制测绘的资料 也更为广泛。目前,GPS控制测绘技术运用于建筑工程的测量 中,不但能提升工作的效率,而且还能推动工程测绘企业进一 步的发展。
1 GPS测量工艺应用现状 1.1 管理制度方面 部分企业在对测量工作进行管理进程中,缺少完善、高效
以及全面的管理制度机制,造成了测量工作人员在运用GPS测 量工艺时没有按规范、严格的规程操作,进而对于测量数据信 息的精准性造成一定影响,使得GPS测量工艺不能够较好将其 作用和优势发挥出来,对于测量项目与整体建设的科学性以及 精准性造成影响。具体来说,其问题体现于下述两方面:
第一,对于测量工作人员管理。GPS测量工艺操作具有一 定规范性,操作过程存在大量精细工作,部分企业未严格要求 工作人员按照规范测量,对其业务考核方式不科学,以至于部 分测量工作人员尽管掌握其技术要点但未规范操作,比如读数 不精确、未检查和试调设备等…不规范操作进一步导致后续测 量项目工作难以获得保证,对测量精准性带来很多的阻碍。
28 科学与信息化2020年6月下
TECHNOLOGY AND INFORMATION
信息化技术应用
的对策重新加以测量,保证整体的质量。 (3)对历元的间隔加以改变,GPS机的自身与外界的干扰会
出现整周的跳变,比如树叶阻隔了卫星的信号,导致基准的信号 与卫星的信号间出现混频情况而出现差频的信号。此时, 对历元 的间隔加以改变,能有效提升基线的向量解算的精准程度。这里 需注意,历元间隔改变的数值越大,则需观测的时间就会更久[3]。
1.2 测量工作人员素质方面 测量工作涉及大量技术方面难点,这要求相应工作人员要 具有一定技术能力、专业水平还有丰富经验,但是在目前测量 工作中从业工作人员整体素质较低,运用技术过程中业务能力 不精,技术要点掌握不全,操作不规范,很难确保测量信息数 据可靠性。
2 GPS测量工艺的优点 GPS测量工艺在运用进程当中,关键包含了下述几方面优
点:①测量迅速便捷,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②目前存在的 技术几乎能够胜任任何一种情况下的测绘作业,实现各种测量 要求;③能够极大地减少人为误差,确保测量的精度;④劳动 力投入与强度较传统工作模式大大减小,降低了经济投入;⑤ 受环境的干扰小,工作条件简单。因此,全球定位技术的发展 与应用使得地理位置测量、确定以及其他相关信息的获取成为 一项非常便捷、可靠并且安全的工作,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与 拓宽发展的空间[2]。
第二,对于测量装置管理。因为测量作业一般是在比较恶 劣条件下实施,使得大量 GPS测量装置在运用与运输进程当中 发生问题,像是有磕碰问题会造成装置出现故障,而且极易发 生丢失问题。除此之外,大量测量部门平时并没有定期的对于 测量装置实施维护处理,造成大量装置与仪器精确度方面存在 问题,且并未对其进行及时纠正,造成对后续测量工作的精准 性产生严重影响[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