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复习 高效学习方略 72 电路 电路的基本规律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规律方法】 利用电源的UI图线和电阻的UI图线的 组合图象可以快捷地判断路端电压、电源的输出功率等问 题.在分析和应用图象时要明确图线的特点,图线斜率,与 两坐标轴交点的意义.明确图线上任意一点所对应的电压与 电流的比值表示外电路的阻值.
如图所示,甲、乙为两个独立电源的路端电压 与通过它们的电流I的关系图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二、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1.电动势
(1)物理意义:反映电源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本
领大小的物理量.
(2)大小:在数值上等于非静电力把1 内从 负极 移送到正极 所做的功,即E=
WC的正电荷在电源 q.
(3)单位: 伏特 (V),1 V=1 J/C .
2.内阻 电源内部也是由导体组成的,也有电阻r,叫做电源的 内阻,它是电源的一个重要参数.
图线上每一点坐标的乘 积UI
表示 输出功率
图I比线值上每一点对应的U、表示 外电阻
1.两个相同的电阻R,将它们串联后接在电动势为E
的电源上,通过一个电阻的电流为I;若将它们并联后仍接
在该电源上,通过一个电阻的电流仍为I,则电源的内阻为
() A.4R
B.R
C.R2
D.无法计算
2. 如 图 所 示 为 测 量 某 电 源 电 动 势 和 内 阻 时 得 到 的 UI 图 线.用此电源与三个阻值均为3 Ω的电阻连接成电路,测得 路端电压为4.8 V.则该电路可能为下图中的( )
A.当路端电压都为U0时,它们的外电阻相等 B.电流都是I0时,两电源的内电压相等 C.电源甲的电动势大于电源乙的电动势
D.电源甲的内阻小于电源乙的内阻
解析 AC 根R=
U I
,在U-I图线中甲、乙两图线的交点
坐标为(I0,U0),说明两电源的外电阻相等,
电动势由电源中非静电力的特性决定,跟电源的体积无 关,跟外电路也无关.
三、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1.闭合电路
外电压或路端电压
2.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1)内容:闭合电路中的电流跟电源的电动势成 正比 , 跟内、外电路的电阻之和成 反比 .
E (2)公式:I= R+r .
(3)路端电压 U 与外电阻 R 的关系 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是由电源本身决定的,不随外电 路电阻的变化而变化;而电流、路端电压会随外电路电阻的 变化而变化.
A.把R2的触头向右缓慢移动时,油滴向下运动 B.把R1的触头向右缓慢移动时,油滴向上运动 C.缓慢增大极板A、B间的距离,油滴静止不动 D.缓慢减小极板A、B的正对面积,油滴向上运动 【思路点拨】 解决本题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分析电路特点. (2)由R1和R2滑动触头移动判断对电路的影响. (3)根据电压变化判断电场变化进一步判断油滴运动状态 的变化.
要点二 电源的有关功率和效率
1.电源的总功率 (1)任意电路:P总=EI=U外I+U内I=P出+P内. (2)外电路是纯电阻电路:P总=I2(R+r)=RE+2 r. 2.电源内部消耗的功率 P内=I2r=U内I=P总-P出.
⑤P出与R的关系如图所示.
(1)当电源的输出功率最大时,效率并不是最大,只有 50%;当R→∞时,η→100%,但此时P出→0,无实际意义.
③当外电路短路时,R=0,路端电压U=0,短路电流
E I短= r .
(4)路端电压跟电流的关系 ①关系式:U= E-Ir . ②用图象表示如图所示.
图象
物理意义
图线与纵轴交点
表示电动势
图线的斜率大小
表示电源的 内阻
图中U 图中U′
表示外电压 表示内电压
U+U′= E
图线与横坐标交点
表示 短路电流
一、串、并联电路 1.串、并联电路及其特点
R1+R2+R3+…+Rn
R1 =
1 + 1 + 1 +…+ 1
R1 R2 R3
Rn
UR11=UR22=…=URnn
U1+U2+…+Un RP11=RP22=…=RPnn
I1+I2+I3+…+In
2.几个有用的结论 (1)串联电路的总电阻 大于 电路中任意一个电阻,电路 中任意一个电阻变大或变小时,串联的总电阻变大 或 变小 . (2)并联电路的总电阻 小于 总电路中任意一个电阻,任 意一个电阻变大或变小时,总电阻会 变大 或 变小 . (3)无论电阻怎样连接,每一段电路的总电功率P总等于 各个电阻的电功率 之和 .
E ①当外电阻 R 增大时,根据 I= R+r 可知电路中的电 流 减小 ,根据 U=E-Ir 可知路端电压 增大 .
1高、纪效律学是集习体方的面略貌,集物体理的声音,集体的动作,集体的表情,集体的信念。
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第七章 恒定电流
3、反思自我时展示了勇气,自我反思是一切思想的源泉。
3.在电源一定的电路里,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外电阻增加一倍,路端电压也增加一倍 B.电源电动势等于内电压与外电压之和 C.外电路短路时,路端电压等于电源电动势 D.路端电压一定大于内电压
4.如图所示,甲、乙两个电路都是由一个灵敏电流表 G和一个变阻器R组成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表是安培表,R增大时量程增大 B.甲表是安培表,R增大时量程减小 C.乙表是伏特表,R增大时量程增大 D.乙表是伏特表,R增大时量程减小 解析 BC 甲表是安培表,R增大,R的分流作用减 小,故安培表量程减小,A错误,B正确;乙表为伏特表,R 增大,R的分压作用增大,故伏特表的量程增大,C正确,D 错误.
(4)由U内=I总r确定电源的内电压如何变化. (5)由U外=E-U内确定电源的外电压如何变化. (6)由部分电路欧姆定律确定干路上某定值电阻两端的电 压如何变化. (7)确定支路两端的电压如何变化以及通过各支路的电流 如何变化. 由以上步骤可以看出,解决此类问题,基本思路是“局 部→整体→局部”,同时要灵活地选用公式,每一步推导都 要有确切的依据.
(2)对于内、外电路上的固定电阻,其消耗的功率根据P =I2R来判断,与输出功率大小的判断方法不同.
【例2】 (2011·盐城模拟)如图所示,电阻R1=2 Ω,小 灯泡L上标有“3 V,1.5 W”,电源内阻r=1 Ω,滑动变阻器的
最大阻值为R0(大小未知),当触头P滑动到最上端a时,电流 表的读数为1 A,小灯泡L恰好正常发光,求:
(2)如图乙所示,将两个这样的电灯并联后再与10 Ω的 定值电阻串联,接在电动势为8 V的电源上,求通过电流表 的电流值及各电灯的电阻值.
解析 (1)由于三个电灯完全相同,所以每个电灯两端的 电压 UL=12 V/3=4 V.在图甲中画出 U=4 V 的直线,得到 和曲线的交点坐标为(4 V,0.42 A),所以流过电灯的电流为 0.42 A,此时每个电灯的电阻值为 R=UILL=9.5 Ω.
要点一 三种图象的比较
E r
【例1】 如图甲所示为一个电灯两端的电压与通过它 的电流的变化关系曲线,可见两者不成线性关系,这是由于 焦耳热使灯丝的温度发生了变化.参考该曲线,回答下列问 题(不计电流表和电源的内阻):


(1)若把三个这样的电灯串联后,接到电动势为12 V的电 源上,求流过电灯的电流和每个电灯的电阻.
5.(2011·莱芜模拟)如图所示,R3=6 Ω,电源内阻r为1 Ω,当S合上且R2为2 Ω时,电源的总功率为16 W,而电源的 输出功率为12 W,灯泡发光,求:
(1)电灯的电阻及功率; (2)S断开时,为使灯泡正常发光,R2的阻值应调到多少 欧?
解析 (1)由P总=IE,P总=P输+I2r 可得:I=2 A,E=8 V 电源的路端电压U=E-Ir=6 V IR3=RU3=1 A
图中电源的的电动势为6 V,内阻为1 Ω,R1为 2 Ω,R2全阻值为3 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当R2为1 Ω时,R1消耗的功率最大 B.通过改变R2的阻值,路端电压的最大值为5 V,最小 值为4 V
C.R2的阻值越小,R1消耗的功率越大 D.当R2的阻值为3 Ω时,R2消耗的功率最大
要点三 电路的动态分析 1.电路的动态分析问题是指由于断开或闭合开关、滑动 变阻器滑片的滑动等造成电路结构发生了变化,某处电路变 化又引起其他电路的一系列变化;对它们的分析要熟练掌握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部分电路欧姆定律,串、并联电路中电 压和电流的关系.
(1)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R0. (2)当触头P滑动到最下端b时,求电源的总功率及输出 功率.
解析 (1)当触头 P 滑动到最上端 a 时,流过小灯泡 L 的电流为:IL=UPLL=13.5 A=0.5 A
流过滑动变阻器的电流: I0=IA-IL=1 A-0.5 A=0.5 A 故:R0=UI0L=6 Ω.
解析 B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S,灯泡L1和L2 均正常发光,由于某种原因灯泡L2灯丝突然烧断,其余用电 器均不会损坏,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电流表读数变大,电压表读数变小 B.灯泡L1变亮 C.电容器C上电荷量减小 D.电源的输出功率可能变大 解析 D 灯泡L2灯丝突然烧断后,电路总电阻将增 大,总电流减小,内电压减小,外电压将增大,A错误;灯 泡L1电流减小,将变暗,B错误;电阻R上的电压增大,电 容器C上电压也增大,电荷量将增大;由P=UI知,外电压U 增大,而电流I减小,所以电源的输出功率可能变大.
在含容电路中,当电路发生变化时,除了要判断和计算 电容器两端的电压外,还必须要判断电容器极板上极性的变 化,防止出现电容器先放电后反向充电的现象.
【例4】 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动势为E,内阻为 r,电阻R3为定值电阻,R1、R2为滑动变阻器,A、B为电容 器两个水平放置的极板.当滑动变阻器R1、R2的滑动触头处 于图示位置时,A、B两板间的带电油滴静止不动.则下列 说法中正确的是( )
要点四 含电容器电路的分析与计算 1.电路的简化:不分析电容器的充、放电过程时,把电 容器处的电路视为断路,简化电路时可以去掉,求电荷量时 再在相应位置补上. 2.电路稳定时电容器的处理方法:电路稳定后,与电 容器串联的电路中没有电流,同支路的电阻相当于导线,即 电阻不起降低电压的作用,但电容器两端可能出现电势差.
选项A正确.图线与U轴交点的坐标值表示电动势的大 小,与I轴交点的坐标值表示电路中的短路电流,图线的斜 率大小表示电源内电阻的大小(电动势与短路电流的比值), 由图线可知,甲与U轴交点的坐标值比乙的大,表明甲的电 动势大于乙的电动势;甲与I轴交点的坐标值比乙的小,表 明甲的短路电流小于乙的短路电流;图线甲的斜率大于图线 乙的斜率,表明甲的内阻大于乙的内阻,可见选项C正确, 选项D错误.电源的内电压等于通过电源的电流与电源内阻 的乘积,即U内=Ir,因为甲的内阻较乙的内阻大,所以当电 流都为I0时,甲电源的内电压较大,选项B错误.
4、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5、诚实比一切智谋更好,而且它是智谋的基本条件。
6、做老师的只要有一次向学生撒谎撒漏了底,就可能使他的全部教育成果从此为之失败。2022年1月2022/1/302022/1/302022/1/301/30/2022
7、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须教。对人以诚信,人不欺我;对事以诚信,事无不成。2022/1/302022/1/30January 30, 2022
8、教育者,非为已往,非为现在,而专为将来。2022/1/302022/1/302022/1/302022/1/30
栏目
②当外电路断开时,R=∞,路端电压U= E .
电路的动态分析问题还可以用极限法来分析,即遇到因 变阻器滑动触头滑动引起电路变化的问题时,可将变阻器的 滑动触头分别滑至两个极端去讨论.
【例3】 (2011·海南单科)如图,E为内阻不能忽略的电 池,R1、R2、R3为定值电阻,S0、S为开关,○V与○A分别 为电压表与电流表.初始时S0与S均闭合,现将S断开,则 ()
3.电压变化带来的电容器的变化:电路中电流、电压 的变化可能会引起电容器的充、放电.若电容器两端电压升 高,电容器将充电;若电压降低,电容器将通过与它连接的 电路放电,可由ΔQ=C·ΔU计算电容器上电荷量的变化.
4.含电容器电路的处理方法:如果电容器与电源并 联,且电路中有电流通过,则电容器两端的电压不是电源电 动势E,而是路端电压U.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