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利用“智慧课堂”助力小学语文教学——以《搭船的鸟》为例探究“智慧课堂”语文阅读教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效利用“智慧课堂” 助力小学语文教学——以《搭船的鸟》为例探究“智慧
课堂”语文阅读教学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发展,教育信息化不断推进,因此“智慧课堂”应运而生。
“智慧课堂”的出现,为课程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使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文本之间的沟通与对话,更加个性化,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学习能力、课堂
互动能力。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如何利用“智慧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现以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搭船的鸟》教学为例,探究如下:
一、课前预习统计,精准教学
以前的语文教学,教师给学生布置预习任务后,要检验学生的预习效果,只
能通过家长的监督或者课堂教学时学生的反馈来完成。
运用“智慧课堂”系统,
教师通过教师平板推送一些教育资源,如微课、预习任务等布置给学生,学生利
用学生平板在家完成并上传,教师在教师平板上检查、统计。
教学《搭船的鸟》
之前,教师给学生布置了预习任务,让学生利用平板在家借助电子教材跟读练读、识记生字等,并拍摄朗读视频进行上传。
教师通过教师平板的后台数据就可以统
计学生完成情况,掌握学生的预习效果,为后面的课堂教学提供了依据和保障,
便于教师精准教学。
二、课中资源使用,合理高效
教师在教授新课前会使用教师平板备课,将课堂上要用到的电子教材,相关
音频、图片、练习题及课件等资源准备好,放在适当的位置,在课堂中使用。
并
通过“智慧课堂”系统中一些常用的教学工具辅助完成教学。
1.学习字词重点内容,当堂进行检测
教学本课生字词语时,学了多音字“啦”后,教师安排了检测。
“智慧课堂”系统出示选择练习题:“A.lɑ B.lā 1.她很委屈,哭得稀里哗啦()的。
2.他
真的来啦()。
”教师通过教师平板向学生发布练习,让全班作答。
学生选择
答案完成上传,“智慧课堂”系统直接统计出学生作答情况,教师就可以了解学
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针对性教学。
对不会的同学进行讲解辅导,做到人人
过关,起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2.指导写字随机抽查,实时拍照点评
教师指导写“嘴”这个字,提醒学生注意一些书写事项,然后在田字格中进
行范写,学生自己练写。
在需要对学生的书写进行展示讲评时,教师随机抽取两
位学生。
被抽到了学生的名字会显示出来,这样就给不愿主动展示的学生机会,
更真实地了解学情。
展示学生的书写作品时,教师利用拍照功能,拍摄学生写的字,照片在大屏幕上展示出来,师生一起评议。
教师用画笔实时修改,并再次提
醒学生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如此,学生就一目了然,写得不好的同学再进行二
次书写,方便快捷,效果突出。
3.加载微课迁移运用,拍照上传展示
《搭船的鸟》第二自然段中,作者对翠鸟的外形进行了细致描写:“羽毛是
翠绿的”“翅膀带着一些蓝色”“一张红色的长嘴”。
作者观察仔细,描写也很
具体,所以在引导学生学完这段文字后,教师安排了读写结合仿写运用的环节。
以便学生巩固运用学到的作者观察及描写的方法,变书本的语言为自己的语言。
教师出示丹顶鹤活动的微课视频,让学生仔细观看丹顶鹤的状态,重点看它的脖子、羽毛、腿、长嘴的样子、颜色等。
接着让学生试着运用,把观察到的丹顶鹤
外形用文字描述出来,写在练习本上。
老师有目的选择学生的写话,拍照上传进
行展示,指名朗读,师生共同评议交流,这样,既训练了学生的写话能力,又了
解了学生的书写质量,还可以对学生出现的一些错误及时进行点评和修改,使课
堂教学充满智慧,也更加高效。
三、课后作业巩固,资源推送
以前的课堂,教师难以及时得到学生反馈的问题,“智慧课堂”的出现能够
使教师及时精准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学完课文,教师利用“智慧课堂”平台
向学生推送课后作业,让学生在学生机中完成并上传。
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的完成
情况,也可以及时精准地向家长直接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
教学《搭船的鸟》,
教师拓展延伸,推送了菁莽写的一篇散文《翠鸟》,让学生阅读,比较不同,积
累语言。
教师推荐学生阅读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文章,实现一篇带多篇,拓宽了学
生的知识面,增加了学生的阅读量,为学生提高自身的综合语文素养奠定了基础。
当然,“智慧课堂”系统中的功能可运用于语文教学的还有很多。
比如:学
习重点段落或句子,可以让学生利用电磁笔在电子课本中圈点勾画;学生认读生
字词、朗读句子时抢答;选择教学内容放大聚焦;利用电子教材中的朗读进行范
读或指导朗读;教师利用计时器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背诵或书写。
但语文教
学还是要突出学科特点,“智慧课堂”使用不是多多益善,要用得恰如其分,一
节课使用2到4次为宜。
这样,让学生有足够时间关注文本,关注语言文字,学
有所获。
教师结合教学内容给予合理运用,把握好了度,就可以发挥“智慧课堂”的积极作用。
总之,“智慧课堂”的运用,使语文课堂丰富多彩,让语文教学形式更多样。
只要教师从教学的实际出发,根据不同的课型合理有效地使用,就能助力语文课堂,让语文教学智慧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