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利润质量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四、投资净收益 • 五、补贴收入 • 六、所得税费用
第四节 分部报告及其分析
• • • • 一、分部报告的产生 二、分部报告的格式和内容 三、分部报告的分析 当先要明确企业划分分部的原则,是否具有误导 性。如果分部原则与企业的具体情况不符,则应 对该分部报表的可信性产生怀疑。 • 同时可以依据各个分部的具体市场环境,顶测其 今后的趋寿,从而可以对整个企业的发展趋势进 行客观的判断。
主业收入增长没有 大幅增长
有所增长 变化不大 有所下降 大幅下降
• 二、利润表的格式
• 在对利润表中净利润(即税后利润)所应包括的内容的认 识上,存在着两种观点:本期经营收益观、总括收益 观。 • 本期经营收益观:为了便于本期与前期之间的比较, 净利润只能包括本期正常经所得,而不包括其他所得。 在这里,其他所得包括前期调整损益和特殊项目损益。 • 总括收益观:一切营业收入、费用以及特殊损益等项 目,都应在计算企业当期收益时予以确认。 • (一)单步式利润表 • 单步式利润表将本期所有收入加在一起,然后再把所 有费用加在一起,两者相减,一次计算出企业当期的 净损益。 • (二)多步式利润表 • 按照企业利润形成的主要环节,按照销售利润、营业 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四个层次来分步计算,以详 细地揭示企业利润的形成过程。
• 2.利润表中“投资收益”产生现金流入量的 能力 • 关注收益规模的同时,我们还应关注其产 生现金流量的能力。 • 包沫利润与泡沫资产是指不能带来金流入、 没有现金支付能力的所谓利润和资产。 • 企业当期的泡沫利润(投资收益)与泡沫资产, 将极有可能成为未来的投资损失和不良资 产。
• (三)企业的利润结构与资产结构之间的对应关 系分析 • 关注:对外投资的必要性、适当性; 对外投资的必要性、适当性; • 企业管理的重点 • 1、对外投资的盈利能力与其他资产的盈利能 力大体相当。 • 2、对外投资的盈利能力高于其他资产的盈利 能力 • 3、对外投资的盈利能力低于其他资产的盈利 能力
• 三、对利润结果的分析 • 从结果来看,企业利润各项目均会引起资产负债表项 目的相应变化: • 收入的增加,对应资产的增加、或有负债的减少; 收入的增加,对应资产的增加、或有负债的减少; • 费用的增加,对应资产的减少、或有负债的增加。 费用的增加,对应资产的减少、或有负债的增加。 • 对于利润结果的分析,主要是指对利润各个项目所对 应的资产负债表项目的质量分析。 • 主要涉及: 主要涉及: • 货币资金、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其他应收款(或应收 股利、应收利息)、存货、待摊费用、长短期投资、固 定资产、无形资产等。
• ……….
• 二、对利润结构的质量分析
• (一)企业利润表自身的结构所包含的质量信息 含量 • 1、毛利与毛利率 • (1)较高的毛利率所包含的质量信息含量
• 垄断、核心竞争力、行业周期、产大于销?会计处理 产大于销?
• (2)较低的毛利率所包含的质量信息含量
• 产品生命周期、竞争力弱、会计处理
第二节 利润表收入的确认与计量
• 一、收入的定义 • 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 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 的总流入。主要包括销售商品收入、提供劳务收入 和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 • 二、收入的特点 • 收入从企业的日常活动中产生。 • 收入既可能表现为企业货币资产或非货币资产的增 加;也可能表现为企业负债的减少,或二者兼而有 之。 • 企业收入仅指收入本身导致的所有者权的增加。 • 收入只包括本企业经济利益的流入,不包括为第三 方或客客户代收的款项,如增值税,代收利息等
• 利润真实性判断及战略评价分析
甲企业经营业绩好不好?
利润表主要项目 主营业务收入(万元) 主营业务收入(万元) 主营业务利润(万元) 主营业务利润(万元) 其他业务利润 营业利润(万元) 营业利润(万元) 投资收益(万元) 投资收益(万元) 利润总额(万元) 利润总额(万元) 1999 52,603.81 20,858.01 77.11 11,686.94 -43.09 12,567.06 2000 90,898.87 57,825.96 -12.19 44,658.45 -2,720.52 42,337.94
应收帐款
22,453.26
54,419.49
这说明了什么?
★不能简单地就单个指标的数值下
结论; ★不能简单地根据几个固定的指标 的数值高低来打分,应当根据一个 指标的数值高低来寻找下一个需要 判断的问题,直到能够回答我们所 关心的问题。
★经营业绩不仅表现在利润表上,
还表现在资产表和现金表上
利润真实性判断及战略评价分析思路:发现问题
第五节 对企业利润质量的分析
• • • • • • 一、对营业利润形成过程的分析 (一)营业收入 一 营业收入 1、企业营业收入的品种构成 2、企业营业收入的地区构成
利润的产生点、增长点 利润的产生点、
3、与关联方交易的收入在总收入中的比重 4、部门或地区行政手段对企业业务收入的 贡献
• (二)营业成本 二 营业成本
• 2、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营业利润及其相 关比率所包含的质量信息含量 • (1)销售费用与销售费用率的变化 • 销售费用:企业的产品结构、销售规模、营销策略等 方面变化不大的情况下,企业的销售费用规模变化不 会太大。其巨额变化在相当多的情形下是进行会计调 整的结果。 • 销售费用率:是指销售费用与营业收入的比率,反映 销售费用率: 了销售费用的有效性。销售费用率上升能够在一定程 度上反映企业所面临的市场竞争环境。 • (2)管理费用与管理费用率的变化 • 管理费用:企业的组织结构、管理风格、管理手段、 管理费用: 业务规模等方面变化不大的情况下,企业的管理费用 规模变化不会太大。其巨额变化在相当多的情形下是 进行会计调整约结果。 • 管理费用率:是指管理费用与营业收入的比率,反映 管理费用率: 了管理费用的有效性。
主营业务成本
主营业务利润(万元) 营业利润(万元) 投资收益(万元) 利润总额(万元) 总资产
31,745.80
20,858.01 11,686.94 -43.09 12,567.06 182,328.70
33,072.91
57,825.96 44,658.45 -2,720.52 42,337.94 315,129.53
• 企业业务发展的条件下,企业的销售费用(管理 费用)不应当降低。片面追求在一定时期的费用 降低,有可能对企业的长期发展不利。 • (五)财务费用 • 关注:贷款规模、贷款利息率和贷款期限
• • • • •
(六)企业对利润形成过程操纵的可能手段 1、调节资产转化为费用的时间; 2、通过与关联方交易; 3、应计费用推迟入账; 4、收入的入账时间进行人为的操纵;
• 四、收入的披露(确认收入的会计政策) 收入的披露(确认收入的会计政策)
第三节 利润表费用类项目及其他项目的确认与计量
• 一、营业成本 • 二、期间费用
• (一)管理费用 • (一)营业税 • (四)资源税 (二)销售费用 (三)财务费用
• 三、营业税金及附加
(二)消费税 (三)城市维护建设税 (五)土地增值税 (六)教育费附加
• 四、利润质量恶化的主要表现
• • • • 1、企业扩张过快 2.企业反常压缩酌量性成本 3.企业变更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 4.应收账款规模的不正常增加、应收账款平均 收账期的不正常延长 • 5.企业存货周转过于缓馒。 • 6、应付账款规模的不正常增加、应付账款平 均付账期的不正常延长
• • • •
• (二)企业利润的结构与相应的现金流量结构之 间的对应关系分析
• 1、利润表中与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相对应的同口径营 业利润(下称同口径营业利润)和现金流量表中经营活 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之间的差异。 • 企业收款不正常(应收账款、应收票据); • 企业付款不正常(预付账款); • 企业存在不恰当的资金运作行为(其他应收款); • 企业在经营活动的收款和付款方面主要与关联方发 生业务往来。 • 企业报表编制有错误。
• 3、营业利润与投资收益的数量对比关系 • 关注:“营业利润与投资收益在数量上互补性变化” 关注: • (1)企业通过预防性投资组合的调整,投资收益的数 量,比是投资组合变化的正常反映。 正常反映。 • (2)在企业投资组合没有重大调整的情况下,企业原 有的对外投资项目表现出较高(或相反)的利润,投资 收益的数量变化是投资内在质量变化的正常反映。 正常反映。 • (3)在企业投资组合没有重大调整、投资结构的盈利 能力没有根本性变化的情况下,投资收益的数量变 化仅仅是企业对投资进行了不恰当会计处理的反映。 会计处理的反映。 • 4、小项目对利润的贡献状况 • 是新增长点吗? 是新增长点吗?
• 营业成本降低和提高的质量评价,应结合多种因素来进行。
• (三)销售费用 三 销售费用 • (四)管理费用 四 管理费用 • 关注销售模式与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的适应性、 关注销售模式与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的适应性、
销售费用(管理费用)与销售成果的适应性; 销售费用(管理费用)与销售成果的适应性;
第四章 利润质量分析
• 第一节 利润表的基本结构与具体格式 • 第二节 利润表收入的确认与计量 • 第三节 利润表费用类项目及其他项目的确认 与计量 • 第四节 分部报告及其分析 • 体格式
• 一、利润表的结构
• 利润表一般由表首、表身和补充资料三部分构成。 • 表首:编制单位、报表日期、货币计量单位 • 如“某年某月份”,或“某年某月某日结束的会计年 度”。例如2000年9月,指的是2000年1月到9月,这 段期间。 • 表身:收入、费用和利润各项目的具体内容及其相互 关系。 • 我国利润表栏目:“本月数”和“本年累计数”俩栏 • 中期财务会计报告:将“本月数”改成“上年数”, 填列上年同期累计实际发生数;年度财务会计报告: 将“本月数”改成“上年数”,填列上年累计实际发 生数。 • “本年累计数”反映各项目自年初起至报告期末为止
7、企业无形资产规模的不正常增加 8、企业的业绩过度依赖非营业项目 9、企业计提的各种准备过低 10、企业利润表中的经营(销售)费用、管理费用 等项目出现不正常的降低 • 11、企业举债过度 • 12、注册会计师(会计师事务所)变更、审行计报 告出现异常 • 13、企业有足够的可供分配的利润,但不进行现 金股利分配
非常好
主营业务利润率(%) 主营业务利润率(%) 总资产报酬率(%) 总资产报酬率(%) 净资产收益率(%) 净资产收益率(%) 39.65 5.26 13.56 63.62 13.25 34.56
但是,真实性值得怀疑
利润表主要项目 主营业务收入(万元) 1999 52,603.81 2000 90,898.87
• (3)财务费用与财务费用率的变化
• 财务费用的规模变化反映了企业的理财状况。
• (4) 营业利润与营业利润率的变化
• 应特别关注企业的营业利润年度间的“非经营性 变化”。 • 企业的营业利润率与其目标营业利润率、历史同 期营业利润率以及特定企业的营业利润率进行比 较,可以更恰当地对企业的基本盈利能力进行评 价。
• 三、收入的确认与计量
• (一)销售商品收入 • 销售商品收入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才能予以确认: • 1、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 • 2、企业既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也没有 对已售出的商品实施有效控制。 • 3、收入的金额能够可靠计量。 • 4、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 5、相关的已发生或将发生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 合同或协议价款的收取采用递延方式,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 • 售商品涉及现金折扣的; • 售商品涉及商业折扣的; • 企业已经确认销售商品收入的售出商品发生销售折让的; • 企业已经确认销售商品收入的售出商品发生销售退回的。 • (二)提供劳务收入 (三)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