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讲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课件岳麓版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必修一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1.商周时期血缘关系同政治隶属关系相结合,等级制度严格,但尚未实现
权力的高度集中。
2.秦朝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权力高度集中。 3.隋唐以来,以三省六部制为代表的中央行政体制、以科举制为代表的选 官用人制度、维护官僚队伍廉洁高效的监察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高度成 熟的体现。
相对 系是____________ 的。
4.作用 世卿世禄 ”的特权。 (1)保障各级贵族能够享受“____________
大宗 (2) 有利于凝聚宗族,强化王权,同时也强化了以 ____________ 为代表的 贵族特权 地位。 ____________
[巧字识记]
理解宗法制中的几个要点 (1)一个核心:嫡长子继承制。
考点呈现 明代的经济与政治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明代设置巡抚的作用 明代内阁制 清朝东北地区移民政策
规律分析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英 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第1讲 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1
基 础 攻 关
2
3
考 点 突 破
仿 真 模 拟
基 础 攻 关
一、夏商两代的政治制度 1.夏代政治制度及其特点
(1)时间:约公元前2070年。
考点呈现 西周的分封制度
规律分析
商周时期的 政治制度
2016全国Ⅲ卷·24
2014全国Ⅱ卷·24
2013全国Ⅰ卷·24
秦中央集权 制度的形成 2014全国Ⅰ卷·24
(1)考查内容: 西周对历史传承的重视 西周分封制、宗 法制、秦朝皇帝 分封制、礼乐制 制度、郡县制; 从汉到元政治制 度演变的特点; 分封制瓦解 明朝内阁和秦朝 君主专制的特点及统治 军机处等内容。 手段
4.明清时期 ,君主专制空前强化。明代废丞相权分六部,设内阁;清代
设置军机处,专制皇权发展到顶峰。 5.在封建社会,中央与地方割据势力之间、中央内部皇权与相权之间的矛
盾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下的两对基本矛盾。斗争的趋势是中央集权不断加
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
最新考纲
课标试题 2017全国Ⅰ卷·24
(2)地位:古代中国第一个国家政权。 (3)制度:出现公共权力;实行王位世袭制。 (4)特点:保留了氏族社会的特点。
2.商朝的政治制度 (1)政治制度:内服与外服制度。 (2)政权特点 附属国 ①商王对____________的控制力是有限的。 神权 王权 ②弥漫着____________ 色彩,商王通过垄断神权以强化____________ 。
(2)两个原则:“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3)三个形式:家谱、宗祠、族规。 (4) 四个观念: “ 亲亲尊尊 ”“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 男尊女
最新考纲
课标试题 2017全国Ⅰ卷·25 2017全国Ⅰ卷·26 2017全国Ⅱ卷·25
考点呈现 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规律分析从汉到元 政 Nhomakorabea制度 的演变
2016全国Ⅰ卷·26
2016全国Ⅱ卷·25 2016全国Ⅲ卷·25
2015全国Ⅰ卷·25 2015全国Ⅱ卷·25
2013全国Ⅰ卷·41
考查重点是中 央集权制度下 中央官制与地 宋代重史传统对君主专制的 方行政制度的 影响 演变以及选官 科举制 制度,涉及中 外政治制度的 汉承秦制 比较 汉代外戚干政 (2)命题特点: 汉代地方吏治 以材料形式呈 从地方行政示意图看汉、唐 现、立意新颖 历史变迁
(2)后期:诸侯国势力日益壮大,到西周后期分封制遭到破坏;春秋时期,
逐步瓦解。
思考:商代的附属国与西周的诸侯国有什么不同? 提示:(1)与王室关系:商的附属国——松散;西周诸侯国——密切。 (2)本质区别:商朝的附属国与商王不具备血缘宗法关系。
[图解识记] 西周的分封制
三、宗法制
1.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
二、分封制
周王室 1 . 含 义 : 又 称 封 邦 建 国 , 是 在 保 证 ____________ 强大的条件下,将 亲族 功臣 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 分派到各地,广建封国的制度。 2.内容 周王 (1)____________ 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 同姓亲族 是分封的主体,另外, ____________ 功臣 姻亲 (2)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殷 商旧族、降族也是分封的对象。 土地 (3)受封诸侯在分封时获得 ____________ 、物资、武装和人口;各诸侯国必 周王 义务 须承认 ____________ 的权威,并承担各种 ____________ 。周王和诸侯形成权利 与义务的关系。
3.影响
(1)前期
势力范围 不断扩大。 ①通过分封,周人的____________ 天下共主 ②周王确立了____________ 的地位,统治效果得到加强。 诸侯 周王 贵族 ③分封制使西周 ____________ 集团形成了“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 卿大夫 士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的等级序列。
唐朝统一战争,史学理论 魏晋官修史书的特点
最新考纲
明清君主专 制制度的加 强
课标试题 2017全国Ⅰ卷·27 2017全国Ⅱ卷·27 2016全国Ⅰ卷·27 2014全国Ⅱ卷·27 2014全国Ⅱ卷·40
2013全国Ⅰ卷·41 2013全国Ⅱ卷·41
(3)试题类型: 以选择题为主, 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发展趋 兼顾非选择题 势
继承上的矛盾。 血缘纽带 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的一种制度。 2.性质:宗法制是周人把____________ 3.内容 嫡长子继承制 嫡长子 (1)核心和特点:各级贵族都实行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是 主祭祖先 的特权。 土地、财产和权力的主要继承者,有____________ 大宗 小宗 (2)体系:确立了严格的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体系。 家族等级 政治隶属 关系。两者的关 (3)关系:不仅是_______________ 关系,也是____________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1.商周时期血缘关系同政治隶属关系相结合,等级制度严格,但尚未实现
权力的高度集中。
2.秦朝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权力高度集中。 3.隋唐以来,以三省六部制为代表的中央行政体制、以科举制为代表的选 官用人制度、维护官僚队伍廉洁高效的监察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高度成 熟的体现。
相对 系是____________ 的。
4.作用 世卿世禄 ”的特权。 (1)保障各级贵族能够享受“____________
大宗 (2) 有利于凝聚宗族,强化王权,同时也强化了以 ____________ 为代表的 贵族特权 地位。 ____________
[巧字识记]
理解宗法制中的几个要点 (1)一个核心:嫡长子继承制。
考点呈现 明代的经济与政治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明代设置巡抚的作用 明代内阁制 清朝东北地区移民政策
规律分析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英 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第1讲 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1
基 础 攻 关
2
3
考 点 突 破
仿 真 模 拟
基 础 攻 关
一、夏商两代的政治制度 1.夏代政治制度及其特点
(1)时间:约公元前2070年。
考点呈现 西周的分封制度
规律分析
商周时期的 政治制度
2016全国Ⅲ卷·24
2014全国Ⅱ卷·24
2013全国Ⅰ卷·24
秦中央集权 制度的形成 2014全国Ⅰ卷·24
(1)考查内容: 西周对历史传承的重视 西周分封制、宗 法制、秦朝皇帝 分封制、礼乐制 制度、郡县制; 从汉到元政治制 度演变的特点; 分封制瓦解 明朝内阁和秦朝 君主专制的特点及统治 军机处等内容。 手段
4.明清时期 ,君主专制空前强化。明代废丞相权分六部,设内阁;清代
设置军机处,专制皇权发展到顶峰。 5.在封建社会,中央与地方割据势力之间、中央内部皇权与相权之间的矛
盾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下的两对基本矛盾。斗争的趋势是中央集权不断加
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
最新考纲
课标试题 2017全国Ⅰ卷·24
(2)地位:古代中国第一个国家政权。 (3)制度:出现公共权力;实行王位世袭制。 (4)特点:保留了氏族社会的特点。
2.商朝的政治制度 (1)政治制度:内服与外服制度。 (2)政权特点 附属国 ①商王对____________的控制力是有限的。 神权 王权 ②弥漫着____________ 色彩,商王通过垄断神权以强化____________ 。
(2)两个原则:“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3)三个形式:家谱、宗祠、族规。 (4) 四个观念: “ 亲亲尊尊 ”“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 男尊女
最新考纲
课标试题 2017全国Ⅰ卷·25 2017全国Ⅰ卷·26 2017全国Ⅱ卷·25
考点呈现 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规律分析从汉到元 政 Nhomakorabea制度 的演变
2016全国Ⅰ卷·26
2016全国Ⅱ卷·25 2016全国Ⅲ卷·25
2015全国Ⅰ卷·25 2015全国Ⅱ卷·25
2013全国Ⅰ卷·41
考查重点是中 央集权制度下 中央官制与地 宋代重史传统对君主专制的 方行政制度的 影响 演变以及选官 科举制 制度,涉及中 外政治制度的 汉承秦制 比较 汉代外戚干政 (2)命题特点: 汉代地方吏治 以材料形式呈 从地方行政示意图看汉、唐 现、立意新颖 历史变迁
(2)后期:诸侯国势力日益壮大,到西周后期分封制遭到破坏;春秋时期,
逐步瓦解。
思考:商代的附属国与西周的诸侯国有什么不同? 提示:(1)与王室关系:商的附属国——松散;西周诸侯国——密切。 (2)本质区别:商朝的附属国与商王不具备血缘宗法关系。
[图解识记] 西周的分封制
三、宗法制
1.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
二、分封制
周王室 1 . 含 义 : 又 称 封 邦 建 国 , 是 在 保 证 ____________ 强大的条件下,将 亲族 功臣 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 分派到各地,广建封国的制度。 2.内容 周王 (1)____________ 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 同姓亲族 是分封的主体,另外, ____________ 功臣 姻亲 (2)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殷 商旧族、降族也是分封的对象。 土地 (3)受封诸侯在分封时获得 ____________ 、物资、武装和人口;各诸侯国必 周王 义务 须承认 ____________ 的权威,并承担各种 ____________ 。周王和诸侯形成权利 与义务的关系。
3.影响
(1)前期
势力范围 不断扩大。 ①通过分封,周人的____________ 天下共主 ②周王确立了____________ 的地位,统治效果得到加强。 诸侯 周王 贵族 ③分封制使西周 ____________ 集团形成了“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 卿大夫 士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的等级序列。
唐朝统一战争,史学理论 魏晋官修史书的特点
最新考纲
明清君主专 制制度的加 强
课标试题 2017全国Ⅰ卷·27 2017全国Ⅱ卷·27 2016全国Ⅰ卷·27 2014全国Ⅱ卷·27 2014全国Ⅱ卷·40
2013全国Ⅰ卷·41 2013全国Ⅱ卷·41
(3)试题类型: 以选择题为主, 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发展趋 兼顾非选择题 势
继承上的矛盾。 血缘纽带 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的一种制度。 2.性质:宗法制是周人把____________ 3.内容 嫡长子继承制 嫡长子 (1)核心和特点:各级贵族都实行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是 主祭祖先 的特权。 土地、财产和权力的主要继承者,有____________ 大宗 小宗 (2)体系:确立了严格的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体系。 家族等级 政治隶属 关系。两者的关 (3)关系:不仅是_______________ 关系,也是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