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 期末复习 4.分数的初步认识,千克和克复习》优质课教案_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分数的初步认识,千克和克的复习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教材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101页第19-24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说一说、折一折、涂一涂、算一算等教学活动,加深对分数含义的理解,进一步认识分数的大小,能正确计算简单的分数加减法。

2、进一步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建立千克和克的质量观念,熟练掌握千克和克的进率并能联系生活实际灵活运用。

3、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能积极、主动思考问题的意识。

重点和难点:
1、进一步理解分数的含义,能正确计算简单的分数加减法;熟练掌握千克和克的进率。

2、难点:理解分数加减的计算方法,联系生活实际灵活运用质量单位。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长方形纸和彩笔等。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师: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学习了分数的初步认识、认识了
常用的质量单位千克和克。

这节课,我们将回顾这两部分的知识。

二、分数再认识。

1、分数的含义:完成教材101页第22题
(1)、用分数表示涂色部分。

(2)、同桌说一说:每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各是多少,
这个分数表示的含义。

(3)、拿出一张长方形纸折一折,创造一个分数。

请同
学说说你创造的分数表示的含义。

小结:把一个圆形、一个三角形,一个长方形等平均分成几份,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就是分数。

2、分数的计算:完成教材101页第24题
(1)、学生独立读题,思考并交流:这个长方形表示什
么?它被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1份就是这个长方形的几分之一?
(2)、涂一涂,并独立解决两个问题。

指名板演。

(3)议一议:分母相同的分数,怎样计算加法和减法?
3、动手又动脑:完成教材101页第23题。

(1)、折一折:把一张长方形纸对折一次,展开数一数,对折一次后平均分成几份,每份是原来长方形的几份之一。

(2)、依次将这张纸对折2次、3次、4次......,边折边填写表格。

(3)、观察并思考交流:你有什么发现?对折的次数和平
均分成的份数有什么关系?
小结:对折次数每增加1次,平均分成的份数就等于原来的2倍。

三、千克和克的再认识
1、回顾:
(1)、称一般物品有多重,一般用()作单位。

这个单位可以用字母()表示。

(2)、称较轻的物品有多重,一般用()作单位。

这个单位可以用字母()表示。

2、口答: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3千克=( )克8千克—3千克=( )克
9000克=( )千克5000克+2000克=( )千克
3、我会用:填上合适的单位。

(完成教材101页第19题)
4、思考:完成教材101页第21题。

(1)、看一看,与小组内的同学说说你知道哪些数学信
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2)、独立解决:平均每个橘子重多少克?
(3)、汇报交流:先在小组内交流,再集体交流。

小结:由天平平衡,我们知道两个橘子的质量和三个砝码的质量相等,即两个橘子的质量是90克,那么一个橘子的质量就是45克。

四、全课总结:
师:这节课我们复习了哪些知识?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五、板书设计:
分数的初步认识,千克和克的复习
一般物品 千克 kg
较轻物品 克 g 10
110310410
710310452255241441=-=+份就是它的份,其中的分成表示把一个长方形平均的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它成表示把一个圆形平均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