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绘本伴我成长——“读写绘”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云朵面包》教学设计
主备人:寇宁宁
【教学目标】
1、享受阅读的快乐,从而喜欢图画书。

2、体会云朵面包中蕴藏的神奇的味道、爱的味道。

3.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在阅读活动中感悟“猜一猜”、“重视图画细节”、
“展开丰富想象”等阅读图画书的方法,让学生分享阅读的快乐。

【文本解读】
一个纯粹的童话,一本关于家的图画书,一个温馨的香气四溢的
故事。

下雨天的早晨,一片阴霾,两个穿着黄雨衣的孩子,让阴天变得
可爱。

奇迹发生了,挂在树上的云朵被孩子摘回了家。

浪漫的妈妈把
云朵揉进面团里,做成了云朵面包。

吃了云朵面包的“我们”,竟然飞
了起来。

面包带着我们飞向在车上挤成沙丁鱼似的爸爸,吃了云朵面
包的爸爸也飘飘悠悠地飞起来了,像只大鸟,最幸运的是,云朵面包
让爸爸今天刚好没有迟到。

天仍然下着雨,生活还是依旧,但因为有了云朵面包,因为有了
童话的神奇,心情却明媚得飞了起来。

雨停了,云朵被阳光染成了粉
色,孩子们吃着好吃的云朵面包。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A4纸、彩笔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认识人物
1、小朋友们吃过面包吧,喜欢吃什么样的面包?
今天,老师带来的面包你们肯定没有吃过,那就是——云朵面包。

2、(出示图书封面)你们看到了什么?
这座屋子里住着小猫一家。

天空阴沉沉的,屋外的小树枝上挂着?透
过窗户,看到谁睁开了一只眼睛?旁边睡着的是谁?
3、云朵和小猫一家发生了什么故事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二、分享故事情节
1、故事就发生在这样的阴雨天。

阴沉沉的天空飘着雨,一朵白云飘落
下来。

小猫从梦中醒来,睁眼一看,窗外正下着雨。

弟弟和爸爸都还
在睡觉呢!而我身边的被子已经掀开了一角,原来妈妈早已经起床了。

这时候,妈妈正在厨房里为我们全家作早餐呢。

我叫醒了弟弟,我们
穿上了黄色的雨衣,准备一起走到屋外。

2、来到外面,我和弟弟,抬起头,仰望天空,看了好久好久。

我们想,
下雨天,也许会有一些奇妙的事情发生吧?我和弟弟正在仰望天空的
时候,突然发现……“咦,这是什么呀?”原来树枝上挂着一朵小小
的……于是,我把弟弟架在肩膀上,我们要把白云拿下来。

“啊,成功
啦!”
3、回到家,我和弟弟小心翼翼地把云朵捧在手上,递给妈妈。

(同时
做出小心翼翼捧出白云的动作。

)小朋友们想想看,为什么我们要小心
1
翼翼?
妈妈接过我们手中的云朵,放进大碗,倒入牛奶和水,放入酵母、盐
和糖。

先轻轻地揉成大面团,再揉得小小的、圆圆的,放进烤箱。


妈对我和弟弟说:“再等45分钟就好了,这是今天的早餐噢!”
爸爸起晚了,来不及等面包烤好,就急匆匆地拿起公文包和雨伞,慌
慌张张地向公司跑去了。

(引导大家看爸爸急匆匆的样子和狼狈的表
情)可他是多么想吃一个云朵面包啊!
4、45分钟终于过去了,厨房里飘来阵阵清香。

妈妈轻轻打开烤箱,
这时候,奇妙的事情发生了,云朵面包忽忽悠悠地从烤箱里飘了出来。

我站到凳子上都够不到呢!妈妈和弟弟这时候都在做什么呢?他们的
表情说明了什么?
吃了云朵面包后,更奇妙的事情发生了,猜猜看,会发生什么奇妙的
事?
我们又抓着云朵面包吃,这时我们想起了赶去上班的爸爸。

“爸爸一定
很饿了。

”弟弟说,我提议道:“我们给他送面包去吧。

”于是我们把面
包装进袋子,打开窗户,和弟弟一起忽忽悠悠,忽忽悠悠地飞了出去。

5、我和弟弟穿着黄雨衣,拿着伞,飞在空中,到处找爸爸。

弟弟问,
爸爸已经到公司了吗?我说,不会的啦。

看,车都塞在路上了。

我们
在密密麻麻塞满了车的马路上找到了爸爸。

他坐的公交车里挤满了人,
就像装满豆芽的盒子。

大家看一看,找一找,能看到爸爸在哪里吗?
看爸爸被挤得,他还没吃早饭就匆匆出门了,现在他又饿又累,而且
还很着急……
我和弟弟飞到了爸爸乘坐的那辆被堵的公交车面前。

“爸爸、爸爸!”
“喵!”看到我们从窗户里递进来的面包,乘客们都惊讶得张着大嘴巴
说不出话来了。

爸爸拿着面包,看了又看……心里想着:……
哇,吃了云朵面包的爸爸竟然也飘飘悠悠地飞了出来。

爸爸像大鸟一
样呼呼地飞着,飞得好高好高哦!爸爸总算及时飞进了办公室,差一
点就迟到了。

我和弟弟飞在爸爸窗户外面,看到这一切,大家想想看,
我和弟弟这时候会想些什么?
6、我们又一次飞到了高楼的上面,天上的雨停了,我们胆战心惊地避
开电线。

停在电线上的鸟儿,看到了我们……
我们轻轻地落在屋顶上。

雨刚停,天上的白云就一片一片地飘起来。

弟弟说:“好饿哦。

”我说:“这是因为在空中飞累了,我们再吃一个云
朵面包好不好?”说着,我和弟弟又吃了一个面包。

谢谢小云朵,云
朵面包真好吃。

三、故事延伸
大家喜欢这个云朵面包的故事吗?你想要么?吃了云朵面包,你会怎
么样呢?请把你的感想用铅笔、钢笔或画笔表现出来吧。

【教学反思】
2
《小猪变形记》教学设计
主备人:寇宁宁
教学目标:
1、借助《小猪变形记》绘本的情境,激发想象兴趣,让学生用自己的
话表达自己的想法。

2、指导学生看图说话,看清楚,想明白,按一定顺序,用一段通顺的
话来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感
3、在阅读中懂得:做自己,最幸福。

引导学生努力做最好的自己,才
能获得快乐幸福。

教学重点、难点:
1、激发想象兴趣,让学生乐于用自己的话表达自己的想法;培养学生
的写话兴趣及求异思维。

2、在阅读中懂得:做自己,最幸福。

引导学生努力做最好的自己,才
能获得快乐幸福。

教学过程:
一、情境猜想,激趣表达
1、小朋友,你最喜欢什么小动物?为什么?
2.今天聂老师就把这只小猪变进了一本与众不同的书里——出示书
(ppt)电子书《小猪变形记》,对,这本书就是叫《小猪变形记》,我
们来一起读读这本书的名字,读完后,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吗?(你猜
猜这本书会写什么?)
预设:生:1、会写小猪为什么变形(你真会猜想)
2、小猪怎么变形、
3、变形后会怎样(师相机板书)
师:有这么多孩子还有问题,你们想知道的问题这本书一定都会告诉
你们,那我们一起去阅读这本书,一起走进小猪。

二、情境体验,习得方法
(一)阅读小猪的“第一变”后,进行说话练习
1】为什么变
1、师: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只小猪,生活得很幸福。

每天都吃得饱饱
的,躺在树下晒太阳,可是日子老这么过下去,小猪开始觉得无聊了。

有一天,小猪觉得特别特别的无聊。

1)师:“真烦。

”他嘟囔着,“烦、烦、烦、烦、烦!”
小猪为什么会这么烦?
(指导学生读好这句话:厌倦了做小猪、非常无聊、没有认识到自己
的长处)
原来小猪想——变呀,他后来真的会变了吗?都变成了谁?想知道
吗?
2】变成什么(用句式规范表达)
3
师:他走呀走,来到路边,他停住了脚,快看看他碰上了谁!(故作神
秘)课件出示图2
生:长颈鹿
2、师:孩子们,请你再仔细看看图,你看到了什么?生:汇报
师:我们再仔细看看这只小猪是什么表现?它露出什么样的眼神啊?
3、师:假如你就是此时的小猪,看到这些的时候,你心里会想:哇!
——(指名3-4人)说,(引导学生体会小猪的心理活动)
生:长颈鹿的脖子真长啊!长颈鹿的个子真高呀!(一抬头就能迟到树
上的叶子。

轻而易举就能吃到书上的树叶,多神气呀!)
师:你真聪明,一下就找到长颈鹿的特点(相机板书出——抓特点)
4、课件出示:小猪来到路边,看到,他想:哇!。


师:谁能用上老师的提示,用一段话说说这幅图上的内容?
生:2到3名
3】怎么样变(借助想像练习表达)
5、师:小猪想变成长颈鹿,可怎么才能变高呢?谁愿意帮他想想办法?
预设:生:1、把脖子拉的长长的,(你可真会想像)
2、做一个很长的腿(你的办法可真绝)
师:小猪真的变成长颈鹿了吗?
课件出示图3,啊!小猪真的长高了!快看,我们聪明的小猪采用了
什么办法变得呢?
生:汇报
4】变后故事(阅读原文欣赏表达)
6、师:他乐坏了!小猪踩着高跷,继续往前走。

就在这时,他遇到了
斑马。

课件出示图4,仔细看图,图中斑马和小猪正在说话,他们之
间会说些什么呢?你们来猜猜(作思考状)
生:汇报
师:我们来看看他们到底说了什么?——(出示原文)咱们来演一演
吧!你们扮演小猪,我是斑马,你们可以称呼我斑马大姐,也可以叫
我斑马小姐,或者斑马妹妹,都行!老师与1名“小猪”进行对话。

师:你们都是踩着高跷的小猪,我是斑马,来跟我打招呼吧!(出示
对话)
师:那现在请孩子们同桌相互模仿他们的对话——(边板书边说让我
们用对话的方式来表达)是呀,从他俩的对话中我们知道了小猪的心
情是多么的高兴,同时我们也知道了斑马的看法。

所以我们可以用对
话来帮助我们表达出自己内心的想法。

(板书出:用对话)
7、师:欣喜若狂的小猪后来怎么样了?猜猜看!想不想知道?出示图
5,小猪乐坏了!他踩着高跷到处跑,结果“砰!”的一下,小猪不小
4
心摔倒了,现在他才知道变长颈鹿——不好。

(二)阅读小猪的“第一变”后,进行说话练习
感知故事,学习表达方法
1、课件出示小猪第一变的四幅图,对照图画,试着大声把小猪的第一
次变形的故事讲给自己听。

我们来按照顺序来试着来回顾这四幅图:(板书——按顺序)
2、师:不过,这是一只不愿轻易放弃梦想的小猪,虽然这次失败了,
可他还想变!接下来他又想变成谁呢?快猜猜看!
学生猜测:大象\老鹰、猴子、孔雀、斑马、大鱼、小鸟……
他是怎么变的?变形后又发生了什么故事?
学生先自由讲述,然后抽生讲.
小猪来到路边,看到(谁在干什么 ) ,他想:哇!。

于是(他去怎么做的?变成了什么动物?)----------,后来它遇见了(哪
个动物?它们有什么对话?)————- ,结果(小猪怎么样了?)——--
3、师:咱们来看看书上的小猪又是怎么继续变形的?师讲故事。

4、师:你还想让小猪继续变吗?现在老师要把这只可爱的小猪请到你
们身边,这回小猪要怎么变呢,由你说了算,请你拿起创作的笔帮小
猪变一变。

把这个故事编下去,让我们一起来编我们班的一本与众不
同的书——(出示封面)
聪明的小朋友,你能把这个故事编下去吗?
5、那这周周末小朋友就一起来完成这个“写绘”作业,把你想到的小
猪变形经历先画下来,然后讲给爸爸妈妈听,让他们帮你们写下来,
好吗?
三、阅读结尾,揭示中心
①师:最后,小猪找到真正的快乐了吗?让我们再去泥潭里看看吧!
②(出示:小猪打滚图),出示配音文件。

③师:孩子们这会小猪的心情如何呀?小猪为什么会觉得当自己最快
乐呀?“太棒啦!”小猪高兴得大叫,“原来当小猪是最开心的事情呀!”
是呀,现在小猪再也不会摔倒了,也不会被水冲,更不会被倒挂在树
上。

在泥潭里他想滚多久就滚多久,想怎么滚就怎么滚,多么自由呀!
小猪终于找到自己特有的快乐了。

原来,只有做回自己,才是最幸福
的呀!
其实,我们班的小朋友也各有各的优点,的聪明,的懂事,
的可爱,虽有些调皮但很善良,在老师的心中,你们都是最棒的,老
师希望小朋友们都做快乐的自己,健康成长!所以也请大家对自己说
句:做自己,最快乐!
课件出示:做快乐的自己!
5
四、情境交流,总结表达
师:小朋友,小猪找到了自己也找到了快乐,咱们的故事也读完了,
这是一本有趣的绘本?(出示封面)生齐读,作者是英国的儿童作家
本·科特,中国的儿童作家金波叔叔把它带给了我们,还想读一读更
多这样有趣的故事吗?
出示《小猪变形记》的封面及开头和结尾,把已经展示的作品当做正
文加进来,请同学们下去后,把自己的习作然后交给老师,像这样装
进这本书,这就是我们创作的童话故事《小猪变形记》他的作者是我
们一(三)班的全体同学,好吗?希望写书这样的经历也会让大家体
验:做快乐的自己!
教学反思:
6
彩色的乌鸦
主备人:寇宁宁
【教学目标】
1. 认真听老师讲故事培养学生听的能力。

2. 适当想象说话,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3. 回家复述故事,续编故事想象作画,培养孩子们的复述说话能
力。

4. 从故事中懂得要团结,不轻信挑拨,和平相处的道理。

【教学重点】
听故事讲故事想象作画。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A4纸、彩笔等。

【教学过程】
1、小朋友,我们来看看这副图,图上有三个小朋友,一个是白种人,
一个是黑人,一个是黄种人,你觉得他们当中谁的颜色最美丽?为什么?
再来看一幅图(五颜六色的羽毛图),在他们当中谁的颜色最美丽?
为什么
2、这节课顾老师给你们带来这样一个有趣的绘本故事题目是《彩
色的乌鸦》
老师读绘本:“从前乌鸦可不是这样黑乎乎的,……据说,有一个雪
人曾经提出一个不幸的问题,从而给美丽快乐的乌鸦带来了一场灾
难。


3、猜猜看雪人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
猜不出来了吧?我们看……点出:“在你们当中到底谁的颜色最美
丽?”
雪人为什么会提出这个问题呢?
这个问题一提出,我们来看看乌鸦们怎样回答呢?继续看下去……
后来,人们就只能看到颜色十分接近的乌鸦们聚在一起,但是他们的争
吵并没完全结束,因为他们的颜色并不一完全一样。

乌鸦之间多少还有
些区别,每只乌鸦都认为自己的颜色是唯一正确的。

4、你认为他们错在哪里?
每只乌鸦都自认为自己的颜色是唯一正确的。

说得太好了,我们继续看下去:事情发展得越来越糟糕……
你看一只大灰猫钓起一根彩色的羽毛脚步沉重的走出湿漉漉的草
坪。

继续看绘本:从此……
5、猜一猜:那会是一场怎样的雨?
对这是一场黑雨……而且永远成了黑色的了。

还在下黑雨的时候,一只……到原始森林度假去了……他成了一
只与众不同的乌鸦?
6、猜一猜,这只彩色乌鸦的命运如何?小组讨论一下再来汇报。

7、我们来看第二个绘本《一只与众不同的乌鸦》点击绘本,读下
7
去……“彩色的乌鸦坐在树枝上……这真让他感到难堪。

提问:他现在最想做的是什么?怎样使自己变得不再那样耀眼。

8、继续看绘本:这时乌鸦的首领……飞进那可以接纳他的浓浓的
白雾中去了。

猜一猜:这只彩色乌鸦最后的命运如何?
学生猜测。

9、继续看绘本:原来这只是一个梦?看乌鸦们还是紧紧的靠在一
起,那么亲密。

我们来看看首领会怎么说?
朗读乌鸦首领的话:“这样的事情在现实中是有可能发生的,不过,
这在我们这里是不会发生的!”
10、再看看:“在他们当中,到底谁的颜色最美丽?”
11、这样的事情,你觉得在我们人类中会不会发生呢?
“同学们,这样的争名夺利、轻易听信别人的挑拨,种族歧视等等
的事情在现实生活中是很容易发生的,但你们一定要在心里说‘我保
证,这样的事在我们这里一定不会发生’!齐读:“这样的事情在现实中
是有可能发生的,不过,在我们这里是不会发生的!”
12、作业:回家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然后想象作画,续编
故事:彩乌鸦以后的生活怎样呢?
【教学反思】
8
爱心树
主备人:寇宁宁
【教学目标】
1、感知故事内容,激发学生对绘本的兴趣。

2、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3、在故事中品味成长、体会母爱、学会感恩。

【教学重难点】
听故事讲故事想象作画。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A4纸、彩笔等。

【教学过程】
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
孩子们,今天这节课老师要带你们读一个故事,故事的题目是《爱心
树》。

(板书:爱心树)
二、赏读封面
1、现在我们看到的是这本书书的封面。

书本的封面告诉我们这么多讯
息,以后我们看书时,可别忘了看封面哦!这本书名叫——(生答)。

树上写着英文——意思也是爱心树。

英文(师读,并告诉学生giving
的意思是给予,板书,整个意思是一棵给予树)封面还有什么呢?(作
者:谢尔.希尔弗斯坦)
2、简介:为我们创作这本书的作者和绘者是同一个人,他是美国人,
名字叫谢尔·希尔弗斯坦。

他是一位享誉世界的艺术天才,集诗人,
画家,剧作家,作曲家,乡村歌手等于一身。

他的许多作品被翻译成
30多中语言,受到许多人的喜欢。

3、画面内容:一棵大树弯着身子,正在把一只红苹果给一个穿着背带
裤的小男孩
瞧,同学们多聪明,我们从图画中读出了比文字更多的东西,书本里
面有图画有文字,它们共同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

在这里,图画是图
书的生命,也就是说图画自己也会讲故事。

这样的书叫绘本。

绘本与
其他书不一样,在阅读的时候我们不仅要读它的文字,还要从简简单
单的图画中读出更多的内涵。

4、过渡:其实,这棵大树给予小男孩的远远不止一个苹果,那么她还
给予小男孩什么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故事。

三、阅读绘本
(一)读读说说,感受的大树与小男孩相亲相爱的快乐
1、课件(第一页):从前有一棵大树,枝叶繁茂、树干粗壮。

2、(第二页)有一天,她喜欢上了一个小男孩。

问:你能从图中找到小男孩吗?
问:看着这只小脚丫,你想这会是一个怎样的小男孩?(顽皮、可
爱……)
9
3、瞧,小男孩来了!(第三页)
(1)他每天会跑到树下。

让我们来猜猜他跑到树下会干些什么?
(2)生说师随机出示画面:(第四——第九页)
采集树叶:
①小男孩用树叶干什么呢?
③原来,他是用来——生答:做皇冠。

呵呵,他想象着自己就是森林之王呢!看到他脸上的表情,你想到了
什么词?(得意、威风、神气、骄傲)他还跑到树下干些什么?
爬树干小男孩人呢?
荡秋千小男孩人呢?
吃苹果小男孩人呢?
捉迷藏小男孩人呢?你能用几句话说说那天的情况吗?
4、悄悄地,小男孩爱上了这棵大树(第十一页)非常非常爱它。

(第
十二页)
问:孩子们,你们知道为什么小男孩非常爱那棵大树吗?(带给他快
乐,无穷的乐趣……)板书:快乐
问:仔细地观察一下图画,找一找小男孩用什么方式来表达对大树的
爱?(拥抱、刻爱心并写上自己的名字……)
5、孩子很快乐,大树也很快乐呢!(出示:大树很快乐。

)那大树为什
么很快乐呀?(小男孩每天来陪伴他,和他一起玩;他给小男孩带来
了快乐,小男孩快乐大树就快乐……)
(二)读文看图,体会大树的孤独
1、过渡:小男孩和大树相亲相爱,这是多么快乐的童年啊!但是时光
流逝(第十三页)孩子逐渐长大。

(第十四页)
2、你们从图中发现了什么?(树上多了一个爱心、有四只脚丫了)
3、是啊,小男孩长大了,他有了新的(朋友),再也没有来和大树玩
耍……大树常常感到孤寂。

(第十五页)
(1)观察图画,你从哪里能够感受到大树很孤寂?(低垂着树枝……)
(2)你能说说此时此刻大树心里是怎么想的吗?
(3)谁能用朗读来表示大树的孤寂?
4、是啊,那个已是青年的小男孩不来和大树玩耍了,大树好孤独、好
想念曾经的快乐时光。

(三)朗读感悟大树给予男孩苹果的快乐
有一天,男孩终于来看大树了。

可是他不是来和大树玩耍的,而是向
大树索取的,那么,他索取了什么,大树又给了他什么呢?
1、老师配乐朗读15--17页。

2、交流问题:孩子有什么变化?孩子向大树索取什么?大树给予孩
子什么?大树的心情怎么样?(老师用记号笔填写表格)大树没有了
苹果为什么还快乐呢?(她为男孩解决了困难,用苹果去换钱;男孩
快乐大树就快乐)
3、如果是你拿走了大树那么多的苹果,你会对大树说些什么或者做些
什么呢?(生:……)
10
4、是啊,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可是,很久很久,那个男孩没有再来
看望大树……大树很难过。

(四)学习小组一起读故事,感悟大树给予男孩树枝和树干的快乐
后来,大树和孩子又见面了,孩子有什么变化?孩子向大树索取什么?
大树又给予孩子什么呢?请各小组同学合作,一起看《爱心树》的18
页到23页,然后一起讨论交流。

(五)交流
说说你的看书后的感想和疑问,相机引导理解。

(1)怎样看待孩子?(自私、贪心、没礼貌、不懂得回报)
(2)为什么只剩下树墩了,大树还是很快乐?你是怎样看待大树的?
(无私、大方、有爱心)(老师板书:无私)
(3)你们能说说大树心里到底有些怎么样吗?为什么?(伤心、孤
独、期盼、难过、牵挂……)
(六)读故事,感悟大树给予男孩树墩的快乐
1、大树现在什么也没有了,她只是一个老树墩了,他多么思念那个男
孩啊!那个男孩还会来吗?
2、又过了很久很久,那个男孩终于又来了,这时他已经是一个老年人
(板书)(白发苍苍的老头了),他们见面后的第一句话是“非常抱歉”,
你们认为这句话是谁说的?为什么?
3、这句话到底是谁对谁说的,让我们一起来找答案。

(配乐师生合作
读第二十四——二十五页)
4、孩子们,这句话竟然是老树墩对男孩说的!大树为什么说抱歉?(先
出现左边文字)
5、问:大树只剩下树墩了却还是想给予男孩东西,最后大树想到了什
么?(出现右边文字)大树为什么要把身子尽量挺高?
6、看着孩子在自己身上做下来,大树很快乐。

问:大树为什么很快乐?
7、你觉得孩子最后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了吗?引导学生看末页,对比领
悟。

四、叩问心扉,倾吐心声
1、孩子们,故事读完了,你觉得这棵充满爱心,无私奉献的大树像你
身边的谁?为什么?
2、师:是呀,爸爸妈妈……他们就是我们的爱心树!他们总是为我们
默默的奉献着、付出着,他们给我们快乐、给我们幸福、给我们无穷
的爱。

3、我们不能像故事中的那个男孩,只知道一味地索取。

让我们拿出笔
和纸,用最真挚的语言来表达我们的心声吧!(学生向爸爸妈妈表达心
声。


11
【板书设计】
爱心树
快乐
给予无私

【教学反思】
12
小老鼠的漫长一夜
主备人:寇宁宁
教学目标:
1、师生共读,感受语言文字和图画的魅力,让每一个学生喜
爱阅读,享受阅读的乐趣。

2、培养学生读书、读图的能力,学会用朗读、猜想、角色体
验等多种形式阅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3、通过阅读,体会大老鼠和小老鼠之间脉脉亲情以及字里行
间及图画里显露出的真善美的情感。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A4纸、彩笔等
设计意图:
《小老鼠的漫长一夜》是《东方娃娃》推出的英国优秀
绘本故事,天真浓情的对白,丝丝入扣的心理刻画,将快乐
和温情同时点亮在孩子的心田。

作者戴安娜.亨德利将小朋友
们常见的表现和背后的心理活动升华成一篇亲切可爱的睡前
故事。

绘者简.查普曼以明快的画风描绘出许多使人入迷的细
节,如老鼠们用邮票挂在墙上的画、用火柴盒做衣柜、人的
手表做成挂钟……会敏锐读图的小朋友们还会乐于发现更多
有趣的细节,百看不厌!
本课旨在引领二年级的学生在阅读绘本故事的同时,学
会用朗读,表演、猜想等多种形式感悟书中字里行间流露出
的脉脉温情,并且用这样的方法尝试自主阅读。

所以在设计
教学过程中,我重在引领学生们一边读文字,一边看图,用
朗读、表演和猜想来丰富故事的内涵,同时培养学生的语言
表达能力和想象能力。

通过第一本书的导读和引领,放手让
学生再读一本同一系列的绘本图书,尝试自主的阅读实践。

在阅读中认识那只既胆小又天真可爱的小老鼠,并且与书共
鸣,回忆自己的儿时趣事,成长中的烦恼。

教学过程:
第一板块
1、十月,我们东小的第三届读书节开始了,小书迷们最近看
了什么书?
2、今天我们再一起来读一本新书,一个有趣的童话故事……
出示《小老鼠的漫长一夜》。

◎看看封面,说说这只小老鼠。

3、在这只小老鼠身上可能会发生一个怎样的故事呢,谁来猜
一猜?
4、到底发生了一个什么故事呀,开始读书
第二板块
一、风声
1、导入描述小老鼠的家。

1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