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统训练原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感统训练原则
1. 什么是感统训练
感统训练是一种旨在促进儿童感官系统的发展和整合的方法。

感官系统是人类获得信息和与环境互动的关键组成部分,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和嗅觉等。

通过感统训练,可以帮助儿童提高感知能力、身体协调性和注意力等方面的发展,从而提高学习能力和日常生活的质量。

2. 感统训练原则
2.1 综合性原则
感统训练应该以整体性为基础,综合各种感官系统的训练。

不仅要注重单一感官系统的发展,还要通过多种刺激手段来促进各个感官系统之间的协调与整合。

2.2 渐进性原则
感统训练应该根据个体的能力水平和发展需求进行渐进式的安排。

从简单到复杂、由易到难地逐步提高任务难度,使儿童逐步适应并克服挑战。

2.3 细化性原则
感统训练应该注重对感官系统的细节训练,以提高感知能力和感觉刺激的分辨力。

通过培养儿童对细微差别的敏感度,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适应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刺激。

2.4 个体化原则
感统训练应该根据每个儿童的特点和需求进行个体化的设计。

不同儿童在感官系统发展方面存在差异,因此需要根据个体差异调整训练内容和方法,以达到最佳效果。

2.5 活动性原则
感统训练应该通过多种有趣而具有挑战性的活动来进行。

活动可以包括运动、游戏、艺术等形式,既能激发儿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又能增加他们对刺激的接触和经验。

2.6 继承性原则
感统训练应该注重将训练效果延伸到日常生活中。

通过将感统训练与日常活动结合起来,帮助儿童将所学到的技能和策略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从而提高他们的功能水平和自主性。

3. 感统训练的方法
3.1 视觉感统训练
视觉感统训练可以通过观察、注视、追踪等方式进行。

例如,使用各种视觉刺激物品,如图形卡片、拼图等,帮助儿童提高对图像的辨识能力和注意力集中能力。

3.2 听觉感统训练
听觉感统训练可以通过听音乐、听故事、辨别声音等方式进行。

例如,使用不同频率和强度的声音刺激,帮助儿童提高听觉辨别能力和集中注意力的能力。

3.3 触觉感统训练
触觉感统训练可以通过触摸、按摩、握持等方式进行。

例如,使用不同材质和质地的物品,如沙袋、毛毯等,帮助儿童提高手部精细动作和身体协调性。

3.4 味觉和嗅觉感统训练
味觉和嗅觉感统训练可以通过品尝食物、闻香味等方式进行。

例如,引导儿童品尝不同口味和气味的食物,帮助他们提高对味觉和嗅觉的辨别能力。

3.5 运动感统训练
运动感统训练可以通过跑步、跳跃、爬行等方式进行。

例如,设计各种有趣的运动活动,如攀岩、平衡木等,帮助儿童提高身体控制和协调能力。

4. 感统训练的效果
经过系统的感统训练,儿童可以获得以下方面的改善:
•提高感知能力:儿童对外界刺激的接收和处理能力得到提升,更加敏锐地观察和理解周围环境。

•增强身体协调性:儿童的身体控制和协调能力得到改善,更加灵活自如地运动和执行各种日常活动。

•提高注意力集中力:儿童在进行感统训练时需要集中注意力,并逐渐培养了持久专注的能力,在学习和生活中表现出更好的注意力控制。

•增强学习能力:感统训练可以提高儿童的感知和认知能力,促进大脑发育,从而对学习和记忆等方面产生积极影响。

总结起来,感统训练原则包括综合性、渐进性、细化性、个体化、活动性和继承性。

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和嗅觉等多种刺激方式的训练,可以提高儿童的感知能力、身体协调性和注意力等方面的发展。

经过系统的感统训练,儿童可以获得更好的学习能力和日常生活质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