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9第三节:吸收过程的速率关系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N A K G ( p p ), N A KY (Y Y ), N A K y ( y y )
*
*
*
N A K L (c* c), N A K X ( X * X ), N A K X ( x* x)
——操作时主体浓度与“该相极限浓度” 差表示
推动力
2019/1/5
由亨利定律:
2019/1/5
NA P P* KG NA p pi kG NA ci c kL
(1)
(2) (3*
NA ci c H ( pi p ) kL
*
NA pi p* Hk L
(4)
(4) (2)
NA NA P P* kG HkL
NA (p pi) 1 kG
1/kG——气膜阻力,和气膜推动力(p-pi)相对应
2019/1/5
②:气相浓度用摩尔分率表示
N A k y ( y yi )
1 NA (y yi) ky
ky——以(y-yi )表示推动力的气膜吸收系数, kmol/(m2· s)。 1/ky——气膜阻力,和气膜推动力(y-yi)相对应 ③:气相浓度用摩尔比(比摩尔分率)表示
NA KX (X X )
*
KX——以( X﹡-X)为总推动力的液相总吸收系 数, kmol/(m2· s)。
NA 1 (X X) KX
*
1/KX——总阻力,和总推动力(X﹡-X)相对应
2019/1/5
与膜系数相对应的吸收速率方程
N A k G ( p pi ), N A k y ( y yi ), N A kY (Y Yi )
②:液膜吸收系数kx、kL之间的换算
类比气膜吸收系数 ky、 kG之间换算关系的推导过程
可得
2019/1/5
k x c总kL
2):总系数与膜系数的关系 ①:总系数KG与膜系数kG、kL间的关系
N A KG ( p p*)
N A kG ( p pi )
N A kL (ci c)
KG * NA (c c ) H
p= c﹡/H,p﹡=c /H
NA=KL(c ﹡ -c)
KG KL = 或 KG HK L H Kx 类似整理: Ky = 或 K x mK y m
思考:找出气相总系数和液相总系数间关系的记忆 规律(结 合相应亨利定律的形式)
2019/1/5
5:吸收速率方程小结 1):与膜系数相对应的吸收速率方程
N A kY (Y Yi )
2019/1/5
NA (Y Yi) 1/ kY
kY—— 以( Y-Yi )表示推动力的气膜吸 收系数,kmol/(m2· s)。
1/kY——气膜阻力,和气膜推动力(Y-Yi)相对应
2019/1/5
2:液膜吸收速率方程式 ①:液相浓度用摩尔浓度表示 令
Dc总 kL z L cBM
1 H 1 K L kG k L 1 1 或 K L kL
H 1 kG kL
K L kL
——液膜控制
C:中等溶解度的气体,双膜阻力联合控制
2019/1/5
气膜控制过程
液膜控制过程
2019/1/5
4):总系数间的关系 ① :气相总吸收系数间的关系
NA Ky ( y y )
同相总(膜)吸收系数 间的关系 异相总吸收系数间 的关系
Kx c总KL K X
K y p总KG KY
K x mK y
N A kL (ci c), N A k x ( xi x), N A k X ( X i X )
与总系数相对应的吸收速率方程
N A K G ( p p* ), N A KY (Y Y * ), N A K y ( y y* )
N A K L (c* c), N A K X ( X * X ), N A K X ( x* x)
*
x = c / c总
Kx KL = c总
Kx N A (c c) c总
*
NA=KL(c ﹡ -c)

K x c总K L
类似:液相膜系数间的关系 当溶质在液相中的浓度很低时
K X Kx
2019/1/5
K X K L c总
③ :液相总吸收系数与气相总吸收系数间的关系
N A KG ( p p*)
——两点式直线方程
该直线通过点 A( p, c)和点 I( pi, ci),且 斜率是-kL/kG 对于确定的操作条件,点 A 确定;过 A 点作 斜率为-kL/kG的直线,点I即在该直线上
2019/1/5
如何在此直线上确定点I? 界面上气液两相成平衡关系,点I在平衡线上 作平衡线和直线
p pi kL c ci kG
N A k G ( p pi ), N A k y ( y yi ), N A kY (Y Yi )
N A kL (ci c), N A k x ( xi x), N A k X ( X i X )
——用一相主体浓度与界面的浓度差表示推动力 2):与总系数相对应的吸收速率方程
*
y = p / p总
KG = Ky p总
NA ( p p )
*
Ky p总
NA=KG(p-p﹡)

K y p总 K G
类似:气相膜系数间的关系 当溶质在气相中的浓度很低时
KY K y
2019/1/5
KY KG p总
② :液相总吸收系数间的关系
N A K x ( x x)
1/KL——总阻力,和总推动力(c﹡-c)相对应 ②:液相浓度用摩尔分率表示
N A K x ( x x)
*
Kx——以( x﹡-x)为总推动力的液相总吸收系数 , kmol/(m2· s)。
2019/1/5
NA
1 (x x) Kx
*
1/Kx——总阻力,和总推动力(x﹡-x)相对应 ③:液相浓度用摩尔比(比摩尔分率)表示
kX—— 以( Xi-X )表示推动力的液膜吸收系数
, kmol/(m2· s)。 1/kX——液膜阻力,和液膜推动力(Xi-X)相对应
2019/1/5
3:界面组成的确定
稳定传质,两膜内的传质速率相等:
N A kG ( p pi ) kL (ci c)
整理得 p pi kL c ci kG
Ky——以( y-y﹡ )为总推动力的气相总吸收系数 , kmol/(m2· s)。
1 NA (y y ) Ky
*
1/Ky——总阻力,和总推动力(y-y﹡)相对应
2019/1/5
③:气相浓度用摩尔比(比摩尔分率)表示
N A KY (Y Y )
*
KY—— 以( Y-Y﹡ )为总推动力的气相总吸收系 数, kmol/(m2· s)。
第 八 章 气体吸收
第 三 节
一:膜吸收速率方程 二:总吸收速率方程
吸收过程的速率关 系
2019/1/5
吸收速率(传质通量): 单位相际传质面积,单位时间内所吸收的溶质 A的 物质的量,用NA表示,单位:kmol/m2· s。 吸收速率方程: 吸收速率与吸收推动力之间的数学关系式 吸收速率=推动力 /吸收阻力 吸收速率=推动力 ×吸收系数
2019/1/5
一:膜吸收速率方程式 1:气膜吸收速率方程式 ①:气相浓度用分压表示
DAB P NA ( p pi ) zG RT PBm

DAB P kG zG RTPBm
N A kG ( p pi )
kmol/(m2· s· kPa)。 也可写成:
—— 气膜吸收速率方程式
kG—— 以 ( p-pi ) 为 推 动 力 的 气 膜 吸 收 系 数 ,
总规律:总阻力等于膜阻力之和;但要注意形式
的一致性
2019/1/5
3)讨论:膜阻力对总阻力贡献的相对大小
A:易溶气体,H很大;kG、kL数量级相当或接近时
1 1 1 K G kG Hk L
1 1 KG kG 或 K G kG
1 1 Hk L kG
——气膜控制
B:难溶气体,H很小;kG、kL数量级相当
③:总系数Ky 、Kx与膜系数ky、kx间的关系
类似整理:
1 1 m K y k y kx 和 1 1 1 K x mk y k x
④:总系数KY、KX与膜系数kY、kX间的关系 在溶质浓度很低时可整理得到
1 1 m K Y kY kY 和 1 1 1 K X mkY k X
(1)
(2)
N A kG ( p pi ) H c * ci N A kG
pi= ci /H,p=c ﹡/H
(3)
(2)+(3)的结果和(1)式比较得
1 H 1 K L kG k L
总阻力(以1/KL表示)等于气膜阻力(以H/kG表示
) 与液膜阻力(以1/kL表示)之和
2019/1/5
二:总吸收速率方程式 膜速率=膜系数×膜推动力 速率=系数×推动力; 过程速率=总系数×总推动力
总推动力=实际状态与极限状态的差值 如间壁式换热器任一截面总换热速率方程
q K (T t )
热流体降温的极限是t,热流体的实际状态与极限 状态的差值是T-t,冷流体……。
2019/1/5
对换热来说,无论是热流体还是冷流体,实 际状态与极限状态的差值都是T-t 。 对传质来说,浓度的表示方法不同;即使 表示法相同,基准也不一样,故总推动力用气相 或液相表示其形式和数值就不一样 1:总推动力通过气相反映时的总吸收速率方程式
(5)
和(1)式比较得
1 KG
1 1 1 K G kG Hk L
1 kG
1 分别为总阻力、气膜阻力和液膜阻力 Hk L
总阻力(以 1/KG表示)等于气膜阻力(以1/kG表示 ) 与液膜阻力(以1/HkL表示)之和
2019/1/5
②:总系数KL与膜系数kG、kL间的关系 NA c * c N A K L (c * c) KL NA ci c N A kL (ci c) kL
p*=f(c)
其交点即是I点
p
A
pi
I
读出界面组成 (pi,ci)
c
ci
2019/1/5
4:膜推动力的图示
p
p
p*=f(c)
A
气膜推动力
pi
思考:和该液膜(气 膜)推动力对应的液 膜(气膜)阻力?
c
I
c
ci
液膜推动力
思考:液膜(气膜)推动力其他表现形式如何?对 应的液膜(气膜)阻力的形式如何?
2019/1/5
①:气相浓度用分压表示
N A KG ( p p )
*
2019/1/5
KG——以(p-p﹡)为总推动力的气相总吸收系数 , kmol/(m2· s· kPa)。
1 NA (p p ) KG
*
1/KG——总阻力,和总推动力(p-p﹡)相对应 ②:气相浓度用摩尔分率表示
N A K y ( y y* )
1 NA (Y Y ) KY
*
1/KY——总阻力,和总推动力(Y-Y﹡)相对应 2:总推动力通过液相反映时的总吸收速率方程式 ①:液相浓度用摩尔浓度表示
2019/1/5
N A K L (c c )
*
KL——以( c﹡-c)为总推动力的液相总吸收系数 ,m/s。
NA (c* c) 1 KL
2019/1/5
4:各种吸收系数之间的关系
1):膜系数之间的关系
①:气膜吸收系数ky、kG之间的换算 根据道尔顿分压定律 p p总 y pi p总 yi
代入
N A kG p总 ( y yi ) 与N A k y ( y yi )比较 k y p总kG
N A kG ( p pi )
1 kL
Dc总 NA (ci c) zL cBM
N A k L (ci c)
——液膜吸收速率方程
NA (ci c)
kL——以( ci-c)表示推动力的液膜吸收 系数,m/s。 1/kL——液膜阻力,和液膜推动力(ci-c)相对应
2019/1/5
②:液相浓度用摩尔分率表示
N A k x ( xi x)
系数, kmol/(m2· s)。
1 NA (xi x) kx
kx——以(xi-x)表示推动力的液膜吸收 1/kx——液膜阻力,和液膜推动力(xi-x)相对应 ③:液相浓度用摩尔比(比摩尔分率)表示
N A kX ( X i X )
2019/1/5
NA (Xi X) 1/ k X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