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广西省贵港市高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5届广西省贵港市高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模拟
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正常状态下,每个人保持着内心的稳定状态,保持自身与环境的协调。
当遇到紧急事件时,这种内在的平衡就被打破,机体会立即调动生理、心理系统的反应,竭尽全力地应对突发事件,进入应激状态。
不同的个体对应激事件的反应是有差异的,决定个体应激反应能力的因素有内部因素,也有外部因素,前者主要指个体的原有人格的健康程度和适应能力,后者指客观环境的条件等。
从反应结果上看,一次应激事件后,一类反应是恰当的、适应性的,应激事件后个体得到成长和锻炼。
另一类反应是不恰当的、非适应性的,其结果留下创伤。
人格越是强健者,越是以前者反应为主,乐观豁达的人能相对客观地评估事件的真实危险性,而敏感脆弱的人容易夸大事件的真实危险性。
在SARS一线的医务工作者可能会出现两种应激反应。
一是预期性焦虑,主要表现为忐忑不安,对自己能否胜任工作没有把握。
这一方面源于他们对未知工作情景的担忧,另一方面源于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我们鼓励个体认识自己的这种心理冲突是正常的,越是能接受和理解,就越意味着能承受和消化它。
同时,如果有了充分准备,尽可能将未知的因素变成可控制的因素,恐惧心理就会减轻。
因此需进行知识和技能储备、身体和心理储备。
二是挫败、内疚、抑郁等负性情绪。
他们可能有对被感染危险的恐惧感、工作难度带来的挫败感、与家人分离带来的牵挂以及面对重症病人的痛苦甚至死亡时产生的哀伤等。
因此,要对被感染SARS的真实危险性做出正确的评估,熟练地操作隔离等防护措施。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型病毒,承认个人的局限性,坦然接受自己的失败和暂时的、部分的无能。
越是能接受自己的失败,就越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调整心态,积极学习新技能。
作为医务人员,需要足够的共情能力,设身处地为病人着想,及时体察他们的痛苦,为他们提供尽可能多的治疗,但也要有能力将自己的情感与病人分离开来,接受现实的局限性。
(摘编自《中国全科医学》2003年07期,杨蕴萍《由SARS认识应激与应激反应》)
材料二:
面对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我们该如何评价自己的心理健康指数?不同人群该如何获得心理支持?日前,记者采访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下心理健康指导手册》编委会主任游旭群教授。
记者:当意外来临,焦虑、恐慌是人们最主要的情绪,疫情对一个人产生的心理影响有哪些?我们如何评价自己的心理健康指数?
游旭群:疫情给我们造成的心理影响主要表现在认知、情绪与行为三个方面。
这两天大家特别关心疫情信息,因信息不够明确会产生认知冲突、无所适从等,都属于认知上的变化;同时,情绪上容易紧张、恐惧,甚至是抑郁愤怒;从行为方面来看,大家的生活也会出现很大变化,出行受限、社交减少等。
这几个方面是相互影响的,恐惧会加剧我们对疫情的非理性认知,生活的变化又会加剧情绪的紧张感等。
受疫情影响程度不同的群体,他们在心理反应上必然存在差异。
对待重度应激反应,我们可以借助专业的心理测评手段和诊断技术进行评估和治疗;对普通人群来讲,应激反应比较弱,未达到临床标准,自我心理健康评估时,可以依据几个基本原则:一是生理活动正常,关注睡眠饮食是否规律、免疫力是否下降;二是情绪反应适度,是否存在过度焦虑、持续抑郁、易激怒现象;三是社会功能良好,是否存在自我封闭、兴趣减退等现象。
通常来讲,只要这几个方面没有明显的变化,就无须过度关注和紧张。
记者:最急需心理援助的是哪部分人群?又该如何获得心理支持?
游旭群:目前最需心理援助的有两个群体:一是确诊感染的重症患者及其亲人,二是在救治一线奋战的医护人员。
这两个群体面临的压力最大,最需要相应的心理支持。
一般来说,从两个层面获取心理支持:一是个人层面,通过个人努力、充分调动个人资源进行自我支持和维护。
二是社会层面,有效利用社会支持是应对压力的重要途径。
通过专业团体获得更多可靠的信息支持,通过家庭、亲人、朋友获得更多的情感支持,通过政府部门、所在社区、工作单位等获得更多的组织支持,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摘编自中学联盟《光明日报》,2020年2月6日)
材料三: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很多人陷入焦虑、恐慌之中。
这不仅给身体和心理带来负面影响,而且长时间、聚焦式的心理恐慌会对整个社会机体产生负面效应,因此对民众的心理疏导不可或缺。
实施心理干预,须把握好两个原则:一是由于个体差异的存在,要针对不同人群开展分类分级服务;二是专业、有序、符合伦理要求。
当前的心理服务主要通过热线电话和网络实施,必须运用专业方法和技术,为求助者提供针对性服务。
各部门各类组织有
效协同、高效协作,为个人提供针对性心理服务。
疫情初期,国家卫健委就在心理危机干预方面予以指导;心理学界也迅速组织起来,通过心理热线、在线咨询等方式提供心理服务。
但是短板也仍然存在,以心理援助热线为例,目前各地社会组织,已经支持建设了几百条心理援助热线,但缺少统一管理,存在重复建设、浪费资源的现象,对服务质量很难进行有效评估。
随着疫情防控形势的演进,心理服务需求也会不断变化。
接下来应注重从“介入式危机干预”转向“恢复性危机干预”。
社会心理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一个核心因素是信息传播。
媒体在信息传播时,要强化事实,多一些科学知识和防控进展、展现国家力量和人性光辉的内容,从而引导民众建立理性积极的心理状态。
结合疫情防控,还需在预防促进为主、分层分类、标准化和规范化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基础上,拓展到社会心态引导、核心价值观培育等重要领域,建立以信仰、信念、信心为指引的社会心理建设价值引领机制,从而在全民族共同抗击疫情的考验中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摘编自《光明日报》,2020年02月11日)
1.三则材料对“应激反应”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应激反应是一种内在平衡被打破导致机体紧急调动生理、心理系统有效解决突如其来的困难和危险的适应性反应。
B.全力防控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一线的医护工作者在应激事件中需强健人格,乐观豁达,客观评估事件的真实危险性。
C.疫情引发的心理恐慌是一种正常的应激反应,但应激状态持续太久,会对身心带来负面影响,因此心理疏导必不可少。
D.重症患者和普通民众受疫情影响程度不同,应激反应必然存在差异,这就要求各类组织针对个体开展分类分级服务。
2.确诊感染的重症患者及其亲人最需要心理支持,下列各项中不能使其获取心理支持的一项是
A.通过听音乐、从事自己喜爱的活动、向朋友倾诉,甚至是大哭一场等方式来宣泄自己的负面情绪。
B.腹式呼吸、冥想、正念、肌肉放松、积极想象,通过视频等方式向亲朋好友表达自己的爱。
C.借助网络、电话疏导热线、自助咨询App等向心理学界寻求心理援助,获取心理健康知识。
D.不断从社交媒体上获取疫情信息,关注疫情的报道,了解科学知识,多读病毒科普,学习应对方法。
3.根据三则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随着疫情防控工作不断推进,生活将逐步恢复正常,但疫情带来的心理影响还将在一段时间内存在,应注重“恢复性危机干预”,重建公众心理健康。
B.面对疫情,不仅需要医学防控,也需心理防“疫”,材料一有关“应激与应激反应”的表述为材料二和材料三陈述心理防“疫”提供了部分理论依据。
C.新型冠状肺炎疫情会在认知、情绪与行为三个方面给公众带来心理影响,并且三者相互影响,因信息不够明确,容易导致紧张,生活方式发生变化。
D.奋战一线的医护人员,需要强烈的责任感和足够的共情能力,但也要将自己的情感与患者分离,接受现实的局限性,从而避免预期性焦虑。
4.材料二和材料三虽然都选自《光明日报》,并且都围绕“心理防‘疫’”来谈,但是在行文思路和表述重点上各有不同,请结合材料进行分析。
5.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面前,每个人都不是局外人,假若你是一位地方主政者,该采取哪些措施消除公众的恐慌心理。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金庸武侠小说受众广泛、影响深远,(),而与此对应的是,对这位早已被写入文学史的当代作家,质疑与批评的声音始终不曾消失。
在批评者看来,金庸的武侠小说乃典型的通俗文学,是市场经济大潮兴起的产物。
这种观念看似_______,实则经不起推敲。
通俗文学作为中国文学的一支,在中国文学发展的历史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中国古代的四大经典名著都是当时的通俗小说,但这并不影响其经典性。
以是否属于通俗小说来评判金庸武侠小说,无异于_________。
至于批评金庸的小说具有农耕文明时代的审美趣味,认为其作品的精神价值、故事缺乏现代性则更是令人_______。
作为独立的审美个体,作家创作出各具特色的文学作品本是应有的创作自由。
倘若因为作家审美趣味趋于传统、崇尚农耕文明,便判断作家思想守旧、观念落后、与现代文明隔膜,显然是________的揣测。
且不说作家有选择自己独特创作题材与审美偏好的自由,尽管是表现传统农耕文明的作品,也丝毫不影响其质地的优秀。
若简单地以作品是否具有农耕文明趣味作为臧否标准,则沈从文、汪曾祺、陈忠实、苇岸、刘亮程、张联等作家都将被剔除出优秀作家之列。
1.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文学价值与文学史地位不断地得到学术界的认可
B.其文学价值与文学史地位不断得到学术界的认可
C.其文学价值与文学史地位不断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D.其文学价值与文学史地位得到学术界的普遍认可
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冠冕堂皇缘木求鱼莫名其妙管中窥豹
B.冠冕堂皇舍本逐末匪夷所思管中窥豹
C.道貌岸然缘木求鱼匪夷所思管窥蠡测
D.道貌岸然舍本逐末莫名其妙管窥蠡测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且不说作家有选择自己独特创作题材与审美偏好的自由,即便是表现传统农耕文明的作品,也丝毫不影响其质地的优秀。
B.且不说作家有选择自己独特创作题材与审美偏好的自由,尽管是表现传统农耕文明的作品,也丝毫不影响其质量的优秀。
C.且不说作家有选择自己独特创作题材与审美偏好的自由,即使是表现传统农耕文明的作品,也丝毫不影响其质量的优秀。
D.且不说作家有表达传统农耕文明的自由,即便是选择自己独特创作题材与审美偏好的作品,也丝毫不影响其质量的优秀。
3.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改革开放初期,愿意在毕业后归国的留学生很少,国内企业视海归留学生为珍宝,竞相争夺。
正是基于这一现实,许多优秀的学生纷纷选择出国“镀金”,随之出现的现象是归国留学生的数量与日俱增。
出国留学的人越来越多,海归留学生不再稀缺已成为历史,而国内高校近些年来呈现出突飞猛进的发展,也在无形之中缩减了海归留学生的竞争优势。
国内就业环境的变化是很多海归留学生始料未及的,当他们回到国内,骨感的现实如_________ ,让他们产生各种负面情绪。
如果我们__________地想一想,也不难理解他们的失望、焦虑与担忧。
其实,留学经历的价值并非只体现在让海归留学生找到高薪水的工作。
海归留学生的留学__________使得他们在国际视野、适应性方面占有优势。
认清自己,利用好自己的优势,无疑能__________他们的人生道路。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出国留学的人越来越多,海归留学生不再稀缺,而近些年来国内高校突飞猛进的发展态势,也在无形之中阻碍了海归留学生的竞争优势。
B.出国留学的人越来越多,海归留学生稀缺已成为历史,而国内高校近些年来突飞猛进地发展,也在无形之中削弱了海归留学生的竞争优势。
C.出国留学的人越来越多,海归留学生不再稀缺已成为历史,而国内高校近些年来突飞猛进地发展,也在无形之中影响了海归留学生的竞争力。
D.出国留学的人越来越多,海归留学生不再稀缺,而国内高校近些年来呈现出突飞猛进地发展,也在无形之中缩减了海归留学生的竞争力。
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当头棒喝推己及人经历扩张
B.当头一棒推己及人历程扩张
C.当头棒喝设身处地历程拓宽
D.当头一棒设身处地经历拓宽
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2013年4月11日上午,来自全球13个国家的400余名重要政要嘉宾、知名音乐企业代表和音乐艺术人士,第八届音乐之都城市大会在成都正式开幕。
“音城会”创始人沙恩·夏皮罗直言,“成都的城市规划和文化令人,相信这届大会将是最棒的!”如此表达绝不是,而是对成都由衷的赞美和期许。
此次大会围绕音乐与旅游为议题展开讨论,为中国音乐产业升级提档聚智聚力,为成都打造“国际音乐之都”建言献策。
本次大会共有33家来自海内外的政府、团体及企业就10个合作事项达成共识,共33家单位完成诸如葫芦童声音乐基地、星球音乐嘉年华、“星立方”文创园、“古蜀熊猫”音乐产品授权框架协议等项目签约,
“音城会”影响巨大、成果斐然。
值得一提的是,()。
成都旨在通过“音城会”与全球12座音乐城市建立连接,并将全球具有重大影响力的音乐资源与本土旅游文化进行嫁接,从而促进音乐与旅游产业紧密融合。
1.依次填人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济济一堂目瞪口呆耸人听闻可见
B.群贤毕集瞠目结舌骇人听闻因此
C.济济一堂瞠目结舌耸人听闻可见
D.群贤毕集目瞪口呆骇人听闻因此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此次大会围绕音乐与旅游为议题展开讨论,为成都打造“国际音乐之都”建言献策,为中国音乐产业升级提档聚智聚力。
B.此次大会以音乐与旅游为议题展开讨论,为中国音乐产业升级提档聚智聚力,为成都打造“国际音乐之都”建言献策。
C.此次大会围绕音乐与旅游的议题展开讨论,为成都打造“国际音乐之都”建言献策,为中国音乐产业升级提档聚智聚力。
D.此次大会围绕音乐与旅游的议题展开讨论,为中国音乐产业升级提档聚智聚力,为
成都打造“国际音乐之都”建言献策。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此次“音城会”不仅是大会创办以来规模最大、国际化程度最高的一次盛会,也是成都举办的首个世界级音乐产业大会
B.此次“音城会”不仅是成都举办的首个世界级音乐产业大会,也是大会创办以来规模最大、国际化程度最高的一次盛会
C.此次“音城会”与其说是大会创办以来规模最大、国际化程度最高的一次盛会,不如说是成都举办的首个世界级音乐产业大会
D.此次“音城会”与其说是成都举办的首个世界级音乐产业大会,不如说是大会创办以来规模最大、国际化程度最高的一次盛会
5.阅读下面这首现代诗,完成下列小题。
秋天
何其芳
震落了清晨满披着的露珠,
伐木声丁丁地飘出幽谷。
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
用背篓来装竹篱间肥硕的瓜果。
秋天栖息在农家里。
向江面的冷雾撒下圆圆的网,
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桕叶的影子。
芦篷上满载着白霜,
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桨。
秋天游戏在渔船上。
草野在蟋蟀声中更寥阔了,
溪水因枯涸见石更清冽了。
牛背上的笛声何处去了,
那满流着夏夜的香与热的笛孔?
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
(注释):梦寐,睡梦,梦中。
1.下面对这首诗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通过描绘不同场景、画面,描写了一种远离人世的、脱离尘俗的氛围,这一
氛围具有清静、清远、清甜、清柔的特点。
B.诗人用最精粹的语言描写农家生活,每一句诗都是一幅画面,三节诗又组成三幅画面,画面的组合造成了既流动又整合的特殊氛围。
C.诗人巧妙进行时间空间的构思,从山林到草野再到江面,富有地域特色;在时间上,由清晨到夜晚,非常紧凑。
D.“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桨。
秋天游戏在渔船上。
”写渔人不仅在意收获多少,更在感受秋意,在悠闲自得中享受生活。
2.本诗的语言很有特色,请结合具体诗句赏析本诗的语言。
6.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只选3小题)
(1)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______,__________。
(《论语》)
(2)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__________,_________。
(《庄子.逍遥游》)
(3)巫医乐师百工之人,_______,__________,其可怪也欤! (韩愈《师说》)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
(王勃《滕王阁序》)
(5)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
______,___________。
(白居易《长恨歌》)
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诗说人情,最好的诗乃是说人人欲说的情,不限于一个人的经验。
贺知章诗,里面的情景,千万人都可以领略,没有这种经验的人,可以想象得到,有这种经验的人,更其能够体验。
凡于文学家诗人,就是深刻地体验人生的滋味的人。
诗人的作品是从人生的经验中间提出来的精华,好比化学家提炼化学原质,营养学家提炼维他命似的。
科学研究物理,文学研究人生。
诗的入情入理,在感觉及感情方面,不是理智的、科学的。
例如写距离之远,必说万里。
古诗“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写楼之高,“上与浮云齐”,“振衣千仞岗,濯足万里流”。
李白有首词,词里说“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暝色就是暮色,根本是不可捉摸的东西,无所谓入,也无所谓出,只是楼中人感觉四围暝色,渐渐侵入到楼中来,从白天到了黄昏。
这是完全感官作用。
用科学的头脑,就不容易了解诗词了。
近代科学发达,人的思想都渐渐科学化,把宇宙看成唯物的,因此现代的诗不得不转移方向。
想象力减少了。
象苏东坡“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那样的词也就作不出了。
天文家可以算出月球的年龄,也可以证明天上没有宫阙。
植物学家把花草分类研究,辨别雌蕊雄蕊,诗人不管这些,说了“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着重在因为鸟啼花落,使人感觉到春光老去,有“伤春”的情绪。
似乎花的生命同人的生命打成一片,花并不单是一种不相干的外物。
在中国诗词中,尤其把草木鸟兽赋予一种人格化。
我们谈到比兴。
触物起兴,以物
拟人。
《诗经》“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雎鸠不管是那一种鸟,或者是黄鸟或者是鸳鸯鸂鶒之类。
雌雄和鸣,比拟男女配偶。
诗词里面最多比兴。
比兴是一句老话,现在新文学里称为比喻、联想、象征。
例如从雎鸠联想到男女,以雎鸠比喻男女,雎鸠是男女配偶的象征等等。
唐以前的诗比兴最多。
因为唐以前的诗多乐府,接近歌曲,杜甫以后诗,用赋的笔墨,直叙其事及描写笔墨多了。
例如杜诗《佳人》,开始即直叙“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好像完全是叙事;接叙此佳人乃是良家之女,因为关中丧乱,兄弟遭杀戮,又被轻薄的夫婿所弃,如何伤心。
到了后面“合昏尚知时,鸳鸯不独宿”,“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用比兴语。
此诗是赋比兴三种笔墨互用的例。
最后“摘花不插发,采柏动盈掬。
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
从表面看,但说花柏修竹等,实则以竹柏比拟此妇人之贞洁的节操。
所以不是泛泛的叙事写景。
在这里,我们知道中国文人喜欢以人格赋予给生物。
画家画梅兰竹菊,乃是欣赏其贞洁的品格,以幽兰修竹等等比拟君子美人的品格。
这一个传统很远,老早从《诗经》楚辞里来。
单是看杜甫《佳人》一首,作为描写叙述一个女子的看法,还是很浮浅的。
曾国藩看这首诗,认为“前后皆以美人喻贤者”,是贤人不得志,被弃在野,而幽贞自赏的意思,所谓怨而不怒是也。
这也等于西洋诗里所谓象征的一种艺术。
中国人称为“寄托”。
唐人朱庆余《近试上张水部籍》,“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表面是写新媳妇闺房中的私谈,实际是新进士问问老辈,自己的诗文好不好,合格不合格。
诗的真意在文章的背面,要读者去探索岀来。
(节选自《浦江清文史杂文集》,清华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般来说文学描写的内容多是感官的东西,用科学的头脑是无法理解的。
B.现代的诗不得不转移方向是因为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的思想越来越科学化。
C.诗人作品中鸟啼花落所传达出的伤春情绪,其实正是诗人生命情绪的外化。
D.中国文人总喜欢以人格赋予自然万物,这一传统最早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段采用化学家和营养学家的例子来类比证明诗人作品是对人生经验的提取。
B.第二段用对比论证方法意在突出科学的理智和客观不同于文学的感官和主观。
C.第三段在前一段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中国文人喜欢将外物人格化的具体表现。
D.文章以大量的文学创作实例从多个角度证明了文学就是作家人生体验的反映。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凡是能够创作出或能够深入体验经典作品的人不一定有对生活的深刻感受和体验。
B.随着科技的深入发展,人们的想象力也会逐渐减少,像苏轼那样的诗作也会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