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商学面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观商学面试
【面试指导】这里有三个利润概念要加以明确区分。
一是会计利润,它是指销售总收益(TR)与会计成本(显成本)的差额。
二是经
济利润,它是指销售总收益与企业经营的机会成本或经济成本的差额。
应该注意的是,该机会成本(经济成本)不仅包括会计成本即显成本,还包括隐成本,即企业使用自有生产要素所花费的成本。
也就是说,所谓经济利润,是从销售总收益中减去显成本(会计成本)和隐成本后的余额。
二是正常利润,它是指经济成本超过会计成本的部分,亦即厂商投人经营活动的各项资源的机会成本超过会计成本的部分之
总额。
从数值上看,当厂商销售总收益足以弥补会计成本时,正常利润等于隐成本。
会计利润、经济利润和正常利润三者之间的关系如图10-1所示。
例如,假定某个企业从一项经营活动中获得的销售总收
益为10万元,会计成本为6万元,则会计利润为4万元;如果厂商
的机会成本为9万元,则经济利润为1万元,而正常利润为3万元。
可见,正常利润实际上是包含在经济成本9万元之中的,从长期来看,正常利润是使厂商留在该市场(行业)中经营的必要条件。
也就是说,厂商收益不仅要能补偿会计意义上的费用,而且要能补偿所用各项资源的机会成本,否则就是亏损。
如果厂商收益正好等于机会成本,则经济利润为零。
【微观经济学面试环节——面试问题2】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导致垄断的成因主要有哪些?
【考查方向】考查申请人对与企业经济决策有关的常用经济学概念的了解程度。
【面试指导】一般来讲,导致垄断的成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法律壁垒。
政府往往以法律的形式授予某个厂商经营某种产品的特许权或
某种技术的专利权而使该厂商成为经营该产品的垄断者。
例如,许多国家的邮政业、某些公用事业都是政府给予某个公司以特许的垄断经营权,而且这种垄断经营权大多是以法律形式规定的,从而构成了对试图参与竞争的厂商的法律壁垒。
又如,各国专利法一般均规定发明人享有在一定期限内对其发明专利的排他性专有权。
(2)规模经济与自然垄断。
某些行业可能始终呈现规模报酬递增的特征。
如果某种产品生产技术的规模报酬递增的特征足够明显,以至于一个大厂商既能够获得经济利润,同时还能以低于分享同一市场的几个小厂商的平均成本供给整个市场,那么,这个大厂商就会成为该行业的唯一生产者。
这是因为,该大厂商具有压倒性的成本优势,可以在获得利润的同时以低于其他竞争者平均成本的价格出售商品,而其他小厂商若想与其竞争,必须以低于平均成本的价格出售商品,这意味着这些小厂商必须承受亏损,从而最终这些小厂商将全部退出市场,市场上只剩下该大厂商,成为完全垄断市场。
从另一个角度来分析,在这种类型的行业中,只有由唯一的厂商进行生产才能够以最低的平均成本进行生产,因而只有完全垄断的市场结构才不会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换句话说,只有完全垄断市场才是最有效率的市场结构。
这种行业属于“自然垄断行业”。
例如,特定地区的供电、供水和电话服务等公用事业就是自然垄断行业。
(3)技术性与策略性壁垒。
造成垄断的原因还有可能是只有垄断厂商具有生产某种产品所
必需的技术或技术优势。
例如,某制药厂独家掌握生产某种特效药的技术,其他厂商无法仿制或技术水平相差甚远,则该制药厂将基于其自身的技术优势垄断该特效药市场。
另外,如果某厂商控制了生产某
一种产品所必需的原料的全部供给,而其他厂商无法获得这种原料,则该厂商就会成为该行业的垄断者。
这方面的典型例子是美国铝业公司,该公司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曾经控制着制铝所需的原料即铝土矿的所有来源,这是导致制铝公司曾长期独霸美国制铝业的一个重要原因,导致其他厂商根本无法参与竞争。
(4)其他壁垒。
除了上述导致垄断的原因以外,一般认为还有地域性壁垒、文化性壁垒等原因。
前者主要是指某些地区受其地理条件的限制,商品运输成本极高,使各种资源无法自由流通,导致只能由唯一的一家当地企业进行生产;后者主要是指受本地风俗、习惯的影响,当地居民只接受某厂商生产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