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系统的结构与能量流动.完整资料PPT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析
3.(2018·贵阳质检)根据图示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图示的各种成分在生态学上可以构成一个生态系统 B.图示生物可以形成的食物链:绿色植物→蝉→螳螂→黄雀→
蛇→细菌 C.细菌与蝉之间的关系属于竞争 D.蛇属于三级消费者
解析
—— 层级化·重点化 (单击进入电子文档) (单击进入电子文档) “课下检测”见“课时跟踪检测(三十三)” 以图表为载体——信息蕴含·图文转换 选最长食物链按×10%计算 能量流动是沿食物链进行的,食物链中各营养级之间的捕食关系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是不可逆转的 一般生物有机物的总质量沿食物链升高逐级递减 “课下检测”见“课时跟踪检测(三十三)” 选最长食物链按×10%计算 以知识为核心——文科记忆·当背则背 通过总结研究能量流动的实践意义,形成学以致用,关注生产生活的态度 以图表为载体——信息蕴含·图文转换 各营养级的能量都会有一部分流入分解者,包括未被下一营养级生物利用的部分 通过总结研究能量流动的实践意义,形成学以致用,关注生产生活的态度 通过总结研究能量流动的实践意义,形成学以致用,关注生产生活的态度
3.据图回答有关食物链和食物网的问题 (1)图示食物网中包含 8 条食物链。 (2)写出图中含营养级
最多的食物链: 草→食草昆虫→蜘蛛→ _青__蛙__→__蛇__→__猫__头__鹰______。 (3)猫头鹰同时占有第 三、四、五、六 营养级;它获得能量最多 的食物链是: 草→鼠→猫头鹰 。 (4)从图中可以看出,青蛙和蜘蛛的种间关系是 捕食和竞争 。 (5)该图作为生态系统还缺少的成分是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_分__解__者___。
食物链(网)中。 (3)由于第一营养级一定是生产者,因此一种动物在某一食物链中
的营养级=消费者级别+1。 (4)某一营养级的生物代表的是处于该营养级的所有生物,不代表
单个生物个体,也不一定是一个种群。 (5)同一种消费者在不同食物链中,可以占有不同的营养级。 (6)在食物网中,两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可出现多种,如青蛙和
NO.2
考点突破
——层级化·重点化
考点一 生态系统的结构
1.牢记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三类“不一定”和两类“一定” (1)三类“不一定”:
①生产者不一定是植物(如蓝藻、硝化细菌),植物不一定是 生产者(如菟丝子营寄生生活,属于消费者)。 ②消费者不一定是动物(如营寄生生活的微生物等),动物不 一定是消费者(如秃鹫、蚯蚓、蜣螂等以动植物残体或排泄物 为食的腐生动物属于分解者)。 ③分解者不一定是微生物(如蚯蚓等动物),微生物不一定是分 解者(如硝化细菌、蓝藻属于生产者,寄生细菌属于消费者)。
(2)两类“一定”: ①生产者一定是自养型生物,自养型生物一定是生产者。
②营腐生生活的生物一定是分解者,分解者一定是营腐生生 活的生物。
2.明辨关于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六个易误点 (1)每条食物链的起点都是生产者,终点是不被其他动物所食的动
物,即最高营养级,中间有任何间断都不算完整的食物链。 (2)分解者及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不属于食物链的成分,不出现在
2.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知识点二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1.能量流动的概念、特点及研究意义
2.能量流动的过程(以能量流经第二营养级为例)
基本 技 能 问 题 化
1.连线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及其作用
2.分析图中的食物链,回答相关问题
(1)食物链的起点一定是生产者,后面的营养级都是消费者 。 (2)蛇在食物链中属于 次级 消费者, 第三 营养级。 (3)食物链中体现的种间关系是 捕食。 (4)由于一种生物的食物来源可能来自 多种生物,且某种生物 可能为多种 生物所食,所以一个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往往由多 条食物链交错而成,从而构成 食物网 。
①通过构建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模型,培养 运用模型分析问题的能力 ②通过分析食物链(网)中各营养级生物的数量变动情 况及能量流动过程图解,培养运用逻辑思维分析问题 的能力
通过总结研究能量流动的实践意义,形成学以致用, 关注生产生活的态度
NO.1
双基落实
——系统化·问题化
基础 知识 系统化
知识点一 生态系统的结构 1.生态系统的概念及组成成分
(√ )
(4)食物网中两种生物间只能有一种种间关系
( ×)
(5)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的生物,其体型必然越大
(×) (6)食物链纵横交错形成的复杂营养关系就是食物网。食物网
的复杂程度取决于该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
( ×)
2.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及非生物的物 质和能量。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动物都属于消费者,其中食草动物属于第二营养级 B.细菌都属于分解者,其异化作用类型主要是需氧型和厌氧型 C.生产者属于自养型生物,是生态系统中最基本、最关键的生 物成分 D.一种生物只能属于生态系统中的一种生物成分
4.据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过程示意图回答相关问题
(1)写出图中甲、乙、丙、丁、戊代表的内容: 甲: 生产者 ,乙: 初级消费者,丙: 次级消费者 , 丁: 呼吸作用 ,戊: 分解者 。 (2)据图可知,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渠道是食物链和食物网 , 流动过程中能量的转化形式是:太阳能→有机物中的 化学能 →_热__能___。 (3)图中甲营养级能量的去向有: ①通过自身 呼吸作用 以热能的形式散失。 ②流入 下一营养级 。 ③残枝败叶等被 分解者 分解。
蜘蛛既是捕食关系,又是竞争关系。
对点落实
1.判断下列叙述的正误 (1)一个完整生态系统应包括生物群落及其无机环境 (√ )
(2)自养型生物一定都是生产者;腐生型生物一定都是分解者;
生产者一定处于第一营养级
(√ )
(3)生产者、分解者是联系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与生物群落的
桥梁,其中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基石
第 四 单元 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
第 一讲
生态系统的结构与能量流动
NO.1 双基落实
—— 系统化·问题化
NO.2 考点突破
—— 层级化·重点化
NO.3
演练提能
—— 真题集训验能力
NO.3 演练提能
—— 课下检测查缺漏
知识体系——定内容
核心素养——定能力
生命 观念
理性 思维
社会 责任
通过分析生态系统的结构及能量流动的过程,建立结 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及生命系统的物质和能量观
3.(2018·贵阳质检)根据图示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图示的各种成分在生态学上可以构成一个生态系统 B.图示生物可以形成的食物链:绿色植物→蝉→螳螂→黄雀→
蛇→细菌 C.细菌与蝉之间的关系属于竞争 D.蛇属于三级消费者
解析
—— 层级化·重点化 (单击进入电子文档) (单击进入电子文档) “课下检测”见“课时跟踪检测(三十三)” 以图表为载体——信息蕴含·图文转换 选最长食物链按×10%计算 能量流动是沿食物链进行的,食物链中各营养级之间的捕食关系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是不可逆转的 一般生物有机物的总质量沿食物链升高逐级递减 “课下检测”见“课时跟踪检测(三十三)” 选最长食物链按×10%计算 以知识为核心——文科记忆·当背则背 通过总结研究能量流动的实践意义,形成学以致用,关注生产生活的态度 以图表为载体——信息蕴含·图文转换 各营养级的能量都会有一部分流入分解者,包括未被下一营养级生物利用的部分 通过总结研究能量流动的实践意义,形成学以致用,关注生产生活的态度 通过总结研究能量流动的实践意义,形成学以致用,关注生产生活的态度
3.据图回答有关食物链和食物网的问题 (1)图示食物网中包含 8 条食物链。 (2)写出图中含营养级
最多的食物链: 草→食草昆虫→蜘蛛→ _青__蛙__→__蛇__→__猫__头__鹰______。 (3)猫头鹰同时占有第 三、四、五、六 营养级;它获得能量最多 的食物链是: 草→鼠→猫头鹰 。 (4)从图中可以看出,青蛙和蜘蛛的种间关系是 捕食和竞争 。 (5)该图作为生态系统还缺少的成分是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_分__解__者___。
食物链(网)中。 (3)由于第一营养级一定是生产者,因此一种动物在某一食物链中
的营养级=消费者级别+1。 (4)某一营养级的生物代表的是处于该营养级的所有生物,不代表
单个生物个体,也不一定是一个种群。 (5)同一种消费者在不同食物链中,可以占有不同的营养级。 (6)在食物网中,两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可出现多种,如青蛙和
NO.2
考点突破
——层级化·重点化
考点一 生态系统的结构
1.牢记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三类“不一定”和两类“一定” (1)三类“不一定”:
①生产者不一定是植物(如蓝藻、硝化细菌),植物不一定是 生产者(如菟丝子营寄生生活,属于消费者)。 ②消费者不一定是动物(如营寄生生活的微生物等),动物不 一定是消费者(如秃鹫、蚯蚓、蜣螂等以动植物残体或排泄物 为食的腐生动物属于分解者)。 ③分解者不一定是微生物(如蚯蚓等动物),微生物不一定是分 解者(如硝化细菌、蓝藻属于生产者,寄生细菌属于消费者)。
(2)两类“一定”: ①生产者一定是自养型生物,自养型生物一定是生产者。
②营腐生生活的生物一定是分解者,分解者一定是营腐生生 活的生物。
2.明辨关于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六个易误点 (1)每条食物链的起点都是生产者,终点是不被其他动物所食的动
物,即最高营养级,中间有任何间断都不算完整的食物链。 (2)分解者及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不属于食物链的成分,不出现在
2.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知识点二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1.能量流动的概念、特点及研究意义
2.能量流动的过程(以能量流经第二营养级为例)
基本 技 能 问 题 化
1.连线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及其作用
2.分析图中的食物链,回答相关问题
(1)食物链的起点一定是生产者,后面的营养级都是消费者 。 (2)蛇在食物链中属于 次级 消费者, 第三 营养级。 (3)食物链中体现的种间关系是 捕食。 (4)由于一种生物的食物来源可能来自 多种生物,且某种生物 可能为多种 生物所食,所以一个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往往由多 条食物链交错而成,从而构成 食物网 。
①通过构建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模型,培养 运用模型分析问题的能力 ②通过分析食物链(网)中各营养级生物的数量变动情 况及能量流动过程图解,培养运用逻辑思维分析问题 的能力
通过总结研究能量流动的实践意义,形成学以致用, 关注生产生活的态度
NO.1
双基落实
——系统化·问题化
基础 知识 系统化
知识点一 生态系统的结构 1.生态系统的概念及组成成分
(√ )
(4)食物网中两种生物间只能有一种种间关系
( ×)
(5)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的生物,其体型必然越大
(×) (6)食物链纵横交错形成的复杂营养关系就是食物网。食物网
的复杂程度取决于该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
( ×)
2.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及非生物的物 质和能量。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动物都属于消费者,其中食草动物属于第二营养级 B.细菌都属于分解者,其异化作用类型主要是需氧型和厌氧型 C.生产者属于自养型生物,是生态系统中最基本、最关键的生 物成分 D.一种生物只能属于生态系统中的一种生物成分
4.据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过程示意图回答相关问题
(1)写出图中甲、乙、丙、丁、戊代表的内容: 甲: 生产者 ,乙: 初级消费者,丙: 次级消费者 , 丁: 呼吸作用 ,戊: 分解者 。 (2)据图可知,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渠道是食物链和食物网 , 流动过程中能量的转化形式是:太阳能→有机物中的 化学能 →_热__能___。 (3)图中甲营养级能量的去向有: ①通过自身 呼吸作用 以热能的形式散失。 ②流入 下一营养级 。 ③残枝败叶等被 分解者 分解。
蜘蛛既是捕食关系,又是竞争关系。
对点落实
1.判断下列叙述的正误 (1)一个完整生态系统应包括生物群落及其无机环境 (√ )
(2)自养型生物一定都是生产者;腐生型生物一定都是分解者;
生产者一定处于第一营养级
(√ )
(3)生产者、分解者是联系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与生物群落的
桥梁,其中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基石
第 四 单元 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
第 一讲
生态系统的结构与能量流动
NO.1 双基落实
—— 系统化·问题化
NO.2 考点突破
—— 层级化·重点化
NO.3
演练提能
—— 真题集训验能力
NO.3 演练提能
—— 课下检测查缺漏
知识体系——定内容
核心素养——定能力
生命 观念
理性 思维
社会 责任
通过分析生态系统的结构及能量流动的过程,建立结 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及生命系统的物质和能量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