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导题库浙江海洋学院海洋科学导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篇一:浙江海洋学院海导考试题库
试题一
一、填空题(2×10=20分)
1、理论上初一、十五为()潮。

2、风海流的副效应是指()和下降流。

3、海水运动方程,实际上就是()在海洋中的具体应用。

4、海水混合过程就是海水各种特性逐渐趋于()的过程。

5、海面海压为0,每下降10米,压力增加()。

6、我们平日所见的“蔚蓝的大海”,蔚蓝指的是大海的()色。

7、引起洋流西向强化的原因是()。

8、开尔文波的恢复力为重力和()。

9、风浪的成长与消衰主要取决于海面对()摄取消耗的平衡关系。

10、根据潮汐涨落的周期和潮差情况,舟山属于()潮。

二、名词解释(2×10=20分) 1、月球引潮力
2、波形传播的麦浪效应
3、黄道
4、浅水波
5、最小风时
6、回归潮
7、南极辐聚带
8、倾斜流
9、波群
10、海水透明度
三、判断题(对——T,错——F)(1×10=10分)
1、大洋深层水因为发源地影响而具有贫氧性质。

2、无限深海漂流的体积运输方向与风矢量垂直,在南半球指向风矢量的左方。

3、浅水波水质点运动轨迹随着深度增加,长轴保持不变。

4、埃克曼无限深海漂流理论中,海面风海流的流向右偏于风矢量方向45度。

5、以相同能量激发表面波与界面波,界面波的振幅比表面波大。

6、小振幅重力波所受的唯一恢复力是重力。

7、风浪的定常状态只与风时有关。

8、当波浪传到近岸海湾时,波向线会产生辐聚。

9、驻波波节处水质点没有运动所以被叫做驻波。

10、水下声道产生的原因是声线会向温度高的水层弯曲。

四、简答题(10×5=50分)
1、试从天文地理两方面解释钱塘潮成因。

2、试描述世界大洋表层水环流的主要特征。

3、有人说“无风不起浪”,可又有人反对说明明是“无风三尺浪”,你说呢?
还有人说“风大浪高”,一定是这样吗?理由何在?
4、中国黄海和东海沿岸潮差比同一纬度的朝鲜西岸潮差小许多,
如何解释这种现象?
5、右图为南半球海中某点的受力分析图,互相垂直的一组线条为其水平和铅直方向的分量。

从右上向左下方倾斜的线条是海洋中的等压面。

请判断科氏力和地转流的流向。

简要说明理由。

试题一标准答案
一、填空题(2×10=20分)(评分标准:正确表述给2分,大意相近给1分) 1、理论上初一、十五为(溯望大/大)潮。

2、风海流的副效应是指(上升流)和下降流。

3、海水运动方程,实际上就是(牛二方程)在海洋中的具体应用。

4、海水混合过程就是海水各种特性逐渐趋于(均匀)的过程。

5、海面海压为0,每下降10米,压力增加(一个大气压/1013.25hpa)。

6、我们平日所见的“蔚蓝的大海”,蔚蓝指的是大海的(海)色。

7、引起洋流西向强化的原因是(科氏力随纬度的变化)。

8、开尔文波的恢复力为重力和(科氏力/地转偏向力)。

9、风浪的成长与消衰主要取决于海面对(能量)摄取消耗的平衡关系。

10、根据潮汐涨落的周期和潮差情况,舟山属于(半日)潮。

二、名词解释(2×10=20分)(评分标准:正确表述给2分,大意相近给1分) 1、月球引潮力
地球绕地月公共质心运动,单位质量物体所产生的惯性力与地球引力的合力。

2、波形传播的麦浪效应
波浪传播过程中水质点并不传播,而是围绕平衡位置做周期运动。

3、黄道
太阳的周年视运动。

4、浅水波
水深相对波长很小时(一般取h<?5、最小风时
风浪成长至理论上最大尺度所经历的最短时间。

6、回归潮
月球赤纬最大时,潮汐日不等现象最显著,半日周期部分最小的潮汐。

7、南极辐聚带
南极海区的低温、低盐、高溶解氧的表层水再极锋向极一侧辐聚下沉。

8、倾斜流
由外压场引起的地转流,有表层至海底,流速流向相同。

9、波群
传播方向、振幅相同,波长与周期近似的两列正弦波相叠加形成。

10、海水透明度
直径30厘米白色圆盘垂直放入海里直到刚刚看不见为止,此时圆盘位置的深度。

三、判断题(对——T,错——F)(1×10=10分)(判断正确给1分,不用改错) 1、大洋深层水因为发源地影响而具有贫氧性质。

T
2、无限深海漂流的体积运输方向与风矢量垂直,在南半球指向风矢量的左方。

T
3、浅水波水质点运动轨迹随着深度增加,长轴保持不变。

T
4、埃克曼无限深海漂流理论中,海面风海流的流向右偏于风矢量方向45度。

F
5、以相同能量激发表面波与界面波,界面波的振幅比表面波大。

T
6、小振幅重力波所受的唯一恢复力是重力。

T
20
)的波动。

7、风浪的定常状态只与风时有关。

F
8、当波浪传到近岸海湾时,波向线会产生辐聚。

F 9、驻波波节处水质点没有运动所以被叫做驻波。

F
10、水下声道产生的原因是声线会向温度高的水层弯曲。

F
四、简答题(10×5=50分)(主要考察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整体掌握,具体见各题) 1、试从天文地理两方面解释钱塘潮成因。

答:(1)潮汐静力理论,太阳于太阴引起的潮汐椭球在农历十五会重叠引起天文大潮,由于海水堆积需要一定时间,所以滞后到十八发生。

(2)再加上钱塘江口特殊的喇叭口地形,使得大洋传入的潮水到了近岸后,能量聚集,波高递增。

2、试描述世界大洋表层水环流的主要特征。

(1)世界大洋表层环流南北半球都存在一个与副热带高压对应的巨大反气旋型环流:(2)它们之间为赤道逆流:(3)两大洋的西边界流异常强大,南半球较弱:(4)北太平洋与北大西洋沿洋盆西侧都有来自北方的寒流;(5)在高纬度地区配以一小型气旋式环流。

3、有人说“无风不起浪”,可又有人反对说明明是“无风三尺浪”,你说呢?
还有人说“风大浪高”,一定是这样吗?理由何在?答:各自有理。

(1)前者说的为风浪,(3分)后者为涌浪。

(4分)风大不一定浪高,因为还要受风时风区的限制。

4、中国黄海和东海沿岸潮差比同一纬度的朝鲜西岸潮差小许多,
如何解释这种现象?答:(1)根据潮汐动力理论,将中国渤海、黄海和东海北部沿岸与同一纬度的朝鲜西岸视为长海峡,由外海传入的潮波进入这长海峡,即为科氏力作用下的前进波(开尔文波),(2)北半球开尔文波特性,沿传播方向看,右岸潮差大于左岸。

5、右图为南半球海中某点的受力分析图,
互相垂直的一组线条为其水平和铅直方向的分量。

从右上向左下方倾斜的线条是海洋中的等压面。

请判断科氏力和地转流的流向。

简要说明理由。

答:科氏力如图,地转流向在A点垂直于纸面向外。

(5因为,地转流为科氏力与水平压强梯度力平衡时的海水流动。

科氏力在南半球为垂直于流向指向左方。

(5)
试题二
一、填空题(2×10=20分)
1、理论上日潮汐椭球与月潮汐椭球长轴相叠时为()潮。

2、风向为北风,若流向为200°,则风矢量与流矢量的夹角为()°
3、副热带辐聚区的海水下沉形成()层水。

4、海水对流混合不可能形成()跃层。

5、南半球地转流,观察者顺流而立,等压面倾斜方向为()。

6、深水波中水质点的运动轨迹为()。

7、强大的湾流和黑潮从地理位置上讲都属于()。

8、海洋内波的恢复力为重力和()。

9、风浪的成长与消衰主要取决于海面对()摄取消耗的平衡关系。

10、根据潮汐涨落的周期和潮差情况,舟山属于(
二、名词解释(2×10=20分)
1、风海流的副效应
2、赤道流
3、风浪充分成长状态
4、长波
5、天赤道
6、分点潮
7、南极辐散带
8、密度流
9、驻波
10、水色
三、判断题(1×10=10分)
1、埃克曼无限深海漂流理论中,摩擦深度上的流向恰好与表面流向相反。

2、在南半球无限深海漂流的体积运输方向与风矢量垂直,指向风矢量的右方。

3、具有相同波长的界面波的传播速度比表面波快得多。

4、风浪的过渡状态只与风区有关。

5、沿着纬圈向东运动的物体(除赤道外),受科氏力作用,其运动轨道会向赤道方向偏转。

6、当波浪传到近岸海湾时,波峰线会产生辐聚。

7、当太阳的潮汐椭球与太阴的潮汐椭球相叠加时,会形成方照大潮。

8、狭长半封闭海湾中的潮流形成驻波的情况下,波节处潮流最大。

9、水下声道产生的原因是声线会向温度高的水层弯曲。

)潮。

篇二:海洋科学导论复习题
1、海洋和()关系最为密切。

A
A,大气 B,生物 C,地质 D,太阳
2、基础海洋科学的分支。

D
A,物理海洋学、化学海洋学、生物海洋学、渔业海洋学等
B,物理海洋学、化学海洋学、生物海洋学、军事海洋学及区域海洋学等C,物理海洋学、化学海洋学、生物海洋学、海洋地质学及环境海洋学等D,物理海洋学、化学海洋学、生物海洋学、海洋地质学、环境海洋学、海气相互作用及区域海洋学等
3、1687年英国人()用引力定律解释潮汐:B
A,贝努利 B,牛顿 C,富兰克林 D,拉普拉斯
4、中国对海洋科学历史的贡献:早在()千多年以前,已发明指南针,且至少在1500年以前就用于航海B
A,1B,2C,3D,4
5宇宙的开始是一个几何点,宇宙大爆炸大约在()亿年前B
A100B150C200D250
6海的水文特征:C A,靠近陆地,受陆地影响大;面积大,水浅;无独立的潮波系统;底质为陆屑B,靠近陆地,受陆地影响大;面积大,水深;无独立的潮波系统;底质为陆屑C,靠近陆地,受陆地影响大;面积小,水浅;无独立的潮波系统;底质为陆屑D,靠近陆地,受陆地影响大;面积小,水深;无独立的潮波系统;底质为陆屑7,大洋按地理位置划分:D A,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南大洋B,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南大洋C,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南大洋D,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8,面积最大的洋是:A
A,太平洋B,大西洋C,印度洋D,北冰洋
9,渤海属于:B
A陆间海B内陆海C边缘海D海峡
10,大陆架指海岸线到水深()米内的范围B
A100B200C300D400
11,中国最大的海区D
A渤海B黄海C东海D南海
12,海冰的危害:D A港口B航运C海上油气开发D港口,航运,海上油气开发
13,下列叙述准确的是:A A海洋科学属于地球科学体系B海洋科学属于地理学体系
C海洋科学属于地球物理学体系D海洋科学属于环境科学体系
14,海洋科学的分支:C
A,物理海洋学,化学海洋学,生物海洋学,海洋地质学,环境海洋学,海气相互作用,军事海洋学以及区域海洋学等
B物理海洋学,化学海洋学,生物海洋学,海洋地质学,环境海洋学,海气相互作用,环境海洋学以及区域海洋学等
C物理海洋学,化学海洋学,生物海洋学,海洋地质学,环境海洋学,海气相互作用,以及区域海洋学等
D物理海洋学,化学海洋学,生物海洋学,海洋地质学,环境海洋学,海气相互作用,极地海洋学以及区域海洋学等
15,我国最早建立海洋学系的大学是:B
A山东大学B厦门大学C青岛海洋大学D台湾大学
16,洋:地球上连续巨大的咸水体,洋的水文特征:B
A面积广阔,占海洋总面积90.3%;远离陆地,受陆地影响大;水较深(平均2-3千米);有独立的环流和潮波系统;底质为软泥,红粘土B面积广阔,占海洋总面积90.3%;远离陆地,受陆地影响小;水较深(平均2-3千米);有独立的环流和潮波系统;底质为软泥,红粘土C面积广阔,占海洋总面积70.1%;远离陆地,受陆地影响小;水较深(平均2-3千米);有独立的环流和潮波系统;底质为软泥,红粘土D面积广阔,占海洋总面积90.3%;远离陆地,受陆地影响小;水较深(平均2-3千米);有独立的环流和潮波系统;底质为软泥,红粘土17下列叙述错误的是D
A太平洋面积最大:占地表总面积1/3,海洋表面积的1/2;太平洋深度4028米,东西最宽达半个赤道
B
大西洋面积占世界大洋面积1/4,平均深度3627米,海沟4个,最深9218米,洋脊横贯南北;赤道窄,分南北大西洋
C印度洋面积占世界洋面积的1/5,平均深度超过大西洋,平均3897米,最深7450米;“入”字型洋脊:由南而北扩张速度减小
D北冰洋面积最小,占世界洋面积的1/2,水深最浅,平均1200米,有人称其为北极地中海
18,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A陆间海是指位于大陆之间的海,面积和深度都非常小,如地中海和加勒北海
B内陆海是伸入大陆内部的海,面积较小,其水文特征受周围大陆强烈影响,如渤海和菠罗的海等
C边缘海:位于大陆边缘,以半岛、岛屿或群岛与大洋分隔,但水#交换通畅,如东海、日本海等
D海峡:两端连接海洋的狭窄水道;最主要的特征是流急,特别是#流速度大 1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C
A大陆架:海岸线到水深100米以内,平均深度133米;#度1—1000km,平均75km,;平均坡度0.1度;地壳为硅#、花岗岩构成。

浪、潮、流季节变化,丰富的油气田,渔#业,养殖业主要场所
B大陆架海岸线到水深200米以内,平均深度23米;#度1—1000km,平均75km,;平均坡度0.1度;地壳为硅#、花岗岩构成。

浪、潮、流季节变化,丰富的油气田,渔#业,养殖业主要场所
C大陆架海岸线到水深200米以内,平均深度133米;#度1—1000km,平均75km,;平均坡度0.1度;地壳为硅#、花岗岩构成。

浪、潮、流季节变化,丰富的油气田,渔#业,养殖业主要场所
D大陆架:海岸线到水深200米以内,平均深度133米;#度100—
1000km,平均75km,;平均坡度0.1度;地壳为硅#、花岗岩构成。

浪、潮、流季节变化,丰富的油气田,渔#业,养殖业主要场所
20.,中国领海面积最小的是D:
A南海 B东海 C黄海 D渤海
2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D
A海水组成恒定性---海水中的主要成分在水样中的含量虽然不同,但它们之间的比值近似恒定的,据此,如果能测出海水中某一主要成分的含量,便可推算出海盐度
B1902年,knudsen等人基于化学分析测定方法,定盐度为:“1kg海水中的碳酸盐全部转换成氧化物,溴和#以氧当量置换,有机物全部氧化后所剩固体物质的总数”,单位是g/kg,用符号‰表示
C随着电导盐度计的问世,测定盐度的方法更为方便且精度大为提高,考克斯等由大洋和不同海区不深于100m水层内采集的135个水样,正确的测定其氯度值计算盐度 D盐度是物理海洋学中的最重要参数
22下列叙述##的是D
A表层海水的密度可以直接测量
B海面以下深层的海水密度至今尚无法直接测量
C可根据现场实测的温度、盐度及压力来计算海水的现场密度
D海水密度在大尺度海洋空间的微小变化,其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23,下列叙述错误的是D
海冰不仅对海洋水文状况自身,对大气环流和气候变化会产生巨大的影响,而且会直接影响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
B海冰能直接封锁港口和航道,阻断海上运输,毁坏海洋工程设施和船只C目前。

利用岸站、船舶、飞机、浮冰、漂流站、雷达及卫星等多种途径对海冰和冰山进行观测,并利用数理统计、天气学和动力学数值方法发布海冰
的长、中、短期预报 D海水的大量冻结,使冰下海水具有减盐低温从而高密的特性
2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B
A通过海面热收支的主要因子有,太阳辐射(QS)、蒸发或凝结潜热(Qe)以及海气之间的感热交换(Qh)
B通过海面热收支的主要因子有,太阳辐射(QS)、海面有效回辐射(Qb)、蒸发或凝结潜热(Qe)以及海气之间的感热交换(Qh)C通过海面热收支的主要因子有,太阳辐射(QS)、蒸发或凝结潜热(Qe)以及海气之间的感热交换(Qh)
D通过海面热收支的主要因子有,太阳辐射(QS)、海面有效回辐射(Qb)、蒸发或凝结潜热(Qe)
25下列叙述错误的是B
A海冰对海水热状况的影响能对海洋起着“皮袄”的作用
B极地海域水温年变化只有20℃左右
C海冰的热传导性极差
D当海面有海冰存在时,海水通过蒸发和湍流等途径与大气所进行的热交换大为减少 2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A平均而言,海洋每年蒸发掉约126m厚的海水
B平均而言,海洋每年蒸发掉约226m厚的海水
C平均而言,海洋每年蒸发掉约326m厚的海水
D平均而言,海洋每年蒸发掉约426m厚的海水
27下列叙述错误的是B
A蒸发的速率与近海面空气层中水汽的铅直梯度成比例
B海洋的蒸发就季节变化而言,一般冬季小于夏季
C海面上部气层中在铅直方向上的水汽压差,是维持海水蒸发的先决条件D在实际海洋的蒸发过程中,风对上述蒸发的物理过程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28下列叙述错误的是B
A大洋上的蒸发速率是不均匀的,且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
B高纬海区由于气温低,大气容纳的水汽量小,因而蒸发量大
C赤道海域蒸发量较小,因为那里空气中相对湿度大而风速又小
D副热带海区和信风带,空气干燥,气温高,风速大,所以蒸发量大
29,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A在寒、暖流交汇区等温线特别稀疏,温度水平梯度特别小
B等温线的分布,沿纬向大致呈带状分布;
C冬季和夏季最高温度都出现在赤道附近海域
D由热赤道向两极,水温逐渐降低,到极圈附近降至0℃左右
30,关于水温的铅直分布,下列叙述错误的是C
A低纬海域的暖水只限于薄薄的近表层之内
B水温大体上随深度的增加呈不均匀递减
C在不太厚的深度内,水温随深度迅速增加,此层温跃层
D大洋主温跃层以下,水温随深度的增加逐渐降低,但梯度很小
3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B
A海洋中水的收入主要靠降水陆地径流和融冰
B对太平洋来说,注入最大的河流是巴西的亚马孙河
C海洋中水的收入主要靠蒸发和结冰
D海洋与外界还不断地进行水量交换
3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C
A大洋中水温的日变化很小,变幅一般不超过0.3℃
B大洋中水温的日变化很小,变幅一般不超过3.3℃
C大洋中水温的日变化很小,变幅一般不超过5.3℃
D大洋中水温的日变化很小,变幅一般不超过10.3℃
33,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A赤道海域表层水温的年变幅大于20℃
B南、北半球大洋表面水温的年变化相比,北半球的变幅大水温
C水温极值出现的时间一般在太阳高度最大和最小之后的2-3个月内 D大洋表层温度的年变化,主要受制于太阳辐射的年变化,在中高纬度,表现为年周期特征
34,关于海洋密度的分布,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A赤道区温度最高,盐度也较低,因而表层海水密度最小
B平均密度超量Y约只为260㎏.m-3
C 在大洋上层,特别是表层,主要取决于海水的温度和盐度分布情况
D海水密度是温度、盐度和压力的函数
35,海洋表层的盐度分布比水温发布,下列叙述错误的是B
A在寒暖流交汇区域和径流冲淡海区,盐度梯度特别小、
B基本上也具有纬向的带状分布特征,但从赤道向两极却呈马鞍形的双峰分布 C赤道海域,盐度较低
D至副热带海域,盐度达最高值(南、北太平洋分别达35和36以上,大西洋达37以上,印度洋也达36)
3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A盐度最大的洋是北大西洋最高 B盐度最大的洋是南大西洋
C盐度最大的洋是南太平洋 D盐度最大的洋是北太平洋
37气体在大气与海洋之间的交换速率,下列叙述错误的是D
A次于气体在这两者之间的分压差
B取决于气体的交换系数
C海面状况等因素有关
D与海面风速的大小无关
38下列叙述错误的是D
A海流是指海水大规模相对稳定的流动
B海流一般是三维的
C海洋环流一般是指海域中的海流形成首尾相接的相对独立的环流系统或流漩 D水平方向的流动远比铅直方向上的流动弱得多
39,下列叙述错误的是C
A由风引起的海流称为风海流或漂流
B有温盐变化引起的称为热盐环流
C海流流向以地理方位角表示,指海水流来的方向
D描述海水运动的方法有两种:一是拉格朗日方法,一是欧拉方法
40,关于地转偏向力,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A是研究海洋环流是可以忽略的微小的力
B科氏力只能改变物体的运动方向,而不能改变物体运动的速率:水平科氏力的量值与物体运动的速率及地理纬度的正弦成比例,在赤道上为零C如果人们沿物体运动的方向看,在北半球它垂直指向物体运动的右方,在南半球恰恰相反,即指向左方
D只有当物体相对地球运动时才会产生
41,关于科氏参量f,下列叙述错误的是D
A如研究的海域纬度跨度不大,此时科氏参量f可视为常量,f为常数的平面称为“f—平面”
B当研究大范围的海水运动时,必须考虑科氏力随纬度的变化,引进参量β=df/dy项,f随纬度线性变化的平面称为“β—平面”
C大约为10—5量级
D在赤道上不为零
4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A水平压强梯度力与科氏力取得平衡时的定常流动,称为地转流
B水平压强梯度力与粘性力取得平衡时的定常流动,称为地转流
C粘性力与科氏力取得平衡时的定常流动,称为地转流
D风应力与科氏力取得平衡时的定常流动,称为地转流
43,与风海流的基本特征,下列叙述错误的是B
A海面上风应力成正比
B随深度增加而增加
C与湍流滞系量和地理纬度有关
D海面右偏风矢量方向45°
44研究风生大洋环流的学者有,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A艾克曼 B斯托梅尔 C蒙克 D斯维尔德鲁普
45,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最大的海流是
A湾流 B黑潮 C赤道流 D西风漂流
46海水波动水质点的运动轨迹为圆,轨迹半径随深度的增大(Z<0=速度减小。

在自由表面Z。

=0,其半径为其振幅a,当深度增大至Z。

=﹣λ时,半径只为A
Aa/535 Ba/5 Ca/15 Da/155
47下列叙述错误的是D
A海浪的成长与消衰主要地取决于对能量的摄取与消耗之间的平衡关系B可见海浪的成长与大小,不是只取决于风力,而是与风所作用水域的大小和风所作用时间的长短有密切关系
篇三:海洋科学导论考试复习题
海洋科学导论考试复习题
第一章绪论
1.整个地球表面海洋的覆盖面积约占总面积的
A)96%C)56% D)48% E)29%
2.以下哪个因素影响着二十世纪的海洋学?
A、经济;
B、商业及交通;、好奇心
3.海洋最深处其水深约比陆地最高峰约高( )
A)1000mC)5200m D)8848m
4.将所有大陆移入到以下哪个大洋中,大洋尚有剩余空间?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
5.在科学方法的基础上,科学家认为对自然世界的解释是
A)是绝对和最终的真理;
C)是可以被证明是正确的。

D)是可以被证实的且能逐渐发展成为规律。

6.关于大洋形成的年代,可信度最高、最被大家所接受的是
A) 46亿年前;;C)4亿年前 D)460万年前 E)400万年前
7.哪个大洋最深?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
第二章地球系统与海底地形
8.以下哪个不是魏格纳用来支持大陆漂移学说的证据?
A) 现代被大洋分离的两侧大陆岸线吻合;
B)不同大陆的岩石层序相同;
C)在现在的热带地区发现冰川的残留证据;
D)化石中物种的分布;
9.若离开大洋中脊向两侧走,则——
A)洋底年龄越来越老;
B)水深越来越深;
C)岩石圈越来越厚;
10.以下关于软流圈的描述,哪些答案是正确的?
A)软流圈由部分地幔和部分地壳构成;
D)软流圈并不是地幔的一部分;
E)以上答案都不正确。

11.对于大洋洋底,以现有的知识来说,以下哪些说法是正确的?请选择所有答案
A)海洋卫星对大部分洋底都还没有勘测到;
B)所有的洋底都已经得到完整的测量;
C)整个大洋都已经完整的勘测过很多遍;
E)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12.海底峡谷的特征(多选):
D、上面都不是海底峡谷的主要特征;
13.最年轻的海底一般出现在——
A)大陆坡附近;
B)深海海沟下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