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市英才华侨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2017学年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市英才华侨中学高三(上)第
三次月考生物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核糖”不可能是下列哪一种结构或物质的组成成分()
A.HIV B.T2噬菌体 C.核糖体D.ATP
2.下列关于图示①②③④四个框图内所包括生物的共同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框图①内都是原核生物,且都能发生突变
B.框图②内的生物都不含叶绿素,且都是分解者
C.框图③内的生物都具有细胞结构,且都有细胞壁
D.框图④内都是异养生物,且都能进行有丝分裂
3.我国部分地区曾出现了登革热疫情,登革热是由登革热病毒引起的急性蚊媒传染病,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登革热病毒的核酸由5种碱基和8种核苷酸组成
B.可以用含有各种营养的培养基培养登革热病毒
C.登革热病毒结构简单,仅含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
D.登革热病毒子代外壳是利用宿主细胞的原料合成的
4.下列化合物中,含化学元素种类最少的一组是()
①胰岛素②乳糖③核苷酸④磷脂⑤脂肪⑥RNA ⑦抗体⑧纤维素.
A.①②⑦ B.④⑤⑧ C.②⑤⑧ D.③⑥⑧
5.糖类和脂质是细胞中两种重要的有机物,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膜上的脂质包括磷脂、胆固醇等
B.糖类中的淀粉、纤维素和糖原都完全由葡萄糖缩合而成
C.淀粉和脂肪水解的终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
D.质量相同的糖类和脂肪被彻底分解时,糖类耗氧少
6.如图所示的图解表示构成细胞的元素、化合物及其作用,a、b、c、d、e代表不同的小分子物质,A、B、C、E代表不同的大分子物质,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在动物细胞内与A作用最相近的物质是糖原
B.物质d的化学本质是固醇
C.e和c的区别是空间结构不同
D.在人体细胞中物质e共有4种
二、非选择题
7.某兴趣小组将豆腐块灭菌,接种微生物后培养2天,加入适量食盐,经密封放置10天后制得豆腐乳.
Ⅰ.在保质期内,豆腐乳放置时间越长,蛋白质含量越低,短肽和氨基酸含量越高.为探究
样液的颜色将.℃加热的目的是.果处理③与处理④相比,显色较,且处理③与处理②相比,显色较,则表明豆腐乳中蛋白质被微生物产生的分解.最终使短肽和氨基酸等含量增加,因此保质期内豆腐乳放置越久风味越佳.
Ⅱ.根据相关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鉴定成熟苹果果肉中存在还原性糖,所用的试剂是,该试剂与细胞内还原性糖发生作用,形成沉淀,因此,可用该试剂检验糖尿病人尿液中的含量.
(2)鉴定黄豆组织中存在蛋白质时,向组织液中加入双缩脲试剂A摇匀,再向样液中加入双缩脲试剂B摇匀.其中双缩脲试剂B的量只能3~4滴,而不能过量,为什么?.8.如图结构式是某种食物蛋白质被人体胃蛋白酶分解后的末端部分:
(1)这部分结构式中有个肽键,它的氨基酸序列是由决定的.
(2)左端第一个氨基酸的R基是,左端第三个氨基酸与其它氨基酸不同的结构特点是具有,其中一个位于R基团上.
(3)胃蛋白酶需要的适宜条件是.
(4)人体细胞吸收氨基酸的方式是.
9.C、H、O、N、P、S在玉米和人细胞(干)以及活细胞中的含量(%)如下表,请分析
原因是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这两种元素在人体细胞干物质中主要存在于中.
(2)由表中数据可以看出在玉米细胞(干)中所占比例明显高于人细胞(干)的元素是氧,发生这种差异的一个主要原因是组成玉米细胞的化合物中较多,此类化合物由(元素)组成.
(3)水在生命活动中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细胞内含水量的多少直接影响细胞的代谢.
①大豆收获后,要进行晾晒才能入仓储存,所除去的水分主要是细胞中的水.如果大豆细胞内的水分过多,会使细胞的作用加强.
②从上述现象可以推断,植物细胞内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越,则细胞的代谢越强.
③浸泡约一周时间,黄豆芽已长得又白又粗,1kg的黄豆能长出5kg的黄豆芽.在这个过程中,黄豆细胞内的有机物含量,种类,其原因是.
10.如图表示生物体内两大类有机物的组成及功能关系.其中C,D、E都是高分子化合物,A、B是组成它们的基本单位.请据图分析回答;
(1)C,D、E分别是、、.
(2)A、B两种物质中共有的元素是,在生物体内,A,B分别有种和种.(3)C物质和D物质在组成和结构上有哪些不同?请说出三点:
a.b.c.•
三、选做题
11.人类在预防与诊疗传染性疾病的过程中,经常使用疫苗和抗体.已知某传染性疾病的病原体为RNA病毒,该病毒表面的A蛋白为主要抗原,疫苗生产和抗体制备的部分流程如图:
(1)过程①代表的是.
(2)过程③构建A基因重组载体时,必须使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两种工具酶.由过程③构建A基因重组载体,其组成除了目的基因外,还必须有启动子、、以及复制原点等.
(3)过程④要检测A基因是否进入受体细胞,常用的方法是法;要检测A基因在受体细胞内是否翻译出蛋白质,需用法.
(4)过程⑦采用的实验技术是.
2016-2017学年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市英才华侨中学高三
(上)第三次月考生物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核糖”不可能是下列哪一种结构或物质的组成成分()
A.HIV B.T2噬菌体 C.核糖体D.ATP
【考点】糖类的种类及其分布和功能.
【分析】核糖是构成RNA的成分,脱氧核糖是构成DNA的成分,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遗传物质是DNA,只有少数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解:A、HIV是艾滋病病毒,主要是由蛋白质外壳和核酸构成的,遗传物质是RNA,不含有DNA,可以含有核糖,A正确;
B、噬菌体是DNA病毒,遗传物质是DNA不含有RNA,所以不含核糖,B错误;
C、核糖体是由rRNA和蛋白质构成,含有核糖,C正确;
D、ATP是由含氮碱基、核糖、磷酸构成的,D正确.
故选:B.
2.下列关于图示①②③④四个框图内所包括生物的共同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框图①内都是原核生物,且都能发生突变
B.框图②内的生物都不含叶绿素,且都是分解者
C.框图③内的生物都具有细胞结构,且都有细胞壁
D.框图④内都是异养生物,且都能进行有丝分裂
【考点】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
【分析】分析题图:图中烟草花叶病毒,不含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繁殖后代;硝化细菌属于原核生物,能进行化能合成作用,属于自养型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酵母菌、衣藻和金鱼藻都属于真核生物,其中衣藻和金鱼藻都能进行光合作用,属于自养型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
【解答】解:A、①中烟草花叶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属于真核和原核生物;酵母菌属于真核生物,A错误;
B、②中硝化细菌为自养型生物,属于生产者,且烟草花叶病毒属于消费者,B错误;
C、③内的生物都具有细胞结构,且都有细胞壁,C正确;
D、④中硝化细菌属于原核生物,自养型生物,不能进行有丝分裂,D错误.
故选:C.
3.我国部分地区曾出现了登革热疫情,登革热是由登革热病毒引起的急性蚊媒传染病,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登革热病毒的核酸由5种碱基和8种核苷酸组成
B.可以用含有各种营养的培养基培养登革热病毒
C.登革热病毒结构简单,仅含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
D.登革热病毒子代外壳是利用宿主细胞的原料合成的
【考点】细胞的发现、细胞学说的建立、内容和发展.
【分析】登革热是由登革热病毒引起的急性蚊媒传染病,病毒是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只有DNA或RNA一种核酸(登革热病毒含有的核酸是RNA).
【解答】解:A、登革热病毒的核酸是RNA,RNA由4种碱基(A、U、G、C)和4种(核糖)核苷酸组成,A错误;
B、(登革热)病毒是寄生在活细胞内生活的,不能直接用含有各种营养的培养基来培养获得,B错误;
C、登革热病毒的结构简单,由蛋白质的外壳和内部的核酸(RNA)组成,其个体不含有任何细胞器,C错误;
D、登革热病毒子代外壳(蛋白质)的合成是利用宿主细胞的原料合成的,D正确.
故选:D.
4.下列化合物中,含化学元素种类最少的一组是()
①胰岛素②乳糖③核苷酸④磷脂⑤脂肪⑥RNA ⑦抗体⑧纤维素.
A.①②⑦ B.④⑤⑧ C.②⑤⑧ D.③⑥⑧
【考点】糖类的组成元素;氨基酸的分子结构特点和通式;脂质的组成元素.
【分析】化合物的元素组成:
(1)蛋白质是由C、H、O、N元素构成,有些含有P、S;
(2)核酸是由C、H、O、N、P元素构成;
(3)脂质是由C、H、O构成,有些含有N、P;
(4)糖类是由C、H、O组成.
【解答】解:①胰岛素是蛋白质,其组成元素有C、H、O、N、S;
②乳糖属于糖类,其组成元素有C、H、O;
③核苷酸是组成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其组成元素有C、H、O、N、P;
④磷脂属于脂质,其组成元素有C、H、O、N、P;
⑤脂肪属于脂质,其组成元素有C、H、O;
⑥RNA属于核酸,其组成元素有C、H、O、N、P;
⑦抗体是蛋白质,其组成元素有C、H、O、N、S;
⑧纤维素属于糖类,其组成元素有C、H、O;
所以,含化学元素种类最少的一组是②⑤⑧,只有C、H、O三种元素.
故选:C.
5.糖类和脂质是细胞中两种重要的有机物,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膜上的脂质包括磷脂、胆固醇等
B.糖类中的淀粉、纤维素和糖原都完全由葡萄糖缩合而成
C.淀粉和脂肪水解的终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
D.质量相同的糖类和脂肪被彻底分解时,糖类耗氧少
【考点】糖类的种类及其分布和功能;脂质的种类及其功能.
【分析】1、糖类包括单糖、二糖和多糖,组成元素是C、H、O;多糖包括淀粉、纤维素和糖原,都是由葡萄糖聚合形成的多聚体.
2、脂质分为脂肪、磷脂和固醇,脂肪的组成元素是C、H、O,是良好的储能物质;磷脂的组成元素是C、H、O、N、P,是生物膜的基本骨架;固醇分为胆固醇、性激素和维生素D,胆固醇是细胞膜的重要组成成分.
【解答】解:A、组成细胞膜的脂质包括磷脂和胆固醇,A正确;
B、淀粉、纤维素、糖原都是由单体葡萄糖聚合形成的多聚体,B正确;
C、二氧化碳和水是淀粉和脂肪氧化分解的产物,淀粉水解的产物是葡萄糖,脂肪水解的产物是甘油和脂肪酸,C错误;
D、与脂肪相比,相同质量的糖类含H少,氧化分解消耗的氧气少,释放的能量少,D正确.故选:C.
6.如图所示的图解表示构成细胞的元素、化合物及其作用,a、b、c、d、e代表不同的小分子物质,A、B、C、E代表不同的大分子物质,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在动物细胞内与A作用最相近的物质是糖原
B.物质d的化学本质是固醇
C.e和c的区别是空间结构不同
D.在人体细胞中物质e共有4种
【考点】糖类的种类及其分布和功能;蛋白质分子结构多样性的原因;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脂质的种类及其功能.
【分析】核糖体主要由蛋白质和RNA组成;淀粉是植物细胞的储能物质,其基本组成单位是葡萄糖;脂肪是动植物细胞共有的良好的储能物质;性激素能够激发并维持动物的第二性征,属于脂质中的固醇类物质.
因此可以确定B由C、H、O、N组成,表示蛋白质;C由C、H、O、N、P组成,表示RNA;A由C、H、O组成,表示淀粉;a表示单糖,b表示氨基酸,c表示核糖核苷酸,d表示雄性激素,e表示脱氧核苷酸.
【解答】解:A、植物细胞内的储能物质是淀粉,动物细胞内的储能物质糖原,它们的元素组成均为C、H、O,A正确;
B、性激素能够激发并维持动物的第二性征,属于脂质中的固醇类物质,B正确;
C、根据中心法则可以判断,E是DNA,C是RNA,因此c表示核糖核苷酸,e表示脱氧核苷酸,它们两者之间主要是五碳糖和含氮碱基有所不同,C错误;
D、e表示脱氧核苷酸,在人体细胞中含有4种脱氧核苷酸,D正确.
故选:C.
二、非选择题
7.某兴趣小组将豆腐块灭菌,接种微生物后培养2天,加入适量食盐,经密封放置10天后制得豆腐乳.
Ⅰ.在保质期内,豆腐乳放置时间越长,蛋白质含量越低,短肽和氨基酸含量越高.为探究
样液的颜色将不变.℃加热的目的是使酶失活.如果处理③与处理④相比,显色较浅,且处理③与处理②相比,显色较浅,则表明豆腐乳中蛋白质被微生物产生的蛋白酶(肽酶)分解.最终使短肽和氨基酸等含量增加,因此保质期内豆腐乳放置越久风味越佳.
Ⅱ.根据相关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鉴定成熟苹果果肉中存在还原性糖,所用的试剂是斐林试剂,该试剂与细胞内还原性糖发生作用,形成砖红色沉淀,因此,可用该试剂检验糖尿病人尿液中葡萄糖的含量.
(2)鉴定黄豆组织中存在蛋白质时,向组织液中加入双缩脲试剂A摇匀,再向样液中加入双缩脲试剂B摇匀.其中双缩脲试剂B的量只能3~4滴,而不能过量,为什么?过量的双缩脲试剂B会与试剂A反应,使溶液呈蓝色,而掩盖生成的紫色.
【考点】检测蛋白质的实验;检测还原糖的实验;酶的特性.
【分析】1、斐林试剂是由甲液(质量浓度为0.1g/mL氢氧化钠溶液)和乙液(质量浓度为0.05 g/mL硫酸铜溶液)组成,用于鉴定还原糖,使用时要将甲液和乙液混合均匀后再加入含样品的试管中,且需水浴加热;
2、双缩脲试剂由A液(质量浓度为0.1 g/mL氢氧化钠溶液)和B液(质量浓度为0.01 g/mL 硫酸铜溶液)组成,用于鉴定蛋白质,使用时要先加A液后再加入B液.
【解答】解:Ⅰ.(1)蛋白质和多肽可用双缩脲试剂进行检验,先加A液(质量浓度为0.1 g/mL的NaOH溶液)后加B液(质量浓度为0.01 g/mL的CuSO4溶液)颜色呈紫色,但实验中只加入A液,因此颜色不变;处理④中,100℃能使酶变性失去活性.保质期内放置越久,口味越佳,说明豆腐乳中的蛋白质被微生物产生的蛋白酶分解得越彻底,所以得到的短肽和氨基酸含量越高,因此第③组相对于时间较短的第②组以及作为对照组的第④组双缩脲显色反应颜色要浅.
Ⅱ.(1)鉴定还原性糖时应该选择斐林试剂,该试剂与细胞内还原性糖发生作用,形成砖红色沉淀,因此,可用该试剂检验糖尿病人尿液中葡萄糖的含量.
(2)鉴定黄豆组织中存在蛋白质时,向组织液中加入双缩脲试剂A摇匀,再向样液中加入双缩脲试剂B摇匀.其中双缩脲试剂B的量只能3~4滴,而不能过量,因为过量的双缩脲试剂B会与试剂A反应,使溶液呈蓝色,而掩盖生成的紫色.
故答案为:
Ⅰ.不变使酶失活浅浅蛋白酶(肽酶)
Ⅱ.(1)斐林试剂砖红色葡萄糖
(2)过量的双缩脲试剂B会与试剂A反应,使溶液呈蓝色,而掩盖生成的紫色
8.如图结构式是某种食物蛋白质被人体胃蛋白酶分解后的末端部分:
(1)这部分结构式中有3个肽键,它的氨基酸序列是由基因上的碱基对排列顺序(或信使RNA上的碱基序列)决定的.
(2)左端第一个氨基酸的R基是﹣(2)4﹣2,左端第三个氨基酸与其它氨基酸不同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两个羧基,其中一个位于R基团上.
(3)胃蛋白酶需要的适宜条件是PH=1.5﹣2.2(或2或1.8左右),温度37度左右.(4)人体细胞吸收氨基酸的方式是主动运输.
【考点】蛋白质的合成——氨基酸脱水缩合.
【分析】由题图可知,该图是肽链的片段,图中的肽键结构是﹣CO﹣NH﹣,肽键数目是3个,因此由4个氨基酸组成,该肽链形成过程中脱去3个水分子;氨基酸脱水缩合反应形成肽链是由DNA通过转录和翻译过程控制合成的,因此蛋白质多样性的根本原因是DNA分子的多样性.
【解答】解:(1)由分析可知,该结构中的肽键数是3个;氨基酸序列是由基因上的碱基对排列顺序决定的.
(2)左端起,第一个氨基酸的R基是一(CH2)4一NH2,左端起第三个氨基酸的R基是﹣(CH2)﹣COOH,与其它氨基酸不同的结构特点是具有2个羧基,其中一个在R基上.(3)人体中胃蛋白酶需要的适宜条件为PH=1.5﹣2.2(或2或1.8左右),温度37度左右.(4)人体细胞吸收氨基酸的方式是主动运输.
故答案为:
(1)3 基因上的碱基对排列顺序(或信使RNA上的碱基序列)
(2)﹣(CH2)4﹣NH2两个羧基
(3)PH=1.5﹣2.2(或2或1.8左右),温度37度左右
(4)主动运输
9.C、H、O、N、P、S在玉米和人细胞(干)以及活细胞中的含量(%)如下表,请分析
()以上元素在活细胞中的含量明显比人细胞(干)多的是氧元素和氢元素,发生差异的原因是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这两种元素在人体细胞干物质中主要存在于蛋白质中.
(2)由表中数据可以看出在玉米细胞(干)中所占比例明显高于人细胞(干)的元素是氧,发生这种差异的一个主要原因是组成玉米细胞的化合物中糖类较多,此类化合物由C、H、O(元素)组成.
(3)水在生命活动中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细胞内含水量的多少直接影响细胞的代谢.
①大豆收获后,要进行晾晒才能入仓储存,所除去的水分主要是细胞中的自由水.如果大豆细胞内的水分过多,会使细胞的呼吸作用加强.
②从上述现象可以推断,植物细胞内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越大,则细胞的代谢越强.
③浸泡约一周时间,黄豆芽已长得又白又粗,1kg的黄豆能长出5kg的黄豆芽.在这个过程中,黄豆细胞内的有机物含量减少,种类增多,其原因是细胞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产生许多代谢中间产物.
【考点】细胞呼吸的过程和意义;水在细胞中的存在形式和作用.
【分析】1、分析表格:活细胞中由于水分较多,所以H、O元素含量较高;干细胞中由于蛋白质含量较高,所以C元素含量较高;由表中数据可以看出在玉米细胞(干)中所占比例明显高于人细胞(干)的元素是氧,发生这种差异的一个主要原因是组成玉米细胞的化合物中糖类较多.
2、自由水与结合水的关系:自由水和结合水可相互转化细胞含水量与代谢的关系:代谢活动旺盛,细胞内自由水水含量高;代谢活动下降,细胞中结合水水含量高,结合水的比例上升时,植物的抗逆性增强,细胞代谢速率降低.
【解答】解:(1)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高达80%~90%;在人体细胞干物质中,蛋白质的含量最高,因此干物质中氧元素和氢元素主要存在于蛋白质中.
(2)由表中数据可以看出在玉米细胞(干)中所占比例明显高于人细胞(干)的元素是氧,发生这种差异的一个主要原因是组成玉米细胞的化合物中糖类较多,此类化合物由C、H、O组成.
(3)①大豆收获后,要进行晾晒才能入仓储存,所除去的水分主要是细胞中的自由水.如果大豆细胞内的水分过多,会使细胞的呼吸作用加强.
②从上述现象可以推断,植物细胞内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越大,则细胞的代谢越强.
③浸泡约一周时间,黄豆芽已长得又白又粗,1kg的黄豆能长出5kg的黄豆芽.在这个过程中,黄豆细胞内的有机物含量贾少,种类增多,其原因是细胞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产生许多代谢中间产物.
故答案为:
(1)水蛋白质
(2)糖类C、H、O
(3)①自由呼吸②大③减少增多细胞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产生许多代谢中间产物
10.如图表示生物体内两大类有机物的组成及功能关系.其中C,D、E都是高分子化合物,A、B是组成它们的基本单位.请据图分析回答;
(1)C,D、E分别是DNA、RNA、蛋白质.
(2)A、B两种物质中共有的元素是C、H、O、N,在生物体内,A,B分别有8种和20种.
(3)C物质和D物质在组成和结构上有哪些不同?请说出三点:
a.物质C一般是螺旋的双链结构,而物质D一般是单链b.C中有碱基T,无碱基U,而D却恰好相反c.C中的五碳糖为脱氧核糖,而D中的五碳糖为核糖•
【考点】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氨基酸的分子结构特点和通式.
【分析】1、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这个碳原子还连接一个氢和一个R基,氨基酸的不同在于R基的不同;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有20种.
2、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有重要作用,细胞中的核酸根据所含五碳糖的不同分为DNA(脱氧核糖核酸)和RNA(核糖核酸)两种,构成DNA与RNA的基本单位分别是脱氧核苷酸和核糖核苷酸,每个脱氧核苷酸分子是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脱氧核糖糖和一分子含氮碱基形成,每个核糖核苷酸分子是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核糖和一分子含氮碱基形成.
3、脱氧核苷酸和核糖核苷酸在组成上的差异有:①五碳糖不同,脱氧核苷酸中的五碳糖是脱氧核糖,核糖核苷酸中的五碳糖是核糖;②碱基不完全相同,脱氧核苷酸中的碱基是A、T、G、C,核糖核苷酸中的碱基是A、U、G、C.
4、细胞生物(包括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细胞中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其中DNA 是遗传物质,非细胞生物(病毒)中含有DNA或RNA一种核酸、其遗传物质是DNA或RNA.
5、分析题图:题图是表示生物体内两大类有机物的组成及功能关系图,分析题图可知D是RNA,C是DNA,E是蛋白质,A是核苷酸,B是氨基酸.
【解答】解:(1)由以上分析知,题图中的C、D、E分别是DNA、RNA、蛋白质.
(2)题图中的A、B两种物质分别是核苷酸和氨基酸,二者共有的元素是C、H、O、N,在生物体内,A核苷酸有8种(4种脱氧核苷酸和4种核糖核苷酸)、B(氨基酸)有20种.(3)题图中的C、D分别是DNA、RNA,二者在组成和结构上的不同有:
a、物质C一般是螺旋的双链结构,而物质D一般是单链;
b、C中有碱基T,无碱基U,而D却恰好相反;
c、C中的五碳糖为脱氧核糖,而D中的五碳糖为核糖.
故答案为:
(1)DNA RNA 蛋白质
(2)C、H、O、N 8 20
(3)物质C一般是螺旋的双链结构,而物质D一般是单链C中有碱基T,无碱基U,而D却恰好相反C中的五碳糖为脱氧核糖,而D中的五碳糖为核糖
三、选做题
11.人类在预防与诊疗传染性疾病的过程中,经常使用疫苗和抗体.已知某传染性疾病的病原体为RNA病毒,该病毒表面的A蛋白为主要抗原,疫苗生产和抗体制备的部分流程如图:
(1)过程①代表的是逆转录.
(2)过程③构建A基因重组载体时,必须使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DNA连接酶两种工具酶.由过程③构建A基因重组载体,其组成除了目的基因外,还必须有启动子、终止子、标记基因以及复制原点等.
(3)过程④要检测A基因是否进入受体细胞,常用的方法是DNA分子杂交法;要检测A基因在受体细胞内是否翻译出蛋白质,需用抗原﹣抗体杂交法.
(4)过程⑦采用的实验技术是细胞融合技术.
【考点】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
【分析】分析题图:图示为疫苗生产和抗体制备的流程之一,其中①表示逆转录过程;②是获取目的基因(A基因)的过程;③是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过程;④是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的过程;⑤是从小鼠皮下获取已经免疫的B细胞的过程;⑥表示B细胞的增殖和分化过程;⑦是细胞融合过程;X为杂交瘤细胞.
【解答】解:(1)由以上分可知①是逆转录.
(2)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首先要用同种限制酶切割含有目的基因的外源DNA和运载体,其次要用DNA连接酶将目的基因与运载体连接形成重组DNA.基因表达载体的组成包括启动子、终止子、标记基因和目的基因等.
(3)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进入受体细胞,常用DNA分子杂交技术;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表达产生蛋白质,常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
(4)过程⑦采用了细胞融合技术.
故答案为:
(1)逆转录
(2)DNA连接酶终止子、标记基因
(3)DNA分子杂交抗原﹣抗体杂交
(4)细胞融合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