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莆田二十五中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建省莆田二十五中2015~2016学年度高二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共24小题)
1.在一定条件下,将A2和B2两种气体通入1L密闭容器中,反应按下式进行:xA2(g)+yB2(g)⇌2C(g),2S后测得反应速率如下V(A2)=0.4mol/(L•s)V(B2)=1.2mol/(L•s),V (C)=0.8mol/(L•s)则该x和y的值分别为()
A.2和3 B.3和2 C.3和1 D.1和3
2.下列有关金属腐蚀与防护的说法正确的是()
A.银器表面在空气中因电化腐蚀渐渐变暗
B.当镀锡铁制品的镀层破损时,镀层仍能对铁制品起保护作用
C.在海轮外壳连接锌块保护外壳不受腐蚀是采用了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
D.可将地下输油钢管与外加直流电源的正极相连以保护它不受腐蚀
3.反应A(固)+2B(气)⇌2C(气)在一密闭容器中进行,当改变下列条件之一时,一定能增大反应速率的是()
A.增加A物质的量B.降低温度
C.压缩反应容器体积 D.消耗掉部分B物质
4.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可逆反应,A与B反应生成C,其反应速率分别用V A、V B、V C〔mol/(L•s)〕表示,且V A、V B、V C之间有以下关系:V B=3V A,V C=2V A,3V C=2V B,则此反应表示为()A.A(g)+B(g)⇌C(g)B.2A(g)+2B(g)⇌3C(g)C.3A(g)+B(g)⇌2C(g)D.A(g)+3B(g)⇌2C(g)
5.在2A+B⇌3C+5D反应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υ(A)=0.5 mol/(L•s)B.υ(B)=0.3 mol/(L•s)
C.υ(C)=1 mol/(L•min)D.υ(D)=1 mol/(L•s)
6.据环保部门测定,我国一些大城市的酸雨pH=3.5.在酸雨季节铁制品极易腐蚀,则在其腐蚀中正极发生的反应是()
A.Fe﹣2e﹣=Fe2+B.2H2O+O2+4e﹣=4OH﹣
C.4OH﹣﹣4e﹣=2H2O+O2↑D.2H++2e﹣=H2↑
7.下列能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是()
A.B. C. D.
8.下列各个装置中铁棒被腐蚀由易到难的顺序正确的是()
A.③①②④ B.④①③② C.①③②④ D.②④①③
9.已知反应A+B═C+D为放热反应,对该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为()
A.A的能量一定高于C
B.B的能量一定高于D
C.A和B的总能量一定高于C和D的总能量
D.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不必加热就一定能发生
10.用铂惰性电极进行电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解饱和的食盐水,阳极产物是氢氧化钠和氯气
B.电解饱和的氯化钠溶液,在阴极析出钠
C.电解氯化铜溶液,在阴极上和阳极上析出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D.电解熔融的氯化钠,在阴极上和阳极上析出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11.已知某反应的各物质浓度数据如下:aA(气)十bB(气)═cC(气)
起始浓度(mol/L) 3.2 0.8 0.0
2s末浓度(mol/L) 2.0 0.4 0.8
由此可推算出上述方程式中各物质前面的化学计量数之比是()
A.1:2:4 B.4:1:2 C.3:1:2 D.3:2:1
12.对于在同一容器中进行的反应C+O2═CO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将碳块磨成粉末可以加快反应速率
B.升高温度一般可以加快反应速率
C.容器体积不变时,向其中充入N2,反应速率不变
D.增加碳的量可以加快反应速率
13.100mL6mol/LH2SO4跟过量的锌粉反应,在一定温度下,为了减缓反应速率,但又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加入下列物质不能达到上述目的是()
A.把锌粉改为锌粒B.水
C.碳酸钠(固体)D.降低反应体系温度
14.在四个试管中,发生如表所示反应:Zn+H2SO4=ZnSO4+H2↑,产生H2的速率最快的是()试管硫酸浓度温度 Zn的状态
A 1mol•L﹣120℃ 块状
B 1mol•L﹣120℃ 粉末状
C 2mol•L﹣150℃ 块状
D 2mol•L﹣150℃粉末状
A.A B.B C.C D.D
15.关于如图所示装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电流由锌经导线流向铂,电子由铜经导线流向碳棒
B.碳棒是正极,铜片是阳极
C.锌片的质量逐渐减少,铂片的质量逐渐增加
D.锌片上发生还原反应,碳棒上发生氧化反应
16.NO和CO都是汽车排放尾气中的有害物质,它们能缓慢地反应,生成N2和CO2,对此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
A.使用催化剂并不能改变反应速率
B.使用催化剂可以加快反应速率
C.降低压强能加快反应速率
D.降温可以加快反应速率
17.设反应C+CO2⇌2CO(正反应吸热)反应速率为v1,N2+3H2⇌2NH3(正反应放热),反应速率为v2.对于上述反应,当温度升高时,v1、v2的变化情况为()
A.同时增大 B.同时减小
C.v1增大,v2减小D.v1减小,v2增大
18.把镁条投入到盛有盐酸的敞口容器里,产生H2的速率可由右图表示.在下列因素中:①盐酸的浓度;②镁条的表面积;③溶液的温度;④Cl﹣的浓度.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是()
A.①④ B.③④ C.①②③D.②③
19.20℃时,将0.1mol•L﹣1Na2S2O3溶液10mL和0.01mol•L﹣1H2SO4溶液10mL混合2min后溶液中明显出现浑浊,已知温度每升高10℃,化学反应速率增大到原来的2倍,那么50℃时,同样的反应要看到同样的浑浊,需要的时间是()
A.40 s B.15 s C.48 s D.20 s
20.图中,两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a极:Cu2++2e﹣=Cu b极:Fe﹣2e﹣=Fe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该装置可能是电解池
B.a极上一定发生还原反应
C.a、b可能是同种电极材料
D.该过程中能量的转换一定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21.利用如图装置可以模拟铁的电化学防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若X为锌棒,开关K置于M处,可减缓铁的腐蚀
B.若X为锌棒,开关K置于M处,铁极发生氧化反应
C.若X为碳棒,开关K置于N处,可减缓铁的腐蚀
D.若X为碳棒,开关K置于N处,X极发生氧化反应
22.据报道,最近摩托罗拉公司研发了一种由甲醇和氧气以及强碱做电解质溶液的新型手机电池,电量可达现在使用的镍氢电池或锂电池的十倍,可连续使用一个月才充一次电.其电
池反应为:2CH3OH+3O2+4OH﹣2CO32﹣+6H2O,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放电时CH3OH参与反应的电极为正极
B.充电时电解质溶液的pH逐渐增大
C.放电时负极的电极反应为:CH3OH﹣6e﹣+8OH﹣=CO32﹣+6H2O
D.充电时每生成1molCH3OH转移6mol电子
23.下列各组的电极材料和电解液,不能组成原电池的是()
A.铜片、石墨棒,稀硫酸 B.铜片、石墨棒,硝酸银溶液
C.锌片、铜片,稀盐酸D.铜片、银片,FeCl3溶液
24.N2H4是一种高效清洁的火箭燃料.0.25mol N2H4(g)完全燃烧生成氮气和气态水时,放出133.5kJ热量.则下列热化学方程中正确的是()
A.N2H4(g)+O2(g)=N2(g)+H2O(l)△H=+257kJ•mol﹣1
B.N2H4(g)+O2(g)=N2(g)+2H2O(l)△H=﹣133.5kJ•mol﹣1
C.N2H4(g)+O2(g)=N2(g)+2H2O(g)△H=+534kJ•mol﹣1
D.N2H4(g)+O2(g)=N2(g)+2H2O(g)△H=﹣534kJ•mol﹣1
二、填空题(共1小题)(除非特别说明,请填准确值)
25.将等物质的量的A和B,混合于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3A(g)+B(g)⇌xC (g)+2D(g).4min时测得D的浓度为0.4mol•L﹣1,c(A):c(B)=3:5,C反应速率是0.15mol•L ﹣1•min﹣1,A在4min末的浓度是,B的平均反应速率是,x的值是.
三、解答题(共4小题)(选答题,不自动判卷)
26.(1)0.3mol的气态高能燃料乙硼烷(B2H6)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固态三氧化二硼和液态水,放出649.5kJ热量,其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又知H2O(l)═H2O(g);△H=+44kJ/mol,则11.2L(标准状况)乙硼烷完全燃烧生成气态水时,放出的热量是 kJ
发射卫星时可用肼(N2H4)为燃料和NO2作氧化剂,这两者反应生成N2和水蒸气.又已知:①N2(气)+2O2(气)═2NO2(气)△H=+67.7kJ/mol ②N2H4(气)+O2(气)═N2(气)+2H2O (气)△H=﹣534kJ/mol 试写出肼与NO2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3)甲烷燃料电池:碱性电解质(铂为两极、电解液KOH溶液)
正极:
负极:_
总反应方程式:CH4+2O2+2OH﹣═CO32﹣+3H2O.
27.下列事实中是什么因素影响了化学反应速率?
①食品在夏天容易变质,冬天则不会出现该现象
②熔化的KClO3放出气泡很慢,撒入少量MnO2,会很快产生气体
③工业上常将固体燃料粉碎以提高燃烧效率
④同浓度等体积的硫酸与盐酸,和同样大小质量相等的锌粒反应,产生气体有快有
慢.
28.某温度时在2L容器中X、Y、Z三种气态物质的物质的量(n)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由图中数据分析: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开始至2min,用X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3)下列叙述能说明上述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填字母)
A.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B.单位时间内每消耗3mol X,同时生成2mol Z
C.混合气体的总质量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4)在密闭容器里,通入a mol X(g)和b mol Y(g),发生反应X(g)+Y(g)=2Z(g),当改变下列条件时,反应速率会发生什么变化(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①降低温度:
②保持容器的体积不变,增加X(g)的物质的量:
③增大容器的体积:.
29.电解原理在化学工业中有广泛应用.如图表示一个电解池,装有电解液a;X、Y是两块电极板,通过导线与直流电源相连.请回答以下问题:
(1)若X、Y都是惰性电极,a是饱和NaCl溶液,实验开始时,同时在两边各滴入几滴酚酞试液,则:
①电解池中X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在X极附近观察到的现象是.
②Y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检验该电极反应产物的方法是.
如用电解方法精炼粗铜,电解液a选用CuSO4溶液,则
①X电极的材料是,电极反应式为.
②Y电极的材料是,电极反应式为.(说明:杂质发生的电极反应不必写出)
福建省莆田二十五中2015~2016学年度高二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24小题)
1.在一定条件下,将A2和B2两种气体通入1L密闭容器中,反应按下式进行:xA2(g)+yB2(g)⇌2C(g),2S后测得反应速率如下V(A2)=0.4mol/(L•s)V(B2)=1.2mol/(L•s),V (C)=0.8mol/(L•s)则该x和y的值分别为()
A.2和3 B.3和2 C.3和1 D.1和3
【考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计量数的关系.
【专题】化学反应速率专题.
【分析】同一可逆反应同一时间段内,各物质的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其计量数之比,据此计算x 和y的值.
【解答】解:同一可逆反应同一时间段内,各物质的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其计量数之比,所以x:y:2=0.4mol/(L•s):1.2mol/(L•s):0.8mol/(L•s),所以得x=1,y=3,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计量数的计算,明确二者之间的关系是解本题关键,难度不大.
2.下列有关金属腐蚀与防护的说法正确的是()
A.银器表面在空气中因电化腐蚀渐渐变暗
B.当镀锡铁制品的镀层破损时,镀层仍能对铁制品起保护作用
C.在海轮外壳连接锌块保护外壳不受腐蚀是采用了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
D.可将地下输油钢管与外加直流电源的正极相连以保护它不受腐蚀
【考点】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
【分析】A.纯银器主要发生化学腐蚀;
B.铁比锡活泼,易被腐蚀;
C.海轮外壳连接锌块,锌为负极;
D.防止金属被氧化,金属应连接电源的负极.
【解答】解:A、银器表面变黑是因为银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氧化银所致,不是电化学反应,故A错误;
B、Fe比Sn活泼,所以当镀锡铁制品的镀层破损时,铁易被腐蚀,镀层不能对铁制品起保护作用,故B错误;
C、在海轮外壳连接锌块,锌比铁活泼,所以被腐蚀的是锌块,铁被保护,这种方法叫用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故C正确;
D、钢管与电源的正极相连,则钢管作阳极,所以钢管中的铁发生氧化反应,失去电子成为亚铁离子而被腐蚀,所以钢管不能与电源的正极相连,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金属的腐蚀与防护,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把握金属腐蚀的原理和电化学知识.
3.反应A(固)+2B(气)⇌2C(气)在一密闭容器中进行,当改变下列条件之一时,一定能增大反应速率的是()
A.增加A物质的量B.降低温度
C.压缩反应容器体积 D.消耗掉部分B物质
【考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专题】化学反应速率专题.
【分析】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有: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反应物接触面积,根据方程式知,要增大反应速率,可以增大气体浓度、增大压强、加入催化剂、增大反应物接触面积等,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解:A.增加A的物质的量,A是固体,其浓度不变,不能改变反应速率,故A错误;B.降低温度,降低活化分子百分数,反应速率降低,故B错误;
C.压缩反应容器体积,气体浓度增大,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所以反应速率增大,故C正确;
D.消耗掉部分B物质,降低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所以反应速率降低,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影响因素,为高频考点,外界条件只是影响因素,决定物质反应速率的是物质本身的性质,题目难度不大.
4.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可逆反应,A与B反应生成C,其反应速率分别用V A、V B、V C〔mol/(L•s)〕表示,且V A、V B、V C之间有以下关系:V B=3V A,V C=2V A,3V C=2V B,则此反应表示为()A.A(g)+B(g)⇌C(g)B.2A(g)+2B(g)⇌3C(g)C.3A(g)+B(g)⇌2C(g)D.A(g)+3B(g)⇌2C(g)
【考点】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
【分析】根据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化学计量数之比进行计算,根据计算结果书写方程式.【解答】解:V B=3V A,V C=2V A,3V C=2V B,故V A:V B:V C:=1:3:2,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化学计量数之比,故此反应可表示为A(g)+3B(g)⇌2C(g),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的相关计算,把握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化学计量数之比为解答的关键,难度不大.
5.在2A+B⇌3C+5D反应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υ(A)=0.5 mol/(L•s)B.υ(B)=0.3 mol/(L•s)
C.υ(C)=1 mol/(L•min)D.υ(D)=1 mol/(L•s)
【考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计量数的关系.
【专题】化学反应速率专题.
【分析】不同物质表示的速率之比等于其化学计量数之比,故不同物质表示的速率与其化学计量数的比值越大,表示的速率越快,注意保持单位一致.
【解答】解:不同物质表示的速率之比等于其化学计量数之比,故不同物质表示的速率与其化学计量数的比值越大,表示的速率越快,对应反应:2A+B⇌3C+5D,
A.=0.25 mol/(L•s);
B.=0.3 mol/(L•s);
C.v(C)=1mol/(L.min)=mol/(L.s),=0.0056 mol/(L•s);
D.=0.2 mol/(L•s),
故B表示的反应速率最快,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快慢比较,难度不大,可以转化为同一物质表示的速率进行比较,注意单位保持一致.
6.据环保部门测定,我国一些大城市的酸雨pH=3.5.在酸雨季节铁制品极易腐蚀,则在其腐蚀中正极发生的反应是()
A.Fe﹣2e﹣=Fe2+B.2H2O+O2+4e﹣=4OH﹣
C.4OH﹣﹣4e﹣=2H2O+O2↑D.2H++2e﹣=H2↑
【考点】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
【专题】电化学专题.
【分析】酸雨pH=3.5,所以酸雨中含有大量氢离子;铁制品中含有铁和碳,具备了原电池的构成条件,所以构成了原电池;铁作负极,铁失去电子生成二价铁离子,碳作正极,溶液中的氢离子得电子生成氢气.
【解答】解:酸雨、铁制品构成了原电池.
A.负极上铁失电子,故A错误;
B.该反应是析氢腐蚀,故B错误;
C.正极上发生析氢反应,故C错误;
D.碳作正极,溶液中的氢离子得电子生成氢气,2H++2e﹣=H2↑,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金属的腐蚀与防护,难度不大,能运用化学知识解释生产、生活现象,学以致用.
7.下列能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是()
A.B. C. D.
【考点】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
【专题】电化学专题.
【分析】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即形成原电池,根据原电池的构成条件分析,原电池的构成条件是:①有两个活泼性不同的电极,②将电极插入电解质溶液中,③两电极间构成闭合回路,④能自发的进行氧化还原反应.
【解答】解:A.该装置中,两个金属电极相同,所以不能构成原电池,故A错误;
B,该装置符合原电池的构成条件,Zn作负极,Cu作正极,该装置能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故B正确;
C.该装置中,两个金属电极相同,所以不能构成原电池,故C错误;
D.该装置不能形成闭合回路,所以不能构成原电池,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原电池原理,明确原电池的构成条件是解决本题的关键,难度不大.
8.下列各个装置中铁棒被腐蚀由易到难的顺序正确的是()
A.③①②④ B.④①③② C.①③②④ D.②④①③
【考点】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
【专题】电化学专题.
【分析】同一种金属的腐蚀由快到慢的顺序是:电解池的阳极>原电池的负极>原电池正极>电解池阴极,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解:①该装置中铁作负极,铁易失去电子而易被腐蚀;
②该装置中铁作正极,铁电极上易得电子而被保护;
③铁不发生电化学腐蚀;
④铁作电解池的阴极而被保护;
同一种金属的腐蚀由快到慢的顺序是:电解池的阳极>原电池的负极>原电池正极>电解池阴极,所以铁棒被腐蚀由易到难的顺序①③②④,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金属的腐蚀与防护,难度不大,明确不同条件下金属腐蚀的快慢:电解原理引起的腐蚀>原电池原理引起的腐蚀>化学腐蚀>有防护腐蚀措施的腐蚀.
9.已知反应A+B═C+D为放热反应,对该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为()
A.A的能量一定高于C
B.B的能量一定高于D
C.A和B的总能量一定高于C和D的总能量
D.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不必加热就一定能发生
【考点】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
【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分析】吸热反应放热反应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能量有关与反应条件无关.
【解答】解:放热反应是指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与反应条件(如加热)无关,D说法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放热反应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能量的关系,难度不大.
10.用铂惰性电极进行电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解饱和的食盐水,阳极产物是氢氧化钠和氯气
B.电解饱和的氯化钠溶液,在阴极析出钠
C.电解氯化铜溶液,在阴极上和阳极上析出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D.电解熔融的氯化钠,在阴极上和阳极上析出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考点】电解原理.
【分析】A、电解饱和食盐水时,阳极氯离子放电生成氯气,阴极上是氢离子得电子生成氢气;
B、电解饱和的氯化钠溶液,在阴极上是氢离子得电子生成氢气;
C、电解氯化铜溶液,在阴极上和阳极上分别生成铜和氯气;
D、电解熔融的氯化钠,在阴极上和阳极分别是钠离子和氯离子放电的过程.
【解答】解:A、电解饱和食盐水时,阳极氯离子放电生成氯气,阴极上是氢离子得电子生成氢气,同时得到氢氧化钠,故A错误;
B、电解饱和的氯化钠溶液,在阴极上是氢离子得电子生成氢气,故B错误;
C、电解氯化铜溶液,在阴极上和阳极上分别生成铜和氯气,物质的量之比是1:1,故C错误;
D、电解熔融的氯化钠,在阴极上和阳极分别是钠离子和氯离子放电的过程,物质的量之比为2:1,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电解池的工作原理以及离子的放电顺序知识,注意知识的归纳和梳理是关键,难度中等.
11.已知某反应的各物质浓度数据如下:aA(气)十bB(气)═cC(气)
起始浓度(mol/L) 3.2 0.8 0.0
2s末浓度(mol/L) 2.0 0.4 0.8
由此可推算出上述方程式中各物质前面的化学计量数之比是()
A.1:2:4 B.4:1:2 C.3:1:2 D.3:2:1
【考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计量数的关系.
【专题】化学反应速率专题.
【分析】由浓度变化可知变化量之比,结合相同时间内浓度变化量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解答.
【解答】解:由X、Y、X的浓度变化可知,△c(A):△c(B):△c(C)=(3.2﹣2.0)mol/L:(0.8﹣0.4)mol/L:0.8mol/L=3:1:2,则化学计量数之比为3:1:2,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反应速率及化学计量数的关系,为高频考点,把握浓度变化量的计算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计算能力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
12.对于在同一容器中进行的反应C+O2═CO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将碳块磨成粉末可以加快反应速率
B.升高温度一般可以加快反应速率
C.容器体积不变时,向其中充入N2,反应速率不变
D.增加碳的量可以加快反应速率
【考点】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
【专题】化学反应速率专题.
【分析】增大接触面积,升高温度、增大浓度等,均可加快反应速率,以此来解答.
【解答】解:A.将木炭粉碎成粉末状,接触面积增大,可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故A正确;B.升高温度,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反应速率加快,故B正确;
C.容器体积不变时,向其中充入N2,虽然压强增大,但反应物的浓度不变,则反应速率不变,故C正确;
D.木炭为纯固体,则增加木炭的量,化学反应速率不变,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为高频考点,把握常见的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为解答的关键,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注意纯固体不影响反应速率,题目难度不大.
13.100mL6mol/LH2SO4跟过量的锌粉反应,在一定温度下,为了减缓反应速率,但又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加入下列物质不能达到上述目的是()
A.把锌粉改为锌粒B.水
C.碳酸钠(固体)D.降低反应体系温度
【考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专题】化学反应速率专题.
【分析】过量的锌粉反应,硫酸完全反应,为了减缓反应速率但又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可减小氢离子浓度但不改变其物质的量,以此来解答.
【解答】解:A.把锌粉改为锌粒,固体表面积减小,反应速率减小,但又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故A不选;
B.加入水,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小,但又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故B不选;
C.加入碳酸钠固体,消耗硫酸,生成氢气的总量减小,故C选;
D.降低反应体系温度,反应速率减小,但又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故D不选.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为高频考点,注意信息中Zn过量及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即可解答,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
14.在四个试管中,发生如表所示反应:Zn+H2SO4=ZnSO4+H2↑,产生H2的速率最快的是()试管硫酸浓度温度 Zn的状态
A 1mol•L﹣120℃ 块状
B 1mol•L﹣120℃ 粉末状
C 2mol•L﹣150℃ 块状
D 2mol•L﹣150℃ 粉末状
A.A B.B C.C D.D
【考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专题】化学反应速率专题.
【分析】对于反应Zn+H2SO4=ZnSO4+H2↑来说,增大浓度、升高温度、增大固体表面积或形成原电池反应,都可增大反应速率,以此解答.
【解答】解:反应温度越高,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大,则C、D大于A、B,C、D相比较,D 固体表面积较大,则D反应速率最大.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为高考常见题型和高频考点,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基本理论知识的综合理解和运用的考查,难度不大.
15.关于如图所示装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电流由锌经导线流向铂,电子由铜经导线流向碳棒
B.碳棒是正极,铜片是阳极
C.锌片的质量逐渐减少,铂片的质量逐渐增加
D.锌片上发生还原反应,碳棒上发生氧化反应
【考点】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
【专题】电化学专题.
【分析】左边烧杯中能自发的进行氧化还原反应,所以属于原电池,锌易失电子而作负极,铜作正极;右边烧杯属于电解池,碳作阳极,铂丝作阴极,阳极上氯离子放电,阴极上铜离子放电.
【解答】解:A.左边属于原电池,右边属于电解池,锌作负极,铜作正极,碳作阳极,铂丝作阴极,电流由铜流向碳,电子由锌经导线流向铂丝,故A错误;
B.铜棒是正极,与碳棒相连,则碳棒是阳极,故B错误;
C.锌易失电子而作负极,质量逐渐减少,铂丝上铜离子放电生成铜单质,所以质量逐渐增加,故C正确;
D.锌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碳棒上氯离子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原电池和电解池原理,正确判断原电池和电解池是解本题关键,注意电子不进入电解质溶液,为易错点.
16.NO和CO都是汽车排放尾气中的有害物质,它们能缓慢地反应,生成N2和CO2,对此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
A.使用催化剂并不能改变反应速率
B.使用催化剂可以加快反应速率
C.降低压强能加快反应速率
D.降温可以加快反应速率
【考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专题】化学反应速率专题.
【分析】使用催化剂加快反应速率,降低温度、降低压强,减小反应速率,以此来解答.【解答】解:A.使用催化剂可以加快反应速率,故A错误;
B.使用催化剂可以加快反应速率,故B正确;
C.降低压强能减慢反应速率,故C错误;
D.降温可以减缓反应速率,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注意把握催化剂、温度、压强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即可解答,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
17.设反应C+CO2⇌2CO(正反应吸热)反应速率为v1,N2+3H2⇌2NH3(正反应放热),反应速率为v2.对于上述反应,当温度升高时,v1、v2的变化情况为()
A.同时增大 B.同时减小
C.v1增大,v2减小D.v1减小,v2增大
【考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分析】化学反应无论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温度升高,化学反应速率都增大,以此解答.
【解答】解:化学反应无论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温度升高,活化分子的百分含量增大,有效碰撞的次数增大,化学反应速率都增大.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与反应的吸、放热无关.
18.把镁条投入到盛有盐酸的敞口容器里,产生H2的速率可由右图表示.在下列因素中:①盐酸的浓度;②镁条的表面积;③溶液的温度;④Cl﹣的浓度.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是()
A.①④ B.③④ C.①②③D.②③
【考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专题】化学反应速率专题.
【分析】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Mg+2H+═Mg2++H2↑,Cl﹣与该反应无关.
【解答】解:图中生成氢气的反应速率先增大后减小,发生的反应为Mg+2H+═Mg2++H2↑,
①开始盐酸的浓度较大,反应速率较快,但反应后期温度较高而反应速率逐渐变小,说明反应物的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小,说明浓度对反应速率有影响,故①正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