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某图书馆空调计算说明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第一章原始资料 (1)
第二章石家庄市室外气象资料及室内参数的确定 (1)
第三章夏季空调冷负荷计算 (2)
第四章空调处理方案选择 (6)
4.1 空气处理方案的确定 (6)
4.2 气流组织设计 (9)
第五章空气处理过程的计算 (12)
5.1 计算方法及步骤 (12)
5.2 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空气处理过程 (13)
第六章系统设备选型 (15)
6.1 风机盘管的选择 (15)
6.2 新风机组的选择 (15)
第七章水力计算 (16)
7.1 风管水力计算 (16)
7.2 水管水力计算 (17)
第八章设备选择 (18)
第九章防火、防排烟及排风系统的选择与布置 (26)
第十章空调系统的减震和防噪 (28)
10.1 风机设备减震计算 (28)
10.2 噪声控制计算 (29)
第十一章空调系统的节能与运行工况调节 (30)
11.1 系统的节能 (30)
11.2 系统的运行工况调节 (30)
摘要
本工程为石家庄市某图书馆空调工程,总高27.3米。
建筑主体外墙结构采用厚度为300mm的加气混凝土砌块,屋顶采用钢筋混凝土板,保温层采用沥青膨胀珍珠岩,厚度200mm。
地下一层,地上六层,一层为休息展厅、自习室及其服务设施用房;二层为中庭、阅览室及报告厅、会议室、资料室;三层为文学和社会科学借阅厅、网络中心;四层为工科、计算机、外文图书借阅厅和数,理,农,生图书借阅厅;五层为工具书检索厅、文献资料中心、综合展厅、艺术作品观摩室、教师图书借阅厅及研究室;六层为学者文库、要籍厅、样本图书查阅厅。
地下室为六级人防工事,平时为戊类仓库,总建筑面积26515.2平方米,建筑夏季总冷负荷季为1454KW。
根据本建筑房间结构形式的特点,本工程的空调系统选用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每层设有新风机组,可以由同层的新风机组送入室内,和风机盘管一起满足室内的冷负荷。
其次,本设计水系统采用两管制、闭式、一次泵定流量系统,各层水管同程布置。
两管制系统采用同一套供回水管路,夏季供冷水。
两管制系统具有管理方便,一次性投资小等优点。
在本设计中同层的水平管和立管上皆采用同程系统,这样有利于管路阻力的平衡也能够给施工带来方便而减少工程造价。
关键词:空调工程,风机盘管,冷负荷,水系统
ABSTRACT
This works for air conditioning engineering in a library of Shijiazhuang City, a total of 27.3 meters high. The main building exterior wall structure with the thickness of aerated concrete block 300mm, the roof is made of reinforced concrete plate, insulation layer using asphalt expanded perlite, thickness 200mm. Underground layer, the ground layer six, a layer for the rest room,study room and facilities for housing; the two layer is the atrium, reading roomand hall, conference room, reference room; the three layer is the literary and social scientific reading hall, network center; the four layer is the engineering,computer, foreign language books reading room and the number of students,science, agriculture, library hall; the five layer is the reference book Hall,documentation centre, comprehensive exhibition hall, art viewing room hall andstudy of teachers' books reading room, library, scholars; the six layer is to takeoffice, sample book consulting department. The basement is six grade civil air defence fortifications, usually for class E warehouse, a total construction area of 26515.2 square meters, building in summer season total cooling load is 1454KW.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oom structure form of this building,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of this project selection of fan coil unit plus fresh airsystem. Each layer is provided with a fresh air unit, by the same air units layerinto the interior, and a fan coil to meet the indoor cooling load. Secondly, thedesign of water system adopts two control, closed, a constant flow pump system, each layer of pipe layout with the distance. Two control system usingthe same set of supply and return water pipes, summer cooling. Two controlsystem has the advantages of small investment and convenient management,etc.. In the design of the same layer horizontal pipe and vertical pipe are the same way system, which is conducive to the pipeline resistance balance alsocan bring convenience to the construction and reduce the project cost.
Keywords: air conditioning, fan coil, cooling load, water system
第一章原始资料
1.1地理位置:河北省石家庄市。
1.2 建筑概况
该建筑类型为公共建筑,总建筑面积26515.2㎡。
该建筑主体地上六层,一层为休息展厅、自习室及其服务设施用房;二层为中庭、阅览室及报告厅、会议室、资料室;三层为文学和社会科学借阅厅、网络中心;四层为工科、计算机、外文图书借阅厅和数,理,农,生图书借阅厅;五层为工具书检索厅、文献资料中心、综合展厅、艺术作品观摩室、教师图书借阅厅及研究室;六层为学者文库、要籍厅、样本图书查阅厅。
地下室为六级人防工事,平时为戊类仓库。
1.3层高:首层高度4.8m,二~六层高度4.5m,地下室高度3.9m。
1.4围护结构:
㈠墙体结构
外墙结构采用300厚加气混凝土砌块,传热系数为K=0.59W/㎡•℃;内墙为200后加气混凝土砌块,传热系数为K=0.86W/㎡•℃。
㈡门窗
⑴外窗:铝合金高强度气密中空玻璃窗(K=2.99W/m2.℃);玻璃幕墙(K=2.4 W/m2.℃),每个窗户开启扇均做纱窗,不设外遮阳。
⑵外门:玻璃门(K=5.7 W/m2.℃)
⑶内门:木门。
1.5系统:全楼采用风机盘管加新风空调系统,全年负荷全部由空调系统供给。
第二章石家庄市室外气象资料及室内参数的确定
2.1地理位置:河北省石家庄市
北纬38º02´
东经114º25´
2.2 夏季参数
由新规范《GB50736-2012》气象参数查得石家庄市夏季室外气象参数如下:大气压:99.58 kPa
室外计算干球温度: 35.1℃
室外计算湿球温度26.8℃
夏季日平均干球温度: 30.0℃
室外平均风速: 1.7 m/s
2.3 冬季参数
由新规范《GB50736-2012》气象参数查得石家庄市冬季室外气象参数如下:大气压:101.72kPa
室外计算干球温度:-8.80 ℃
室外相对湿度:55 %
室外平均风速1.8 m/s
2.4 空调室内设计参数
表2-1
第三章 夏季空调冷负荷计算
该空调工程夏季冷负荷的计算采用冷负荷系数法,以一层配电室的冷负荷计算为例进行说明
3.1 外墙和屋顶瞬变传热引起的逐时冷负荷
由《暖通空调》中查得,对于围护结构中外墙和屋顶瞬变传热引起的逐时冷负荷可按下式计算:
()()()R c c Q AK t t ττ•=- (3-1) ()()()'
c d c t t t k k αβττ=+∆ (3-2)
式中 ()c Q τ•——外墙或屋顶瞬变传热形成的逐时冷负荷(W );
K ——外墙和屋顶的传热系数[2/()W m C •︒],由原始资料中查得外墙的传热系数为K=0.59 W/㎡•℃,屋顶的传热系数为K=0.49 W/㎡·℃
A ——外墙和屋顶的传热面积(2m );由设计图纸得出;
()c t τ——外墙和屋顶冷负荷计算温度的逐时值(C ︒);
R t ——夏季空气调节室内计算温度(C ︒);
()
'
c t τ——以北京地区的气象条件为依据计算出的外墙和屋顶冷负荷计算温度的逐时值(C ︒),根据外墙和屋顶的不同类型分别在《暖通空调》附录2-2和附录2-3中查取。
d t ——不同类型构造外墙和屋顶的地点修正值(C ︒)
,根据不同的设计地点在《暖通空调》附录2-6中查取;
k α——外表面放热系数修正值,在《暖通空调》表2-8中查取
k ρ——外表面吸收系数修正值,在《暖通空调》表2-9中查取
将各数据代入公式,计算得一层配电室北外墙和西外墙瞬变传热形成的冷负荷见附表1。
3.2 外玻璃窗瞬变传热引起的冷负荷
在室内外温差作用下,通过外玻璃窗瞬变传热引起的冷负荷可按下式计算:
()()()c w w w d R c Q C K A t t t ττ•=+∆- (3-3) 式中 ()c Q τ•——外墙或屋顶瞬变传热形成的逐时冷负荷(W );
R t ——夏季空气调节室内计算温度(C ︒);
w K ——外玻璃窗传热系数[2/()W m C •︒],由原始资料中查得北外窗的传热系
数 2.99w K =2/()W m C •︒
w
A ——窗口面积(2m ),由设计图纸得出; ()c t τ——外玻璃窗冷负荷计算温度的逐时值,可由《暖通空调》附录2-10查得(C ︒) w C ——玻璃窗的传热系数的修正值,从《暖通空调》附录2-9中查得 1.2w C = d t ——玻璃窗的地点修正值,从《暖通空调》附录2-10中查得石家庄市的1d t =
将各数据代入公式,计算得一层配电室北外窗瞬变传热冷负荷附表-1.
3.3 透过玻璃窗进入室内的日射得热形成的逐时冷负荷
由《暖通空调》2-14得,透过玻璃窗进入室内日射得热形成的逐时冷负荷CL 按下式计算
(),max a s i w j LQ c Q C C C A D C τ•
= (3-4) ,C S s i C C C = (3-5) 式中 a C ——有效面积系数,由《暖通空调》附录2-15查得0.75a C = s C ——窗玻璃的遮阳系数,本工程采用标准玻璃玻璃,由《暖通空调》附录
2-13查得 1.00s C =
i C ——窗内遮阳设施的遮阳系数,
本工程每个窗户内设浅绿色窗帘,所以由《暖通空调》附录2-14查得0.60i C =
w A ——窗口面积(2m )由设计图纸得出;
,max j D ——夏季不同朝向的逐时日射得热因数中的最大值,由《暖通空调》附录2-12查得,由于石家庄的台站位置北纬38º02´,所以得北外窗2,max 114/j D W m =
LQ C ——窗玻璃冷负荷系数,由《暖通空调》附录2-16~附录2-19查得 其他参数表示与以上相同。
计算日射得热形成的逐时冷负荷见附表-1。
3.4 计算照明散热量
本工程选用明装荧光灯照明,查《暖通空调》公式2-21得,
121000LQ s Q n n NC •
= (3-6)
式中 s Q •——照明设备散热形成的冷负荷(W )
N ——照明设备所需功率(KW ) 1n ——镇流器消耗功率系数,取1 1.2n =
2n ——灯罩隔热系数,取20.6n =
LQ C ——照明散热冷负荷系数,由《暖通空调》附录2-22查得
计算数据见附表-1.
3.5 计算人体显热散热引起的冷负荷
由《暖通空调》得人体散热形成的冷负荷按下式计算
()s LQ c Q n q C τ•=ϕ (3-7)
式中 ()c Q τ•——人体显热散热引起的冷负荷(W )
n ——室内全部人数,
ϕ——群集系数,由《暖通空调》表2-22查得,对于图书馆0.96ϕ=
s q ——不同室温和劳动性质成年男子显热散热量(W )
,由《暖通空调》表2-13查得
LQ C ——人体显热散热冷负荷系数,计算时应注意其值为从人员进入房间时算起到计算时刻的时间,由《暖通空调》附录2-23查得。
计算结果见负荷计算表。
3.6 办公设备散热引起的冷负荷
空调区办公设备的散热量()s q W 可按下式计算
,1p s i a i i q s q ==
∑ (3-8)
式中 p ——设备的种类数
i s ——第i 类设备的台数
,a i q ——第i 类设备的单台散热量()W ,见《暖通空调》表2-20和表2-21
3.7 湿负荷的计算
本工程中空调房间的湿负荷主要是人体散湿形成,由《暖通空调》公式3-25得,计算时刻的人体散湿量D τ(/)kg h ,可按下式计算
60.27810w m ng •-=ϕ⨯ (3-9) 式中 ϕ——群集系数,取0.89
n ——计算时刻空调区内的总人数
g ——1名成年男子每小时散湿量(/)g h ,由《暖通空调》表2-13查得; 详细计算见负荷计算表。
第四章 空调处理方案选择
4.1 空气处理方案的确定
空气调节系统一般均由空气处理设备和空气输送管道以及空气分配装置所组成,根据需要,它能组成许多不同形式的系统。
在工程上应考虑建筑的用途和性质、热湿负荷特点、温湿度调节和控制的要求、空调机房的面积和位置、初投资和运行维修费用等许多方面的因素,选定合理的空调系统。
空调系统可以按空气处理的设置情况分为集中系统、半集中系统、全分散系统;按负担室内热湿负荷所用的介质种类可分为全空气系统、空气—水系统、全水系统、冷剂系统;按系统风量调节方式可分为定风量系统和变风量系统;按系统风管内风速分类可分为低速空调系统和高速空调系统;按热量传递的原理可分为对流式和辐射式空调系统。
就全空气系统而言,按被处理的空气来源可分为封闭式系统、直流式系统、混合式系统;按向空气调节区送风参数的数量分为单风管空调系统和双风管空调系统。
在常用的中央空调设计中,一般大空间建筑物采用集中式空调系统,而小空间建筑物一般采用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这两种空调系统在设计中采用广泛,适应面广,故在实际空调系统中较多采用。
集中式空调系统和风机盘管加独立新风空调系统的对比情况见表4-1:
表4-1
目前的空调方案主要有集中式空调、半集中式空调和分散式空调系统,在大型工程中最常用的为集中式空调系统。
根据介质不同集中式空调系统又分为全水系统、全空气系统和空气-水系统。
这三种系统各有其优缺点:
⑴全水系统:
各房间用各自的末端装置处理空气,因此各房间的空气互不串通,防止了空气交叉污染。
末端装置用时开,不用时关,使用灵活,还可调档,节省运行费用。
但是,此系统只能去湿,不能加湿,并且不引入新风,空气品质低,不适合本工程。
⑵全空气系统:
设备简单,可利用回风,节约能源,并可充分进行通风换气,提高室内空气品质。
但是,由于空气的比热小于水的比热,故对于同一系统风管要远远粗于水管,并且全空气系统的送风温差也要高于全水系统,此系统所占空间也很大,控制不灵活。
最主要的缺点为空调房间之间有风管连通,使各房间之间互相污染,因此小房间中不适合用全空气系统。
但多功能厅这样的大空间可以采用。
⑶空气-水系统:
此系统介于全水系统和全空气系统之间,目前常采用的是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
它同时具有全水系统和全空气系统的优点。
风机盘管作末端装置,开关自如,调档方便,并能保证各房间空气不会交叉污染。
与此同时,向房间通入经过处理的新风,保证了房间空气品质,很适合病房这类对新风有要求又不允许各房间空气串通的房间。
此系统也存在一定的缺陷,主要为由于机组质量不高导致维修工作量很大,易漏水,
有噪声。
由以上表格和分析可见:集中式空调系统可严格控制室内温度、湿度及洁净度,但要求建筑空间大,可布置风道,且造价过高。
半集中式空调系统使用时间要求灵活,但无法设置集中式冷热源。
综合考虑经济性及安装维护费以及房间的使用功能的不同,为了运行管理和调节的方便及业主的使用要求,本设计采用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
4.2 气流组织
在空调房间中,经过空调系统处理过的空气,经逆风口进入空调房间,与室内空气进行热度交换后由回风口排出。
空气的进入和排出,必然要引起室内空气的流动,形成某种形式的气流流型和速度场。
速度场往往是其他场(如温度场、湿度场等)存在的基础和前提。
所以不同恒温精度、洁净度和不同使用要求的空调效果,也影响空调系统的能耗量。
空调房间的气流组织,应根据建筑物的用途对空调房间内温湿度参数、允许风速、噪音标准、空气质量、室内温度梯度以及空气分布特性指标要求,结合建筑物特点、内部装修、工艺(含设备散热因素)或家具布置等进行设计计算。
4.2.1 气流组织的基本要求和基本形式
1)气流组织的基本要求见表4-2
2)气流组织的基本形式见表4-3
表4-3
根据上述要求,本工程采用散流器送风,散流器下送,下部回风。
4.2.2 散流器送风的计算方法
1)根据房间建筑尺寸,布置散流器并决定个数,垂直射程;
2)选取送风温差,计算送风量,校核换气次数;
3)选定喉部风速,根据单个散流器风量计算喉部面积; 4)计算其他有关系数; 5)校核工作区风速; 6)校核气流贴附长度。
第五章 空气处理过程的计算
5.1 计算方法及步骤
1)室外设计参数确定W点和N点。
2)确定新风处理后的状态点L , 室内控制状态点N 的等焓线与90%的相对湿度线的交点即为新风处理后的终状态点L 。
3)确定送风状态点O 因为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大多用于舒适性空调,一般不受送风温差的限制,可用最大送风温差送风,故已为确定O 点的条件之一。
过N 点作线与等相对湿度线相交,交点即为送风状态点O 。
4)计算房间总送风量
/m n o q Q h h =- (5-1) 式中:Q —室内总冷负荷,kW ; n h —室内空气焓值,kJ/kg ;
o
h —送风状态点焓值,kJ/kg 。
5)计算风机盘管处理风量
,,m f m m w q q q =- (5-2) 式中:
,m w
q —室内新风量,kg/s
6)确定风机盘管处理后的空气状态点M 的焓值
,,()/m o m w R o m f h h q h h q =-- (5-3) 7)计算风机盘管处理室内循环空气所需冷量
,()m f N M Q q h h =- (5-4)
式中:
N h —N 点的焓值,kJ/kg
M
h —M 点的焓值,kJ/kg
8)计算新风机处理室外空气所需冷量
,()m w O R Q q h h =- (5-5) 式中:
O h —O 点的焓值,kJ/kg R
h —R 点的焓值,kJ/kg
详细计算见送回风量计算表。
5.2 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空气处理过程
以一层配电室为例进行冬夏两季空气处理过程的说明 5.1.1夏季空气处理过程焓湿图如图5-1:
1)、室内状态点N 和室外状态点W 的确定
由设计的原始资料得,夏季室内设计参数为25o n t C =,60%ϕ=,所以在焓湿图上确定点N, 56.448n h KJ Kg =,14.061n d g Kg =,由《简明空调设计手册》表1-11查得杭州市夏季室外气象参数为30.8o w t C =,60%ϕ=,由此确定室外状态点W ,
85.982w h KJ Kg =,19.696w d g Kg =。
由办公室103的冷、湿负荷计算得夏季冷负荷2514Q W =,湿负荷0.231/W g s =,
图5-1
热湿比线ξ为:251410883/0.231
Q kJ kg W ξ=
== 2)、室内送风状态点O 的确定
由《采暖与通风空调设计规范》知舒适性空调送风温差应控制在610C ︒范围内,本设计取6t C ∆=︒。
通过
N
点做ξ线,送风温差6t C ∆=︒,则
()26620o o o n t t t C C =-=-=。
ξ线与o t 线交与O 点,该点即为送风状态点,由焓湿图上查得45.791/o h kJ kg =,11.271o d g Kg =。
3)、新风处理到室内状态的等焓线L 点确定
从N 点引N h 线,W →L 是新风在新风机组内实现的冷却减湿过程。
由焓湿图得
56.448l n h h KJ Kg ==。
4)、新风量的确定
该房间为配电室,面积为242.52m ,室内标准人数为3人,新风量取31/m h 人,所以该房间的新风量:
3,3342.52127.6/m w q N m h =⨯=⨯=
式中 ,m w q ——空调房间的新风量,3/m h ;
N ——空调房间内的人数;
5)、总风量的确定
32514
/0.2359/707.7/56.44845.791
m n o q Q h h kg s m h =-=
==-
6)、风盘处理风量的确定
3,,707.7127.6580.1/0.193/m f m m w q q q m h kg s =-=-==。
7)、确定风机盘管处理后的状态点M
L 点、O 点都已确定,连接L 、O 两点并做其延长线到点M ,并使MO/OL=新风量/风机盘管风量,即可确定M 点。
求得,,127.6(56.44845.791)
()/45.79143.869/707.7
m o m w k o m f h h q h h q kJ kg -=--=-=
8)、其空气处理过程为
其余房间计算表见附表。
第六章系统设备选型
6.1 风机盘管的选择
所选的空气处理方案已经计算得出了房间的风量和冷量,查风机盘管风量及风机盘管冷量。
按照风机中速运转进行选择,查冷量性能表,满足机组显热量应大于或等于所需值,然后将该型号风盘的热量与冬季使用效果进行校核,满足条件则选择该型号的风机盘管。
该建筑选用的都是吸顶式暗装型风机盘管,个别较大的房间如自习室、展览厅等选用的风机盘管可带两个风口。
具体的计算及风盘型号选择见附表6-1
表6-1风机盘管选型汇总
风机盘管型号台数
FP-102K(右接)15
FP-85K(右接)86
FP-68K(右接)71
FP-51K(右接)149
6.2 新风机组的选择
新风机组的选择根据上一章算出的风量来选择,将各房间的风量相加即可选出新风机组的型号。
本设计中新风处理方案按照定风量运行。
以夏季为准进行计算,将各区域房间的新风量、新风负荷累加汇总,汇总出每个单元的新风量、新风冷负荷选择新风机组。
由于新风机组与风机盘管共用的是一个冷热源,因此新风机组的选择均采用冷冻水进水温度为7℃,出水温度为12℃,进风温度的选择按照全新风进风干球温度35℃,湿球温度28℃选择新风机组,同时保证新风机组的风量、冷量应大于或等于夏季计算的新风量、冷量,除此之外还应校核冬季的制热量,与冬季新风所需加热量进行校核。
具体的计算及新风机组型号选择见附表6-2
表6-2新风机组选型汇总
第七章水力计算
7.1 风管水力计算
对于新风机组和全空气机组风管的水力计算,本工程均采用假定流速法确定,其具体步骤如下:
1)给管段编号,选出最不利环路。
2)按照假定流速法,查《空气调节》,在主干管上, 风速保持在7-9 m/s,次主干管上保持在5-7 m/s,支管上2-4 m/s.确定初选风速,由风量计算得风道初始面积,选择合适的管道尺寸型号。
选择时要考虑管道之间要便于安装,两个相连接管段的尺寸宜于有一个尺寸相同,以便连接。
管道高度低于500mm。
3)由选出的管道型号计算出流速当量直径,用风量计算部分的新风量和选出的管段型号计算实际流速,由实际流速和流速当量直径查得比摩阻。
4)查图纸的管段布置位置确定各管段的长度。
确定管段总阻力,管段总阻力为沿程阻
力和局部阻力之和。
沿程阻力m R R L = (7-1)
/m R Pa m ---比摩阻。
L m ---管道长度,
2/2Z v ξρ=局部阻力 (7-2)
ξ---局部阻力系数;
/v m s ---空气流速
31.2/kg m ρ---空气密度,
5)进行阻力校核,各支路之间的不平衡率为15%。
尽量用管径的缩放来调节平衡,若不满足,最后再选用阀门调节。
个管段部件的局部阻力系数根据《暖通空调》附录5-2查得。
详细计算见风系统水力计算表 7.2 水管水力计算
空调水系统主要包括冷冻水系统,冷却水系统和热水系统。
空调水系统可以区分为开式和闭式,两水管和四水管,同程式和异程式,上分式和下分式等,按调节方法来分,分为定流量和变流量。
本设计的空调水系统是闭式、同程、两管制的空调冷冻水系统,其设计的水系统的优点:
1)闭式的水系统不与空气接触,设备的腐蚀机会少;
2)同程式系统水量分配方便; 3)两管制初投资少; 4)水泵的扬程低。
系统设计时应注意把膨胀水管接在回水管上,此外管路要有坡度,并考虑排气和排污装置。
1)管段编号,选出最不利管段。
2)由各房间的负荷计算出各管段的流量,由图纸查出管段的长度。
3)按照规范规定,比摩阻控制在100-400Pa 之间,确定管径查《供暖通风空调设计手册》选择标准管径,并确定实际比摩阻。
查得管段公称直径和比摩阻。
沿程阻力
m R R L = (7-3)
式中 /m R Pa m ---比摩阻,
L m ---管道长度,
局部阻力 2/2Z v ξρ= (7-4)
式中 ξ---局部阻力系数;
/v m s ---水流速,
31000/kg m ρ---水的密度,
4)确定沿程阻力和局部阻力。
沿程阻力按照比摩阻与管长的乘积求得,局部阻力按照沿程阻力的50%进行计算。
管段总阻力为沿程阻力和局部阻力之和(包括风机盘管的压力降)。
5)校核各支管段的不平衡率。
保持各并联支路之间的不平衡率为15%,尽量用管径的缩放来平衡,若不满足,最后再选用阀门调节。
详细计算见水系统水力计算表
第八章 设备选择
8.1 制冷机组的选择
本建筑的总冷负荷为1454kw ,考虑安全余量系数和同时使用率(取75%),则总冷负荷为1454×1.1×0.75=1199.55kw 。
本工程的建设地点为石家庄市,仅夏天供冷,因此本建筑冷水机组选择开利公司生产的螺杆式冷水机组。
根据本设计的总冷负荷,从互为备用考虑,台数定为两台,型号为30HXC200B ,名义制冷量为696KW ,冷量调节档数为6,工质为HFC134a ,蒸发器水流量为79m ³/h ,水压降52KPa ,进出水温为12/7℃,接管尺寸为125mm ,冷凝器冷却水流量为119m ³/h ,水压降70Ka ,进出水温为32/37℃,接管尺寸为125mm ,电源为380V-3Ph-50Hz ,外形尺寸长×宽×高=3275
×980×1816mm.
8.2 冷却塔的选择
制冷机冷凝器冷却水通过冷却塔,将热量散发给大气,并保持冷却水系统的正常循环,为此,管路系统布置时应注意几点:
1)、冷却塔下方不另设水池时,冷却塔应自带盛水盘。
盛水盘应有一定的盛水量,并设有自动控制的补水管、溢水管和排污管。
2)、多台冷却塔并联时,为防止并联管路阻力不均衡,水量分配不均匀,以致不能发挥每个冷却塔的冷却效率以及水池的漏流现象,各进水管上要设阀门,借以调节进水量;同时在各冷却塔的底池之间,用与进水干管相同管径的均压管连接;
3)、为使各冷却塔的出水量均衡,出水干管宜采用比进水干管大2号的集管,并用45°弯管与冷却塔各出水管连接。
本设计冷却塔设置在六层之上,位置通风良好,避免气流短路及建筑物高温高湿排气或非洁净气流的影响;冷却塔台数宜按制冷机台数一一匹配设计,设两台;两台冷却塔并联使用时,积水盘下设连通管;
冷却塔冷却水的原理主要是空气与水充分直接接触进行热、湿交换的过程,冷却水通过布水装置直接撒向填料层进行热、湿交换,水经过冷却后,流入集水盘,从排水口排除。
根据冷却水量和冷却水供、回水温度便可以选择冷却塔。
但是,冷却塔的工作原理主要是依靠水分蒸发吸收热量来实现水冷却的目的。
因此空气干球温度对它的影响很小,往往在空气温度高于水温时,水也可以达到很好的设计效果。
可见,冷却水的冷却效果取决于空气湿球温度。
因此,冷却塔的产品的技术资料都是在即定的空气湿球温度下的数据,,如果设计条件与产品技术要求不符,则需要对产品的技术数据进行修正。
此外,选择冷却塔时还应考虑噪声、美观、通风条件等的影响。
依据制冷机组冷却水量94m3/h,进出水温度32/37℃,进出水温差为5℃。
设计湿
球温度为28℃,查《金光牌逆流式冷却塔》样本选择冷却塔型号为
3100
DBNL 型冷却塔两台,其主要尺寸为:总高度3294mm,最大直径3134mm,水流量为100 m3/h,电机功率为3.0kw,循环水进水管径均为DN150,出水管径为DN200,排水管、溢流管径均为DN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