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必备中考化学试题汇编溶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年中考必备-2009年中考化学试题汇编《溶液》
1、(09厦门)对下列课外实验活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用小卵石、活性炭和细沙等物品可制作简易净水器
B.将明矾晶体悬挂在饱和明矾溶液中,晶体的形状可改变但质量不变
C.利用柠檬酸具有酸的性质,可在碳酸氢钠溶液中加入柠檬酸制汽水
D.将少量高锰酸钾晶体放入汽油中振荡,可形成紫红色的溶液
2、(09眉山)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到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溶液是的()
A.蔗糖
B.面粉
C.植物油
D.钡餐
3、(09眉山)只用水不能区分各组物质(物质均为固体)的是()
A、生石灰、氯化钠
B、碳酸钙、氢氧化钠
C、苏打、小苏打
D、硝酸钾、硝酸铵
4、(09眉山)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A.a g氯酸钾与b g二氧化锰充分反应得到c g氧气,残留固体质量为d g,则d = a -c
B.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5g硝酸钾固体,升温,硝酸钾固体质量增加
C.将100mL酒精与100mL水混合,能形成200mL溶液
D.向1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Cl溶液中加入10mL蒸馏水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1g
5、(09重庆)下列各项中,前者一定大于后者的是()
A.20℃时KNO3的溶解度、80℃时KNO3的溶解度
B.30℃时:NaCl不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NaCl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
C. 10 g镁与足量盐酸反应生成H2的质量、10g铝与足量盐酸反应生成H2的质量
D. NaOH溶于水后溶液的温度、NH4NO3溶于水后溶液的温度
6、(09烟台)下列有关洗涤问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洗洁精可使餐具上的油污乳化
B.汽油可溶解衣服上的油渍
C.酒精能洗去瓷砖上的水锈
D.加酶洗衣粉中的酶有助于洗去衣服上的血渍
7、(09烟台)根据右图所示的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物质的溶解度小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B.t2℃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和乙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含有
溶质的质量相等
C.将t3℃时的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2℃时都会析出晶体
D.当甲物质中混有少量乙物质时,可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甲
8、(09福州)根据图4信息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B.t1 ℃时,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溶解度相同
C.将t2℃时的硝酸钾饱和溶液降温到t1℃,有晶体析出
D.t2 ℃时,80g 硝酸钾溶于100g水中可制得饱和溶液
9、(09南京)下列各组物质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A.蔗糖和水B.硝酸钾和水
C.碘和酒精D.植物油和水
10、(09南京)A、B、C三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t1℃时,A的饱和溶液65 g中含有溶剂50 g
B.将t2℃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C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
C.在t2℃,A、B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
D.要从B溶液中得到B,通常可采用蒸发溶剂使其结晶的方法
11、(09黔东南)将60℃饱和的硝酸钾溶液降温至20℃,没有发生变化的是()21世纪教育网
A.溶液的质量B.溶液里溶质的质量21世纪教育网C.溶液里溶剂的质量D.溶液里溶质的质量分数
12、(09泉州)下图是氢氧化钙的溶解度曲线。

在冬天气温为5℃时配制的氢氧化钙饱和溶液,在夏天气温为38℃时(水的蒸发忽略不计),不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A.溶液变浑浊
B.溶液变为不饱和
C.溶液质量变小
D.溶质质量分数变小
13、(09乐山)右图是a、b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在t2℃时,b的溶解度比a的溶解度大
C.在t1℃时,a、b两种饱和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D.在t2℃时,将20 g a物质加到100 g水中,得到是饱和溶液
14、(09娄底)右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由图示判断下列说
法中不正确的是
A.在t1℃时,a的溶解度等于c的溶解度
B. 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
C. a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至t1℃时变为不饱和溶液
D.当a中含有少量b时,可以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a
15、(09芜湖)农业生产中,常需要用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来选种。

下列操作不可能配成所需溶液的是
A. 一定量氯化钠固体溶于适量水中
B. 一定量24%的氯化钠溶液加适量水稀释
C. 15%的氯化钠溶液与13%的氯化钠溶液按一定比例混合
D. 18%的氯化钠溶液与10%的氯化钠溶液按一定比例混合
16、(09潍坊)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物质的溶解度为60g
B.t℃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C.升高温度可使不饱和的甲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D.t℃乙物质的饱和溶液降到20℃时,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增大
17、(09泰州)下列混合物中不属于溶液的是
温度/℃20 40 60 80
溶解度/g 40 50 58 68
据此数据,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0℃时,氯化铵饱和溶液中氯化铵的质量分数是25%
B.20℃时,70g氯化铵的饱和溶液升温至40℃得到不饱和溶液
C.40℃时,75g氯化铵的饱和溶液中加入25g水后氯化铵的质量分数为30%
D.80℃时,84g的氯化铵饱和溶液降温至60℃时有5g氯化铵析出
18、(09德州)将厨房中的食盐、味精(谷氨酸的钠盐)、花生油、白醋四种物质,取少量分别放入适量水中充分搅拌,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A、味精
B、花生油
C、食盐
D、白醋
19、(09德州)现有一杯20℃的饱和硝酸钾溶液,欲改变其溶质质量分数,下列方法可行的是
A、加入一定量的水
B、恒温蒸发部分水
C、升温到60℃
D、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钾
20、(09兰州)把少量下列物质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A.小苏打B.汽油C.石灰石D.面粉
21、(09扬州)制作"叶脉书签"需要配制100g12%的NaOH溶液(设水的密度为1g/mL)。

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称量前调节天平平衡时发现指针向右偏转,可调节游码
B.在左右托盘上垫滤纸称取12.0gNaOH固体
C.将准确称取的NaOH固体直接倒入装有水的量筒中溶解
D.选用100mL量筒量取88.0mL的水
22、(09扬州)右图是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t1℃时,甲的溶解度小于乙的溶解度
B.t2℃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中含有溶质的质量相等
C.将t3℃的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2℃时都会析出晶体
D.当甲中混有少量乙时,可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甲
23、(09苏州)日常生活中除去油污的方法很多,下列现象不属于乳化的是
A.修车工用汽油洗去手上的油污B.洗发精洗去头发上的油脂
C.洗面奶洗去皮肤上的油脂D.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
24、(09苏州)下列有关溶液性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煮沸的咸汤比煮沸的水温度高
B.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
C.食盐水能导电是因为食盐水中含有较多自由移动的离子
D.消除路面上的积雪可以撒些盐,使冰雪较快融化
25、(09青岛)如图表示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的溶解度大于b的溶解度
B.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小
C.在t℃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D.当a中含少量b时,可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a
26、(09苏州)a.根据氢氧化钙的溶解度曲线,完成下列问题。

(1)曲线上满足A点指标的溶液在升高温度后会产生的现象是:▲,此时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将▲(选填"变大"或"变小"或"不变")
(2)若向曲线上满足A点指标的溶液中加入生石灰,则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奖▲(选填"增加"或"减少"或"不变")
b.根据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完成下列问题。

(1)A点所示溶液为某温度下氯化钠的▲(选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2)将B点所示的溶液升高温度到40℃(忽略水的蒸发),此时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将▲(选填"变大"或"变小"或"不变")。

(3)B点代表20 ℃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0g,若将满足B点指标的溶液恒温蒸发10g水,会有▲g氯化钠晶体折出。

27、(09烟台)目前,甲型H1N1流感疫情已在全球较大范围内传播,我国已发现多例输入性病例。

(1)消毒是预防甲型H1N1流感的重要措施之一。

某机场要用4500g溶质质量分数为2%的过氧乙酸溶液消毒,则需要用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过氧乙酸溶液来配制。

过氧乙酸能杀灭病毒的主要原理是。

(2)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直径为0.08~0.12微米,带有病毒的飞沫直径一般为1~10微米。

常用的三种口罩过滤孔径如下:①普通16层纱布口罩在100微米左右;②单层无纺布口罩在10微米左右;③N95专业口罩在0.1微米左右。

上述口罩在防控甲型H1N1流感中更有效的是(填序号)。

口罩的作用是过滤,由此你对过滤有何新的认识?。

28、(09重庆)某课外活动小组为测定铜锌合金粉末中铜的质量分数设计了下列实验:
①称取ag样品放入烧杯,滴入足量稀盐酸。

②取一张质量为bg的滤纸,制作并安装好过滤器。

③待①中反应充分后,过滤。

④取沉淀连同滤纸放在干燥器中干燥后,称量,质量为cg。

回答下列问题:
(1)称量样品时,应把样品放在托盘天平的盘里。

(2)如何判断①中反应已进行充分?。

(3)过滤中发现滤液出现浑浊,应如何处理?。

(4)整个实验过程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胶头滴管、、玻璃棒、干燥器等。

(5)通过上述实验测得的铜的质量分数是(用a、b、c表示)。

(6)老师指出,③、④之间缺少一个步骤,使得实验结果偏大。

该步骤是。

29、(09肇庆)右图为氯化铵和硫酸钠的溶解度曲
线。

请回答:
(1)40℃时硫酸钠的溶解度为g,此时它比
氯化铵的溶解度(填:"大"或"小")。

(2)当把氯化铵和硫酸钠的混合饱和溶液从50℃降
到20℃时,析出晶体最多的是。

30、(09肇庆)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配制100g 10%的氯化钠溶液时,需要g氯化钠固体。

①称量时如果用质量为23.1g的烧杯盛放固体,在托盘天平上已放30g的砝码,则天平上的游码位置应是右图的
(填字母)。

②下列仪器中,量取水时需要用
到d和仪器(填序号),溶解时需要用到e和仪器(填序号)。

a.烧杯、b.10mL量筒、c.100mL量筒、d.滴管、e.玻璃棒、f.药匙、g.蒸发皿。

(2)在粗盐提纯中,将氯化钠溶液蒸发至有较多量固体析出后,应,并用玻棒不断搅拌,利用余热将余下溶液蒸发至干。

31、(09娄底)在农村,有时用10%-20%的氯化钠溶液来选种。

若要配制50kg 15%的氯化钠溶液,需要kg氯化钠,kg水。

32、(09湖州)图1 为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t1℃时,分别将20 克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加人到盛有100 克水的两个烧杯中,恰好完全溶解,升温到t2 ℃时出现图2 所示的现象。

则t2℃时烧杯中甲物质溶液的质量是克。

33、(09嘉兴)右图是根据NaCl、KNO3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绘制的溶解度曲线。

(1)根据图表信息可知,图中b表示▲的溶解度曲线。

(2)t1℃时,a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b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4、(09兰州)右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
(2)从图中你还能获得哪些信息?(任填一条);
(3)分析t1℃时,将10g乙物质放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
所得的溶液是(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欲使
t2℃时乙物质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
(任填一种方法)。

35、(09泉州)医疗上常用生理盐水给病人补充体液。

现有0.9%生理盐水500g,该溶液含溶质氯化钠g,可由10%的氯化钠溶液g稀释得到。

36、(09厦门)NaNO2是-种致癌物质。

某兴趣小组为研究水中NaNO2的含量和消除污染的方法,进行了如下目视比色法实验(比较溶液颜色深浅以测定物质浓度的方法),请你参与实验,并填空:
(1)测定方法的研究
配制质量分数为0.07%的NaNO2标准溶液,分别取0、2、4、6、8、10 mL标准溶液于6支试管,加蒸馏水至总体积均为l0mL,分别加入约0.30gM粉未(M是氨基苯磺酸),振荡后制成颜色深浅不同的标准色阶。

测定时取10 mL水样,加入约0.30gM粉末,振荡后与标准色阶比较,得出颜色相同的色阶所含标准溶液的毫升数,再按稀释比例计算出水样中NaNO2的质量分数(水和稀溶液的密度均按l g·cm-3计算)。

①配制质量分数为0.07%的NaNO2溶液l000 mL,所需NaNO2的质量是_________g;
②用上述方法测定某水样,其与含2 mL标准溶液的色阶颜色相同,此水样中NaNO2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
(2)研究某水样在不同煮沸时间后NaNO2含量的变化
将另一水样用右图装置煮沸,测定不同煮沸时间NaNO2的质量分数,结果为:
煮沸时间(小时) 0 2 4 8 12
NaNO2的质量分数0 0 0.014% 0.028% 0.056%
①兴趣小组设计的右图实验装置用到了蒸气回流装置,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②根据上述数据,可见此水样随煮沸时问的延长NaNO2的质量分数会逐渐_________;{3)寻找能降低水中NaNO2含量的物质,研究消除污染的有效方法
查阅资料可知,加入醋酸或双氧水可降低水中NaNO2的质量分数,请设计实验证明少量醋酸是否有降低水中NaNO2质量分数的作用,填写下列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可能的实验现象根据可能的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
37、(09徐州)电解水时,常在水中加入硫酸使反应容易进行,硫酸本身并不被分解。

现用45g溶质质量分数为8%的硫酸溶液进行电解水的实验,一段时间后,产生lg氢气。

计算:
(1)被电解的水的质量。

(2)电解后的硫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38、(09河南)酸、碱、盐是有广泛用途的重要化合物。

某化学活动小组的同学围绕这几类化合物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究活动。

(1)同学们打开盛浓盐酸和浓硫酸试剂瓶的瓶盖,立即就能把它们区分开来,这是为什么?
(2)右图是某试剂瓶标签上的内容。

要把10 g这种
浓硫酸稀释为20%的硫酸,需要水的质量为
g。

稀释浓硫酸时,不可将水倒进浓硫酸里,
请解释其原因。

(3)为探究一瓶氢氧化钠固体的变质情况,同学们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取少量该固体样品置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一种无色溶液,发现有气泡产生,说明该样品中含有碳酸钠,由此可确定该固体已发生变质。

则无色溶液可能是。

②为探究该固体中是否还有未变质的
氢氧化钠,同学们又进行了如下表所示的
实验。

已知碳酸钠的水溶液呈碱性,它的
存在会对氢氧化钠的检验造成干扰。

请根
据右图部分物质的溶解性表(20℃)所提
供的信息,将下表填写完整。

实验目的实验操作现象结论或化学方程式
除去碳酸钠
取少量该固体样品溶于水配成溶液,滴加适量的溶液,
充分反应后过滤
有白色沉淀生成
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检验是否含有氢氧化钠在滤液中滴加酚酞溶液该样品中含有氢氧化钠
(4)若73 g质量分数为20%的盐酸与127g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中和,试计算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参考答案
1.D
2.A
3.C
4.D
5.D
6.C
7.CD
8.D
9.D10.C11.C12.B13.C14.C15.C16.B17.BD18.B19.A20.A21.D22.B23.A 24.B25.CD
26. a.(1)出现浑浊变小(2)减少b.(1)不饱和(2)不变(3)3.6
27. (1)600 过氧乙酸能使病毒中的蛋白质失去生理活性。

(2)③过滤不一定是固液分离
或过滤实质上是大小颗粒分离的过程等(高于固液分离的正确认识均可得分)
28.(1)左(2)滴入盐酸时不再产生气体(3)重新过滤(4)漏斗
(5)c-ba ×100%(6)洗涤沉淀
29. (1)50 大(2)硫酸钠(或Na2SO4)
30. (1)10 ①B ②c a (2)停止加热(或熄灭酒精灯)
31.. 7.5 、42.5
32.105
33.(1)NaCl(2)等于
34. (1)30g(2)t1℃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对(3)不饱和加水
35. 4.5 45
36. (8分)①0.7(1分)②0.014%(1分)
(2)①保持水的总量不变(1分) ②增多(1分)
(3)(4分,其他合理答案参照给分)
实验步骤可能的实验现象可能的结论
取10 mL NaNO2标准溶液于试管,加
入数滴醋酸后振荡,再加入0.3gM粉
末,振荡后与标准色阶比较(2分) 溶液颜色比10 mLNaNO2标准色阶的颜色浅(1分) 少量醋酸有降低NaNO2的作用(1分)
37. 解:设被电解的水的质量为x
2H2O通电2H2↑+O2↑1分
36 4
x lg
36/x=4/1g 1分
(1)x=9g 1分
(2)电解后硫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45g×8%/(45g-9g)l00%=10%2分
答:被电解的水的质量是9g,电解后硫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l0%。

设、答完整1分38. (1)瓶口出现白雾的是浓盐酸,因为浓盐酸有挥发性。

(1分)
(2)39(1分)水的密度较小,浮在浓硫酸上面,溶解时放出的热会使水沸腾,造成酸液飞溅.(1分)(3) ①盐酸(或硫酸等)(1分)

实验操作现象结论或化学方程式
氯化钡(或硝酸钡)(1分)Na2CO3 +BaCl2=BaCO3↓+2NaCl
(或Na2CO3+Ba(NO3)2=BaCO3↓+2NaNO3 )
(1分)
酚酞溶液变红色(1分)
(4)解:设反应后,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x。

HCl+NaOH=NaCl+H2O (1分)
36 5 58 5
73 g×20%x
(1分)
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分) 答: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