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考题)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章《运动的描述》检测(答案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
1.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2m/s2,那么()
A.在任意时间内,物体的末速度一定等于初速度的2倍
B.在任意时间内,物体的末速度一定比初速度大2m/s
C.在任意1s内,物体的末速度一定比初速度大2m/s
D.在任意1s内,物体的末速度一定等于初速度的2倍
2.甲、乙、丙三人进行百米赛跑,当裁判员发令枪打响时,甲、乙两人立即启动,丙自诩实力超群而故意滞后启动,比赛结果让丙懊恼不已,具体如下:甲第一、丙第二、乙第三。
若甲、乙、丙三人的运动均视为匀速直线运动,则能够大致反映他们三人运动情况的位移-时间图象是()
A.B.
C.D.
3.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初速度为6m/s,经过10s速度变为反向的21m/s,则加速度的大小为()
A.1.2m/s2B.1.4m/s2C.1.5m/s2D.2.7m/s2
4.为了监督司机是否遵守限速规定,交管部门在公路上安装了固定测速仪。
如图所示,汽车向放置在道路中间的测速仪匀速驶来,测速仪向汽车发出两次短促的超声波信号。
第一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经汽车反射回来的信号用时0.5s,第二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汽车反射回来的信号用时0.3s,若发出两次信号的时间间隔是1.1s,超声波的速度是340m/s,则()
A.汽车接收到第一次信号时,距测速仪170m
B.汽车接收到第二次信号时,距测速仪102m
C.汽车两次接收到信号的时间间隔为1s
D.汽车的速度是30m/s
5.如图所示,小球从竖直砖墙某位置静止释放,用频闪照相机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得到了图中1、2、3、4、5、…所示小球运动过程中每次曝光的位置,连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均为T,每块砖的厚度为d。
根据图中的信息,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 .位置“1”是小球释放的初始位置
B .小球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C .小球下落的加速度为2d T
D .小球在位置“3”的速度为72d T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转动的物体一定不能看成质点
B .由于运动是绝对的,所以描述运动时无须选定参考系
C .速度的变化率越大,加速度一定越大
D .平均速度的大小称为平均速率
7.关于速度和加速度说法正确的是( )
A .加速度为零的物体一定处于静止状态
B .速度有变化,就一定有加速度
C .有加速度的物体,速度一定增大
D .加速度越大,速度变化量就越大
8.智能手机的导航软件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出行,如图是某驾驶员利用手机导航的界面。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中1小时27分指的是时刻
B .图中52.8公里指的是位移大小
C .图中上午10:40到达指的是时间间隔
D .交警在判断前方40米是否压线时,汽车不可看作质点
9.关于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瞬时速度是质点在某一段时间的运动快慢
B.平均速度是变速运动各部分速度的平均值
C.说到平均速度必须指明是哪一位移或哪一时刻的
D.无限逼近某一位置附近的足够小位移内的平均速度,可看作质点在这位置的瞬时速度10.从高出地面6m的位置竖直向上抛出一个小球,如图所示。
它上升10m后回落,最后到达地面。
则小球通过的路程和位移的大小分别是()
A.10m,6m B.16m,6m C.26m,6m D.26m,16m 11.下列所描述的运动中,可能的是()
①速度变化很大,加速度很小
②速度变化方向为正,加速度方向为负
③速度变化越来越快,加速度越来越小
④速度越来越大,加速度越来越小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④
12.木星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中体积最大、自转最快的行星,自转一周只需要9小时50分30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题中“9小时50分30秒”是指时刻
B.由于木星体积和质量太大,研究木星公转时不能看作质点,研究自转时可以将其看作质点
C.比较木星、地球运行速度的大小,应当以太阳系为参照系
D.木星公转一周的位移要比地球公转一周的位移大
v 速度水平飞来的排球迎面击出,击后球以30m/s的13.一排球运动员跳起将以020m/s
速率水平返回,已知运动员与排球接触时间为0.25s。
则击球过程中排球的平均加速度为()
A.40m/s2,与v0方向相同B.40m/s2,与v0方向相反
C.200m/s2,与v0方向相同D.200m/s2,与v0方向相反
14.在交通出行中,人们广泛使用手机导航软件。
下表是某次行程结束时软件显示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里程267公里
用时2小时58分
平均时速90公里/小时
最高时速 118公里/小时
A .“267公里”是指位移
B .“2小时58分”是指时间间隔
C .“90公里/小时”是指瞬时速度
D .“118公里/小时”是指平均速度
15.关于时间和时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第4s 末就是第5s 初,指的是时间
B .物体在5s 时指的是物体在5s 初时,指的是时刻
C .物体在5s 内指的是物体在4s 末到5s 初这1s 的时间
D .物体在第5s 内指的是物体在4s 末到5s 末这1s 的时间
二、填空题
16.打点计时器接______(填交流、直流)电,当频率是50Hz 时,打点计时器每隔_______s 打一个点。
若测得纸带上打下的第10个到第20个点的距离为20.00cm ,则物体在这段位移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m/s 。
17.某人从A 点出发向东行驶6 km ,再向北行驶10 km ,又向南行驶2 km ,他运动的路程是______km ,位移的大小是______km 。
18.一质点沿直线Ox 方向做变速运动,它离开O 点的距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为342(m)x t =+。
该质点在0t =到3s t =间的平均速度为_____。
19.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超速行驶是很危险的,为防止汽车超速,高速公路上都装有测量汽车速度的装置,下面是某同学在实验室模拟高速公路测速的装置,图甲为速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图,在这个系统中B 为个能发射超声波的固定小盒子,工作时,小盒子B 向做匀速直线运动的被测物体发出短暂的超声波脉冲,脉冲被运动的物体反射后又被小盒子B 接收,从小盒子B 发射超声波开始计时,经t ∆时间再次发射超声披脉冲,因乙是得到的连续两次发射的超声波的x t -图像。
其中1x 、2x 、t ∆、1t 、2t 均为已知量。
则超声波的速度为___________,物体的速度为___________。
20.沿光滑水平地面以10m/s 运动的小球,撞墙后以大小为8m/s 速度反弹,与墙壁接触时间为0.2s 。
此过程小球的加速度为___m/s 2(规定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
21.在“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实验中:
(1)打点计时器有两种,分别是电火花打点计时器和______打点计时器,都是使用交流电源
的仪器,电火花计时器的工作电压是______V;
(2)安装纸带时,应将纸带置于复写纸的______(选填“上方”或“下方”)。
拉动纸带应在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______(选填“之前”或“之后”)。
22.一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0.2s速度由8m/s增加到12m/s,加速度为______m/s2。
23.图为用每隔1s拍摄一次的频闪照相机拍摄的小轿车行驶的照片,小轿车的车身长约为5m,由此可以估算出小轿车在1s内发生的位移为______m,估算出行驶的平均速度约为___m/s。
24.一足球以15m/s的速度水平向东飞去,碰到球门框以后以大小为10m/s的速度返回,球与门框作用时间为0.1s。
则此过程中足球的平均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方向
________。
25.蹦床是运动员在一张绷紧的弹性网上蹦跳、翻滚并做各种空中动作的运动项目,一个运动员从高处自由落下,以大小为8m/s的竖直速度着网,与网作用后,沿着竖直方向以大小为10m/s的速度弹回,已知运动员与网接触的时间为Δt=1.2s,那么运动员在与网接触的这段时间内,平均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分别为________m/s2,________(填向上,向下)。
26.我国将“高分四号”卫星成功发射进入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围绕地球做圆周运动,如图所示。
卫星轨迹是以O为圆心、半径等于R的圆周。
P、Q为轨迹上两点,且OP⊥OQ。
卫星从P运动到Q过程中,路程为_________,位移大小为________
三、解答题
27.如图是一辆火车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
线段OA和BC所表示的运动,哪个速度大?线段AB与横轴平行,表示火车做什么运动?速度是多大?
28.汽车遇到紧急意外情况时紧急停车要经历反应和制动两个过程,汽车在反应过程中做匀速直线直线运动,在制动过程中做变速直线运动。
若汽车以20m/s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紧急停车时,在反应过程中汽车行驶了14m,制动过程中所用时间为2.2s。
汽车在
两个过程中通过的总距离为30m。
求:
(1)反应过程的时间;
(2)制动过程的平均速度大小;
(3)紧急停车全过程的平均速度大小。
29.一物体以14m/s
v=的速度向东运动了5s后到达A点,在A点停了5s后又以
26m/s
v=的速度沿原路返回,运动了5s后到达B点。
求:
(1)物体在全程的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
(2)前5s的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
(3)物体在第3s、8s和12s时的速率。
30.一位电脑动画爱好者设计了一个“猫捉老鼠”的动画游戏,如图所示,在一个边长为A 的大正方体木箱的一个顶角G上,老鼠从猫的爪间逃出,沿着木箱的棱边奔向洞口,洞口在方木箱的另一顶角A处。
若老鼠在奔跑中,并不重复地跑过任意一条棱边,也不再回到G点,聪明的猫选择了一条最短的路线奔向洞口(设猫和老鼠同时从G点出发),结果猫再次在洞口A捉到了老鼠。
问:
(1)老鼠的位移大小及最短路程是多少?
(2)猫的位移大小和路程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