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上海市虹口区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2016.1)【精校打印版】
2016年上海市中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word解析版)
![2016年上海市中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word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6a530373e518964bcf847cea.png)
2016年上海中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与解析(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一、文言文(40分)(一)默写(15分)1.蜂蝶纷纷过墙去,。
(《雨晴》)2.,若出其里。
(《观沧海》)3.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劳其筋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4.人生自古谁无死,。
(《过零丁洋》)5.,落英缤纷…… (《桃花源记》)(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6—7题(4分)卖炭翁(节选)白居易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6.卖炭翁“卖炭”是为了换得和。
(2分)7.下列对诗歌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A.“伐薪烧炭”强调了卖炭翁劳动生活十分艰辛。
B.“何所营”交代了卖炭翁穷困不堪的生活状况。
C.“可怜”表现了作者对卖炭翁艰难处境的同情。
D.“愿天寒”突出了卖炭翁不怕天寒地冻的精神。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9分)捕蛇者说(节选)①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
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可以已大风、挛踠、瘘、疠,去死肌,杀三虫。
其始,太医以王命聚之,岁赋其二,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
永之人争奔走焉。
②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
问之,则曰:“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
今吾嗣为之十二年,几死者数矣。
”言之,貌若甚戚者。
③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余将告于莅事者,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8.本文作者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
(2分)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3分)太医以王命聚之10.下列对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是()(4分)A.标题的意思是用捕蛇者的故事说明道理。
B.第①段讲述了永州百姓争相捕蛇的缘由。
C.第②段讲述了蒋氏三代捕蛇的悲惨遭遇。
D.第③段讲作者因悲伤就更换了蒋氏之役。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3题(12分)楚人谓虎为老虫,姑苏人谓鼠为老虫。
余官长洲,以事至娄东,宿邮馆①,灭烛就寝,忽碗碟砉②然有声。
2016学年上海市奉贤区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2016.1)【精校打印版】
![2016学年上海市奉贤区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2016.1)【精校打印版】](https://img.taocdn.com/s3/m/9b56f43a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0f.png)
2016学年上海市奉贤区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2016.1)【精校打印版】上海市虹口区2016年中考一模语文试卷(满分:150分,完成时间:100分钟)(2016.1)【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27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39分)(一)默写(15分)1.万籁此俱寂,_______________。
(《题破山寺后院》)2._______________,为伊消的人憔悴。
(《蝶恋花》)3.半匹红绡一丈绫,_______________。
(《卖炭翁》)4._______________,草色入帘青。
(《陋室铭》)5.自云先是避秦时乱,_______________。
(《桃花源记》)(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6-7题(4分)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6.下列对本诗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A.诗人在扬州写了本首诗来酬答白居易的赠诗。
B.诗人离开巴山楚水之地已经二十三年了。
C.诗人在巴山楚水听到了吹笛声,勾起了他对白居易的思念。
D.诗人用敬酒来感谢白居易为自己唱歌。
7.颈联“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表现的是(2分)(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8分)爱莲说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8.文中的“予”指的是(人名),他是(朝代)哲学家。
(2分)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3分)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10.对第○2段画曲线的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表达了对隐逸者和富贵者的讽刺。
2016年虹口区初三语文一模考试试题(附答案)
![2016年虹口区初三语文一模考试试题(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771d2b251e79b8968022637.png)
2016年虹口区初三语文一模试题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27題。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39分)(一)默写(15分)1.满面尘灰烟火色,。
(《卖炭翁》)2. ,潭影空人心。
(《题破山寺后禅院》)3.不见去年人,。
(《生查子·元夕》)4.潭中鱼可百许头,。
(《小石潭记》)5. ,锦鳞游泳。
(《岳阳楼记》)(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6-7题(4分)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6.尾联中“长精神”的“长”意思是 (2分)7.对诗中画线句理解不恰当...的一项()(2分)A.这两句诗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迅速发展,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B.这两句诗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表现出诗人对世事变迁的豁达豪迈胸襟。
C.暗示事物在迅速发展,相信未来比现在更美好,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
D.“沉舟”“病树”和“千帆”“万木”对比,表达诗人哀伤自己的情感。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9题(9分)醉翁亭记(节选)①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②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8.完成下列基础题:(6分)9.下列对选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A.第①段中介绍了醉翁亭的秀丽风景以及交代自己建造醉翁亭这件事。
B.“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表达了作者寄情山水的情怀。
2016年上海初三语文一模综合运用汇编答案
![2016年上海初三语文一模综合运用汇编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91a61d001f69e31433294ba.png)
2016年上海初三语文一模综合) 答案(运用汇编.虹口区:11.综合运用(三分)的读书活动,“班班有书声”班级为了响应学校倡导为活动编制有趣味的知班委会建议全班同学出谋献策,请你来完下列三个竞赛题缺少精准的答案,识竞赛题,成。
《煮酒论英雄》中曹操问刘备天下英雄,刘备回答24. 是这样三个人,根据已有答案,分别填入空格内(3分)称八俊,威震九C 名四世三公,门多故吏:州: BA 血气方刚,江东领袖:A.孙策B.刘表C.袁绍25.请为下列两个赛题提供答案。
(4分)(1)下列名人中不属于明清小说家的一项是(C)A.施耐庵B.吴敬梓C.郑燮D.蒲松龄(2)下列作品中和其他不同类型的一项是(D)A.《煮酒论英雄》B.《范进中举》C.《明湖居听书》D.《白洋潮》26.《水浒》写武松打虎之前,有这么一段话:“当日晌挑着一望见前面有一个酒店,走得肚中饥饿,午时分,4‘三碗不过岗'。
”(面大旗在门前,上面写着五个字:分)“三碗不过岗”是绝从现代商品经济的观点来看,它究竟蕴含着酒店主人怎样的用心?请回妙的广告词。
答两点:)既劝诫常人(2(1)宣传酒的醇厚浓烈,吸引食客;不贪杯,又刺激有海量者多饮;4分))借猛虎之威劝客人留宿,以增加收入。
(3〈嘉定区:三、综合运用(11分)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第23——25题(11分)号”线将联通于上海迪斯尼乐材料一:上海地铁“11园与江苏花桥,是上海目前运营里程最长、站点最多,也是一条独具特色旅游观光速度最快的单一地铁线路,线,仅嘉定段就精彩纷呈。
.号”线采用英语、普通话报站,11材料二:上海地铁“班里的同学展开了热烈也许将来还要用上海话报站呢,的讨论。
用国际友人频繁光顾,慧慧:上海是国际大都市,英语报站确很有必要。
许多国际大都市都只有自我觉得没有必要。
林林:己国家的母语报站哦。
与其用上外地人又听不懂。
莺莺:上海话蛮土的,海话报站,不如用普通话报两遍。
号”线沿途风景11 地铁“材料三:线嘉定段游览内容起往返时间讫景点点发车南翔古江南园林的典范,绿竹荷罗5:30 山漪园池美不胜收。
2016年上海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6年上海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760040bf61fb7360a4c65a0.png)
2016年上海市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语文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一、文言文(40份)(一)默写(15分)1、蜂蝶纷纷过墙去,。
(《雨晴》)2、,若出其里. (《观沧海》)3、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劳其筋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4、人生自古谁无死,! (《过零丁洋》)5、,落英缤纷……(《桃花源记》)(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6—7题(4分)卖炭翁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6、卖炭翁“卖炭"是为了换得和。
(2分)7、下列对诗歌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A.“伐薪烧炭”强调了卖炭翁劳动生活十分艰辛。
B.“何所营"交代了卖炭翁穷困不堪的生活状况。
C.“可怜”表现了作者对卖炭翁艰难处境的同情。
D.“愿天寒”突出了卖炭翁不怕天寒地冻的精神。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9分)捕蛇者说错误!永州之野产异蛇。
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可以已大风、挛踠、瘘、疠,去死肌,杀三虫。
其始,太医以王命聚之,岁赋其二,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
永之人争奔走焉.错误!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问之,则曰:“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
今吾嗣为之十二年,几死者数矣。
”言之,貌若甚戚者。
○,3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余将告于莅事者,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8、本文作者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2分)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3分)太医以王命聚之10、下列对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是()(4分)A.标题的意思是用捕蛇者的故事说明道理。
B.第错误!段讲述了永州百姓争相捕蛇的缘由。
C.第错误!段讲述了蒋氏三代捕蛇的悲惨遭遇.D.第错误!段讲述作者因悲伤就更换了蒋氏之役。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3题(12分)楚人谓虎为老虫,姑苏人谓鼠为老虫。
余官长洲,以事至娄东,宿邮馆①,灭烛就寝,忽碗碟砉②.然有声。
上海市2016虹口区初三语文一模试卷(含答案)
![上海市2016虹口区初三语文一模试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a6067fa51e79b896802267f.png)
上海市虹口区2016年中考一模语文试卷(2016.1)(满分:150分,完成时间:100分钟)【考生注意】本试卷共 题。
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 分)(一)默写( 分)满面尘灰烟火色, 。
(《卖炭翁》) ,潭影空人心。
(《题破山寺后禅院》)不见去年人, 。
(《生查子·元夕》)潭中鱼可百许头, 。
(《小石潭记》) ,锦鳞游泳。
(《岳阳楼记》)☎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 题( 分)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尾联中“长精神”的“长”意思是☎分)对诗中画线句理解不恰当...的一项( )( 分)✌这两句诗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迅速发展,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这两句诗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表现出诗人对世事变迁的豁达豪迈胸襟。
暗示事物在迅速发展,相信未来比现在更美好,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
“沉舟” “病树”和“千帆”“万木”对比,表达诗人哀伤自己的情感。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 题( 分)醉翁亭记(节选)①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②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完成下列基础题:( 分)下列对选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分✆✌第①段中介绍了醉翁亭的秀丽风景以及交代自己建造醉翁亭这件事。
2017年虹口区初三一模语文试题
![2017年虹口区初三一模语文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8134e530bd64783e09122bb5.png)
虹口区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终教学质量监控测试初三语文试卷一、文言文部分(40分)(一)默写(15分)1.日暮乡关何处是,。
(《黄鹤楼》)2.,人约黄昏后。
(《生查子·元夕》)3.……轻烟老树寒鸦,。
(《天净沙·秋思》)4.,在乎山水之间也。
(《醉翁亭记》)5.,故克之。
(《曹刿论战》)(二)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6-7题(4分)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宋】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6.对标题中“壮词”词义理解最合理的一项是()(2分)A.壮志之词B.壮丽之词C.壮观之词D.壮美之词7.词中划线句表达出作者的心愿是(2分)(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8分)岳阳楼记(节选)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欤!噫!微斯人,吾谁与归?8.选文的作者是________(人名),本文是受(人名)之邀而作的。
(2分)9.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句(3分)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10.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4分)A.前两段流露出作者“悲”和“喜”两种不同的感情。
B.写“春和景明”之景是为了反衬“喜洋洋”的心情。
C.作者与“古仁人”都有相同的生活态度和政治抱负。
上海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1)
![上海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1)](https://img.taocdn.com/s3/m/efc7e5beb8f67c1cfad6b886.png)
2016年上海市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语文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一、文言文(40份)(一)默写(15分)1、蜂蝶纷纷过墙去,。
(《雨晴》)2、,若出其里。
(《观沧海》)3、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劳其筋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4、人生自古谁无死,!(《过零丁洋》)5、,落英缤纷……(《桃花源记》)(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6—7题(4分)卖炭翁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6、卖炭翁“卖炭”是为了换得和。
(2分)7、下列对诗歌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A.“伐薪烧炭”强调了卖炭翁劳动生活十分艰辛。
B.“何所营”交代了卖炭翁穷困不堪的生活状况。
C.“可怜”表现了作者对卖炭翁艰难处境的同情。
D.“愿天寒”突出了卖炭翁不怕天寒地冻的精神。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9分)捕蛇者说○1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
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可以已大风、挛踠、瘘、疠,去死肌,杀三虫。
其始,太医以王命聚之,岁赋其二,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
永之人争奔走焉。
○2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
问之,则曰:“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
今吾嗣为之十二年,几死者数矣。
”言之,貌若甚戚者。
○3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余将告于莅事者,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8、本文作者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
(2分)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3分)太医以王命聚之10、下列对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是()(4分)A.标题的意思是用捕蛇者的故事说明道理。
B.第○1段讲述了永州百姓争相捕蛇的缘由。
C.第○2段讲述了蒋氏三代捕蛇的悲惨遭遇。
D.第○3段讲述作者因悲伤就更换了蒋氏之役。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3题(12分)楚人谓虎为老虫,姑苏人谓鼠为老虫。
余官长洲,以事至娄东,宿邮馆①,灭烛就寝,忽碗碟砉②.然有声。
上海市2016年中考一模语文试卷记叙文阅读专题【官方版】
![上海市2016年中考一模语文试卷记叙文阅读专题【官方版】](https://img.taocdn.com/s3/m/9964559c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c6.png)
上海市2016年中考一模语文试卷记叙文阅读专题【官方版】上海市2016年中考一模语文试卷记叙文阅读专题虹口区(二)阅读下文,完成第19-23题(19分)最美的对视○1她久久凝视着,凝视着。
○2站在她面前的,是一个16岁的男孩。
与所有这个年龄的男孩子一样,他有着清澈、纯净、稚气未脱的眼睛。
他也深情地凝视着她,凝视着她,然后,向她深深地鞠了一gōng。
○3几个月前,他的眼前还一片漆黑。
4岁那年,因为一场大病,他失明了,从此,他的世界就漆黑一团。
直到三个月前,他获得了一位刚刚去世的老人无偿捐助的一只眼角膜,才得以重见光明。
○4那位老人,就是她的母亲。
○5她的母亲,被社区追评为?最美的人?。
她代表已经去世的母亲,上台领奖。
让她没有想到的是,为母亲颁奖的,正是受捐的男孩。
○6早在6年前,年已八旬的老母亲,就向子女表达了最后的心愿,在百年之后,将自己的眼角膜无偿捐献给需要的人。
一双儿女都表示赞成,并和老母亲同时做了捐献登记,一家三口身后捐献眼角膜登记表的编号连在了一起,分别是?351、352、353"。
这组温暖的数字,就像小时候妈妈牵着她和弟弟的两只小手一样,齐步向前走着,温情、坚定而有力。
○7随着年龄增长,老母亲的身体每况愈下,尤其是她的眼睛,因为白内障而使视力严重下降,看东西都是模模糊糊的。
她说服母亲去做白内障手术,这是个小手术,可以恢复不少的视力。
可是,老母亲却死活不肯答应。
老人说,自己身上的器官都老化了,没啥用了,只有这眼角膜还行,将来还能够捐给别人,万一做了手术,损坏了眼角膜,那可怎么办?而且,自己也活不了几年了,看不看清楚也没什么关系,但保住眼角膜,就可以让别人一辈子都看得见。
老人固执己见。
最后,还是眼科医生说服了老人,做白内障手术,对眼角膜不会有任何损伤,老母亲这才放心地接受了眼角膜手术。
○8老母亲又生病住院了,这一次,病情凶险。
自知时日不多,老母亲心里惦记着的,仍然是捐献眼角膜的事,这可是她这一生最后的愿望。
2016年上海市中考语文试卷-答案
![2016年上海市中考语文试卷-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3556b5addccda38376bafb5.png)
上海市2016年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语文答案解析一、文言文1.【答案】却疑春色在邻家【解析】答题时注意题目提供的前后句即可。
书写时注意字迹清楚,不要出现多字、少字、错别字的情况。
2.【答案】星汉灿烂【解析】答题时注意题目提供的前后句即可。
书写时注意字迹清楚,不要出现多字、少字、错别字的情况。
3.【答案】必先苦其心志【解析】答题时注意题目提供的前后句即可。
书写时注意字迹清楚,不要出现多字、少字、错别字的情况。
4.【答案】留取丹心照汗青【解析】答题时注意题目提供的前后句即可。
书写时注意字迹清楚,不要出现多字、少字、错别字的情况。
5.【答案】芳草鲜美【解析】答题时注意题目提供的前后句即可。
书写时注意字迹清楚,不要出现多字、少字、错别字的情况。
6.【答案】身上衣口中食【解析】由“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得知是为了“身上衣裳口中食”。
【考点】对文中句子的理解。
7.【答案】C【解析】A.错误;“伐薪、烧炭”,概括了复杂的工序和漫长的劳动过程。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活画出卖炭翁的肖像,写出劳动的艰辛。
B.错误;“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这一问一答,不仅化板为活,使文势跌宕,摇曳生姿,而且扩展了反映民间疾苦的深度与广度,使读者清楚地看到:这位劳动者已被剥削得贫无立锥,别无衣食来源;“身上衣裳口中食”,全指望他千辛万苦烧成的千余斤木炭能卖个好价钱。
这就为后面写宫使掠夺木炭的罪行做好了有力的铺垫。
C.正确;诗人如此深刻地理解卖炭翁的艰难处境和复杂的内心活动,只用十多个字就如此真切地表现了出来,又用“可怜”两字倾注了无限同情,催人泪下。
D.错误;“身上衣正单”,自然希望天暖。
然而这位卖炭翁是把解决衣食问题的全部希望寄托在“卖炭得钱”上的,所以他“心忧炭贱愿天寒”,在冻得发抖的时候,一心盼望天气更冷。
【考点】对文中句子意思的理解。
8.【答案】柳宗元【解析】关键在于平时对相关文学常识的积累、记忆。
2016年上海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含答案)
![2016年上海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4192332b52acfc788ebc914.png)
2016年上海中考语文试卷(包含答案)一、文言文(40分)(一)默写(15分)1. 蜂蝶纷纷过墙去,。
(《雨晴》)2. ,若出其里。
(《观沧海》)3.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劳其筋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4. 人生自古谁无死,。
(《过零丁洋》)5. ,落英缤纷……(《桃花源记》)(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6-7题(4分)卖炭翁(节选)白居易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6. 卖炭翁“卖炭”是为了换得和。
(2分)7. 下列对诗歌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A.“伐薪烧炭”强调了卖炭翁劳动生活十分艰辛。
B.“何所营”交代了卖炭翁穷困不堪的生活状况。
C.“可怜”表现了作者对卖炭翁艰难处境的同情。
D.“愿天寒”突出了卖炭翁不怕天寒地冻的精神。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9分)捕蛇者说(节选)①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
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可以已大风、挛踠、瘘疠,去死肌,杀三虫。
其始,太医以王命聚之,岁赋其二,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
永之人争奔走焉。
②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
问之,则曰:“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
今吾嗣为之十二年,几死者数矣。
”言之貌若甚戚者。
③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余将告于莅事者,更若役,复若赋,则如何?”8. 本文作者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
(2分)9.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3分)太医以王命聚之。
9. 下列对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是()(4分)A.标题的意思是用捕蛇者的故事说明道理。
B.第①段讲述了永州百姓争相捕蛇的缘由。
C.第②段讲述了蒋氏单带捕蛇的悲惨遭遇。
D.第三段讲作者因悲伤就更换了蒋氏之役。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3题(12分)楚人谓虎为老虫,姑苏人谓鼠为老虫。
余官长洲,以事至娄东,宿邮馆①④,灭烛就寝,忽碗碟砉然②有声。
余问故,阍③童答曰:“老虫”。
2016上海中考一模题分类汇编(16区全_记叙文篇及答案)
![2016上海中考一模题分类汇编(16区全_记叙文篇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84740cfd15abe23482f4ddb.png)
2016上海中考一模语文题型分类汇编(16区全)记叙文篇【徐汇区】(二)阅读下文,完成第20—24题(22分)转场的哈萨克(1)十月,乌尔达拉克决定辞职了。
(2)父亲三天前的电话,告诉他要转场到冬季牧场去。
上百只牲畜,是他们家的全部财产,需要一起完成迁徙,这是一项非常浩大的‚工程‛。
父亲已经年mài(),需要人去帮他。
乌尔达拉克是长子,下面只有一个还在读高中的妹妹,他必须回去。
哈萨克族是一个永远在路上的马背民族。
他们为了牲畜的生长,要在春夏秋冬辗转于四个牧场。
这些年牧场退化,他们转场的次数越来越少了,只能夏季一个牧场,冬天迁到一个暖和一点的过冬处。
(3)乌尔达拉克今年七月从乌鲁木齐的大学毕业,好不容易在一家经营医疗器材的公司找到了工作。
这已经让很多不得已而回到家乡的同学艳羡了。
大学时每到转场,乌尔达拉克都请假回家,帮家里打理异常辛苦的转场。
可现在刚刚找到工作,马上请那么长时间的假,领导很难理解,更难同意。
(4)乌尔达拉克和父亲在电话中发生了争吵,他觉得现在转场可以租用汽车,不用像以前那样骑马赶着羊群和骆驼。
他说很多同学的家里已经用汽车运输物资和牲畜转场了。
可是当父亲听到这些时变得异常生气。
老人觉得,一个哈萨克人必须尊重传统,乌尔达拉克作为长子必须继承这些。
(5)回到家已经是三天以后的夜晚,乌尔达拉克只跟母亲和妹妹打了招呼,并没有跟父亲说话。
为了转场,工作丢了。
父亲那晚安排着第二天的工作,要求乌尔达拉克独自完成拆卸毡房、查看病兽的事。
乌尔达拉克回答:‚以前都是跟着你做,我自己不会干。
‛父亲大怒:‚哪个哈萨克男人不会做这些就是废物!‛乌尔达拉克也不示弱:‚我不需要靠做这些来生活。
‛话音刚落,父亲的马鞭就扫过来。
乌尔达拉克流着泪,拿起强光手电,走出了毡房。
(6)第二天清晨,父亲宰了生病的羊煮了肉。
乌尔达拉克在母亲的协助下拆卸了毡房。
(7)迁徙开始了,女人负责孩子和家当,男人要驱赶并追回跑丢的牲畜。
2016年上海初三语文一模综合运用汇编答案
![2016年上海初三语文一模综合运用汇编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91a61d001f69e31433294ba.png)
2016年上海初三语文一模综合) 答案(运用汇编.虹口区:11.综合运用(三分)的读书活动,“班班有书声”班级为了响应学校倡导为活动编制有趣味的知班委会建议全班同学出谋献策,请你来完下列三个竞赛题缺少精准的答案,识竞赛题,成。
《煮酒论英雄》中曹操问刘备天下英雄,刘备回答24. 是这样三个人,根据已有答案,分别填入空格内(3分)称八俊,威震九C 名四世三公,门多故吏:州: BA 血气方刚,江东领袖:A.孙策B.刘表C.袁绍25.请为下列两个赛题提供答案。
(4分)(1)下列名人中不属于明清小说家的一项是(C)A.施耐庵B.吴敬梓C.郑燮D.蒲松龄(2)下列作品中和其他不同类型的一项是(D)A.《煮酒论英雄》B.《范进中举》C.《明湖居听书》D.《白洋潮》26.《水浒》写武松打虎之前,有这么一段话:“当日晌挑着一望见前面有一个酒店,走得肚中饥饿,午时分,4‘三碗不过岗'。
”(面大旗在门前,上面写着五个字:分)“三碗不过岗”是绝从现代商品经济的观点来看,它究竟蕴含着酒店主人怎样的用心?请回妙的广告词。
答两点:)既劝诫常人(2(1)宣传酒的醇厚浓烈,吸引食客;不贪杯,又刺激有海量者多饮;4分))借猛虎之威劝客人留宿,以增加收入。
(3〈嘉定区:三、综合运用(11分)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第23——25题(11分)号”线将联通于上海迪斯尼乐材料一:上海地铁“11园与江苏花桥,是上海目前运营里程最长、站点最多,也是一条独具特色旅游观光速度最快的单一地铁线路,线,仅嘉定段就精彩纷呈。
.号”线采用英语、普通话报站,11材料二:上海地铁“班里的同学展开了热烈也许将来还要用上海话报站呢,的讨论。
用国际友人频繁光顾,慧慧:上海是国际大都市,英语报站确很有必要。
许多国际大都市都只有自我觉得没有必要。
林林:己国家的母语报站哦。
与其用上外地人又听不懂。
莺莺:上海话蛮土的,海话报站,不如用普通话报两遍。
号”线沿途风景11 地铁“材料三:线嘉定段游览内容起往返时间讫景点点发车南翔古江南园林的典范,绿竹荷罗5:30 山漪园池美不胜收。
上海市2016虹口区初三语文一模试卷(含答案)
![上海市2016虹口区初三语文一模试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cb62bd79b6648d7c0c7461c.png)
上海市虹口区2016年中考一模语文试卷(2016.1 )(满分:150分,完成时间:100分钟)【考生注意】1. 本试卷共27题。
2. 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1.一)默写(15分) 满面尘灰烟火色, 一、文言文(39分)。
(《卖炭翁》)2.,潭影空人心。
(《题破山寺后禅院》)3.不见去年人, 。
(《生查子•兀夕》) 4.潭中鱼可百许头, 。
(《小石潭记》) 5.,锦鳞游泳。
(《岳阳楼记》)(二一)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6-7题(4分)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至修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6. 尾联中“长精神”的“长”意思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 分)7. 对诗中画线句理解不恰当的一项()(2分)A. 这两句诗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迅速发展,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B. 这两句诗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表现出诗人对世事变迁的豁达豪迈胸襟。
C. 暗示事物在迅速发展,相信未来比现在更美好,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
D. “沉舟” “病树”和“千帆” “万木”对比,表达诗人哀伤自己的情感。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 8-9题(9分)醉翁亭记(节选)① 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 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②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2016年上海市中考语文试卷(含详细答案)
![2016年上海市中考语文试卷(含详细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ac577a49ec3d5bbfc0a7426.png)
④行走,让你放松心情,获得心灵的自由。它让人们暂时卸下生活重担,抛却烦恼,
忘记自己的身份,孩子般地度过一段简单快乐的时光,享受当年朱自清先生漫步荷塘月
色时,那种“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的自由心境。
⑤行走的人们,关闭了手机,远离了微信,不经意间就会发现自然的美丽风景:乱
让行走成为人生的必修课
①晨光初露,夕阳西下,在城市的公共绿地,在乡间的草丛花径,总不乏行走者的
身影。行走正在作为一种生活时尚,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同。
②行走是一项强健体魄的体育活动。它能让你久坐的身板,佝偻的腰背,如花一般
向外部世界呈现开放的姿态。心脏搏动得更加有力,血液流动得更为迅速。
③19世纪美国作家梭罗说:“行走之于我是一种收获大于利益的活动,因为从中我
语文试卷第3页(共16页)
思想流派;汉代的司马迁,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写就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史记》。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雅典吕克昂学园从事哲学研究的时候,喜欢一
边行走一边与学生谈话,因此而拥有“漫步者”的雅号;18世纪德国康德总是沿着同一
-------------用前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9分)
上海市2016年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
捕蛇者说(节选)
在
--------------------
语文
①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然得而腊之
以为饵,可以已大风、挛踠、瘘、疠,去死肌,杀三虫。其始,太医以王命聚之,岁赋
中安得有此兽?”童曰:非他兽,鼠也。余曰:鼠何名老虫?”童谓吴俗相传尔耳。
嗟嗟!鼠冒老虫之名,至使余惊错欲走,徐而思之,良④足发笑。然今天下冒虚名骇俗
【精品】上海市2016虹口区初三语文一模试卷(含答案)
![【精品】上海市2016虹口区初三语文一模试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74e99b4eefdc8d376ee32e8.png)
,
;
正是每一个平凡的人,以其默默的奉献创造了美好的社会。
15. 第④段运用的论证方法是
(2
分)
16. 第⑤段空格处应填的最为合理一项是(
)(3 分)
A. 李斯的这句话: “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
B. 菲?贝利的这句话: “不要光赞美高耸的东西,平原和丘陵也一样不朽。 ”
① 二十三年前,我在乡里邮局工作。
②那是一个冬日的下午。邮局外,鹅毛般的大雪纷纷扬扬下了一天一夜,整个世界都是白色的。
风,更是一刀一刀地呼啸而过,寒意侵入每个人的骨子里。而邮局里,我和几个同事也被冻得脚不停
跺着地。雪太大,来办业务的人寥寥无几。我一个人呆在办业务的窗口,无所事事,索性就看起了报
纸。
③近四点的时候,外面突然挟风裹雪地刮进来一个 ?雪人? ,一进门便噼里啪啦地拍打着身上的
忠。今陛下圣明,故魏徵得直言。妾幸得备数后
宮 ,安敢不贺? ?上乃悦。
【注释 】①太宗,指李世民。罢朝,指因生气而散朝。②田舍汉:即乡巴佬。③文德后:即长孙
皇后,李世民之妻,死后谥文德,故称。
10.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4 分)
(1)
岂过.魏徵(
)
( 2) 故魏徵得.直言(
)
11. 从文中看,太宗“怒”的原因是
我们发现并珍视平凡人身上独特的光芒吧。
④平凡人身上亦有非凡的才能与智慧,亦可铸造非凡的成就,值得我们去赞美,去仰望。看到蜿
蜒曲折的铁路在世界屋脊上腾飞,我们会赞美国家领导的英明;看到巍巍雄壮的鸟巢在北京屹立,我
们会想起设计师的高超。可是我们怎能忘记,是铁路工人解决了高原冻土的难题,使呼啸的火车在青
藏高原疾驰而过; 我们怎能忘记是鸟巢工人在烈日下将图纸变成建筑,
2016届虹口一模考试卷(简析版)
![2016届虹口一模考试卷(简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0fad5edc6c85ec3a86c2c56b.png)
虹口区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终教学质量监控测试高三语文试卷2016.1【简析版】:可包括对文本重点句的加红加粗;标注题目类型;题目中涉及的知识点;解题思路;选择题的选择理由;答案修改意见。
(全部用红色字迹操作,有别于蓝色的答案注释。
)一阅读 8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6题。
(17分)汉字的魅力刘志琴①文字,是文明时代的标志,它本身既是一个民族智慧的结晶,又是传统文化信息的承载符号。
世界最古老的文字有三种,即巴比伦的楔形文字、埃及的图画文字和中国的方块字。
这三种文字虽的,在世界上许多民族都用拼音文字的时候,中然都从图画发展而来,但中国文字的发展却是特殊..国却独立应用了表意性质的音节文字,表现了中国人与众不同的认知世界的方式。
②文字在向准确化和通用化的方向演进中,形成两大系统:一种是由各种音素组成,以明确的音位观念来表达认识,音节的结构比较复杂,这就是印欧语言即拼音文字,这种文字直接反映读音,书写容易,词的形态比较丰富。
但它的不规则拼写和长词形,与人的瞬间记忆不能完全适应,而且语言的准确性要求高,作为信息处理的难度就大了。
再一种是由字形表意与声音的结合而组成,这就是汉语。
这种文字主要是以笔画拼构图形以表达意思,使形音有机融合,读音见形可以知义,所以又称为方块字或注音字。
拼音文字纯是一种符号,汉字却是中华民族想象力的产物。
③汉字看起来难学,真学起来未必很难,这种字只需要用少量的笔画即可构成表达全息形象的图形。
它的基本笔画有横(包括提)、竖、撇、折、点(包括捺)五种。
这五种基本笔画按照相离、相接、相交三种组合关系,构成成千上万的汉字。
比如:一个撇笔和一个捺笔,用相离的组合关系,可构成“八”字,用相接的组合关系则构成“人”或“入”字;再如田、由、申、甲四个字,都是按两个横笔、两个竖笔和一个折笔构成。
这种以简单的笔画组成众多象形字的方法,构成的图形不易混淆,表达的信息却准确丰富,承载的信息量大而具有规律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市虹口区2016年中考一模语文试卷(2016.1)(满分:150分,完成时间:100分钟)【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27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39分)(一)默写(15分)1.满面尘灰烟火色,。
(《卖炭翁》)2. ,潭影空人心。
(《题破山寺后禅院》)3.不见去年人,。
(《生查子·元夕》)4.潭中鱼可百许头,。
(《小石潭记》)5. ,锦鳞游泳。
(《岳阳楼记》)(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6-7题(4分)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6.尾联中“长精神”的“长”意思是 (2分)7.对诗中画线句理解不恰当...的一项()(2分)A.这两句诗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迅速发展,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B.这两句诗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表现出诗人对世事变迁的豁达豪迈胸襟。
C.暗示事物在迅速发展,相信未来比现在更美好,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
D.“沉舟”“病树”和“千帆”“万木”对比,表达诗人哀伤自己的情感。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9题(9分)醉翁亭记(节选)①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②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8.完成下列基础题:(6分)①文学常识②实词解释③句子翻译作者是(朝代)的(人名)名之者谁?名: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译文:9.下列对选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A.第①段中介绍了醉翁亭的秀丽风景以及交代自己建造醉翁亭这件事。
B.“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表达了作者寄情山水的情怀。
C.第②段仅从“四时之景不同”这个方面表现山水之乐“乐亦无穷”。
D.第②段“风霜髙洁”、“水落石出”写出了山间四季景色的特点。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0-12題(11分)太宗罢朝太宗曾罢朝①,怒曰:‚会杀此田舍汉②! ‛文德后③问曰:‚何人犯陛下?‛帝曰:‚岂过魏徵,每廷争辱我,使我常不自得。
‛后退而具朝服立于庭,帝惊曰:‚皇后何为若是?‛对曰:‚妾闻主圣臣忠。
今陛下圣明,故魏徵得直言。
妾幸得备数后宮,安敢不贺?‛上乃悦。
【注释】①太宗,指李世民。
罢朝,指因生气而散朝。
②田舍汉:即乡巴佬。
③文德后:即长孙皇后,李世民之妻,死后谥文德,故称。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4分)(1) 岂过.魏徵()(2)故魏徵得.直言()11.从文中看,太宗“怒”的原因是 (用文中的语句回答)(3分)12.文德后“贺”太宗的具体行为是,目的是 (4分)二、现代文(4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3—17题(18分)珍视平凡中的伟大○1竹木莽莽,碣石潇潇,大山因其巍峨而为人赞叹;不择细流,海纳百川,沧溟以其浩荡而让人铭记。
生命如鲜花般灿烂固然令人羡慕;生命如小草朴实,也同样让人心生敬意,正如加拿大女作家爱丽丝〃门罗告诉我们:那些最简单也最平凡的东西才是我们生命中的奇迹。
②其实平凡并不意味着毫无价值,它是一种低调而内敛的品质。
正是每一颗平凡的星星,以其淡淡的微光营造了美丽的夜空; , ;正是每一个平凡的人,以其默默的奉献创造了如此美好的社会。
因此我们要看到平凡人身上独特的光芒,珍视平凡中的伟大。
③平凡人身上亦有人性的光辉,人格的伟大,值得我们去发现,去敬佩。
白芳礼的车轮滚动不息,传播善意,满车爱意;杨善洲的林地再添新绿,清风浮动,满山苍翠;高淑贞的小院爱心常驻,阳光撒播,满屋温馨;王顺友的邮车总在路上,一路车辙,满道感动……平凡的人们用心做着自己想做的事,于平凡中传播出感动,于渺小中传递出伟大,他们的身上亦有人性的光辉、人格的伟大。
发现这些平凡者身上闪动着人性的美丽和默默奉献精神,这或许就是‚感动中国‛人物评选的宗旨所在。
让我们发现并珍视平凡人身上独特的光芒吧。
④平凡人身上亦有非凡的才能与智慧,亦可铸造非凡的成就,值得我们去赞美,去仰望。
看到蜿蜒曲折的铁路在世界屋脊上腾飞,我们会赞美国家领导的英明;看到巍巍雄壮的鸟巢在北京屹立,我们会想起设计师的高超。
可是我们怎能忘记,是铁路工人解决了高原冻土的难题,使呼啸的火车在青藏高原疾驰而过;我们怎能忘记是鸟巢工人在烈日下将图纸变成建筑,使奥运会开幕式呈现出中华五千年的绚丽历史。
没有他们,我们看到的也许只是几张设计图,一堆杂乱的钢铁罢了。
人类历史少不了无数平凡普通的劳动人民的才智。
历史巨变归功于领导者的高瞻远瞩审时度势,凝聚了无数平凡人的伟大贡献。
⑤我们要有一双慧眼,有一颗纯真的心去发现身边平常事物的美,更要看到平凡人的价值与光芒。
我非常欣赏。
珍视平凡中的伟大,让我们向小人物敬礼,向平凡者献歌!13.选择适当的关联词填入第④段的横线()(2分)A.不是……而是……B.既……又……C.不仅……更……D.只有……才……14.请仿照前后句,在第②段空格处填写合适的句子。
(3分)正是每一颗平凡的星星,以其淡淡的微光营造了美丽的夜空;,;正是每一个平凡的人,以其默默的奉献创造了美好的社会。
15.第④段运用的论证方法是 (2分)16.第⑤段空格处应填的最为合理一项是()(3分)A.李斯的这句话:“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B.菲•贝利的这句话:“不要光赞美高耸的东西,平原和丘陵也一样不朽。
”C.冰心的这句话:“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它现时的明艳,谁知道它当初的芽儿,却浸透了奋斗的泪泉……”D.列夫•托尔斯泰这句话:“最伟大的真理是最平凡的真理。
”17.从全文看,本文围绕的中心论点,从和两方面进行了论证。
(8分)(二)阅读下文,完成第18-23题(22分)爱是一朵无声花①二十三年前,我在乡里邮局工作。
②那是一个冬日的下午。
邮局外,鹅毛般的大雪纷纷扬扬下了一天一夜,整个世界都是白色的。
风,更是一刀一刀地呼啸而过,寒意侵入每个人的骨子里。
而邮局里,我和几个同事也被冻得脚不停跺着地。
雪太大,来办业务的人寥寥无几。
我一个人呆在办业务的窗口,无所事事,索性就看起了报纸。
③近四点的时候,外面突然挟风裹雪地刮进来一个‚雪人‛,一进门便噼里啪啦地拍打着身上的雪花。
我被响声惊动,抬眼一看,原来是一个年龄在六十上下的老妇人。
如此寒冷的天气,老妇人的衣着颇显单薄,一边不断搓着双手,一边哈着气。
④她走近窗口,轻声问:‚拍电报是这里吗?‛我点点头。
‚多少钱?‛她弱弱地问。
‚一毛五一个字。
‛我说,然后看她一身颇为寒碜的衣服,又追问了一句,‚你要发电报?‛⑤要知道,在那个年代里,若非太紧急的事情,一般老百姓是舍不得花钱拍电报的。
⑥‚嗯。
‛老妇人点点头,听了我报的价格,短暂的一愕。
接着,摩挲地从口袋里拿出一个纸包,慢慢地打开一层又一层的纸,才露出里面躺着的平整的毛票子,说:‚我儿子在东北当兵,好久没联系了哩。
现在这里都这么冷,东北怕是更冷了。
我想发个电报,给他提个醒儿。
‛⑦我心里一暖,放下了报纸,便细细端xiáng起眼前的这个老妇人。
她满脸的皱褶,像是被岁月的犁铧耕耘过无数次……我突然想起家中的老母,和眼前的她竟是如此相像。
⑧‚大娘,您要发什么内容?‛我问她,‚字数越少,越省钱。
‛我提醒了她一句。
老妇人思索了一阵子才说:‚你就告诉他,天气变冷了,要记得多穿衣服。
还要告诉他,我很想他。
‛老妇人说完,自己在心底核算了一下,补充说,‚十六七个字,是吧?‛⑨我按照她要表达的意思,在心底默算一下,还真是。
就觉得语言不够简洁,便对她说:‚大娘,您看‘天冷,多加衣’这几个字可以不?简洁,意思又表达了出来,而且省钱。
‛⑩老妇人一听,显得很高兴,刚准备点头之际,突然又想起了什么,说:‚你得告诉他,我这个当妈的很想他。
在后面加四个字——妈很想你。
‛○11我笑了:‚看您说的,这世上哪有母亲不想儿女的呢。
您哪,不说这四个字,您儿子也知道您想他,何必浪费这四个字的钱呢,六毛呢。
‛我特意把‚六毛‛两个字加重了语气。
○12老妇人稍微犹豫了一下,显然她被我说的‚六毛钱‛给打动了。
但转瞬间,她改变了主意。
‚不!‛老妇人坚持要加上这四个字,还说,‚我就怕他不知道我想他呢。
‛老妇人一边说,一边把钱数好了,颤巍巍地从窗口递给我,在我接钱的那一瞬间,老妇人忽然轻轻握住我的手,说:‚同志,我真的好想我儿呢!‛○13我猛然感觉到,整个冬天的寒意好像蓦然没了踪迹。
只觉得,老妇人那略微冰凉的手掌间,传来的是一阵又一阵的鸟语花香。
温暖,瞬间就在我心头铺展开来。
14原来,我们一直都觉得父母对我们的思念,是理所当然的。
却很久都没有明白,母亲○对我们的思念,一直在我们的理解之外,像是一朵潜滋暗长的花儿,一直在无声中惊艳,于沉默中盛放。
18.根据第⑦段的拼音写出汉字(2分)细细端xiáng ( )19.第②段画线句在文中的作用是 (3分)20.根据文章第○3-○13段的内容,完成下列表格(7分)拍电报过程老妇人的反应“我”的感受“我”告诉她一毛五一个字(1) 心里一暖(2)“我”帮她化简字数来省钱因语句简洁可省钱而高兴,但还想要再加四个字(3)(4)(5)21.阅读第⑥⑦段,“我突然想起家中的老母”的原因是:(3分)(1)(2)22.对第○13段画线句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老妇人那冰凉的手轻轻握住我的手,瞬间使我倍感亲切。
B.“一阵又一阵”强调了握手的时间长,带给我无限温暖。
C.“鸟语花香”形容春天的美好,与冬天的寒意形成对比。
D.老妇人春天般温馨、美好而深切的母爱,使我倍感温暖。
23.从全文看,以“爱是一朵无声花”为题的好处是(4分)三、综合运用(11分)班级为了响应学校倡导“班班有书声”的读书活动,班委会建议全班同学出谋献策,为活动编制有趣味的知识竞赛题,下列三个竞赛题缺少精准的答案,请你来完成。
24.《煮酒论英雄》中曹操问刘备天下英雄,刘备回答是这样三个人,根据已有答案,分别填入空格内(3分)四世三公,门多故吏:名称八俊,威震九州:血气方刚,江东领袖:A.孙策B.刘表C.袁绍25.请为下列两个赛题提供答案。
(4分)(1)下列名人中不属于明清小说家的一项是()A.施耐庵B.吴敬梓C.郑燮D.蒲松龄(2)下列作品中和其他不同类型的一项是()A.《煮酒论英雄》B.《范进中举》C.《明湖居听书》D.《白洋潮》26.《水浒》写武松打虎之前,有这么一段话:“当日晌午时分,走得肚中饥饿,望见前面有一个酒店,挑着一面大旗在门前,上面写着五个字:‘三碗不过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