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九年级化学全册6.3物质的溶解性同步练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3 物质的溶解性
一、选择题
1.在必定温度下,某物质的饱和溶液必定是
()
A.浓溶液
B.稀溶液
C.不可以溶解任何物质的溶液
D.不可以持续溶解该物质
的溶液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100g 水中最多能溶解某物质 40g,则该物质的溶解度为 40g
B.4℃时,溶质 N 的饱和溶液 120g 中含 N 20g,因此 4℃时,溶
质 N 的溶解度为 20g
C.必定温度下,物质M 的饱和溶液 100g 中含 M 物质 30g,
则物质 M 在该温度时的溶解度为30g
D.20℃时,50g 水中溶有溶质P 20g,则物质 P 在 20℃时的溶解
度为 40g
3.将 60℃时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冷却到室温,以下表达错误的选项是
()
A.溶剂质量不变 B. 溶质质量分数变小
C.溶液质量不变 D.有 KNO 3晶体析出
4.以下对于饱和溶液的说法中,错误的选项是
()
A.在温度不变时, KNO 3饱和溶液不可以再溶解KNO 3晶体
B.改变条件能够使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C.室温下,与固体溶质共存的溶液必定是这类溶质的饱和溶液
D.在温度高升时,某物质的饱和溶液必定能持续溶解该物质
5.以下相关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
A、不饱和溶液转变为饱和溶液,其溶质的质量分数必定增大
B、饱和溶液不蒸发溶剂而析出晶体后,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
定减小
C、只需温度不变,某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必定不变
D、降温时,饱和溶液必定不析出晶体
6.在一个大萝卜上挖个坑,向此中注入饱和食盐水,一准时间后
将食盐水倒出,在同样的温度下,发现倒出的溶液还可以溶解少量的食盐,这说明倒出的溶液()
A. 是饱和溶液
B. 是不饱和溶液
C.氯化钠溶解度高升
D.氯化钠溶解度降低
℃时,KNO3的溶解度为 110g。

在 60℃时,将 60gKNO 3投入
7.60
50g水中,充足搅拌后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是()
A.54.5 %
B.37.5 %%%
8.mgKNO3的不饱和溶液,恒温蒸发水分,直到有少许晶体析出,
在此变化过程中,溶液溶质质量分数(a%)与时间( t)的变化关系可用以下图表示的是()
二、填空题
1.欲使一瓶靠近饱和的石灰水变为饱和溶液,可采纳的方法是、、。

2.在以下表达中的横线上,填上适合分别操作的编号..:
A. 蒸发结晶法
B.降温结晶法
C.过滤法;
⑴食盐水中混有泥沙,欲从中分别出食盐,应先
再;
⑵硝酸钾中混有少许氯化钠,应用;
⑶食盐中混有少许硝酸钾,应用;
⑷欲从含有泥沙的水里获得较纯净的水,应
用;
3.某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以下图,依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⑴图中 B 点的意义:表示该物质在 t3℃时,每 100g 溶剂和 S1 g 溶质
形成不饱和溶液。

A 点的意义:。

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表达式。

⑵若 A、B 两点的溶液在保持温度不变的状况下各加20 克水,
A 点
的溶解度将(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
A 、
B 的溶质质量分数(填“前者大”、“后者大”或“相等” )。

⑶当温度降低时, A 点改动后溶液的质量分数与本来比较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⑷若使M 点的 (100+S1)g 溶液成为饱和溶液的方法:降温至℃;增添溶质g
和。

三、简答题
1.夏季到临,同学们又能够痛饮汽水了。

在购置和储存玻璃瓶
汽水时,要注意以下问题:
(1)不要在阳光下曝晒; (2)不要长时间储藏在冰箱的冷冻室里。

请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加以解说。

四、计算题
1.必定温度下质量分数为a%的硝酸钾溶液,将其分红两份,一份等
温蒸发 10g 水,得 0.5g 晶体;另一份等温蒸发 12.5g 水得 1.5g 晶体,该温度下 KNO 3的溶解度为多少?
参照答案
一、选择题
1.D
2.B
3.C
4.D
5.B
6.B
7.C
8.C
二、填空题
1.增添溶质,蒸发溶剂,升温
2.⑴ C , A⑵ B⑶ A⑷ C
3.⑴表示该物质在 t2℃时,每 100g 溶剂和 S2 g 溶质形成饱和溶液。

W(B)==[S 2/(100+S2)] ×100%
⑵不变,前者大。

⑶减小。

⑷t1;S2-S1蒸发溶剂。

三、筒答题
1.(1)在阳光照耀下,瓶内的温度高升二氧化碳的溶解度减少,从
汽水中逸出,瓶内的压强骤增,致使玻璃瓶爆裂;(2)冷冻时间过长,汽水结成冰,体积膨胀,使玻璃瓶破碎。

四、计算题:
1. 40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