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光和眼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光和眼睛
一、选择题
1.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镇江市举办了中学生汉字听写大赛.下列词语中涉及的物理现象和对它的解释相符的是()
A. 镜花水月——光的直线传播
B. 海市蜃楼——光的反射
C. 一叶障目——光的反射
D. 凿壁偷光——光的直线传播
2.下面如图中哪幅图中所描绘的情景可以用光沿直线传播来解释()
A. 平面镜成像
B. 水中的“笔”向上翘起
C. 屏幕上的手影
D. 眼睛被放大
3.在泸州市委党校大礼堂举办了学习“十九大”精神宣讲报告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看到主席台上鲜红的党旗,这是因为党旗吸收了白光中的红光
B. 会场中各个方向都能看到宣讲者,是由于光射到宣讲者身上时发生了漫反射
C. 进入会场后手机设为静音状态,这是声音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D. 宣讲者通过麦克风来提高声音的音调
4.下列成语所描绘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A. 海市蜃楼
B. 立竿见影
C. 杯弓蛇影
D. 凿壁借光
5.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30°,此时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是()
A. 30°
B. 60°
C. 120°
D. 240°
6.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凸透镜、光屏和蜡烛的位置如图所示时,光屏上能成清晰的像,那么()
A. 把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互换,光屏上不会成清晰的像
B. 利用成像特点可制成照相机
C. 把蜡烛向左移动,调整光屏的位置,得到的像变大
D. 所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平面镜成的是正立、等大的实像
B. 凸透镜所成的像都是倒立的
C. 凸透镜可以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D. 凹透镜可以在光屏上成像
8.小华视物时成像情况如图所示,医生向她介绍激光手术:通过激光烧蚀厚度均匀的透明眼角膜,使之改变形状,实现视力矫正.手术后的眼角膜形状应为下列图中的()
A. B. C. D.
9.在探究“光的折射规律”的实验时,小米同学将呈现折射光线的活动月牙板向后折,发现在月牙板上看不到折射光线,如图所示,就此现象可以说明()
A. 当月牙板向后折时,折射光线消失了
B. 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两侧
C. 光发生折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D. 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10.下列图形中的“眼睛”及矫正,与矫正远视眼相符的是()
A. B.
C. D.
二、填空题
11.如图是表示光在物体表面反射的情况,图中________是反射光线,________是法线.若∠1=45°,则入射角等于 ________
12.在利用光具座进行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如图所示,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通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
该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__cm。
13.冬冬同学站在平面镜前3m处,她的像到镜面距离为 ________m;现将一块和镜面一般大的木板放在镜子后面1m处.如图所示,这时她 ________(选填“仍能”或“不能”)在镜中看到自己的像。
14.如图所示,小勇利用焦距为10cm的放大镜看自己的手指纹时,应将手指放在距放大镜 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0cm的位置.当他将手臂伸直,用这个放大镜看窗外远处的物体时,他所看到的是倒立的、 ________(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
15.“金星凌日”是在地球上看到金星从太阳面上移过的天文奇观,它可以用________来解释.图为发生“金星凌日”现象时的示意图,金星的位置在________处.
16.如图所示的四幅图,有的能够说明近视眼或远视眼的成像原理,有的给出了近视眼或远视眼的矫正方法,能够说明远视眼的成像原理的是 ________图;表示矫正近视眼的是 ________图。
17.如图是小薇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装置:用玻璃板作平面镜,将其竖立在水平面上,在其下面垂直地放一把刻度尺,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A、B竖立于玻璃板两侧的刻度尺上。
点燃玻璃板前面的蜡烛A,移动蜡烛B直到与蜡烛A的像完全________。
从刻度尺上可以发现,此时蜡烛A到镜面的距离与它的像到镜面的距离________。
18.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蜡烛距透镜20cm时,光屏上得到清晰等大的像,则该透镜的焦距是________ cm.增大蜡烛与透镜的距离,为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________ 透镜(选填“靠近”或“远离”)的方向移动,应用这一成像特点可制成________ .
19.如图所示,光与镜面成30°角射在平面镜上,这条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反射角为________ ;如果光线垂直射在平面镜上,反射角为________ ,光的传播方向改变了________ .
20.针孔照相机的原理是________.如图所示,我们看到的鱼,实际是鱼的虚像,这是因为________.
三、作图题
21.一束光与镜面成30°角射向平面镜,如图所示,请画出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的大小.
22.如图所示,一条光线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既有反射也有折射,请画出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
23.按题目要求作图:
(1)在图甲中根据透镜的出射光线画出入射光线.
(2)在图乙中画出从空气斜射入玻璃砖光线的传播路径.
(3)在图丙中画出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
四、实验探究题
24.小宇在家里自制了一个显微镜用来观察盐粒的细微之处,他的显微镜结构及实验装置如图3所示。
(1)小宇装置中的“水滴”相当于真正显微镜中的________(选填“物镜”或“目镜”)。
“水滴”之所以能代替凸透镜,是因为________的特点。
(2)根据你对显微镜原理的理解,填写下表:
(3)小宇用自制的显微镜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观察到盐粒的分子结构,你猜想其原因是________。
25.如图所示,李宁同学在张老师指导下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当蜡烛位于图中B处时,移动光屏到D处,观察到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此时像和物大小相等,则该凸透镜焦距为________cm.
(2)李宁同学把蜡烛移动到A处,屏上的像变得模糊,要使像变清晰,光屏应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适当移动,此时光屏上的像应该是倒立、________的实像.生活中常用的________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
(3)在上述(2)操作的基础上,张老师取下自己戴的眼睛放于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光屏上的像又变得模糊,李宁同学发现当光屏向左移动适当距离后像又清晰.由此可知,张老师所戴的眼镜是________,张老师的眼睛属于________.(选填“近视眼”或“远视眼”)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D
2. C
3. B
4. C
5. C
6. D
7. C
8.B
9.D 10. D
二、填空题
11.OB;ON;45°12.11 13. 3;仍能14.小于;缩小15.光的直线传播;丁16.甲;丁17. 重合;相等18.10;靠近;照相机
19.60°;0°;180°20.光沿直线传播;光的折射
三、作图题
21.解:先过入射点垂直平面镜作出法线,再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法线的右侧画出反射光线,
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为30°,所以入射角为90°﹣30°=60°,故反射角也为60°.
如图所示:
22.解:
23.(1)解:如图所示:
(2)解:如图所示:
(3)解:如图所示:
四、实验探究题
24.(1)物镜;中间厚边缘薄
(2)放大;倒立;实;放大;正立;虚(3)不能;放大倍数太小
25.(1)10.0
(2)左;缩小;照相机
(3)凸透镜;远视眼。